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部分 問道筆記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二部分

問道筆記

“作者頓首:煩請有幸撿到此書的君子,請轉交××省××縣××鄉××村的××先生,他必有重謝。作者再拜!”,看到每本筆記的最後一面上我的名字,我淚流滿面。

第八章筆記節選一

明天,三個月的期限就到了。三個月來,先生讓我閱讀了大量的周易八卦之類的書。包括《周易繫辭傳》、《易林》、《梅花易術》、《推背圖》,還有河圖、洛書、五行方面的書籍,還有《道德經》、《莊子》、《周易參同契》等道家經典,《黃帝內經》、《山海經》等雜書。光《周易》的各種註釋本就看了五種。雖然我自認比較聰明,也在日以繼夜地看書思考,但這麼大的閱讀量、這麼深的理論書,我就是囫圇吞棗也難以消化。如果我真的懂了其中的十分之一,就應該是個大學教授了。反正我無法真正讀完這些書,我就先看短的比如《道德經》,再看有故事趣味的比如《山海經》,大部頭就先看目錄和章節題目,遇到有興趣的就細看,沒興趣就跳過。

明天,先生可能可考察我的學習情況,我該怎麼辦?我不能說我什麼都是模糊的吧,什麼都不太懂吧。起碼,得記住點什麼吧,要不然,怎麼交差?

臨陣磨槍,不快也光。我先記牢了五行生剋關係,再記住了八卦對應數和先天、後天八卦方位,然後背了《道德經》裡的幾個小段,最後,我把64卦按順序背了一遍並記住了它們的卦象。

看了這麼久的書,我反而對“命運”越來越迷惘了。我自己列了0類問題:

1、如果易經描述了天地執行的基本規律,那麼,是什麼樣的超人能夠有這種能力,寫出易經?

、天經執行的規律憑什麼可以用八卦、河洛、五行來計算?

、人的命運是註定的嗎?

4、如果不能改變命運,那麼算命有什麼用?

5、如果可以改變命運,那麼算命怎麼算得準?

6、鬼神真的存在嗎?他們從哪裡來、如何影響現實?

7、上古真人真的存在過嗎?證據何在?是否後人假託?

8、為什麼偉大的思想家都出現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偉大的古文明都與北緯8度有關?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9、夢與現實有何關係,莊子找到答案了嗎?

10、人真的可以成神嗎?如果可以,用什麼方法?

11、孔子說:五十而知易,可以無大過矣。孔子韋編三絕所知的,全部反映在他的繫辭傳裡了嗎?

1、老子是在下定義嗎?莊子是在打比方嗎?

1、一個會算命的人是否能主宰自己的命運?

14、在所有古籍中我有一個感覺,就是人類的智慧彷彿在退化,是真的嗎?

15、大音稀聲,誰聽到過這種聲音?大道無形,誰看到過這個大道?

16、易經共有64卦,加上變卦,總共有84種可能,難道這包括了所有命運的種類嗎?

17、八卦表示五類物質,五行表示五類性質,他們配合的邏輯關系何在?為什麼?

18、按四柱預測法,同年同月同日生,就該有同樣的卦象,難道他們的命運相同?這彷彿與常識不符。

19、按古卜筮法,蓍草隨意分,這種隨意怎麼可以作為產生一個規定性的結果的依據?

0、我的命運為什麼是這樣,今後還會有什麼經歷?

我也明白,即使先生給我答案,我也不敢相信。我認可胡適的一句話:拿證據來。

第九章 問道筆記二

昨天準備的都沒用,今天先生只問了我三個問題:1、為什麼要學算命?我回答:我想知道每個人是否有註定的命運,如果有,我的命運為什麼是這樣。、這麼多書看懂了哪一本?我回答:哪一本都沒有看懂。、“卦象”這個最重要的是“卦”還是“象”?我回答:“象”。

先生笑笑:“好吧,我可以教你”。但有言在先,我們是師生關系,不是師徒關系,因為我也只有老師,沒有師父。先生說到:我之所以留下你,是因為我們爺倆有緣,我剛才問你三個題,確定你目標正確、為人老實、頗有悟性。我倆有緣,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據我推算,你有學算命的命;二是因為我將不久於人世,不能將老師傳給我的知識帶進棺材。

先生說,你是我的學生,我應該讓你知道知識的來源。他講了一個故事:

他的知識來源於文革期間一個下放的大學老師,姓吳。當時,他高中畢業,因是地主子女,沒資格考大學,作為黑五類(地富反壞右),在公社修水庫時,除了幹最累的打炮眼的活外,還有一項最危險的工作,就是排啞炮,為此,先後已經有兩個人因此而被炸死了。吳老師當時負責給工地舉旗吹哨發安全訊號,我和他在工棚裡床鋪挨著,我們同病相憐,關係很好。有天晚上,他把我拉進他的被窩悄悄跟我說:明天下午會有個啞炮,你裝病也不能去排,切記莫對任何人說。

第二天,我半信半疑地還是上工了,到下午放炮時,五個炮眼只響了四個,果然有一個啞炮。這時,我遠看見吳老師和大隊書記在爭吵什麼,然後大隊書記把吳老師推在地上,奪下他手中的紅旗,吹哨一長兩短,發出了排啞炮的訊號。我和同村另一個黑五類就向啞炮點跑去,不知是想起了昨晚吳老師的話還是因為剛才一幕對我的影響,剛準備出掩體,就踩在一個亂石上,一下把腳扭了,這時,排炮組長就罵:“沒用的東西,關鍵時刻衝不上!”他頂替我上了。後來,啞炮在他們作業過程中炸了,他倆都被炸死了。

