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瑤池宮中蟠桃園,逃情樹前皆逃情。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瑤池宮雖在崑崙山中,但若想要尋到山門所在,卻是難之又難。

想要透過這裡,需要經過一層結界。因為瑤池宮並不在這山中。

琴聲去往瑤池宮,卻沒注意到逃情化作蜜蜂,落在她的肩膀上。

琴聲自是不知,穿過了結界,入了一片仙家洞天。

好山,好水,好個修行處。

有詩為證:

千峰開戟萬仞開,重重谷壑芝蘭繞。起伏巒頭龍脈好,青鸞銜草自東來。天音妙樂聞者悅,金獅玉象任行藏。

但見這洞天,珠光貝闕層層疊疊,一眼看不到邊,霧氣濛濛,說不盡的幽深。

琴聲進了宮中,忽見一個綠衣仙子正出門來,問道:“琴聲姐姐何處去?怎麼看起來心情不好?”

琴聲道:“適才在山中遇見一個男子,又是來門中求果子的,被我趕走了。”

這綠衣女子笑道:“這些人好不知趣,天天求來。卻是空手上門,以為好言說上幾句,就要給來。世間哪有白得白拿的道理?”

琴聲點頭道:“是啊。這都怪祖師在世之時,廣結善緣,無論誰人求來,都白送白贈。如此才讓後世人效仿。但他們哪裡知道,我們種這些靈根,每日不但要好生照看,分分秒秒,澆灌除蟲不可怠懈。他們來求,張張嘴吧,說幾句好話,我們就要給,這怎麼可能?”

綠衣女子笑道:“姐姐說的沒錯。以後再來人,趕走就是。”

兩女對話,逃情自是聽在耳中,卻是直皺眉頭。若說自家東西不外送,別人求來,生了厭煩,卻也正常。誰家東西天天被人惦記,日日上門來求,也不會開心。

但蟠桃果乃天地所生靈根,本屬天地。昔日瑤池祖師在這裡立下道場,便佔了這靈根。但瑤池祖師畢竟是得道之人。自是知曉,天地靈物,非屬一人一家,而應與有緣之人。故此,瑤池祖師在世之時,瑤池的蟠桃果,但凡有緣能尋到此處之人,都可取來。

也正是因為如此,瑤池宮於世間名聲顯赫,積累下了無數善緣。各門各家的修行人,但凡遇見瑤池宮中的弟子,都會以禮相待。這便是昔日祖師的英明之處,以此天地靈根,不做獨享,拿來結緣。如此也是為後世弟子積下福德,讓他們日後在外行走,善緣滿天下。

瑤池祖師用意,自然是好的。但祖師歸天,如今瑤池宮中人卻漸漸忘記了祖師的本意。私以將天地靈物,視作己物。不再用來結緣。

這時,又聽綠衣女子說道:“琴聲姐姐,今日是我當值。我要去給果樹澆水,就先去了。”

琴聲道:“妹妹自去就是,我也回去做功課了。”

逃情聞言,卻是大喜過望。他雖然混了進來,矇混過關,但卻在發愁應該如何尋那果園。這綠衣女子要去給果樹澆水,卻是正合了他的心意。

當下故技重施,做了出神變化,落在了綠衣女子的身上。

綠衣女子自然渾然不知,便去了蟠桃園。

園門口,有個老兒正在打瞌睡,綠衣女子笑道:“土地爺爺,怎麼又在打瞌睡了?這是當值哩。”

土地老兒打個哈欠,說道:“夢姑娘,你就別打擾我老人家睏覺了。這院子平日也就你們來,我老人家查個數就是了。還有啥好看管的?”

這土地公閉著眼睛說道:“千年的,有一千六百零四株。五百年的,八百七十七株。一百年的,三千四百株整。還有些剛發芽未結果子的,總計有三千六百六十二株。”

綠衣女子笑道:“土地爺爺好記性啊。記的這麼清楚。”

土地爺爺哼道:“你們這些小姑娘,憑地麻煩。日日天天前來詢問,昨日也問,今天也問,就是傻子也記得哩。”

綠衣女子道:“問的明白,記的明白,沒有差錯,才好入賬。”

土地嘀咕了一句:“婆媽的女人,甚是囉嗦。”

含糊了一聲,就開了園子的大門,讓綠衣女子進了去。

進了園中,但見那青華綠樹開滿園,灼灼真果掛枝頭。清香能傳三千裡,聞者神全精氣足。時開甲子方成樹,百年精華果初成。五百造就超凡果,千年始成神仙桃。

逃情但見得這蟠桃果,滿園都是,隨手可摘。心中激動,自是不能用言語表達。

但他還是忍住了。沒有衝動,安心等待。越是此時,越是要冷靜。

這綠衣女子在園中走過,先用分水屏引來水氣,澆灌桃園,又用法訣,搬來日光,充足照耀。再用法器做個結界,趕走蚊蟲,又取出了一根盤古藤,在樹上抽打了幾下,打落了一十八個五百年份的蟠桃,這才心滿意足的走了。

