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虎山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老師,到底什麼情況?剛才肖堯也給我打了電話,是學校要組織看虎山村的紀錄片嗎?”

韓致遠呵呵笑了笑,“不止我們學校,整個蜀州省的高校都要組織觀看。”

“啊?”霍千里都聽傻了,要不是對面是韓致遠,他都要懷疑對方是調戲他呢!

他何德何能,能值得整個蜀州省的高校都組織觀看。

“覺得不可思議吧?好好想想, 你不過是個借了勢的典型而已,從政府角度而言,只要從大局上有利,讓你拿些虛名又何妨。更何況你本身做得也不差。”

韓致遠這麼一點撥,霍千里腦子稍稍一轉也明白了過來, 恍然道:“大學生支援貧困村的政策是國家號召,省裡響應的,樹立一個正面成功的典型,組織高校學生看,可以激勵更多的優秀學子投身這份事業,也更有利於全省的城鄉統籌發展工作。同時,也算是之前高校農村互動的擴大化,也讓城裡的大學生真正瞭解一下農村。”

“不錯!但你只看到了向下。”韓致遠笑著道:“再想想向上。”

霍千里登時反應過來,“明白了。”

大學生作為當前網絡時代的主力軍,還有什麼比他們更容易掀起輿論熱潮的。

而這個熱潮,不就是蜀州交出的答卷麼。

大浪起,自己不過是恰好站在了潮頭的那個。

韓致遠輕聲道:“看後續反應吧!如果反應好,你先前說那個事情或許真的有戲。”

“嗯!”

“回頭把你那個PPT發我一下,我幫你完善完善。”

“老師,你每天那麼忙......”

“不止為了你, 也為了虎山村。”

“好, 謝謝老師。”

心緒萬千地掛了電話, 霍千里想了想,然後才反應過來, 電話打了半天, 還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放呢!

只好拿起手機給劉曉雨打了過去。

“咦?我正說給你打電話呢,就打過來了啊!”

“小雨姐,那個紀錄片第一季要播了?”

“呀!你都知道了啊!沒勁,還說給你個驚喜來著。”

“現在也是驚喜嘛!什麼時候播啊?”

“明晚七點半,在科教頻道。”劉曉雨頓了頓,解釋道:“這個不可能直接上衛視的,時長和題材都.......”

“已經很感謝了。都沒想到這麼快能播出呢!”

“請吃飯不?”

“請!回來就請!”

“那還是算了。”劉曉雨笑了笑,“我最近比較想念你小食堂的菜,等吃膩了再說。”

“小雨姐說了算!”

掛掉了連續第三個電話,霍千里又打了幾個,通知了郭浩然跟鄭強,其餘的人自有他們去通知。

忙活完了這些,他才放下手機,想了想,伸手從床頭櫃的最下面。

翻出那份本以為用不著了的方案。

......

二零零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晚上七點半。

蜀州大學,大禮堂、報告廳、各學院大階梯教室,各院系大三大四的學生都被統一組織起來,觀看這一集扶貧紀錄片。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蜀州的各所高校。

“勒批玩意兒有啥看頭嘛!耽誤老子打遊戲!”

“就是,我這幾天苦學了幾十個grubby的影片,已得幾分神韻,正要大展身手呢!”

“呵呵,我蜀大人皇說什麼了嗎?”

“說起就又鬱悶了,打遊戲多好!學校淨搞些莫名堂的事情!”

“算了,要簽到的嘛,正好補補瞌睡。”

“就是噶!晚上就可以多耍一下了!”

正說著,教室裡燈光一暗,只有大幕布上亮著光芒,校團委的老師和幾個導員同時站起,“大家安靜!”

