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郭嘉獻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劉備和周平的希望都落空了。

劉繇當初從曲阿跑到豫章,只帶了四五千兵,因為笮融殺了朱皓,他與笮融相攻兵敗,無力渡江來助。

王朗雖然有心相助,但會稽兵馬不足一萬,他只派故丹陽太守周昕帶領三千兵進入吳郡,根本就沒有真正威脅到吳郡的安全。

因為現在的吳郡太守朱治領兵來拒,況且曲阿還有五千兵,派了兩千兵來助,根本就不需要孫策回兵。

而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關於曹操的訊息也一個一個傳來。

曹操帶兵到洛陽將天子遷到許縣後,利用天子之便,自己任為大將軍,封為武平侯。

又讓天子給袁紹下了一道詔書,罵他“以地廣兵多而專自樹黨,不聞勤王之師而但擅相討伐”。

袁紹上書辯解,曹操無奈,只好讓袁紹當太尉,封為鄴侯。

不過,太尉雖然是三公之首,卻班列在大將軍之後,現在曹操當大將軍,卻讓袁紹當太尉,排在曹操後面,他當然不樂意,拒絕了太尉之職。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現在袁紹還很強大,曹操不想過早與他發生衝突,趕緊自己辭了大將軍之職,而任為司空,行車騎將軍,並且“百官總己以聽”。

朝廷官員都要聽曹操的,也就是說,他徹底把持了朝政,一切事情都要聽他的,天子只是負責蓋印而已。

天子到了洛陽以後,楊奉當時帶兵出屯梁縣,後來聽說曹操要將天子遷到許縣,曾經帶兵來堵截,但沒有攔住。

曹操將天子安頓在許縣後,立刻帶兵去梁縣討伐楊奉。

楊奉跑到河內去投奔張楊,徐晃歸降曹操。

同時從南陽傳來訊息,說是張濟領兵入南陽,攻打穰城時被箭射死,其侄張繡攝領其眾,屯在宛城,與劉表相合。

這一切,都如歷史發展的一樣,並沒有什麼變化。

周平預料,如果一直這麼發展下去,曹操接下來會帶兵去南陽攻打張繡,並且會損失典韋和長子曹昂等人。

但在他心裡,隱隱有一些擔憂,總覺得曹操很快就會出兵攻打徐州。

要麼是現在,要麼是在曹操攻打張繡之後。

留給劉備的時間,最多只有兩三個月了。

可是現在劉備與孫策袁術等人在廬江成了對峙之勢,誰都不能更進一步。

這個形勢對劉備頗為不利啊!

周平已經在想著要不要退回合肥,暫時放棄攻奪廬江,但他還沒有想定,沒有去跟劉備提起。

於此同時,在許縣,曹操剛剛攻打楊奉回來。

荀或被任為尚書令。

尚書令只是千石之職,但若論權力和地位,那可是比九卿還要高。

一般的人事任免,都要經由尚書臺,向公府推薦人才也是尚書臺的職責。

荀或正是這時候,向曹操推薦了穎川人郭嘉郭奉孝。

“嘉拜見明公!”

郭嘉對曹操行禮道。

“奉孝快起。”

曹操扶起郭嘉。

看著眼前之人,年紀不到三十,臉上頗顯自信之色。

“文若說足下有遠見之才,如今本初擁有冀州百萬之眾,青並二州又以州相從,地廣兵強,他數次侮我,我想要討伐,只是目前力不能敵,吾當如何?”

袁紹讓其長子袁譚領兵入青州打跑孔融,孔融現在已經被朝廷召到許都,任為將作大匠。

袁譚佔了青州,袁紹外甥高幹去佔了幷州,青州和幷州現在都屬於袁紹的勢力範圍。

只有幽州公孫瓚還在,等到袁紹滅了公孫瓚,他就能全部佔有北方四州,勢力更大,而且沒有了北方公孫瓚之患後,他才會將目光看向南邊,與曹操爭雄。

郭嘉之前曾經去冀州投奔過袁紹,只是受到了冷落,又見袁紹不會用人,因此離去。

“秦末劉項之爭,劉氏,項羽之不敵,明公已知。漢祖所以能勝者,唯有以智,善於用人,項羽雖強,終為所擒。以嘉所料,紹有十敗,公有十勝,其雖兵強,無能為也。”

曹操微喜,忙問:“紹有哪十敗?吾又有哪十勝?”

