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我唯好酒好色而已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曹公被害,曹操懷怒而來,他的兵馬先勝黃巾,後勝袁術,此時正士氣大盛,銳不可擋,徐州兵馬必難抵敵。但是陶徐州有三萬丹陽精兵,加上徐州兵共有六七萬人馬,即使戰敗,也必不致覆滅,很有可能會死守郯城,不敢再戰。曹操遠道來攻,糧草難繼,郯城又久攻不下,而且此人並無仁心,必將遷怒於徐州百姓,從而屠殺百姓,以解其恨。”

周平說完面露怒意,端起茶杯,未飲而又重重放下。

劉備聽完也是咬牙切齒,一拳捶在桉几上,震得茶杯跳起,幾乎傾倒,恨恨說道:“曹操之暴虐,猶勝董卓,徐州數十萬無辜百姓慘遭屠戮,沉屍滿河,泗水不流……”

似乎是意示到自己的失態,劉備忙嘆了口氣,由怒轉悲:“唉,可惜啊!可惜當時徐州百姓皆以為,曹操在兗州擊敗黃巾,對黃巾賊眾尚未濫殺,又怎麼會濫殺徐州的無辜百姓呢!他們當時若信了先生之言,當不至於如此啊!”

周平注意到劉備對自己的稱呼變成了“先生”,看來他對自己的才能已經認可。

“也不怪他們不信,即使信了,他們也無處可避。十戶百戶可走,一縣一郡之人,又能避往哪裡去!”

周平說完從腰間解下酒葫蘆,拔出葫蘆塞,仰起頭喝了一口,發現葫蘆裡酒已喝完,向門外喊了一聲:“阿武,打酒來。”

張武站在門外,聽到喊聲,忙應了一聲:“諾。”

快步進了堂廳,接過周平手裡的酒葫蘆,忙又轉身出去。

“其實,我本來是希望曹操能聽到我預言之語,讓他因我所料而不為,可沒有料到,他竟是屠戮之後才聽到我所說之言。為此他派了曹洪來,幸好我提早避了出去,未曾與之相見。”

當時曹操出兵之後,周平便派人到徐州下邳和東海去傳揚,想要將自己所料之言傳入曹操耳中。

只要曹操聽到傳言,便不可能再殺百姓,因為曹操不想讓人真正猜到他的想法和行為。

可是傳言傳入曹操軍中,不少將領也都聽到,連曹洪也聽到了,然而他們也都不相信曹操會真如傳言那般屠殺百姓,沒有將傳言放在心上,因此沒有去向曹操稟報。

等到曹操下令讓他們屠殺百姓之後,曹洪才想起傳言,去跟曹操說起。

曹操一聽大驚,趕緊把曹洪派來,想要見一見這個周文安,如果真的有才,就請回去。

不過周平早已想到,不管曹操是事前還是事後聽到傳言,都會派人來找自己,因此早已離家避往他處。

“先生為何要避開曹洪?先生有此大才,若助曹操,豈不是可以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將來說不定還能拜將封侯,光耀門楣。”劉備突然問道。

周平知道這是劉備試探之語,當即大笑:“哈哈哈……周某雖不才,亦絕非助紂為虐,助曹屠民之人。不瞞使君,將侯功業,榮華富貴,皆如過眼雲煙,非我之所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劉備聽周平如此說,心中稍稍釋然,追問道:“不知先生所好為何?”

此時張武拿著裝滿酒的酒葫蘆進來,周平指著他手中的酒葫蘆笑道:“我唯有二好,好酒、好色而已,哈哈哈……”

他大笑著接過張武手中的酒葫蘆,拔開葫蘆塞,連喝了好幾口。

張武則是又退出門外站著。

張飛在門外聞到酒味,傻笑著對張武問道:“嘿,小子,你們家酒可多?”

張武只是看了他一眼,沒應他。

“嘿,你這廝,年紀不大,脾氣不小,還揹著弓,你能射得中柱子嗎?”張飛指著離張武不到兩步的柱子說道。

他感覺自己熱臉貼到了冷屁股上,不由來氣,要不是來時劉備早有囑咐,早就罵開了。

可是令張飛意想不到的是,他的話音剛落,只見張武迅速從背後抽出長弓,又迅速從右腰箭囊裡抽出一支羽箭,搭在弓弦上,向院中十幾步外的樹上射去。

隨即看到一隻麻雀從樹上掉落,身上還插著一支羽箭。

張武一氣呵成,動作連貫,射完之後又迅速將長弓裝回背囊,並且輕蔑地看了張飛一眼。

一直站著不動,半眯著眼的關羽,此時不由睜大雙眼,向張武看了一眼。

不過也只看一眼,看完之後便又半眯著,好像沒發生過什麼事一樣。

張飛卻不同,頓時對張武來了興趣,也不敢再小看,又笑著說道:“嘿嘿,射的不錯,你剛才去打的是什麼酒,怎麼聞著這麼香?”