綠衣女子一走,逃情才還歸原身,迫不及待的便尋了一顆五百年年份的果樹上了去。

各位看官看來,或許會問,這逃情為何不選千年蟠桃?如此藥性才極佳啊。

話說回來,逃情偷入他人洞天福地,本來就是犯了忌諱,不問自取,已是不對。如今取走五百年的蟠桃果,也是無奈之舉,畢竟與自己修行成道息息相關。若瑤池祖師知曉,只怕也會理解,不會與他為難。

但若取走千年蟠桃果,那便是心有貪,非是為求而求。如此一說,並非是說逃情矯情。這是為人處世之道,修行人只觀其行,不聽其言。別人理解不理解,是別人的事,你自己不能騙你自己。

逃情心中激動,便起了雲,駕了霧,翻上果樹,摘了一枚五百年份的蟠桃果。

但奇怪的是,這蟠桃果看起來嬌豔欲滴,香氣盈盈。但一離了樹枝,拿在手中,果肉竟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腐爛,非但是皮肉,連同果核也爛掉,隨後散出滾滾惡臭之氣。

逃情大吃一驚,不知怎會如此。

逃情不信邪,又去摘了一顆。這顆蟠桃與之前的那一枚一樣,也瞬間腐爛壞掉。

逃情雙目茫然發怔,想不明白是發生了什麼事。正不知所措的時候,忽然聽到一個清脆的童音從身後傳來:“你是誰啊?為什麼要糟蹋果子?他們結出來可不容易了。你若是不吃,也不要禍害呀。”

逃情一驚,猛的回過頭,就見一個七八歲模樣的女童,正皺著眉頭看著他。

但見這女童,扎著兩個小羊角辮,粉嘟嘟,十分可愛。眼睛乾淨明亮,讓人一見就會生出一絲親近感。

逃情心中暗叫一聲“壞了”,自己本以為這裡除了土地公,再沒有別人在園中,哪想竟然還有個女童在。

但此時也沒有其他辦法,逃情只能硬著頭皮,上前拱手作禮說道:“我不是有意破壞,只想求一枚果子。但不知道為何,摘了一個,就壞掉一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女童聞言,咯咯笑道:“原來是這樣啊。你不知道嗎?這蟠桃果,又叫逃情果。因為它是鍾天地靈氣所成,一旦離了靈根,就是脫離天地。因思念天地造化之情,不願離去,便索性自散一身精氣,還歸天地。如此,這蟠桃果也叫做逃情果。”

逃情驚訝道:“原來還有這般說道,長見識了,長見識了。”

女童歪著頭看著他,問道:“你還沒說,你叫什麼名字?如何稱呼?”

逃情道:“我道號逃情,你可以叫我逃情。”

女童忽然嘻嘻哈哈的笑了起來。

逃情道:“小仙童,你因何發笑?”

女童道:“有趣,有趣呀。我在發笑,你怎麼跟我叫一個名字啊?”

逃情驚訝道:“怎會如此湊巧?你也叫逃情?”

女童道:“你沒看出來嗎?我就是這靈根造化之物,因感天地有情而生,如此也叫逃情。那你又為什麼叫這個名字?”

逃情道:“因品嚐世間情愛痴纏,畏情而逃,如今向道,便以此為號。”

女童茫然道:“什麼是世間情愛?這是什麼情?”

逃情撓頭道:“這就沒法說了。世間之情,可以父母親情,可以是朋友之情,可以是男女之情……等等,多不勝數啊。”

女童嬌憨道:“不許耍賴,你給我一一講來。”

逃情為難道:“那可要講好久啊。”

女童眼睛一轉,笑眯眯的說道:“你給我講好不好?你告訴我,我就幫你摘果子。好不好?你要是不講,我也摘給你,但只給你半個!”

逃情被這天真爛漫的小仙童弄的哭笑不得,但也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給小仙童講了許多人間趣事。

女童聽的津津有味。逃情開始講的有些心不在焉,但不知為何,坐在這女童身邊,卻漸漸的靜下了心來,講來講來,就收不住口了。

也不知說了多久,說了多少人間趣聞。女童忍不住問道:“人世間是哪裡?是不是很好玩?”

逃情道:“人世間就是人世間,眾生輪轉之地。不比洞天福地,是非太多。至於好不好玩……這我也不好說啊。”

女童哦了一聲,說道:“講了這麼多故事,你也口渴了吧。你等等,我這就去給你摘一顆果子解解渴。”

女童說完,一溜煙的就不見了身影。(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