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舉三得!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咳咳,胡老,您這話言重了!”

霍千里連忙開口,然後瞥了一眼老湯。

老湯解釋道:“先前就你們三組,我跟胡老兩個人還忙得過來。現在又加了兩個組,每天腳都要走斷了,咬咬牙也堅持得下來。前幾天你們又要搞那個啥子產業園, 鎮上那個鄭書記還來給我們說請我們多指導一下,你想想,我們就兩個人啊!”

胡老捏著酒杯,“結果,你這都回來好幾天了,也沒見你多找點人來, 這不是真想把我這把老骨頭交待在你們這兒是什麼?”

“沒有沒有!”霍千里尷尬地笑了笑,他一直忙著,居然把這點給忘了!

胡老這個話是開玩笑沒錯, 但埋怨他沒多做準備也是真的。

霍千里迅速在腦子裡過了一遍,然後發現,自己還真不認識啥農業專家。

他看著胡老,“我這一時間還真不知道上哪兒找農業專家,胡老您是行業內的,您給指個方向?我去找人。”

胡老有些嫌棄地看了他一眼,“你說你搞個活動都想得起找高校,現在腦子變木頭了?這麼不靈光了?咋了,談戀愛這麼費神?”

庫庫庫......

顧大強和老湯都很不厚道地偷笑了起來。

霍千里一臉尷尬,強行拉回話題,“胡老, 我們還是說說請專家的事吧,從哪所高校入手更合適?蜀州農業大學?”

胡老開口道:“高校是最主要的途徑,同時也還有一些研究所的,都可以嘗試著看看, 關鍵是要來做事的, 而不是要那些藉著名目來撈錢的,你們這點家底,禁不起幾下折騰。”

胡老是文興醫藥公司的專家,一應待遇都是文興醫藥集團開支,大方豐厚,所以他不用額外想著什麼別的,可別人就說不準了。

霍千里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那行,我明天就動身,去一趟錦城,上次跟蜀州農業大學有過合作,關係人脈都還在,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胡老掏出手機,“我給你一個電話,你記一下。別人我不敢保證,這個人的人品絕對是信得過的,你找到他,哪怕他不來,也能給你引薦不少的專業人士。”

霍千里連忙將號碼存著,問道:“胡老,這位專家怎麼稱呼?”

“張li。”

“力量的力還是利益的利?”

“美麗的麗!”胡老沒好氣地道:“我以前的小師妹。”

“哦?”霍千里的神色登時變得古怪了起來,一臉飽含深意的笑容看著胡老。

“看什麼看!我都快五十了!她都四十多了!你個臭小子想什麼呢!”

“沒什麼,為胡老豐富多彩的人生喝彩。”霍千里“記仇”般地反擊道。

庫庫庫......

一旁的顧大強跟老湯再次不厚道地笑了起來,空氣中,充滿了快活的氣息。

第二天,霍千里再次離開虎山村,去往錦城。

但和以往不同的是,當他在千符鎮走上中巴車,售票員和司機都是一臉熱情地打著招呼,“哎呀,霍幹部的嘛,隨便坐!隨便坐!”

收錢的時候,霍千里遞過一張二十,售票員默默找了他十塊,只收了個半價,咧嘴一笑。

霍千里遲疑了一下,沒有多客套。

等他靠窗坐下,一個戴著眼鏡的中年男人上來,瞅了一眼車裡的空座,然後眼前一亮,快步到霍千里旁邊坐下,笑著摸出煙盒遞了支菸,“霍幹部,你好啊!”

霍千里扭頭一看,似乎有些面熟,好像是在鎮上哪兒做生意的,但他沒多問,只是微笑擺手,示意自己不會。

那人也不計較,把煙別在自己耳朵上,熱情地攀談道:“霍幹部,我是場口上加油站的楊得福,他們都喊我眼鏡兒。”

霍千里尷尬地點了點頭。

“霍幹部勒是去縣上辦事?”

“嗯,有點小事。”

“霍幹部的事,咋可能是小事哦!又要給我們鎮上整點大專案哇?”

霍千里這才明白這些人熱情的原因,笑了笑,“沒有沒有,真就一點小事情。”

那人一時也找不到話來接,眼珠子一轉,朝著售票員招了招手,“黃鶯!”

然後看著走過來的售票員,“沒收霍幹部車費嘛!”

售票員看了一眼霍千里,有些尷尬地道:“收了十塊錢!”

“不收就不收,收個十塊錢算個啥子事嘛!硬是!你們女人做事鬥是小氣!”說著從兜裡掏出十塊,朝售票員掌心一拍,“把錢退了,勒十塊錢我出!”

霍千里連忙制止,“心意領了,開門做生意,人家也要掙錢吃飯!”

那人臉色一肅,拒絕道:“霍幹部,你給我們找了這麼大的好事,今後還不夠他們掙的?”