郭嘉微笑答道:“紹繁禮多儀,公體任自然,公道勝一也。”

“紹以逆動,公奉順以率天下,公義勝二也。”

“漢末政失於寬,紹以寬濟寬,故不攝,公糾之以勐而上下知制,公治勝三也。”

“紹外寬內忌,用人而疑之,所任者唯親戚子弟,公外易簡而內機明,用人不疑,唯才所宜,不間遠近,公度勝四也。”

“紹多謀少決,失在後事,公策得則行,應變無窮,公謀勝五也。”

“紹因累世之資,高議揖讓以收名譽,士之好言飾外者多歸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誠而行,不為虛美,以儉率下,與有功者無所吝,士之忠正遠見而有實者皆願為用,公德勝六也。”

“紹見人飢寒,恤念之形於顏色,其所不見,慮或不及也,所謂婦人之仁而已,公於目前小事,時有所忽,至於大事,與四海接,恩之所加,皆過其望,雖所不見,慮之所周,無不濟也,公仁勝七也。”

“紹大臣爭權,讒言惑亂,公御下以道,浸潤不行,公明勝八也。”

“紹是非不可知,公所是進之以禮,所不是正之以法,公文勝九也。”

“紹好為虛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克眾,用兵如神,士者恃之,敵人畏之,公武勝十也。”

“公有此十勝,本初又有何懼!”

郭嘉連連說出袁紹與曹操勝敗的對比。

曹操聽著受用,心中得意,大笑道:“哈哈哈……如足下所言,孤若勝本初則易如反掌了。”

“公若勝本初不難,只是須先安穩後方,將許都附近之賊先滅,後才可與袁本初相爭。”郭嘉說道。

曹操頷首道:“嗯,孤正是此意,楊奉先前屯兵梁縣,已為孤所討。張繡在南陽與劉景升相合,其兵雖不算眾,只是南陽離許都甚近,吾欲先討之,奉孝之意如何?”

“張繡在南陽雖可為患,卻只是小患,荊州劉景升乃守地之雄,非有大志之人,必不會以兵來犯許都。而以張繡之力,即使有犯許之心,只怕也是力不能及,可暫時無慮。”

曹操頗顯疑惑:“奉孝之意,是讓孤不討張繡?”

郭嘉答道:“以明公之智,當知何人乃大患,張繡應討,只是先討後討之不同而已。”

“徐州劉玄德?”曹操說出了劉備之名。

“不錯,劉備有關張之勇,又有文安之謀,其先敗袁術後滅呂布,穩定徐州之後,又急於進兵揚州,可見此人之志,意在天下。明公最須防備者,乃是袁劉相合,若此二人相合,則公處境艱難,前後受敵。”

“如今袁本初正在冀州與公孫相爭,明公可趁其無力南顧之時,平定徐州,剷除後患。劉備此時出兵揚州,與袁術孫策相爭於廬江,正是徐州空虛之時,明公若此時突然出兵,奪取徐州,而劉備又為孫策所牽制,必難回兵來救。徐州若失,劉備無以為基,覆滅只是早晚之事。”

“公先得徐州,再滅張繡,此時便可率軍北上,討伐袁紹,天下可安矣!”

“哈哈哈……”曹操又是一陣大笑,看得出來,他是真的高興。“奉孝之言,正如吾意。本來孤是要先討張繡再攻徐州,如今看來,是該先奪徐州,再滅張繡了。孫伯符與袁公路合兵,有他們拖著劉玄德,劉玄德必難回兵來救,徐州確實易得。”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