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離間計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經此一戰,已知徐州不可易得啊!”

曹操輕嘆一聲。

“明公想要退兵了?”郭嘉問道。

“聽說周文安在荊州求兵不得,又向冀州去了,孤擔心袁本初會被其說動,領兵攻我。而且前損文遠,今折文謙,此次出兵未有一勝,劉玄德善於用人,又得士心,孤本不該此時來攻徐州,是孤太過心急了!”

兵敗之後一般都會有反思。

曹操也一樣,只有得不到好處的時候,才知道自己不該這麼做。

“袁冀州目光短淺,只圖近利,他若是出兵來攻許都,無利可圖,嘉料他不會答應周文安所請,出兵來攻許都。”郭嘉說道。

“天子在許,他若迎往鄴城,怎麼會無利可圖?”曹操知道天子的用處。

“天子在許,明公可令天下,天子若在鄴,只怕袁冀州便如給自己帶了枷鎖一樣,手腳難展了。”郭嘉輕笑道。

曹操仔細一想,覺得郭嘉說的也對。

自己以恩聚人,袁紹卻是以名聚人。

他的名,正是袁氏四世三公,忠君事主之名,天子如果在鄴城,袁紹肯定不會和自己一樣這麼有權,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他要在乎的東西太多了。

這一點,袁本初肯定也能想到,周文安要想把他說動出兵向許,也是極難之事。

況且自己現在和袁本初還沒有正式決裂,他應該還不會公開與自己為敵。

自己又給他寫了示好之信,這麼說來,周文安去冀州,恐怕會和荊州一樣,無功而返了。

想到這裡,曹操臉上微現笑容:“奉孝知人也!不但知孤,還知本初啊!哈哈哈……”

“只是我低估了劉玄德!”曹操又說道,“本欲乘虛來取,沒想到彭城和下邳皆固城堅守,臧霸又願為劉玄德死戰,殺我張遼。如今等回劉玄德,卻又與戰不利,即使許都無患,我們也該退兵了。”

攻城不下,滅敵又不能,曹操感到從未有過的無奈。

徐州是一個大州,劉備又統制全州,要想這樣攻奪太難了,看來只有先將徐州諸方勢力進行分解,讓劉備勢力大減,然後才能將其擊敗。

和周平之前統合徐州三大勢力一樣,曹操現在想的是怎麼分解徐州三大勢力。

而這三大勢力中,本土勢力陳登和麋竺是關鍵,琅琊的泰山兵勢力臧霸是關鍵,丹陽兵勢力曹成是關鍵。

如果能將這些人剝離劉備身邊,那劉備根本就是不堪一擊了。

他把想法跟郭嘉說了。

郭嘉一聽,立刻擊掌讚道:“明公此舉,必可分離徐州之勢,其勢不合,我們便可乘而擊之,公之智,天下無人可及啊!”

“哈哈哈……那你以為,孤該如何做?”

曹操大笑,他聽得出郭嘉的話裡有奉承的意思,但也是其真心之言,自己的智力自己當然知道。

“若想使他們改投明公似乎困難,但可以離間其親,使他們相互疑忌。若將帥相疑,又豈能齊心,不能齊心,又豈能合力,不能合力,明公若要勝之便是易如反掌了。”

“哈哈哈……”曹操再次大笑,“奉孝之言,正是吾意。陳元龍被劉備表為廣陵太守,孤可勸天子明詔拜其為廣陵太守,使其知孤之恩。其父陳漢瑜亦是被劉備表為豫州刺史,孤可勸天子徵其入許任為少府,再闢元龍之弟為司空府掾。至於麋氏已與劉備結親,孤亦可讓他們任為太守之職,使他們與劉備相疑,如此徐州之心便難歸劉備。”

“臧霸殺我文遠,恐難離間,但是孫康可任為守相之職,還有丹陽曹成,也可任為守相,他們若願受職則受孤恩,若受孤恩便不會與孤為敵,哈哈哈……”