售票員先把那十塊錢退給那人,然後紅著臉從腰包裡摸出十塊,遞給霍千里,“霍幹部,楊眼鏡兒說得對,我是不該收你的錢,二十塊錢嘛,好大個事嘛?你拿到,回頭我的車,你隨便坐。”

霍千里推辭一番,但拗不過這兩個在日常生活和逢年過節的禮節中拉扯慣了的鎮上居民,在周圍人的目光中,只能無奈收下。

雖然知道他們是因為自己帶來了產業園區專案能得好處才這番做派,雖然二十塊錢不算多,但他的心頭終歸是開心的。

車子開動,剛開始旁邊的眼鏡兒還試圖再攀談幾句,但看著霍千里似乎有些疲憊,聊了幾句便也沒多說話。

霍千里微閉著雙目,但並沒有睡覺,而是在腦海中轉動著一些念頭。

胡老的話提醒了他,整個產業園區的建設並不是一個單線程的事情,而是涉及到一個多方聯動。

政策立項,財政撥款,是先決條件;

村民組織、土地流轉,是主體基礎;

企業進駐、技術資金支援,是外部助力;

看似,這一個事情有這幾方面就差不多能辦下來了,其實還差得遠。

管理機構的設定,彙報決策程序的合理,這很重要;

種植的是中藥材,種植技術的最佳化,包括選種、育種、改良提升、病蟲害防治等等,也同樣重要;

再者,要打出品牌,產業標準、行業標準、品牌建設,這些都需要未雨綢繆。

而這幾塊,都是要從無到有,再從弱到強,都需要不短的時間,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協同推進呢?

當中巴車在蜿蜒的山路上緩慢行進,霍千里的思緒已經不知飛到了哪兒。

到了東江縣,原本應該轉車直奔錦城的霍千里臨時改了主意,出了車站叫了個三輪車,直奔縣委而去。

如今的霍千里,想要見一見縣高官李喬已經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了,李書記剛好送走一撥來彙報的下屬,秘書便將霍千里領了進去。

瞧見霍千里,李書記登時就笑了起來,頗為熱情地招呼他坐下,“怎麼想到來我這兒,又是遇到什麼麻煩了?”

霍千里搖了搖頭,“是有個想法,想跟李書記彙報一下。”

“你說!”李書記點了點頭,頗感興趣。

若是別人跑到他面前說書記我有個想法,李書記大機率心頭會默默嘀咕一句,不,你沒有,老實幹活,不要東想西想。

但霍千里不一樣,這小子每次的想法,還真就能想出點有貨的東西。

霍千里先是把昨天胡老跟他說的情況講了,李書記頷首認可道:“這倒是給我們提了個醒,種植面積擴大之後,技術力量的支援也得跟上才行,這一點我們政府責無旁貸,應該出面擔起責任。”

李書記沒有推諉,主動承擔,也讓霍千里感覺很舒心,在這樣的領導手下做事,還是舒坦許多的。

霍千里接著又將自己在來路上的思考說了,重點講了可能會被忽略的機構運轉效率、技術支持、品牌建立推廣這幾個方面。

李書記默默聽著,深以為然,看著他,“你既然來了,應該有想法了吧?”

霍千里嗯了一聲,“我們依舊可以從高校入手,他們有先進的技術力量,和先前城鄉思想文化互動實踐一樣,也有理論聯繫實際的需求,正好可以對接起來。”

李書記認可地點了點頭,稍一琢磨,主動道:“名不正則言不順,這個事情你單獨出面恐怕也不好談,就憑虎山村,力度也不夠。這樣,縣裡為你背書,成立一個農業科技推廣方面的小組或機構,我掛帥,由農業局的同志具體負責,然後給他們發聘書,聘請他們來為我們東江的丹參種植技術提供支援,立專案,給補貼,給獎勵!”

霍千里眼前一亮,這一點還真是他沒想到的,果然高度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還是不一樣啊!

他佩服地豎起大拇指,“書記這個辦法真的好,這樣以來,對高校的老師或者教授,吸引力就強得多了!”

李書記擺了擺手,但臉上的笑容表明,他對自己這靈光一現也很滿意,對霍千里的奉承也十分受用。

“暫時就這麼定,具體的機構名字和執行方式,回頭跟班子裡的同志商量一下,你放心去聯絡吧。”

霍千里卻並沒有點頭,而是笑著道:“書記,您這辦法,我們接下來再用,眼下我們可以先做另一件事。”

李書記挑了挑眉,“什麼事?”

“開會。”

“嗯?”李書記眉頭一皺。

霍千里沒有賣關子,解釋道:“邀請省市相關中藥材管理機構的同志,跟中藥材種植技術相關的高校教授,齊聚東江縣,參加東江縣道地中藥材產業發展論壇,為東江丹參、東江白芍的產業發展出謀劃策,領導覺得如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喬緩緩起身,在辦公室裡踱著步子,自言自語道:“論壇,專家,報告,發展,宣傳,品牌.......”

他猛地一擊掌心,看著霍千里,“小霍,你這個辦法妙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