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眾生皆護法,護法皆眾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筆落墨印,潤字顯意。.org

這一個字,上士下口,是為一個吉字。

“這字中,取善意,解為順求。但字中有‘口’,此人遠行只怕會得口角。又得一‘士’,年時又逢戊己,此是‘人入土中’,是大兇之兆。兇中求吉,又求極數……《楔文集:陰識解》中說:意所求,可增益,不可滿,不然盛極而衰。”

師子玄觀字觀意,眼不識,卻明白了此人心中所求。

“此人所求,只怕非我力所能及啊。”

師子玄心中一嘆,想了想,魂識跳出都鬥,入了法劍之中。

用魂識觀人,這一看,卻嚇了一大跳。

為何?

師子玄的魂識所觀,只見那中年男人的頭上三尺,竟然趴著一條蛟龍,青黃身,白理紋。

“此人竟有護法在身!”

師子玄大驚失色。

這世間,無論修行人,還是凡夫俗子,但凡有情眾生,皆有護法。

護法,修正法,護善根,亦是互為增益,也是互法,取互為護法之意。

這護法,非是指定,而是因緣而定。

可以是地仙,鬼眾,天仙,真仙,羅漢,菩薩,佛陀。

因人機緣根脈不同,自身護法也各不相同。

有的人,與靈物結緣,有一世生了清修念,就有護法護持,或是蛇仙,或是狐仙,或是其他地仙,因緣不同而定。

有的人,本不是修行人,也未曾生過修行的念頭。但祖輩是積陰德的大善人,又發心修行,心中不舍子系,暗中護持,為其子系保佑庇護,也是護法。

而修行人,自身已在道中,冥冥之中有所感念,或是結機緣道侶相互扶持,互為護法,或是領正神為護法,一個積功德,一個增道行,互增善果。

至於天人之上的護法,道行神通具足,願心也大,不只是某一個人的護法,而是眾生的護法。

這也是為何有經文禮讚諸天仙佛無上功德,就是仙佛以**力,大智慧,護法眾生,加持無上力,超脫拔苦。

只要你有一念修行,便可得仙佛護持。

而世間人,得護持,勤修正法,誦讀法經,亦可反哺法界虛空,增善增益。所以說,世間人,也是諸天護法。

師子玄一觀這中年男人震驚失色,是因為人身護法,一般都不在其身上顯化。

因為凡胎畢竟有侷限,骨絡未通,法竅閉塞,承受不住**力。

長期如此,會損害精氣神,短壽早夭。

“看這蛟龍,角長四寸,眼見就是化成真龍的道行,怎麼這般不知輕重?”

師子玄十分不解,待仔細探查一番,才明白過來因由。

“這條蛟龍,竟是受了重創!”

師子玄這才恍然大悟,這中年男人頭頂三尺上盤臥的蛟龍護法,神迷靈暗,被師子玄這般窺探都無所察覺,無非是真靈大損,無奈之下,只能在自身護法身上靜養。

“原來如此。難怪我看此人雖是一臉福相,卻氣數大減,有夭命之兆。”

師子玄突然有些後悔,該不該對此人明言?

若是坦然相告,難保不會被牽扯其中。而且能夠傷得了一條蛟龍,那人道行只怕也是不低,起碼師子玄沒有把握憑自己的能力降服得了一條蛟龍。

“原本是願者上鉤,哪想真釣上了一條蛟龍來。”師子玄暗自苦笑:“這一秤金,還真是難賺啊。”

師子玄正在胡思亂想的時候,這中年男人也在觀察師子玄。

只見這道人,自看了他頭頂一眼,先是震驚,然後是恍然,接著就是猶豫不定,不知在作何想法。

正奇怪時,中年男人忽聽這道人作揖道:“居士。我道行清淺,這字實在是解不了。”

又對柳書生道:“柳書生,且將字金還給這位居士。”

非但柳樸直吃驚,連中年男人也大惑不解,暗道:“這道人是怎麼回事,是真看出難處,還是欲擒故縱?”

心中不解,就直接問道:“道長,你若看出什麼,不妨直說,這一秤金雖是不少,但也未放在我眼裡。”

柳樸直也連連點頭道:“是啊,道長。這可是開門的生意,怎能不做?”

