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密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壽春城東面城門樓上,橋蕤望著城外遠處正在造制攻城器械的敵兵,劉詳和梁綱秦翊三人站在他身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稟報將軍,魯肅帶領賊眾已經離開合肥,正向壽春行來。”斥候拱手稟報。

“他們有多少人?”橋蕤問道。

“賊眾旗鼓甚少,行軍又亂,難以探知人數,大概會有兩萬人。”

“兩萬人?難道張多和許乾真的和魯肅合到一處了?”

橋蕤似乎是在自問。

梁綱急道:“橋將軍,如今壽春三面已被敵兵所圍,若讓魯肅人馬來到,再將南面圍住,那我們就真的無路可走了。”

“怕什麼,劉備僅率三萬兵來,加上太史慈與魯肅等賊眾也不過四五萬人,雖然四面圍城,可咱們城內也有一萬人馬,要突圍出去是輕而易舉之事。”

梁綱又說道:“橋將軍,現在城中士氣甚低,況且東面之敵乃劉備自領,又有綠袍關羽統兵,自不用說。北面之敵是張飛,此人乃劉備軍中最為勇勐之將,紀靈將軍與李豐將軍皆死於此人之手。西面之敵有臧霸的泰山兵眾和太史慈,太史慈在丹陽伏擊黃蓋,陳武被其所斬,前不久又追襲袁將軍,斬殺雷薄,這些都是極勇之人,咱們只怕難以突圍出去啊!”

“不是還有南面嗎?咱們總不至於連南面魯肅那些烏合賊眾都打不過吧?”

“可是南面有兩萬賊眾,即使阻擋不住咱們,但若是被他們拖住,劉備東西兩面兵馬又來,只怕難以脫身啊!”

“哼,說來說去,你們還不是又想要棄城逃走,要知道,你們現在仍是待罪之身。若守住了城,可以將功免罪,壽春若是丟了,只怕到了廬江,袁將軍也不會饒過你們。”

橋蕤繼續說道:“劉備軍中勇將極多,對陣衝殺咱們敵不過他,可是據城堅守,他卻奈何不了咱們。壽春城中糧草充足,劉備遠道而來,糧草必定難以為繼,再守兩三個月,劉備必退。再說了,袁將軍可能會讓孫伯符領兵來援,你們安心守城,不可多言亂了軍心,若有言棄城退逃者,我必斬之!”

梁綱還想再說,秦翊暗中拉住了他,示意不要再言。

橋蕤是橋玄族人,雖然武力一般,但也讀過一些兵書,料想以劉備目前之勢,難以攻破壽春。

又因城中兵多糧足,圍城之兵又少,南面更是一群烏合之眾,覺得要想突圍離開非常容易,因而有恃無恐。

事實上,巢湖之賊張多和許乾並沒有與魯肅合在一起,魯肅只是拉來了合肥附近的五六千百姓,讓他們混在部眾之中,充當人數。

他們現在的作用,就是壓垮壽春防守信心的最後一根稻草,所以魯肅想讓自己的重量加重。

反正他們也沒有統一的戎服,身上所穿都是各種各樣的百姓平常衣服,隨便拉來百姓,壽春的斥候也辨別不出來。

斥候一般是以旗鼓數量來計算敵兵人數,現在旗鼓極少,行軍又亂,加上此前故意說的張多許乾來合之語,壽春之敵必信以為真。

橋蕤和梁綱等人真的信了,但橋蕤並不在意,覺得自己能守住壽春,這正是他立功的一個好機會。

他不在意,但別人卻不這麼想。

當夜,秦翊把劉詳和梁綱悄悄請到自己營中。

此刻營帳內只有他們三人,三人親衛都守在帳外,昏暗的燈光下,秦翊低聲說道:“你們以為,壽春是否能守住?”

梁綱愣了一下,答道:“我看難守,等魯肅人馬一到,四面合圍,曹操的三萬兵馬又來,圍城兩重,咱們恐怕就是插翅也難以出城了。”

“不可能,曹操不可能會帶兵來和劉備一起合攻壽春,你們忘了,劉備曾經在徐州跟曹操交戰,他們互為仇敵,曹操要攻也會是去攻徐州,怎麼可能來攻壽春呢?”

劉詳說出自己的見解。

“此一時彼一時也。”秦翊接著說道,“呂布襲奪兗州,而劉備斬殺呂布,為曹操除去仇敵,曹操也因此表劉備為鎮東將軍,或許他們早已化敵為友,曹操領兵來助,完全有可能。”

梁綱點頭道:“我也是如此看法,曹操兵馬之勇不弱於劉備,若是二人合兵,無人可敵啊!”

“那你們想要如何?又要棄城而走,退往廬江嗎?”劉詳看著秦翊和梁綱問道。

“依我看,目前只能如此,趁著魯肅人馬未到,圍城之勢未成,此時出城還來得及,若等敵兵合圍,想要再走可就遲了。”梁綱擔憂道。

劉詳微微點頭,同意了梁綱的看法。

秦翊卻搖了搖頭:“你們覺得,咱們若是再棄城退走,袁將軍會饒過咱們嗎?不說袁將軍,橋將軍或許就會將咱們都斬了。”

這確實是個問題,梁綱和劉詳聽了臉色皆變。

“那咱們就留守壽春,我認為橋將軍說的對,劉備遠道來攻,糧草難繼,必不能在此久留。咱們只要再堅守幾個月,就算袁將軍不遣兵來援,劉備也自會退走,如此咱們就可以將功贖罪了。”劉詳說道。

梁綱似乎聽出秦翊言外有音,把頭又湊近一些,聲音壓得更低,問道:“你想要如何?”

“你們覺得劉備此人如何?”

秦翊突然問出一個讓梁綱和劉詳都非常疑惑的問題。

二人對視一眼,同時愣住。

片刻之後,劉詳答道:“劉備善於籠絡人心,關羽張飛願為其捨命,周平願為其盡謀,就連下邳陳元龍和泰山臧霸都願尊聽其令,此人確實不簡單。”

梁綱卻是想了一會才答:“劉備善於用人,聽說那個周文安,家境只是一般,平日頗為浪蕩,年紀僅為二十,而劉備竟然親自登門拜請,想要闢為豫州治中,但周文安當時拒絕了。”

“他為何拒絕?”

劉詳聽說過劉備登門闢請周平為治中之事,但周平為何拒絕卻並不知。

梁綱又說:“據說是周文安知道劉備將要去徐州,所以拒絕了劉備的闢請,但劉備要去徐州時,又再去請,這次周文安跟著劉備走了,也因此劉備非常信任周文安,幾乎是言聽計從,他在盱眙能勝我們完全是那周文安之功。”

秦翊有些急了:“我沒問周文安如何,我問的是劉備。”

“哦,聽說劉備親待部下和百姓,在豫州時更是散糧救民,為人甚是仁義……你問這個到底何意?”

梁綱正說著,想到了關鍵點。

劉詳也瞪大眼睛看著秦翊,等他回答。

秦翊轉頭四下看看,確認帳中再無其他人,身體前傾,三顆頭幾乎挨到一起。

梁綱和劉詳知道秦翊要說之事會很重要,屏住了呼吸,靜靜聽著。

但是秦翊說出的話卻讓他們大為震驚。

只聽秦翊低聲說道:“咱們出城歸降劉備如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