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少馬爺和他父親的過往!【求訂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郭得剛對這個節目單,存在極大的疑惑。

張雅麗先生和讓自己去助演都好理解,關鍵少馬爺的名字出現,太讓人不可思議。

少馬爺是一個很低調且能耐極好的老前輩,演出什麼的並不過多,平日裡連新聞媒體都很少露面。

只可能偶爾會上幾次節目聊聊。

所以孩子能把他請來演出,有點東西。

立刻開口。

“你在哪見到你馬老祖的?”

齊雲成實話實說,“我運氣比較好,去看望金爺爺的時候碰巧遇見了馬老祖,事情一說,他老人家便答應這件事情。

答應給我助演,還給我弄一個倒二。”

“哪是運氣,也是你馬老祖疼你的慌。”

郭得剛實屬無奈,心裡的情緒不知道多複雜,他對馬先生有著非常大的尊敬,因為早年間他老人家支援過他。

還是在省親的舞臺上,那時候德芸事業剛起,太需要支援。

更別說當年也是在他的見證下拜的金先生。

都是熟人。

“所有先生都確定了嗎?”郭得剛望著少馬爺的名字,下意識多問一聲。

“都確定了。”

“好!要弄就好好弄,這一次很難得。”

幫孩子弄專場,也是當師父的看到了孩子的未來,想在天津嘗試一次,而說是專場,其實更像靠演員個人魅力來的一次。

非常不容易,一個演員能存在個人魅力,怕只有那些老先生們。

雲成能到這一幕,真是一步步走來。

“那我走了啊師父!”

“這就走了。”

剛看節目單還沒多久,郭得剛開口,他來可還沒待上五分鐘。

“沒法不走,家裡還有孩子和媳婦兒呢。”

“吃飯了嗎?”

“在天津那邊吃過了!”

一轉身齊雲成離開了師父家,而望著孩子背影,郭得剛拿著節目感慨,實在沒想到的事情。

而且少馬爺給的作品,還是他當初非常經典的一個,能再現舞臺,饒是他也期待。

於是專場事情一切都走上了日程。

不僅僅老先生們會過來,大量的媒體自然也是如此。

尤其當節目單宣傳出來那一刻,引爆很多東西。

齊雲成開專場再正常不過,他開不少了,哪怕在天津開也不意外,有那人氣。

只是鼓曲、評書、相聲三個曲藝,外加少馬爺也會助陣,怕哪個年輕人也沒有這陣仗。

一時間在網友的眼中,齊雲成給人的感覺,好像一大堆老先生圍著轉一般,用可能不恰當的話語來說。

就是一群老先生寵著。

要演出了能立刻助演,想學習了,也有人教。

如魚得水一般。

不過這樣也有原因,沒別的,天下爹孃愛好的,有一個年輕演員好,踏踏實實做事。

試問好感度怎麼會低。

而齊雲成不傻,肯定察覺得出先生們的關注,然後才一直兢兢業業的來,因為當初第一個這樣對他的人便是張聞順先生。

絕對不會辜負了。

至於這次特殊場子的售票,肯定沒辜負眾人的期盼,別說他,光是馬智明三個字便是一大看點。

所以三月初票務系統一開,瞬間被搶空。

而接下來無非等著開場。

正等著,出現了一個插曲,齊雲成和宋軼在家裡接到了《幸福三重奏》的入住訊息。

入住時間在三月中旬,場子結束後的一週後。

這讓齊雲成心情挺好,表演完了便能和媳婦兒一起去休息一段時間。

簡直白送的一個度假。

入住的夫妻他也全部知道。

大爺、白大娘、還有一對便是吳驚、謝喃!

