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歷史從來誰人寫,人生倒流也無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從凌陽府到玉京,一路向南,要經過通州,東陽府,寒峪關,古河口,燕地等等,路途遙遠。.org若是走水路,尚要一個多月,若是陸路,乘坐車馬,還要將近兩個月的時間。

但師子玄和神秀一行人,並沒有乘坐車馬,而是步行。

神秀和尚見師子玄帶著這麼多人出行,微微有些吃驚,但並沒有表露出來,反而十分感謝師子玄的幫忙。師子玄笑了笑,剛要給他介紹諦聽。

但諦聽卻說道:“小子,不要跟他說我是誰。”

師子玄微微一怔,說道:“這是為何?尊者是有什麼避諱嗎?”

諦聽說道:“我跟和尚不對路啊。”

師子玄不由笑道:“尊者,你也是佛門中人,怎麼會跟和尚不對路?”

諦聽說道:“我是佛門中人,也在菩薩道場修行,但我不是和尚啊。不說了,我吃過和尚的虧,對和尚都沒好印象,我也不想與和尚打交道。你不要告訴他我是誰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諦聽執意如此,師子玄自然不能勉強,但還是幫神秀和尚問了一句:“尊者,法嚴寺佛寶遺失,而且這件佛寶,據說是正法明如來在世間所留,十分寶貴,能否請你幫忙,將之尋來?”

當下,就將前因後果,說與諦聽。

諦聽聽了,頭立刻搖的像撥浪鼓一樣,說道:“不幫,不幫。這東西找不得。找不得。丟了就丟了,你讓那小和尚莫要找了。”

師子玄不由奇怪,問道:“尊者,這是為何?之前張瀟道友師門寶物不見,你答應幫忙尋找。為何這次反而不幫了呢?”

接著半開玩笑道:“尊者,你不會討厭和尚討厭道了這個地步吧。好歹也是一件佛門至寶啊。”

“臭小子。就知道胡說八道。”諦聽沒好氣的說道:“我問你,寶物是什麼?”

師子玄微微一怔,想了想了,說道:“世間罕見是為珍,物有妙用是為寶。修行人所言之寶,與世間之寶不同。前者是修行福緣應化之物,後者是天地自成之外物。”

諦聽點頭道:“你知道的倒是很清楚。既然知道這些,還用我說嗎?”

師子玄想了想,說道:“尊者的意思是。佛寶丟失,乃是定數?”

修行之人,一般不會說定數。因為未來不可知,只可以推演,卻不會說一定怎麼怎麼樣。再大的道行。都做不到。

如果有人說,五百年之後,會發生什麼事件。

這人說的可能會應驗,但也可能不應驗。若他確切的說出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發生什麼事。而這個時間點是在未來。

那不用多說,此人肯定是個騙子!

但師子玄說的這個定數。不是指佛寶丟失這件事是定數,而是問諦聽,法嚴寺承佛寶之恩澤,這是有定數的。就像一個人的福報。是有數的,一旦盡了,自然會有所失。

諦聽點頭道:“正是如此。這件佛寶,既是正法明如來入世間講道所留法衣。其中自有無邊法性,也有這位古佛傳道開慧。普度眾生的大功德。不應遺留在世。但久遠年間,天地演化。天器未定,地器未平。風災,火災,地災,水災,頻頻發生。眾生顛沛流離,難得安然。

這位古佛見狀,也無辦法。這是天地演變,誰也插手不了,也干預不了。只能將這件法衣留下來,為此方天地增福增力,以此化解四災。

這位古佛意是如此,當時聽他,承他法衣的人,也奉佛旨行事。但世間過的太久了。而人心變化。久而久之,這法衣卻被人私藏了下來,立下了道統,反而成了一脈道統的象徵之物。嘖嘖,如此一來,此寶雖一樣是寶,卻失去了原有的妙用,而眾生之福,怎能給幾個人獨享?自然就要遺失了。”

諦聽搖頭晃腦,說了這麼一段秘辛。

但說完之後,諦聽就後悔了,猛抽自己嘴巴,呸呸兩句:“多嘴,多嘴。臭小子,這話入得你耳,不要再往外傳了。”

師子玄也沒想到法嚴寺道統傳承,所謂正法明如來的傳承,原來只不過是自己給自己臉上貼金。是私藏了這件佛寶,以此立道。

但此事乃是秘辛,法嚴寺歷代的弟子,都不一定知道這個秘辛。可偏偏諦聽卻知道,一時嘴快,就說了出來。

師子玄納悶道:“既然如此,這位古佛為什麼不乾脆將之收回?為什麼還要放任他流落人間?這不是惹起紛爭嗎?”

