第八十四章 霍千里的野望(二合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年初一,萬象更新。

進廟上香的,上街趕集的,呼朋喚友打牌喝酒的,虎山村一片熱鬧。

但就在這新的一年的第一天,顧家就上演了一出別離。

因為,韓致遠和程素清要走了。

“韓老哥,程嫂嫂,再多耍幾天嘛!”

顧大強站在門口,真誠又不捨地挽留著。

韓致遠嘆了口氣,“年也過了,家裡事情還是不少,就不多打擾了,等後面時間空閒點,歡迎老弟帶著全家一起到錦城來。”

事實上,對他們老兩口而言,能抽出這三天時間跑這一趟,已經很是難能可貴了。

以他們的地位,人情往來,關係維護都不少,再加上程素清在醫院工作,假期就更是難得,能夠在這兒一起過個熱鬧的好年,知足了。

昨晚上,老兩口還久違地親手放了煙花炮仗,笑得跟個孩子一樣!

再一個,為人也得識趣,顧家又不是沒有親戚,過年也要走門串戶,這麼多人待在人家家裡,人家還怎麼過日子。

院壩裡,韓致遠跟顧大強抽著煙,再聊著幾句閒話,程素清跟蔣嫂嫂拉著手絮絮叨叨,霍千里舉著電話在說著什麼,顧海濤蹲在一旁頗感失落,只有肖堯三個,提著行李,一臉的生無可戀。

籌劃這麼久,大老遠跑過來,挨了一頓“羞辱”不說,還就只完完整整地待了一天?

但霍千里一句話又將他們懟得啞口無言,“有那個閒工夫,回去自己村上,好好想想辦法,跟村民們搞搞關係不好嗎?”

一分鐘後,霍千里放下手機,笑著道:“老師、師孃,車子馬上過來了。”

這一趟回錦城,霍千里怎麼都不忍心讓二老再去擠大巴了,咬牙聯絡了一輛麵包車,五百塊錢的“天價”,將他們一行直接送去錦城。

算上司機,一共七人,剛剛好。

是的,霍千里也要走,一是像剛才說的,給顧家留點自己走親戚的時間,二是護送二老的同時順道去一趟錦城給何教授和夏晚晴拜個年。

虎山村的現在,多虧了他們,做人需懂感恩。

麵包車突突突地開來,眾人揮別顧家一家三口,真誠地相約未來,然後啟程離開。

因為是大年初一,霍千里額外給司機師傅遞了個十八塊錢的紅包,司機師傅滿臉笑容,一路上開得專心,也知趣地不多說話。

肖堯扭頭回望,看著虎山村漸行漸遠,感慨道:“老霍這半年,辛苦歸辛苦,總算是成績斐然,接下來就可以輕鬆悠閒地坐等成果咯!”

霍千里笑了笑,“哪有那麼輕鬆,事情還是滿頭包。”

“假!”肖堯癟了癟嘴,“你現在藥材都已經種下去了,又有醫藥公司的專家駐點指導,你只等著收穫,然後大獲成功就行了,哪還有什麼事!”

霍千里搖了搖頭,“真的,我沒開玩笑。”

接著他就跟眾人講述了顧剛跟許豔婷這兩口子的事,從入村時的家暴,到最後顧剛來村委會撒潑結束,中間還穿插他連夜帶人救下虎哥一行的故事。

霍千里認真道:“所以我覺得,鄉村的發展,不能只有經濟上的考量,鄉村文明的進步也是我們村幹部必須要思考規劃的,不然始終是瘸腿走路。”

老周疑惑道:“這個就是些行為習慣上的事情,直接硬性規定不就行了嗎?”

“想想是這樣,但實際上,絲毫不比致富簡單啊!”