他們兩個人同樣是德芸的粉絲,只要德芸週年都會過來,並且和大爺十分要好,所以齊雲成十分期待到時候的節目,因為就是一堆熟人在一塊兒玩。

當然前提還得好好演完場子。

場子到來那一天傍晚。

各路媒體不斷集結,閃光燈不斷,讓後臺顯得極其熱鬧。

少馬爺一到,更不少人迎過去。

而看見熟悉的面孔,馬智明同樣高興,好久沒見到郭得剛等人了,聚集在一起不容易。

為此大夥兒在一堆,宛如聊家常一般,讓後臺沒有片刻的停歇,到處都是笑聲以及說話聲。

他們聊天,媒體也拿攝像機記錄,是一個很好的素材,老先生在後臺跟年輕一輩的聊天。

而且主要是他老人家話多,跟孩子聊以前,讓他們漲漲見識,因為過去年代他們沒經歷過。

尤其動盪的時候。

一說便說的不少了。

望著孩子,馬智明開口,“那時候我們因為某些原因到下鄉農村去,也沒別的,就兩間土房。

住在這,每天被當犯人一樣看著。

好在沒讓我父親幹什麼重活,怹也幹不了,太瘦,可能還沒一個女生重,最重時候也才九十來斤,頂多幫人看地、看看稻子。”

一群人坐在一塊兒,齊雲成聽著馬老祖的話語微微驚訝,下意識問一聲,“那可不是一般的瘦了。”

“是啊!怹一米八的個兒,九十來斤還有什麼肉,渾身上下一抓都是皮。不過飯量可不小,非常能吃。

我記得……”馬智明提起自己的父親也是陷入了回憶,也愛跟孩子講,因為孩子肯定是不知道的。

於是繼續開口。

“怹在臨終住院那兩年吃早點,一套煎餅果子、一個茶雞蛋一碗奶或者是衝點油茶面什麼的。

中午飯呢,蒸好的一碗大米飯再一碗肉,那碗肉我要吃,我晚上都不想吃飯了,他晚上還照樣吃。

那時候怹都八十九了。

說到底光吃還那樣,主要是不吸收營養,但老頭身體比一般人還要健康。

走的時候可能就差兩三個牙,換做其餘老頭五六十歲就換假牙了,至於什麼疾病、血壓幾乎沒有。”

說了一堆,馬智明忽然笑盈盈望著孩子,“老頭是一個長壽的人,今天演出可來著了,我把這長壽的秘訣告訴你。

哪怕你還不到歲數,但我看得出來你身為年輕人會經常熬夜。”

“誒,您說。”齊雲成答應一聲,同時一瞧師父,發現他也在旁邊認真的聽,包括大爺。

大爺於遷也來了。

今天攢底欒隊沒來,是他給他量一個。

不過聽不是聽長壽的秘訣,只是他老人家說話,他們怎麼都會好好聽。

“一個是不吃太飽,沒錯,怹那樣還沒吃太飽。”說著馬智明自己都樂了,“老頭是太能吃了,再則按點睡覺,早睡早起。

還有多活動。

住院那會兒,老頭每天都堅持走一千步,在走廊上來回的走。

最主要的一條是心態好。

不受外界環境影響。你給怹定什麼罪他也睡得著覺,給怹當什麼職位,大紅花戴著,怹也那樣。

如果晚上九點鐘不演出,準睡覺,不管誰來。

但我的心態就稍微差點,我當時跟著老頭身邊一個勁想著,我早晚還得回臺上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我這樣想,老頭是沒什麼想法了。那時候怹都六十,說甭打這主意啊,將來咱都得埋在這,認投了。

而那時候我有個習慣,我經常跟怹說,您多久回市裡?不甘心在這。

怹立刻糾正我,那不叫回市裡,那叫去市裡。回說明你是那的人,你現在是這的,叫去天津不是回天津。

說相聲的,有時候在字眼上愛較真。

不過當時跟老頭在一塊兒,要是有一錄音機,哪怕一破錄音機呢?我就美了。

可惜沒有,連電都沒有。

一禮拜就來一次電,水也很困難。

所以我們倆人悶得慌的時候就聊相聲。

老頭說當年啊我在小梨園說哪段,當時觀眾是什麼層次,遇見什麼非常事件。

我跟張慶森也好,跟這個耿寶林也好。怹各種舉例子,都是臨場的經驗。

……”

回想當年事情,馬智明說的開心,可能在當時非常難受和心酸。

因為剛下去那會兒,一但開會他們會被點名的針對,到後來時間久了,人家懶得理你了,爺倆才輕鬆下來。

現在則全變成了一種值得回憶的點點滴滴。

而要說起來當年事情,哪怕馬三笠在劇場也有受氣鬧矛盾的時候,好在有伸把手的。

有次馬老爺子說完相聲,一路就有一人跟著,跟著全程不說話。

直到馬老爺子回家進門了,那個人才離開。

跟了好幾天,老爺子終於怕了才問他到底要幹嘛,最後一問,發現是怕有人欺負他,所以一路跟著。

那年代總是能碰上各種各樣的人,挺讓演員覺得好。

不過這是後臺演員聊天,今天已經到場的觀眾比他們還要熱鬧,氣氛和聲音十分雜亂,亂哄哄的,哪怕上了年紀的人話語都不少。

“行啊!德芸這徒弟還能幹這樣的場子,三門報!”

