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新聞機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還有呢,接著說說。”

李二聽到李躍的建議,心中也是一動。

這些內容都是他從來沒有聽過的,而且李躍說的政務問題雖然目前看似沒什麼影響,但真的要細細推敲起來,也是管理上不小的漏洞。

當皇帝,也是不幸的,好皇帝累心傷身,壞皇帝毀國毀民最後自毀。

每天麻煩多,內憂外患要處理,君主權力強容易自己犯錯後果嚴重,君主權力弱容易小命難保後果更嚴重,子嗣繼承麻煩多,後宮女人多麻煩多,李二現在感覺操碎了心並且正也不是反也不是,不管怎樣都會問題重重無法脫身。

李二的痛苦李躍不明白,也不想明白。

未居其位不知其事,如果用一句比較現代化的問題來回答就是——當領導有多爽?比你能夠想象到的還要爽……拋開那些他所認為的身不由己,那種爽,是他想象不到的。

李二踢了李躍一腳,催促道:“快點!你打算讓朕在這裡等你思考多久?”

李躍聞言也是回過神來,打了哈哈,“陛下,臣以為除了交通以外,便是民眾的教育問題。從長安城出發的命令到底是怎麼樣的呢,百姓根本無法得知。

百姓只能從縣令的手上知道目前到底是怎麼樣的政策。而縣令呢,如果是貪官的話那當然是以自身利益為準來解釋皇帝的命令。

所以歷史上的一些減免賦稅三年,也可能只是讓縣令中飽私囊了三年而已。

很簡單一個政策如果發展到地方,地方把政策曲解了怎麼辦,比如說長安是增稅10,地方官直接提到了30,這樣該怎麼辦呢?沒辦法,民眾根本瞭解不了決策渠道,都會把屎盆子扣到長安身上,長安一下子平白多了很多無辜百姓的恨意,比如說賑災款您下發了下了五千兩,結果你地方抽五十再到地方在抽五十,落到災民手上一個也沒有了。

而且各種政策的解釋權最終歸縣令所有,就像一開始誤會您的趙德言一樣。

其次百姓不識字,識字的也是根本不敢得罪於權貴。或者就是專注於四書五經,也根本不知道現時的政策是什麼樣子了。

所以這就是第三個問題了,資訊的不流通,資訊不流通會造成一個什麼問題。

一個人遇到的不公。你無法直接讓上一級的衙門知道。你想要上達天聽,按照古代窮人走路的速度。可能沒走到人就已經餓死了,再說走到了,你也根本無法見到貴人。”

李二聽到這些也是內心一涼:“李躍,你能說出來,想必也有解決辦法是吧?”

李躍點點頭,“陛下,對於政令的下達臣已經有了可行性的操作,傳播政令是最簡單的,只用打造一個新聞機構就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新聞機構?”

李二皺了皺眉頭,很明顯對李躍提出的新詞匯不怎麼感冒。

“沒錯,簡單來說就是出版報紙,讓朝廷成立一個新聞寺,這個新聞寺有什麼用,就是釋出政令在報紙上,印成冊,開始在大唐境內發行。比如陛下想要推出什麼政策,就可以將其釋出出去,由新聞寺統一印製,一月一發,這樣也能讓百姓瞭解到上層的意思。”

原來如此~

李二此時心裡也亮清了。

一個月一發也正好能符合大唐目前的通勤。

這個辦法,的確很多時候會有很好的作用。

李二隨後又是問道:“李躍,給朕詳細說說這新聞寺的作用,以及以後怎麼去運作。”

李躍笑了下,“其實這新聞寺很簡單,它相當於朝廷對百姓的一個傳話筒,第一,將朝廷頒發的政策措施進行解讀,讓百姓瞭解,這樣一來,百姓就知道發生什麼事了,旨意能更好傳達。”

“其二,就是對輿論的引領和控制,像以前長安的那些世家清高的不行,又亂傳謠言,只要一出來,我們的報紙就可以發評論,駁斥這種情況,讓百姓不要先入為主。雖然有些地方遠是一月一發,但天子腳下一就可以做一天一發或者是兩天一發。”

“其三,這個報紙,也能賺錢,比如百姓弄些百姓愛看的東西上去,又或者是做一些陛下您給出去的表彰,都可以在上面操作。”

“第四,再有這個報紙,可以快速普及新事物,雖然很多老百姓不識字,但我相信這村裡的裡正保長等肯定都是懂的,有了報紙,至少天子腳下的事情會好處理很多。”

李二的眼睛亮了一下,隨後又恢復了正常。

他雖然懷疑李躍口中的報紙執行起來是不是真的這麼簡單,但如果真的做成了,這功能和作用一定是大大的!

想到這裡,李二好似想到了什麼,嘿嘿笑了兩聲。

“你這小子一向都是無事不登三寶殿,說吧,是不是覺得朕之前給你的少卿小了,現在要給自己直接成立一個寺,自己弄個卿噹噹是嗎!”

李躍聽到這話,白眼差點都沒翻過去,“陛下,您這麼說就冤枉忠臣了,您看我對官位有過留戀嗎?”

“哼!有沒有你自己心裡清楚。”

李二冷哼一聲。

“雖然你小子動機不純,但要是將報紙真弄出來了,也算是好事,只要報紙的普及率提升上來,朝廷做許多事情也會方便很多。”

李躍連連點頭認可:“那是自然。”

“正卿的事情朕還要考慮一下,你年齡太小推你上去也會有很多阻力和質疑。”

聽到這話,李躍是沒什麼意見的,本來他自己也對再去當官不感興趣,只是李二當皇帝多疑的毛病又犯了而已,這才把自己想的那麼不堪。

看李躍沒什麼反應,李二又催促道:“這傳達說完了,交通呢,你這個怎麼給朕解決?”

李躍想了想,原本正想著開口,突然發覺起來自己好像忽略了馬周這個大氣運者。

雖然目前時間線還沒有對上,不過李躍可以肯定此人現在已經在長安了,現在肯定給常何當門客著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