師子玄瞪了書生一眼,對中年男人說道:“我也不騙你,並非解不了。而是不願牽扯其中。”

想了想,便道:“有道說,真人不開口,一語便成讖。我也不與你多說,與你化個吉祥。你此番西行,雖未必心想事成,但可保平平安安。”

中年男人臉色猛的一變,驚疑道:“道長,你怎知我要西行!你真知道我有何難事?”

師子玄搖搖頭道:“不知道。我也說的明白,化個吉祥而已。”

師子玄這般說,中年男人反倒深信不疑,拱手道:“道長這麼說,那便承道長吉言了。”

師子玄正盯著中年男人頭頂,只見他說了一聲吉祥,那條蛟龍似有所感,睜開龍目,對著師子玄微微點頭。

“慚愧,慚愧。居士且收好錢,願你一路順風。”師子玄將錢袋交還給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摸著錢袋,忽地笑了:“一秤金換來一句吉祥,值了,值了。怎能收回?道長且收好,日後我若真消災解難,還有機緣面見道長,那時再來相謝。”

拱了拱手,這中年男人放下錢袋,轉身走了。

師子玄心中暗歎了一聲,也未去追他,對柳樸直道:“柳書生,把錢收起來吧。”

“這就得了一秤金?”柳樸直捧著錢袋,真有一種做夢的感覺。

師子玄掂了掂錢袋,皺眉道:“好像多了一些。”

書生道人賣一字,得了一秤金,這訊息就如同長了腿一樣,不過一會功夫,就傳遍了整個郡城。

有了第一個吃螃蟹的,就不乏跟風的人。

有幾個過路行商,也不缺錢,聽了這奇事,就捧錢來求字,師子玄卻道:“一天一字,今日緣已結了。若想求字,明日再來。”

說著,就讓柳樸直收攤走人。

眾人面面相覷,大是不解,暗道:這道人有錢不賺,莫不是腦袋被驢踢了?

收攤回去的路上,師子玄路過錢莊時,進去用金餅兌換了些碎銀。

師子玄將碎銀交在柳樸直手中,說道:“這是你的字金,你且收好。”

柳樸直怔怔的看著師子玄,結結巴巴道:“道長,你這是什麼意思?不是一字一秤金嗎?”

師子玄奇道:“那人來買你字時,開價就是一兩銀,如何一秤金?”

柳樸直不假思索道:“怎麼能不是?分明是一秤金?”

師子玄說道:“一秤金不假,但並非你我所有。那人求我解字,雖心有所求,但此人並非真是信我,而是早有決定,但求一句心安。所以這些金不是與你,也不是與我,不應你我所得。”

柳樸直真不知此時是什麼感想,是不捨,是認同,還是難以理解?

好在這書生是讀書人,擰了半天,才降住貪心,點點頭,說道:“道長說的有理,只是這些金,該怎麼處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懷抱金袋子,路行鬧市,真有些燙手。

師子玄想了想,說道:“原本我是打算送到廟裡,供養僧道,但之前聽老丈一說,我反倒猶豫了。沒有清淨心,若得了這些錢財,生了貪念,豈不是因我破了他人金錢戒?那便是我造了惡業了。”

柳樸直認同道:“那些僧道,個個肥的流油,送給他們做什麼?”

師子玄笑道:“柳書生,也並非個個僧道都是那般,你不要一棒子都打死,那是偏見。”

柳樸直嘿嘿笑了兩聲,說道:“是,是。道長,我想到了一個地方。”

“什麼地方?”

“善濟齋。”柳書生道。

“聽名字,倒像是個行善的去處,可否仔細說說?”師子玄一聽,來了興趣。

“這善濟齋,是本城幾個大善人,集資開的善舍。主要供養那些家境貧窮的孤兒寡母,讀不起書的學子。到了災年,也會施粥救濟災民。”柳樸直有些不好意思道:“道長莫要笑話,我現在一無所有,也拿了這善濟齋的救濟錢。”

師子玄倒是笑道:“這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得人救濟,未必低人一頭,他日你有了能力,一樣可以回饋,幫助更多的人。”

想了想,說道:“聽你說來,這善濟齋倒真是做善事的地方。俗話說好鋼要用到刀刃上,這金錢送給了貪心人,也是被揮霍,不如送去那善濟齋去做些實事兒。”