一片寂靜中,螢幕上閃過了一個簡短的片頭,然後一行大字。

【虎山行——蜀州省大學生幫扶行動紀錄片】

【第一季】

【破冰】

黑色的底色上,白色的三行字定格,而後畫面光影一轉,一開場的鏡頭裡是一片渾濁。

等到鏡頭稍稍拉遠,眾人看看清這是一條路,路上的黃泥被雨水浸透,坑坑窪窪都成了一個個渾濁的泥塘。

一輛摩托車從遠處開來,以它的透過性,在這路上走一段兒都得停下來規劃一下。

七彎八繞,左衝右突,然後車輪在黃泥上轉出一道長長的劃痕,一個沒穩住,騎著車的黃衣少年連人帶車一起摔進了泥湯中。

黃泥四濺,一滴正好飛來,封住了鏡頭。

當鏡頭重新擦乾淨,面前已經露出了虎山村的全貌。

從高處看去,大半個虎山村在一個山窩裡零散地落著,幾十間土胚房頂著青黑色屋頂,像是詩意田園畫卷上的點點黑斑。

鏡頭再度變化,從高到低,從小到大,開始與一間間民房和一個個衣衫破舊的村民近距離接觸,也將那些殘破和落後直觀地呈現在了眾人的面前。

旁白渾厚的嗓音緩緩響起,【虎山村,蜀州省省級貧困村,位於.......】

隨著旁白的唸誦,鏡頭帶著觀眾的視線,來到了山坡上的沙土,那一片片連綿整齊的藥田裡,幾個農民正在弓腰清理著最後的雜草。

旁白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光頭大漢的吆喝,“都搞緊點哈,霍幹部帶我們把合作社弄成了,我們不要磨洋工!把雜草再清乾淨!來年的丹參長好點,我們多掙點錢!”

【顧大強,虎山村村支部書記兼村主任,作為虎山村威望卓著的村長,虎山村的發展,是他責無旁貸的事情......】

鏡頭跟著顧大強的步子慢慢移動,路上,他碰到了一個老頭,笑著道:“三爸,家頭的地整完了嘛!”

老頭笑著道:“弄完咯!霍幹部弄來那個農機硬是要得,一袋煙的功夫,土都犁好完了,人也不累!”

“所以說,跟著霍幹部幹,沒得錯噻!”

“對頭,跟著霍幹部幹!好日子鬥要來咯!”

跟這個老頭打完招呼,顧大強又邁著大步子走向村委會。

當瞧見村委會同樣只有那幾間土屋的時候,螢幕前的大學生們紛紛發出了一陣訝異的低呼。

顧大強走進壩子,來到西側的一間土屋門口。

一個黑塔一樣的大個兒正端著個茶缸,喝著茶,歇著氣。

“鐵牛!不是喊你搬回去住咩!”

“霍幹部是喊我搬回去,但我要看哈兒他們得不得行嘛,這麼多肥料這些,整拐了我不成了村上的罪人了咩!明晚上再搬。”

鏡頭朝著四面漏風的屋裡一掃,兩張大桌子拼成的“床”鋪著一層薄薄的棉絮,上面擺著一床被子。

許多學生都不禁想起了那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你一天真的是倔得跟牛樣!”

顧大強撂下一句話,朝著正中那排屋子走去。

三番五次地聽到霍幹部的名字,卻不見他的身影,觀眾們的胃口都被吊了起來,很想看看,這個在村民口中逃不過去的霍幹部到底是何方神聖。

鏡頭跟著顧大強寬厚的背影,走進了一間屋子。

屋子裡,一張摞滿了書籍和資料的辦公桌上,一個稍顯瘦削的年輕男人正在低頭專心地寫寫畫畫。

“霍幹部!”

隨著顧大強的一聲吆喝,年輕男人抬起頭,露出一張微笑的臉。

“臥槽!好帥!”

“哇!這也太帥了吧!”

“這特麼是紀錄片?”

“怎麼是個小白臉啊!”

男男女女反應各異,但都如同霍千里在虎山村初見江清月時那般,被一張超出預想的臉引發了驚訝。

鏡頭裡的霍千里開口道:“顧老哥,來得正好!我剛算了一下我們接下來修路和通改溝渠所需要花費的總人工,你更熟悉情況,我們一起來核一下。”

