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公瑾,你多慮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孫策讓祖郎帶兵去援守春谷的第二日,派去襄安的斥候突然回報,說是徐琨棄城離開,趁夜領兵出城,卻被敵兵追襲,三千人馬損失殆盡,只剩下徐琨和三百多人逃脫,正向歷陽行來。

“敵兵是何人為將?竟能讓徐將軍如此慘敗。”孫策驚問。

“是太史慈。”斥候答道。

事實上,太史慈斬殺和俘虜的只有一千多人,其餘人主要是向各處奔逃,趁機跑回家,沒有再去跟隨徐琨。

“太史慈!我曾與此人相鬥,其武力不在我之下,徐將軍被他所追,怪不得會如此慘敗了。”

孫策還記得,自己的部將陳武就是死在太史慈手裡,這次徐琨能夠逃脫,已是萬幸。

現在襄安已失,春谷就更難守了,春谷如果再丟,劉備兵馬渡江進入丹陽,後果不堪設想。

孫策看了周瑜和黃蓋一眼,不說話,只是靜靜思考著。

周瑜和黃蓋此刻也都不言語,各自在想著應對之策。

黃蓋是荊州零陵人,其祖上曾有人官任南陽太守,但他自少而孤,常常利用負薪販賣的閒餘時間,讀書和習兵事。

說起來和劉備有些相似,祖上有人當官,算是寒門,父親又死的早,生活艱難,一個是織蓆販履為生,一個是負薪販賣為生。

唯一不同的是,黃蓋喜歡讀書,劉備卻不甚樂讀書。

黃蓋後來任為郡吏,又被察為孝廉,為公府所闢,之後便是跟隨孫堅南征北戰了。

周瑜突然說道:“將軍,襄安已失,徐將軍又已遭敗,兵馬未能退守春谷,即使祖郎所率三千人馬能夠及時趕到,春谷只怕也抵不住劉備大軍。”

“公瑾之意如何,不妨直言。”

孫策見周瑜說了又停住,似乎有些難言之隱。

周瑜又猶豫片刻,才繼續說道:“劉備得舒城又棄,所為的是渡過江東,咱們如今也可棄守歷陽,全部兵馬回守丹陽,務必擋住劉備,將其擊滅或趕回廬江,萬不可任他在江東橫行。”

“棄守歷陽,退回江東?”孫策有些驚異。

歷陽離大江不遠,是守住江津的前沿城池,歷陽不下,敵兵就不可能從此處渡江。

孫策好不容易又奪回歷陽,怎麼可能輕易捨棄,周瑜正是因此,才會有所猶豫。

“若守歷陽,牛渚也需要兵馬屯守,如此分兵較多,倒不如退守牛渚,敵軍無船,難以從此處渡江,牛渚已然可守,我們也可聚兵與劉備一戰。”

周瑜知道劉備兵馬的強悍,現在只想集中兵力,如果與劉備大戰,也不會輕易遭敗。

孫策站起身,在眾將面前緩步走來走去,顯然在思考著周瑜的提議。

以現在的情況,不可能守在歷陽坐視不理,也不可能再起兵去攻襄安。

襄安已經被劉備所佔,現在去攻,一樣會受到劉備和合肥兵馬的前後夾擊。

退回江東是肯定之事,孫策猶豫難決的是到底要不要放棄歷陽。

“將軍,給我三千兵馬,我必可守住歷陽。”

黃蓋突然出列拱手,朗聲言道。

孫策本來還在猶豫不決,現在聽黃蓋這麼一說,心中一下子做了決定,喜道:“公覆,若你願守歷陽,關羽必不可拔,不過三千人少了些,我給你五千人馬,只要你守住歷陽,便是大功一件。”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黃蓋應道:“諾。”

周瑜忙勸道:“將軍,若以五千人馬守歷陽,牛渚又分五千兵屯守,如此將軍所統之兵略少,恐難與劉備一戰啊!”

孫策笑道:“既然已有五千人馬留守歷陽,牛渚只留三千兵守即可。”

“將軍,你忘了黃射的水軍嗎?牛渚比歷陽更為重要啊!”

“正因為有江夏水軍在江上,才更要留下兵馬屯守歷陽,我以五千人馬拖住劉備合肥兩萬兵,使他們不能與黃射合兵,渡江襲我之後,公瑾,你竟不知吾意嗎?”

“只是劉備所率兵馬較多,而我們分兵之後,所剩兵馬……”

周瑜明白孫策之意,是想要阻擋住合肥的兵馬,不能讓他們從歷陽渡江。

可周瑜更擔心,孫策分兵過多,恐怕難敵劉備。

“公瑾多慮了!劉備兵馬雖強,我自也不弱,與他一戰,勝敗未可能料,況且,劉備未必能夠渡江,當前須再加派兵馬趕往春谷,若能守住春谷則可無憂。”

周瑜和周平一樣,只能提出意見,怎麼決定那是孫策的事。

現在孫策這麼決定,他也無話可說,只能贊同。

不久,徐琨帶著三百多人逃到歷陽,這位表兄弟立刻向孫策請罪。

“伯符,我丟了襄安,兵馬又幾乎全軍覆沒,你……你治我的罪吧!”

孫策扶起徐琨:“你能回來就好,此事不怪你,也怪我不能料到劉備會轉攻襄安,你且先去歇息。”

這一路急逃,徐琨現在是又疲又餓。

徐琨的母親是孫堅的妹妹,所以他們二人是比較親的表兄弟,孫策怎麼都不會治徐琨的罪。

甚至又給了他兩千人馬,由他統領。

周泰也很快回來,孫策留下五千人馬,交給黃蓋留守歷陽,自率兩萬兩千多人馬,離開歷陽。

渡過江後,又讓宋謙統領三千人馬留守牛渚,同時讓周泰帶領兩千人,火速趕往春谷,與蔣欽同守,他親率大軍在後。

合肥的關羽和李佳,得知孫策領兵退走,立刻按劉備臨行時所囑,留下許定統領五千兵,和合肥令劉馥一起屯守。

關羽和李佳率領一萬五千人,向歷陽行進。

此時黃射和陳宮帶領一萬水軍來到,劉備仍以太史慈和高順為前鋒。

太史慈率領六千人,高順率領五千人,和黃射一起渡江攻打春谷。

留下魯肅率領三千人守襄安,自己率領一萬多人臨江立營,只等攻下春谷,立刻全軍渡江。

孫靜此時又帶兵進屯舒城,正在考慮要不要去攻打襄安,可又想到,劉備還未渡江,自己這幾千人馬如果去了,恐怕只會有去無回。

要攻,也必須等劉備兵馬渡過江後才能,最好是劉備在丹陽大敗給孫策,這樣自己再攻下襄安,阻擋住劉備,不讓他渡江退走,才是完美之策。

因此,孫靜守在舒城,只是隨時注意著劉備的動向。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