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全員透過,序幕拉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當然,政策是出來了,但是具體落地需要等多少時間,到時會以何種方式展開,我們都還不清楚。只是有一個未來的方向。”

會議桌旁,霍千里笑著開口道。

“不過,這麼重磅的內容既然公佈出來,ZY絕對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不可能無疾而終。”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肖堯跟著開口,言語之中的傾向性表露得十分明顯。

對他而言,雖然暫時看不明白霍千里想要做的事情到底有什麼清晰而明確的好處,但是他明白兩點:

霍千里是一個一心為民的好幹部;

這個事情至少不會是件壞事。

在這個基礎上,加上他跟霍千里的關係,這份支援理所當然。

肖堯這旗幟一亮,曹青峰立刻跟上,“從虎山村的現狀來分析,單一的專業合作社,的確已經逐漸顯露出頹勢,不能滿足多樣化發展需求。確定集體經濟成員資格,明晰產權,絕對會是對我們後續工作的有力支撐。”

高遠明不甘落後,笑了笑,“其實我覺得我們可以想得更簡單一點,即使不考慮什麼經濟發展的目的,在全市乃至全省範圍內,這個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都陷入停滯,亮點不多的情況下,我們千符鎮要是能把這個事情搞出來,在政治層面的影響力也是很可觀的啊!”

這句話點醒了眾人,對啊,霍書記說是說為了經濟發展,但是光憑這個事情,就已經足夠有盼頭了啊!

社會上一切向錢看,當幹部怎麼能只認“錢”呢!

這人啊,一旦自己接受了某些事情,就會不由自主地開始自我安慰,自我催眠,自己說服自己。

就像舔狗,都不用對方來騙,自己就能腦補出足以說服自己的理由。

現在的情況,其實誰都不傻,在瞧見那兩份早就準備好的檔案時就已經明白,霍千里看似是要跟他們商量,實際上心裡已經有了定論。

所謂民主集中,民主完了,不也要集中的嘛!

而曹青峰、高遠明、肖堯這些都旗幟鮮明地表態支援,自己還端著什麼呢?

於是,眾人紛紛開口,支援起了在虎山村進行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的提議。

態度之堅決,神情之堅定,讓剛才還在為霍千里擔憂的顧大強都是一愣。

這位吃過見過的老江湖,忽然覺得自己還可以再多學習學習。

他想了想,開口道:“其實我一直覺得這個事情是很有必要搞的,因為啥子吶,我們現在這個新村搞起來了,大家基本都在村委會這一片住了,土地也全部流轉集中了,事實上原本的啥子一組、二組、三組已經沒得啥子意義了,這個村子該咋個管,確實還是個麻煩事。如果把成員資格認定了,搞個集體資產公司,大家一個盤子來算賬,可能還是個好事。還有個就是錢上面,村上到底有好多資產,也是該好生理一哈了。”

顧大強的話,算是蓋棺定論,事情就這麼敲定下來,霍千里也沒再繼續深入地討論後續的安排,拉著眾人一起,商量著這個事情具體的執行辦法。

虎山村的試點搞好了,也自然是要推廣到全鎮的,所以最開始的工作要做細,做紮實。

約莫兩個小時之後,眾人疲憊地揉著眉心。

霍千里笑著道:“今天大家都辛苦了,咱們也別多耽擱了,回去中午在食堂好好吃一頓。”

顧大強連忙道:“霍書記,就在村裡吃唄,我們已經讓食堂準備午飯了。”

“收錢嗎?”

“要收。”

霍千里想了想,“那好吧,咱們就在這兒吃一頓。確實也有些日子沒過地道的農家土菜了。”

肖堯笑著道:“虎山村的村民都不種地了,哪兒來的什麼農家土菜吃哦,還不是鎮上買的菜。”

霍千里一怔,無語道:“想出不許村民種菜這個政策的,真的是罪過大了!”

自打顧大強回來,虎山村的食堂就重新開張了。

不過他倒也知道時代在進步,沒有完全照搬五年前的模式,而是增加了一些盒飯之類的,同時對外營業,外面來產業園區辦事的人也可以到食堂用餐,實際上已經變成了一家飯館。

而產業園區的食堂也經過了整肅,裡面各個崗位都安排了虎山村的村民,確保不會出現先前那樣的以次充好的鬧心事。

霍千里眾人在村委會的食堂裡簡單吃了一頓完全沒超標準的桌餐,然後老老實實地付錢走人。

看著車子遠去,不少村民跑到站在門口相送的顧大強面前,好奇道:“村長,霍幹部說了啥子好事?”

顧大強看著他們,笑著從兜裡掏出煙發了一圈,“過幾天你們就曉得了。確實是好事。”

等村民們散去,顧承德看著顧大強,小聲道:“你說這個事情搞得成不?”

顧大強嘿嘿一笑,瀟灑地將菸頭朝旁邊一彈,“自己都覺得搞不成,那還搞啥子吶?”

顧承德看了他一眼,小聲道:“亂丟菸頭繼續罰款,你才定的規矩。”

顧大強一愣,快步衝過去。

一個戴著紅袖箍的老婦人快步衝出,“村長!”

顧大強把沒有熄滅的菸頭叼在嘴裡,平靜地點了點頭,“有事?”

一套行雲流水的操作把老婦人都看傻了,一臉無奈,“村長,就兩塊錢,你至不至於哦!”

顧大強臉一紅,趕緊鑽回了村委會。

.......

等待是煎熬的,尤其是已經知道有好事的時候。

對於具體是個什麼好事,村裡也有各種各樣的傳言。

有說是要給他們發錢的,有說是要給他們修路,有人說是要給他們把新村重新弄一下.......

種種說法之中,尤其以第一種猜測最為大家所認可。

三天之後,星期五,傍晚。

當顧大強的聲音在村上的大喇叭響起,全村人都尖起了耳朵。

“喂!喂!喂!”

一個村婦站在電線杆子下,抬頭看著喇叭,“這個村長也是,有話快說嘛,緊到在那兒喂啥子嘛!”

“我說!大家明天上午九點,到村委會來,開個會。都要來哈!”

“重複一遍,明天上午九點,大家來村委會,一起開個會哈!”

電線杆子下,另一個村民嘬了嘬牙花子,“村長今天換風格了嗦!咋不像以前喊開會那麼正式了吶?”

一旁另一個村民嘿嘿一笑,“那就正說明有好事噻!”

第二天,大家都如約到了村委會,沒人遲到,沒人缺席。

一是大家都離得近,二是虎山村村民這種組織紀律性也的確超出其餘村子一大截。

在位置上坐定,眾人都一臉期待地看著坐在主席臺上村委們,準確地說是看著居中的顧大強。

“這麼看到我爪子(幹啥)?還真以為要發錢嗦!”

顧大強笑著開口,拉開了這場村民大會的序幕。

------------

插播一句題外話:米蘭是冠軍!十一年了,我們回來了!

------題外話------

來不起了,就在這兒斷吧。

先眯一會兒。起來再寫。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