其實這一招曹操在歷史上也用過,先讓麋竺當上偏將軍,又讓他去當羸郡太守,讓麋芳當彭城相。

羸郡是專門從泰山郡分出來的,就是為了給麋竺安排一個太守之職,但是麋氏兄弟都不幹,寧願跟著劉備去流浪。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陳登則是拜為廣陵太守,陳珪當時是沛相,卻也讓他由二千石增秩為中二千石,一個太守得到和九卿一樣的待遇了。

至於臧霸那些泰山兄弟,更是將琅琊和附近郡縣分為五個郡,讓他們全部都當太守,雖然一個郡可能只有兩三個縣,但也是給了他們太守的名分。

現在為了對付劉備,曹操又想以天子在自己手裡之便,想分立郡就分立,想讓誰當太守就讓誰當,只要能將劉備搞垮,徐州就是他的。

“明公,周文安如今正在冀州,不如再散些謠言,說是周文安已投袁本初,不再回徐州了,或許還能離散劉備軍中眾士之心。”郭嘉提議道。

“此事亦可。”

曹操雖然覺得這樣做的作用不大,但多少或許會有一些作用。

他那些拜任太守的想法,現在還不能立刻去辦,要等回到許都以後,再由朝廷發出詔令。

有了這個想法,曹操開始準備退兵,傳令五日後退走。

關於周平要留在冀州投向袁紹的謠言放了出去,傳入劉備耳朵裡。

軍中也有不少兵士正在議論。

“我不信文安先生會背叛主公,請主公勿信謠言!”

第一個站出來為周平說話的是許褚。

他認識周平最早,相對來說比較瞭解,知道周平要是想投向袁紹,早就去投了,不可能會等到現在。

而且,許褚自己就是被周平勸來投奔劉備的,他怎麼樣都不會相信周平會背叛劉備另投他人。

張飛和諸葛亮陳到等人也都不信,紛紛為周平說話。

其實劉備也不相信,他知道周平是什麼樣的人,對眾人說道:“此必是曹操所散謠言,意在擾亂我們軍心。傳令全軍,此事勿可再言,凡有再言者,軍法處置。”

軍中雖然有些議論,但大部分人都不信這是真的,劉備傳令禁言之後,沒有人再說起,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此時從廬江傳回訊息,說是江夏太守黃祖,帶領兩萬多人馬進兵廬江,孫策得到訊息後已經領兵從九江退走,留下黃蓋統領一萬人守著歷陽。

孫策去救廬江,九江便可以無憂,合肥和壽春都不會失去,而關羽的兵馬,或許也能用了。

斥候又回報,說是曹操大軍似乎正在準備拔營,隨時有可能退走。

這個訊息讓劉備又喜又憂。

喜的是曹操退走,徐州就算保住了,憂的是曹操退走,想要滅他卻又很難了。

為此,他苦思對策,想要讓曹操退走,又不要退得那麼快,如果周文安說動袁紹出兵,最好是在袁紹攻破許都之後,曹操才能回到。

“主公,兵法有云,歸師勿遏,我們先不要去追,應該再等等,看冀州是否出兵,亮以為文安先生很快必有訊息傳回。若冀州出兵,則我們可急追,若冀州不出兵,則不可追。”諸葛亮對劉備說道。

諸葛亮讀過兵書,知道歸師勿遏的道理。

如果冀州沒有出兵攻許而曹操退走,那他退走時一定會有防備,去追恐怕會無功。

如果冀州出兵攻許,曹操就會急著退走,這時他只想著儘快回救許都,對徐州的追兵可能就沒有太過防備。

不過諸葛亮知道曹操是善用兵之人,肯定也會想到這樣的問題,於是又說道:“即使冀州出兵,我們要追,也只可追而不擊,拖延其退兵的時間,曹操乃善用兵之人,恐怕會設伏以待,若追而擊之,恐中其伏。”

劉備贊成諸葛亮的觀點,文安先生就很喜歡設伏,曹操也喜歡,進入兗州的百萬黃巾和呂布都是因中其伏兵而敗。

“希望文安先生儘快來信吧!”劉備現在只等著周平的音信。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