旁白再度念起:【這是霍千里響應國家號召,在省委組織下來到虎山村的第五個月,在這五個月裡,這位來自蜀州大學的畢業生,從最開始的遲疑迷茫,再到慢慢堅定信念,找準方向,利用虎山村特產丹參的地理優勢,成功說服村民們流轉了將近三百畝土地,成立了虎山村千里藥材專業合作社,緊鑼密鼓地完成了丈量清理土地、平整除草育肥等諸多事項,與錦城的文興醫藥集團簽訂了供貨協議,正帶領著虎山村平穩地走向美好生活。而現在,趁著春節前農閒的空隙,他又將目光投向了村裡的道路。】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條件是制約一個地區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虎山村想要修路,面臨的問題卻很多,沒有資金,沒有財政撥款,沒有專業技術力量.......】

隨著旁白,鏡頭裡的霍千里跟各組組長開會,跟村委開會,去鎮上彙報,然後整個全村大基建便轟轟烈烈地呈現在了畫面之中。

當大學生們看著村民們如螞蟻搬家一般自己抬著石料,用鏨子和錘子一下下地修理著石料的形狀,填充著路基;

看著在體力上並不那麼出色的婦人們也在力所能及地坐著自己的活計,在那些髒亂淤塞的溝渠裡清掏;

看著實在做不了體力勞動的老人們,主動承擔起了運送食物的任務;

看著半大的孩子吃力地抬起一小筐碎石朝前挪著,一個沒站穩,跌倒在地,身上就被磕出幾道血痕,沒人哭鬧,用髒兮兮的手抹一把眼淚就花著臉咬著牙站起的時候;

許多觀眾的眼眶在不自覺間已經悄然溼潤。

他們中的許多人都跟虎山村的村民們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但當這個他們聽說過沒見過的世界展露在他們面前,看著他們的自強和奮進,看著他們拼盡全力想過上自己習以為常的日子,許多人心底最柔軟的地方被擊中了。

畫面慢慢推進,當那條最終的碎石路面呈現在鏡頭裡,當原本那條泥濘的土路被同樣放在畫面的另一半形成鮮明對比,當一張張疲憊的臉上綻放出開心的笑容,不知是誰帶頭,一間間教室裡都響起了不約而同的雷鳴掌聲。

修路完成,攝制組的平房也修好了,鎮上領導來視察之後十分滿意,一切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觀眾們發現,霍千里又開始了思考。

他坐在小土坡上,目光看著村子,手邊擺著一份列印出來的檔案,怔怔出神。

夕陽打在他身上,在寒冬中為他披上一層溫暖的光。

這個畫面,竟有了幾分世界名畫的感覺。

鏡頭悄悄對準了霍千里手邊的檔案,上面是一篇關於長寧村土地指標增減掛鉤的報道。

對此,旁白沒有做過多的解釋,只是平穩地配合著鏡頭繼續推進。

很快,到了殺年豬的時候,那只脫離掌控的大白豬一下子將攝制組成員拱翻,然後被顧海濤撲倒在地的畫面引得觀眾們哈哈大笑。

顧海濤那句系最豔的圍裙,按最肥的豬,也意外成了好多外地學生對蜀州本地學生的調侃。

而後,鏡頭又帶過了霍千里帶著眾人連夜救援遭遇殺豬盤的虎哥一行的故事,然後便記錄起了春節期間虎山村的種種,將蜀州農村過年的氣氛很好地呈現了出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出於各種考慮,韓致遠以及第一批的專家組都沒有出現在紀錄片中。

再之後,就是在日常之中看著丹參苗一點點長大,然後跟著霍千里開始忙活【高校-支部-農戶】模式下城鄉思想文化互動交流的事情。

這件事的前因後果,以及幕後種種才真正展露在大眾的面前。

看著霍千里和工作人員頂著烈日在錦城各大高校溝通商議,確定人員,推演方案;

看著他跟各級政府主官彙報溝通,請示方案,又不斷修改;

看著他回到村裡又跟村幹部一起,做了足足半年的準備工作;

眼高於頂,自命不凡的大學生們終於對“政策落地”這四個字有了一些初步的認識。

這當中也有一些小小的插曲,虎山村懶漢家裡破舊棉絮裡那窩白花花吱吱亂叫的初生老鼠,也被劉曉雨剪進了片子,還意外透過了層層稽核,成功讓螢幕前不少的大學生尤其是女生破防。