張武還是沒應他。

張飛無奈,只好往堂廳裡探了探頭,卻見周奇對劉備拱了拱手,然後從裡面走出來。

堂廳內,劉備笑對周平言道:“先生經綸滿腹,才智滔滔,而又如此灑脫,真是令人豔羨。我此次來,本欲闢請先生為主簿,如今看來,以先生之才,可以為我豫州治中啊!”

劉備對於此次來訪非常滿意,心想如果自己不來,恐怕將會錯失一位賢才。

雖然眼前之人只有二十歲,而且尚未成家,但才智不以年齡論,現在又是自己親自試問,要不是已經闢了陳群為別駕,眼前這個周文安也可任為別駕了。

治中之職,協助刺史總管一州之事,和別駕差不多,可以說是刺史州牧的左膀右臂,權力不小。

劉備本以為,眼前這個年輕人,肯定會立刻答應自己的闢請。

然而他錯了。

周平又拿起酒葫蘆,喝了一口酒,然後放在面前桉幾上,對劉備拱手微笑道:“蒙使君厚愛,周平心中甚喜,只是……我浪蕩無才,實難堪任治中之職,恐怕要有負使君了。”

既然已經謀劃等待了兩年多,也不急在這一時了。

不能現在劉備一請就出,更不能一提就答應,按現在的情況來看,劉備這次請不出自己,下次一定還會再來,畢竟他也怕自己會投向曹操。

說起來,自己和曹操還是同郡之人。

劉備臉上的笑容一下子僵住,繼而又迅速展開,他認為這是周平的辭讓之禮,古有三辭三讓之禮。

“先生知天下事,識天下人,料事如神,豈可言無才!治中之任尚且有屈先生,以先生之才,將來必可位任公卿。”

劉備這算是給周平畫了一張大餅,想要以利相誘。

“哈哈哈……”周平再次大笑道,“我已說了,我唯好酒色,公卿將侯非我所好。”

劉備沉默片刻,隨即悲憤言道:“董賊亂國,雖然其已滅亡,但李傕郭汜之輩仍挾持天子,禍亂朝廷,為所欲為。諸州之牧各自擁兵,割地自強,未思入關救護天子,而只是魚肉百姓,以全自己之私慾。曹操更是屠戮百姓,濫殺無辜,凶逆殘暴。”

“如今天下已然大亂,兵禍不斷,賦役加重,又有旱蝗之災,百姓難活,漢室將危。我劉備身為漢室末胄,又幸為一州刺史,有心救民護國,卻恨乏智少力。今遇先生,本以為先生可助我平亂安民,哪知……先生抱經世奇才,竟欲隱居於山野,沉溺於酒色,此非大丈夫之所為,還請先生以天下蒼生為念,助我一二,以救萬民!”

說到最後,劉備更是起身,雙手抱拳,對周平躬身一揖。

周平連忙起身還禮。

聽劉備之言,情真意切,雖然他沒哭,但周平能感覺到他的救民之仁和平亂之志。

待劉備重新坐定,周平前後左右看了看,確定堂廳之內再無別人,才緩聲說道:“使君胸懷仁義,心存平亂救民之志,令人感佩!周平雖是村野愚夫,自知無才,亦應為使君盡綿薄之力,只不過……”

劉備聽著他前面之語,似乎已經答應輔佐自己,但一聽到“只不過”那三個字,剛提起來的希望瞬間又沉了下去,只能滿懷期待地看著周平,想聽聽“只不過”什麼。

“只不過,”周平身體微微前傾,壓低了聲音說道,“豫州非爭雄之地,使君若要成事,須得徐州。”

周平剛才示意兄長離開,就是為了跟劉備說這些話。

“徐州?!”劉備驚問。“這如何使得?陶恭祖待我恩厚,我豈可奪他之州?此事萬萬不可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