柳樸直也點頭同意。

如此,兩人就去了善濟齋。這裡是在郡城郊區,地方不大,只是一個尋常院落。

但師子玄進去一看,人可是不少。大多都是窮苦人家,還有無家可歸的人,就在這裡借居,領一日三餐。

兩人一進門,就見有一個穿著白褂衣的中年人走過來,拱手道:“柳書生,你來了。可是來領這月的善錢?你等等,現在人多,我去幫你領了牌子。”

又對師子玄說道:“這位道長,你是來化緣的嗎?請問需要錢資多少,先登記上道號,驗過度牒,每月可得五百錢,可領三次。”

師子玄暗道:“只施捨三次,是為救急,不一味施捨。這是極好。這普善齋,就算名不副實,想來也不會太差。”

一念至此,師子玄道:“這位居士,我並非前來化緣,而是有事要商談,可否請主事人說話?”

中年人道:“道長有什麼事?我家老爺今日不在,有事和我說就行,道長可以叫我一聲方管事。”

“既然如此,方管事,請借一步說話。”

方管事心雖好奇,但還是引兩人進了內屋。

見沒有旁人,師子玄掏出了錢袋開啟,說道:“小道偶得了一袋金,卻無處可用。聽人說善濟齋是真善之家,所以請方管事收下這袋金,也好幫助一些窮人。”

即使是經手不知多少金銀的方管事,此時見一個道人突然掏出一袋子金遞來,也是有些發愣。

師子玄怕這方管事誤會,便道:“方管事不必為難,這金錢來路正當,並非贓物。”

“誤會了,誤會了,我知這不是贓物。”方管事回過神,苦笑道:“道長一個字賣了一秤金,這事早傳遍了。我之前聽來,還以為是謠傳,沒想到竟然是真的。”

方管事神色正了正,一躬到底,說道:“道長不取分文,是真道德人。只是這錢財我卻不能收。我家老爺早先立了一個規矩,這善濟齋只出不納,不收善款。”

師子玄奇道:“這是為何?善人送錢,也是發善心,為何不收?”

方管事苦笑道:“道長有所不知,早年倒是收了一些善款。但是錢財一多,就有人動了壞心,偷偷做了假賬,將善款自己得去揮霍了。那時得利的是小人,我家老爺卻背了黑鍋,得了一個假善騙錢的名聲。後來老爺痛定思痛,才做了決定,立了這個規矩。”

師子玄聽了,也嘆道:“做善事,也真不容易。”

想了想,說道:“這樣吧,你們不收善款,衣物等總是要收的。我且去衣店米店,訂下等價的衣物、糧食,讓店家直接送來善濟齋,你看如何?”

方管事聽了,喜道:“如此甚好!只是麻煩道長了,道長果真是道德人。”

師子玄連連擺手:“不麻煩,不麻煩。跟你們一比,小道差得遠了。再說這錢也是他人假借我手行善。”

談妥商定,師子玄和柳樸直就離開了善濟齋,去尋糧店和衣店去了。

方管事送兩人離開,暗暗讚歎:“這世間,真不缺善德人。”

正想著,忽然身後有人拍了他一下,說道:“方叔,一個人在這裡嘆什麼氣?”

回過頭,就見一個貌美的小婢,不解的看著他。

“穀穗兒,你怎麼來了?怎麼不在家中伺候小姐?”

這小婢,正是那白家小姐的婢女穀穗兒。

“小姐被禁足了,我是偷偷跑出來的。”穀穗兒吐了吐舌頭,做個鬼臉,好奇道:“方叔,你送的是誰?是老爺的朋友嗎?”

方管事搖搖頭,將方才的事說了一遍。

穀穗兒暗暗稱奇,暗道:“還真有人為測一個字,送了一秤金子?不過這道人竟然分文未取,反而送到了善堂,難道真是有道之人?”

想了想,心中一動:“小姐現在正在苦惱,不知如何解難。這道士既然真有道行,何不讓小姐也去測上一字?”

打定主意,這小婢就回了白門府,直往那小姐閨房去了。

正是:世事難料豈由人,測字測人難測己。善緣千里一線牽,同行無緣終別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