霍千里嘆了口氣,又跟他們講述了年前村委會上的自己三個提議盡數落空的經過,就連最簡單的垃圾集中處理都沒辦法推行。

“老霍,你這就......”肖堯正要脫口而出,忽然瞅了一眼韓致遠,硬生生地把語氣一緩,“你這是不是多少有些太激進了些?都說倉廩實而知禮節,現在虎山村的村民還這麼一窮二白的,你就跟人家說什麼清潔衛生,文明守法,那不是扯......得有點遠了嗎?”

老楊也悶悶道:“我也覺得,先搞錢,把錢掙夠了,跟外界的交流更多了,你擔心的那些事情自然就會好了。”

他心裡嘀咕著,省裡主要衡量的就是經濟指標,搞文明建設是不是有些得不償失了。

不過礙於韓致遠在場,並沒有說出口。

霍千里笑了笑,“我這不是把錢搞到手了嗎?”

肖堯、老周、老楊:.......

MD,好氣!

好想打人!

“千里這個思路,我是贊成的。”

一直沉默的韓致遠一開口便亮明了觀點,“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鄉村發展到一定程度,是需要達成制度、組織、文化、經濟各方協調的,只有一方優秀不得長久。”

他扭頭看著肖堯三人,“千里趟過的雷,未來你們也都會遇到。看著他怎麼做,提前思考早早佈局,不就能省很多事嗎?瞻前顧後,畏首畏尾,好好的年輕人活得暮氣沉沉的,出去別說我教過你們!”

肖堯三人絲毫不敢反抗,唯唯諾諾地應下。

話,嘴皮一碰就說了出來,簡單;

但行之有效的辦法,卻不是一件容易想出來的事。

一路上,幾個人扯了半天,程素清都睡了兩覺了,依舊沒能商量出一個讓眾人都眼前一亮的辦法。

當然,也因為韓致遠基本都在沉默。

車子到了錦城,先將肖堯三個扔在蜀州大學外面的民房,霍千里跟他們約好一會兒電話聯絡,接著便將韓致遠二老送回了家。

結過賬,跟司機師傅說了聲辛苦,霍千里便主動幫忙扛著顧大強精心準備的土特產,跟著韓致遠夫婦進了家門。

到了家裡,也就才上午十一點,程素清讓他歇歇喝點茶,中午跟他們一起去參加一個聚會。

霍千里自然婉拒,靠在沙發上的韓致遠淡淡道:“坐下吧,飯可以不吃,茶還是要喝的,我還有話問你。”

他看著依言在旁邊坐下的霍千里,“說說吧,你到底想幹什麼?”

霍千里疑惑道:“老師,我沒想幹什麼啊!”

韓致遠瞥了他一眼,“真不說?”

霍千里兩手一攤,“真沒有啊!”

“那行。你去忙吧!”韓致遠揮了揮手,“本來說你有個在錦城國土資源局的師兄,可以帶你去長寧村看看,不說那就算了。”

“別啊!”霍千里脫口而出,然後面露赧然,“您怎麼知道的?”

韓致遠癟了癟嘴,“你專門把長寧村的宣傳報道列印出來,就放在房間的書桌上,還圈圈畫畫了那麼多,也就肖堯那幾個不上心的看不見了!”

長寧村,錦城市郊的一個普通村落,原本籍籍無名,但在2006年4月,隨著蜀州被確定為首批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地區,一切就有了變化。

國家選中了蜀州,蜀州選中了錦城,而錦城選中了長寧村。

長寧村總面積兩千多畝,建設用地五百餘畝,透過“拆院並院”,新建了三個集中居住區,淨增耕地近三百畝(老宅基地被推平,復耕,耕地增長)。

因為耕地增加而騰出來的農村建設用地指標則被置換到了更靠近錦城的其餘兩個經濟發達的鎮上,由此帶來了近億元的貨幣收入。

這些資訊,都是霍千里列印出來那份報道上的內容。

得知韓致遠瞧見了,霍千里訕笑一聲,“我就那會兒琢磨了一下,虎山村能不能也想辦法搞一搞。”

“你還真這麼想了啊!”以韓致遠的城府都不禁有些驚訝。

霍千里笑了笑,“想想又不犯法嘛!”