“一直聽說鼓曲弄得挺火,不知道年輕人能唱成什麼樣。”

“只是有點奇怪,馬智明都來給一個孩子助演?他可不怎麼參加活動。”

“害,馬智明都捧著齊雲成好多次了,看看是不是真好,要是真好,那倒是不足為怪,早年他還去過郭得剛的場子。”

上了年紀的人,壓根不是坐下來好好欣賞演出節目,一直帶著湊熱鬧看情況的想法。

但不存在什麼找茬,這年頭要找茬,指定會被轟出去,可不是0幾年治安不好的時候。

無非瞧瞧這麼一個場子,瞧瞧今天的主角能演到什麼程度。

畢竟齊雲成他們不是沒聽說,他在德芸裡面把鼓曲帶出了好多次熱度。

算是一種另類的捧場。

真要全部質疑,不可能來花錢買票。

而當時間過去,來到七點多鍾時。

觀眾和演員都已經在準備天津大禮堂的演出。

第一位要上場的是張雅麗。

她在天津有人知道。

可知道的不多,大場兩千人,不是小劇場小眾觀眾。

所以老先生也難幹這種場子。

主要鼓曲熱度比相聲差遠了。

“雲成,我唱完了,你第二個還唱鼓曲,恐怕得要賣大力氣了。”

張雅麗在後臺開口。

齊雲成聽了點點頭,先生開場唱鼓曲還好,都剛來。

可第二個節目還是鼓曲的話,表演看起來便有些冗長,畢竟不是鼓曲專場。

愛看鼓曲的只有那麼一點人。

那麼第二場表演鼓曲時,氣氛可能過於溫,除非能耐好,比如那些大家。

讓他們唱一整場觀眾都不會膩,但齊雲成只是一個年輕人。

“要不說花場難幹,硬著頭皮來唄,都這點了。”

陪了先生一句話,齊雲成露出一個無奈的笑容後,便不再去關心什麼。

可孩子哪怕做出這副模樣,張雅麗卻依舊能看出他的自信。

要不說年輕人好。

老人和年輕人骨子裡藏著的東西是完全不一樣。

一個是退休多年重返舞臺唱了一兩年,一位則是一直大火正興起的演員。

截然不同的狀態。

於是張雅麗也被感染到,雖然老了,不知道自己體力能不能弄得下來。

但也得努力不是。

別說他,就是德芸鼓曲社的老人們,還不全是藉著喜歡鼓曲和孩子給的勁頭一直演出。

非常難得。

於是七點半天津大禮堂的紅幕一拉開一報幕,她和樂隊老師們上去唱了一次白派大鼓。

場子是真大,張雅麗也是第一次登上這種舞臺。

但演出沒任何問題,下面有熟悉先生的,該捧場捧場。

二十多分鍾後,張雅麗成功表演完了一段鼓曲,為今天特殊的場子開了一個好頭。

老先生了這是,當初有人不認可她沒拜師,然而那些人現在都不知道死了多少。

自然一些事情和矛盾少了很多。

等掌聲落下。

主持人上臺。

“接下來請您您欣賞白派京韻大鼓《陳毅探母》!表演者齊雲成!伴奏:鬍子儀、閆萍、王洪民!”

“喔!”

“好哇!

呱唧呱唧呱唧!

寬廣的大禮堂,掌聲四起。

真要捧,喜歡齊雲成的觀眾一點不含湖。

不僅有天津的觀眾,燕京的同樣有,不客氣的說,其他城市的也不少。

現在交通能力強,為了喜歡的演員不在乎跨城來。

聽見動靜。

演員齊雲成穿著一身黑色大褂走到舞臺,上臺後,掌聲還沒有落下太多。

趁著這段時間,他則收拾收拾東西,調整調整話筒。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