這事對我的震撼很大,到了夏天,我倆又被分配到一個瓜棚看西瓜,我就對吳老師刨根問底,他就在每天晚上給我上課。他說他是研究易經的,不是專門算命的。子曰:善易者不卜。偶爾為之,僅為救命。我跟他斷斷續續學習了五年後,調查組來村裡調查他情況,社員們反映很好,再加上他本人健康原因,就同意他回城了。文革結束後,我專門進城找過他,結果,他在回城第二年就因病去逝了。

後來,我也當了個鄉村民辦教師,但在業餘時間,我始終沒有放棄對卦象的推演和對周易的學習。我先拿我身邊的人和事悄悄進行推演試驗,發現自己的準確度幾乎可以達到70%。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我在解卦時考察了更多變數,現在大約準確率接近90%了。年輕時談過一個姑娘,但因我成份不好,她家裡人反對。文革後我年齡大了,“除卻巫山不是雲”,沒找到更好的物件,也就死了這份心了。當了十餘年的民辦教師轉不了正,我就辭去了工作,以算命為生。

第十章

問道筆記三

今天,先生開始給我講述基本知識,相當於大學某專業的概論課。當時他不讓我記錄,只是聽。但我還是要事後記下來,免得時間長了忘記。

道,即宇宙本體及其執行規律。德,即道在人類社會中的具體體現。易經就是道德的象徵性表示。明白天道的深淺程度,決定著預測人事的準確程度。孔子說:五十而知易,可以無大過矣。

1、預測的基本前提有三:一是道可道;二是名可名;三是天人合一。

、《易》有三種:連山、歸藏、周易,前兩種已經失傳,但在某些方術中還保留著片斷痕跡。

、《周易》有三個特點:不易、變易、簡易。包含三項內容:象、數、理。

4、《周易》原文重易象,孔子的《繫辭傳》講易理,結合河、洛、五行而形成的預測學就是用易數。

5、民間符、咒、陰神等雖然也用了一些易經原素,但它們主要是術而非數。

關於第一個問題。命可以算的基本前提:1、道可道。天地執行的大道是可以描述的。、名可名。可以用語言概念為事物命名。、天人合一。人是天地自然的產物,觀察天地自然的執行可以得知人類社會的規律。

古代聖人仰觀天、俯察地,模擬自然以畫卦,形成了一套象徵天地執行規律的“象”的體系,因天人合一,故可以通達人事。人類早期,由於語言幼稚,他們多用直覺來觀察自然,巫術也成為溝通自然與人類的主要方法,雖然有迷信成分,但其思考的方式是整體全息性的,故,認識結論雖然模糊但方向正確,要不然巫術不可能毫無價值地一直延續下來。即使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仍然把巫術作為一個國家決策的參考,延續著鬼神崇拜。隨著文明的發展,文字系統發達了,人們把直觀思維的卦象和文字相結合,就有了易經的產生。其實,“象”在預測中的意義巨大,漢以前有個官職叫太卜,漢後與太史合併,他們就管理著國家預測機構。如果你認真讀過史記,就知道司馬遷常透過天象來預言人事。如果你讀過春秋,就知道國事必問占筮。如燒龜殼取象並與八卦相對應,得出預測結論等。

現代人的思維主要是以語言為工具,我們的直覺越來越鈍化,為適應這一變化,我們就需要數,才能明白理。不知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有時候當思維遇到障礙時,直覺往往迅速而準確。因為在人類發展的漫長歲月中,因整體性觀察而得到的直覺進化時間最長,因語言而產生的推理才幾千年的時間。

由於“象”產生於直覺,所以,排除所有語言思維的干擾、保持天真的性情,才能達到儒家所謂“率性為之道”的境界。古代卜筮,齋戒沐浴、靜心養性,方可取象斷疑。然時移事易,去聖日遙,我們的天真早已蒙塵,只能透過數理來作出片面的判斷了。道一旦道出,就不是常道了;物一旦命名,就難以格物致知了。舉例離卦象為離中虛,因為離象火,物質經過火的質能轉換,原有物質改變了,而火的能量就不是物質了,所以象徵為離中虛;如坎中滿,坎象水,水在任何空間都可以充滿它,所以象徵為坎中滿。所以,卦象最重要的是象。

所謂不易是指大道始終不變,究竟這個大道是什麼,我也不知道,知道的人就叫得道。所謂變易,亦稱“生生之謂易”,一切事物都在變化之中,64卦中,一個爻變,卦象即變。所謂簡易,即大道至簡,僅憑簡單的卦象,就可以“逆數知往、順數知來”。

要學周易,先記卦象。口訣為:乾三連、坤六斷、離中虛、坎中滿、震仰盂、艮覆碗、兌上缺、巽下斷。再記圖象。有先天八卦圖和後天八卦圖之分,你要特別記牢後天八卦圖,口訣為:乾西北、坤西南、兌西方、巽東南、震東方、艮東北、坎為北、離為南。

起卦推算,必須明數。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坎五、巽六、艮七、坤八,奇數為陽,奇數為陰。對應事物:乾為天,兌為澤,離為火,震為雷,坎為水,巽為風,艮為山,坤為地。配以五行:乾兌為金,坤艮火土,震巽為木,坎為水,離為火。這是八卦基本知識,熟記。

八卦相疊,八八六四,每卦六爻,周易記錄順序是由下往上,最下一爻為初爻,由下至上而為二、三、四、五、上爻。凡爻名稱為六的,表示為陰爻;凡稱為九的,為陽爻。例如初六,即最下一爻為陰爻;上九,即最上一爻為陽爻。

民間符、咒、陰神是存在的,風水、陰陽更是易理的一種運用。對此,我們不置可否,但要尊重它們的存在。(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