“千里,我要鄭重地提醒你一句,這很難,不,基本不可能!”

韓致遠神色嚴肅,“首先,這只是個試點,何時推廣誰也不知道。而你在虎山村,只有三......兩年半了。”

“其次,全蜀州,也就錦城有強烈的擴張需求,能夠接納這麼多建設用地指標,而你是在旌城,就算騰出來也沒人要。說句難聽的,城鎮村莊和人一樣,有與生俱來的宿命。”

“再者,虎山村的經濟什麼水平,沒有企業,沒有就業,你讓大家集中居住,村民“上樓”之後的收入怎麼解決?配套設施怎麼完善?”

說完這些,韓致遠語重心長地道:“志存高遠是好事,但切莫變成了好高騖遠,一旦成了不顧實際的瞎折騰,那會出大亂子的。”

還有句話韓致遠沒說,但他相信霍千里聽得出來。

那就是:別特麼以為你現在搞出了點成就,什麼事情就都可以辦得下來!

霍千里默默聽完,苦笑一聲,“老師,您誤會我了。”

“您是知道我的,我雖然有些執拗,但不是那種好高騖遠的人。我是想過全村集中居住,並且利用土地指標增減掛鉤籌集建設資金的事情,但我也想明白了那是不可能的,至少在我的這個任期內,是不可能的,就是一個美好的願景而已。”

“我把那篇報道列印出來,其實是在揣摩其中的一個點,那就是如何借東風。”

韓致遠疑惑道:“借東風?”

霍千里點了點頭,解釋道:“藉助政策的東風,實現村子的跨越發展。”

“您看這個長寧村,如果沒有這一次的國家政策,他們也不會有這麼好的機會吧?但反過來思考,這個機會為什麼又會落到他們頭上呢?除開地理位置,是不是還有他們村子的發展水平,治理水平等各方面的綜合考量呢?”

“我想做的事情其實沒那麼複雜,就是想盡力把虎山村的基礎條件做得更好一些,等到政策的東風真的吹起,能夠讓他們抓住難得的機遇,從而逆天改命。”

霍千里說著說著甚至都用上了時下比較流行的網絡小說裡常見的詞。

韓致遠看了他一眼,認真問道:“真沒想那麼多?”

霍千里點了點頭,“真的。就像肖堯說的,在等待收穫的這個空檔之中,我本身也使不上力,就想著還有哪些方面能做文章。為此我每個週末都去鎮上的網咖上兩個小時的網,看看省內、市上的各種新聞,尋找靈感。想來想去,也就村風村貌建設能使使勁了。本身能改善生活,同時也肉眼可見,能出成績,如果虎山村能更被領導重視,能進入更高層領導的視野,那未來真有什麼可能的機會,他們多往虎山村上想一分,村子的發展就多一分機遇。”

說完他又補了一句,“我個人的發展,同樣多一分機遇。”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韓致遠微微頷首,算是認同了霍千里的想法,同時也徹底松了口氣。

他沉吟片刻,對霍千里道:“你覺得最好的教育是什麼?”

霍千里皺著眉頭想了想,“言傳身教?”

“對了,身臨其境,言傳身教。不說得其精髓,至少也能習其皮毛。”韓致遠笑了笑,“你看那些外出打工的農民朋友,至少在行為規範上能慢慢向文明靠攏吧,這可沒人刻意去教。”

霍千里搓了搓手指,“老師的意思是,挑選一些人去先進的環境去學習一段時間,然後再回來帶動推廣?”

這法子聽起來像是那麼回事,但不是他虎山村能玩得起的東西啊!

出去衣食住行的花銷不說,村裡還一堆農活要幹呢!

韓致遠擺了擺手,“我只說方向,具體的細節你自己結合你的實際情況去考量。”

嗯,身為一個高深莫測的老師,他才不會說他也沒想到靠譜的辦法呢!