後面瞧著霍千里跟鎮高官商量借褥子的事,讓人感覺心酸又好笑。

那些去過虎山村的大學生們也終於明白,他們最開始還略有腹誹和嫌棄的條件背後,虎山村上上下下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忍不住便又想起了翻山越嶺的另一邊,那些朝夕相處了好些日子的村民,思念讓他們置身在人群中,也感到有些孤獨。

而後的畫面就和之前那次專題片的畫面差不多,觀眾們從笑到哭,再到徹底地感動。

【豐收,一個聽起來就飽含著喜悅的詞彙,對今天的虎山村來說,更多了些自我救贖的意味。】

當旁白一起,鏡頭便跟著霍千里來到了藥田之上,看到了他們的辛勞,聽到了霍千里跟顧大強的商量。

然後,螢幕前的大學生便瞧見了那一幕註定會留在他們心頭很久的畫面。

那一晚,月明星稀。

那一晚,星光璀璨。

在暗夜山林間閃耀的,是手電,更是一顆顆自強的心。

隨著盛大的豐收儀式開啟,縣鄉兩級領導、夏晚晴率領的文興醫藥眾人先後出現,那一百多萬現金的發放,將氣氛推到了最高潮。

【農村很複雜,村民也很複雜,而我們這些所謂的城裡人總是懷著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來看他們,輕易地用某些標籤去定義他們,甚至包括前來幫扶的幹部,往往都是懷著高高在上的救世主心態,這是不對的。不去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所求所願,只把自己那些念頭和設想硬往他們頭上壓,能成功就怪了。——霍千里】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但我們大多數的貧困農戶,依舊還停留在等、靠、要的層次,總幻想著國家、政府幫他把什麼都弄好,他坐享其成就好。我們扶貧的幹部,可以指路,可以開路,甚至能幫忙鋪路,但終究不能替他們走路!所以,我希望虎山村的村民,慢慢能做到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創造明天,這樣得來的富裕才會長久。——霍千里】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謹以此片,獻給奮鬥在扶貧一線的幹部。】

【第一季完。】

當整個紀錄片在霍千里的兩句話和一句致謝中劃上句號,教室燈光亮起,原本以為又是一場無聊政治任務的學生們意外地沒有如以往一樣全部解脫般起身,坐在座位裡,若有所思。

如今的網路,正被公知們佔據著話語權,不少大學生都信奉著那一套,嚮往著西方的燈塔,覺得我國的上上下下都是一團黑。

但當看完了這個片子,看著那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扶貧幹部,他們忽然又對一些本以為絕對正確的說法產生了質疑。

當他們三三兩兩地走出教室,散向學校的各個角落,一段段對話也在悄然發生。

“感覺還挺有意思的。”

“哈哈,確實,殺豬那個把我笑慘了。”

“你說,我今年也去報個大學生村官咋樣?”

“錘子,你認真的啊?”

“也可能是這會兒熱血吧,但想想唄,聊聊唄。”

“其實吧,也挺好的,要是像那個霍學長那樣有那麼一段兒,人生應該也挺圓滿的。”

“過兩天好好想哈兒,說不定一打遊戲就忘了。哈哈”

......

“我突然有點想去那邊看看了誒!”

“哪邊?看啥?”

“虎山村啊!走走那段碎石路,看看那個壩子,順便到那個小土坡上坐坐。”

“就是就是,那個小土坡上的風景好美啊!帶上相機!”

“順便再買點丹參給爸媽和爺爺奶奶帶回去!”

......

“兄弟們,你們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一個很重要很嚴肅的問題!”

“什麼?/啥子?/啷個了?”

“這次看完,居然沒叫我們寫觀後感!”

“臥槽!還真是!”

“或許是怕我們沒有觀後感的才會要求吧。這種每個人都會有些感觸的東西,就用不著了。”

“也是,今晚不想出去包夜了,我去自習室看會兒書吧!”

夜風輕吹,從湖面上輕輕飄過,吹動青萍之末。

虎山村裡,霍千里從電視機前走回房間,憂慮地看著窗外,牌已經徹底打完了,效果怎麼樣呢?

-----------

希望讀者老爺們都出入平安,平安是福。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