師子玄很是不解。這佛寶對於佛法修行人來說,意味著什麼,可想而知。若有人得知有這麼一件寶物流落世間,只怕會引來許多紛爭。

世俗之人,為了一些金銀錢財,都會殺人害命。而修行之人,也不是各個都能看淡身外之物。一朝貪慾橫生,殺人奪寶,也是在一念之間,如此一來,是一件功德佛寶,反而會引來一番紛爭。

諦聽說道:“佛寶雖是佛寶,但只要是留與人間,就是人間之物。不是想收回來,就能收回來的。古佛想要將之收回去。只有兩個辦法。其一,是他當初佛寶傳世的願心已了,此寶功德圓滿,自然歸天法界。其二,此寶被人送回。但不能是上界的人。可以是凡人,也可以是修行人。只要道破此寶的來歷,開口恭送,此寶自然歸天。”

師子玄說道:“原來還有這麼多說法。既然如此,這位古佛何不託夢與人,將這佛寶送回?”

諦聽嘿嘿道:“臭小子,我問你,若你得了這佛寶,會怎麼樣?”

“不會怎麼樣。不是我的東西,我視之如雞肋。得之無用,棄之可惜。”師子玄說道。

諦聽點頭道:“沒錯。但這是你。若換做普通人會如何?”

師子玄想了想,說道:“與普通人無用,卻一樣是價值連城。”

普通人得到佛寶沒用,但可以去賣給識貨的人啊!多了不說,賣個千金萬金,總不在話下。這天下佛門弟子,若知道有古佛至寶在世,別說千金萬金,就算是要金山銀山,他們砸鍋賣鐵,只怕也要將佛寶請回佛門。

諦聽說道:“是啊。普通人尚且如此,對於那些和尚來說,那就更不用說了。所以我說,這根就是無解的事。”

師子玄半開玩笑的說道:“既然如此,這佛寶也染了不少血腥業力啊。這到頭來,可都有大部分要算在那位古佛身上,也不知他會不會後悔。”

諦聽搖頭道:“怎麼會後悔?佛不畏因果,他發願如此,若功德圓滿,自然皆大歡喜。若是事與願違,也是無奈。怎麼會後悔?若是後悔,那也不會有這個修為。我問你,你現在做一件事,會去想後果,會去對曾經做過的事後悔嗎?”

諦聽問的很有意思。

是人都會這麼想過,這世上若是有後悔藥,或是時間能夠倒流就好了。我能夠彌補多少遺憾之事。但事實上,就算給你後悔藥,讓你能時間倒流。你真的能夠一輩子都心想事成,事事如意嗎?

當然不可能。

總說歷史,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的一生,都是在創造自己的歷史。而你自己的歷史書寫,不是靠你自己,而大部分都是外因。

我們回到過去,想要彌補自己的以往的遺憾。但你既知前因,重頭來過,就要改寫前因。但是你永遠改變不了之後的後果。

因為未來永遠是在變化的。即便你改變了此時的外因,但因此而產生的後果,卻也因為外力的改變,而變的未知。

古往今來,一些野史之中,不乏有筆墨記載,有人渾噩十幾年,一朝夢醒,說自己一夢千百年。後世千百年的世事演變,都在自己的腦中。

按照這麼說,能夠預知未來,那這個人就算不是主宰人道變遷,成就一番偉業。在歷史上留個名,總是很容易吧!

但很可惜,這樣的人,大多籍籍無名,與常人無異,甚至分不清此世是真是假,反而一事無成。

而對於修行人來說,能夠推演世事。道行高深之人,如同玄先生那樣,留字景室山,能推演出一千八百年後有人能夠解他所留之字。古佛正法明如來,留法衣於世間之時,估計也推演出如今的現狀。

但他們能夠因為推演出後世之事,就不去做嗎?

推演神通,說有用就有用,說沒用也沒用。

若事事因畏果而不做,推演反而成了自己給自己加註於身的枷鎖,掙脫不開,搞得自己處處小心,反而失去了平常心。

得不償失啊!

想明白這個道理,師子玄搖頭道:“修行之人不畏因果。見事做事而已。若瞻前顧後,不是修者心性。”

諦聽點頭道:“就是這個道理。想明白了,你也該理解了。”

師子玄感嘆道:“這位古佛也不容易啊。”

諦聽嘿嘿笑道:“誰又容易?臭小子,若你‘可憐’這古佛,不如把寶貝找到之後,直接把它送回法界吧。非但是一場功德,也與那古佛結了善緣,豈不是兩全其美?”

師子玄聽了,不由瞪了諦聽一眼。

他這是什麼意思?是要他食言而肥,從神秀和尚手中,搶奪他寺中重寶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