從韓致遠家裡出來,霍千里手裡拎了兩個袋子。

倒不是又從韓致遠家裡順了點東西,而是他自己從虎山村帶來的,一個給何教授,一個給夏晚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霍千里先找到肖堯三個,簡單吃了個午飯,等到下午三點的時候,才動身去往何教授的家。

不巧的是,何教授沒在屋裡,一個年輕男人開的房門,霍千里說明來意,年輕男人笑著請他進來坐會兒。

何教授不在,霍千里也不自討沒趣,客套幾句,將東西遞了過去,順便祝賀了新春快樂。

年輕男人微笑點頭,也回了兩句祝福。

關上房門,年輕男人臉上笑容瞬間消失,看了看塑料袋子裡裝著的土特產,鄙夷地癟了癟嘴,隨手扔到了垃圾桶邊。

走出小區,霍千里看了看手裡剩下的那個袋子,本來是想託何教授轉交的,結果何教授又不在家,自己直接去找夏晚晴總覺得又有些不合適,遲疑了一會兒,眼前一亮,掏出手機,“喂,老湯啊,在哪兒呢?”

......

從老湯家裡出來,霍千里覺得臉上有些火辣辣的。

老湯媳婦一句來就來嘛,還帶什麼東西,讓他登時有種送貨上門的感覺。

沒轍,只好默默跟夏總說聲抱歉,後面再補吧。

下午去商場買了些要帶回虎山村的年貨,晚上又跟肖堯幾個聚了聚,得知他們也準備退租,好好紮根村子,幹出成績來之後,霍千里欣慰地感嘆道:“不枉我一番苦心,兒子們終於懂事了。”

然後自然遭來了一番“毒打”。

初二下午一點,霍千里拎著大包小包,趕往了錦城北門的一個汽車站。

在那兒,每天下午三點,有一班可以直達千符鎮的班車。

如果坐不上就得到東江縣城轉車,會額外多花將近兩個小時。

好在霍千里趕到的時候,還有餘票,剛買完票轉身,就瞧見一個打扮漂亮時髦的年輕姑娘揹著個雙肩包匆匆跑來,“你好,買一張到千符鎮的票。”

霍千里好奇地看著那個姑娘給錢、拿票、轉身,然後瞳孔一縮。

這種中巴車的票上也沒什麼座位號,先上先得,所以買了票的人基本就直接過去站臺排隊了。

兩點五十左右,司機將車開過來,開啟車門,排著隊的人一擁而上。

霍千里恰好就跟在那個年輕姑娘的身後,看著她在前排的一些空座上掃了一眼,然後在那些男人期待的眼神中,默默走到中後部找了個無人的兩人座坐下,霍千里便走到旁邊,笑著道:“你好,這兒有人嗎?”

年輕姑娘扭頭看了他一眼,搖了搖頭。

霍千里便將行李放在頭頂的架子上,在她身旁的座位上坐下。

車子的發動機已經點燃,正轟隆隆地轉出刺鼻的柴油味道。

等待的間隙,年輕姑娘從揹包裡掏出一本書來安靜地看著,霍千里笑著攀談道:“這是準備回家?”

年輕姑娘似乎對霍千里的搭訕並不意外,但頗有些拒人千裡之外的清冷,只淡淡嗯了一聲。

偏偏霍千里是個不識趣的,繼續問道:“你是大學生?”

年輕姑娘看了他一眼,霍千里笑著指了指她手裡的書,年輕姑娘便又嗯了一聲。

霍千里又腆著臉自來熟一般,“為什麼這會兒才回去?”

年輕姑娘有些無奈,開口道:“兼職。”

“春節的時候,正是缺人,工資也給得高,倒是個兼職的好時候。”霍千里點了點頭,又問道:“那你家裡人沒意見嗎?”

年輕姑娘終於忍不住放下書,扭頭看著他,“大哥,我們很熟嗎?”

霍千里也不動怒,笑了笑,“別叫大哥,或許你應該叫我學長,江秋雁同學。”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