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下雨天聊天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海邊的天氣,真是說變就變。昨天晚上沒有一點預兆,而凌晨的雨聲,就讓我們在滴答滴答的水聲中醒來。

天還沒怎麼亮,外面肯定下著綿密的細雨,小池慵懶地躺在懷裡,溫暖得像一團棉花。我不準備起來了,享受這雨聲包裹的安全。

上一次下雨後,我維修了所有漏水的窗戶和房頂,此時不需要檢查,我對自己的工作有信心。作為男人的信心主要來自於兩點:對自己勞動的自信,對身邊女人的自信。

當生存不再是問題時,你開始關心身體的慾望。當身體滿足後,你關心自己的思想。我擁著懷裡的這團火,看著她的臉,這個思想中總閃著火花的人,此時在我懷裡安心的歇息,她平靜的呼吸中,滿足和信任掛在她微翹的嘴角上。

“那個人,你醒了也不告訴人家。”她沒睜眼,她知道我在看她,她低聲音閉眼說話的樣子,真是迷人。

“我想讓你多睡一會,你睡得舒服,我看得舒服,為什麼要破壞呢?”

“下雨了?我們今天要幹啥呢?”她也聽到雨聲了。

“農村人說,下雨天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我們沒孩子可打,總不可能老是欺負小黃。我們說話吧。”

“那一般的農村人,下雨天除了打孩子,還幹什麼呢?”

“所謂打孩子是教育孩子的意思。為了試過漫長的雨天,讓它有意義起來。有孩子要打,沒有孩子,製造一個孩子也要打。”

“呸,整天想那事,有完沒完?”

“你不知道,雨天是上帝可憐農村人的呢。平時農民太忙,只有雨天才能安心造人呢,將生產與快樂結合起來,是多麼偉大的想象。上帝是巧妙的,他知道,雨天你出不去,別人也不會來。”

“你說生產與快樂結合,生產是什麼呢?”她這是明知故問,有意要挑逗我。

“人類再生產啊,如果這個活動不快樂,人類就沒法延續了。”我這是正解,我認為這是完全正確的說法,沒有開玩笑的意思。

“怪不得古人把這叫淫雨。”她居然跳躍到范仲淹的文章上了:“若非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

這個詞太令人誤解了啊。我不相信小池也受到這個誤解的影響,她有故意的成分。但對這個字,這個詞,我不得不發表一下自己的感慨。

“妖精,任何事都往那裡扯,妖氣不改,是不是我沒把你整夠?我今天要嚴肅地告訴你,我們許多人的誤解。”她仍然在我懷裡一動不動,她的呼吸直接吹在我的胸膛上,偶爾有點癢,很舒服的。

我平躺著,仰著看著天屋頂,彷彿在跟自己說話。

“所謂淫雨,就是雨下得過多過長的意思。在古代,淫這個詞,是過分或者是過度的意思。我們聽到一句古語:萬惡淫為首,並不是指男女這事是萬惡的。如果這事是萬惡的,那麼人人都當和尚尼姑,民族怎麼存在、基因怎麼傳承?豈不是與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相矛盾?所以,我們把這句話往男女之事來理解,就天大的誤會。”

我停頓了一下,她在我身上拱了拱:“繼續說,我聽著呢。”

“要按這錯誤的理解,那古代士大夫自稱道德模範,三妻四妾的,豈不是萬惡了?真實理解這個字,其實要從它結合的詞來看。比如淫祀,是指過度祭祀的意思;淫巧,是指過度賣弄技巧的意思。從古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的帶淫的片語,都是指過度過分的意思。那麼,按這個理解,我們來解釋萬惡淫為首就好懂了。如果按今天人們的誤解來解釋,那男女的歡樂,比殺人越貨、比吸毒放火還嚴重?肯定不對的。”

“古人早就窺探了人生的奧秘和社會的規律,他們發現,所有人給自己製造災難,都是從過度過分的追求開始的。萬物生長,各安其命,如果物的生長過度了,如稻田中的雜草長得比莊稼還要茂盛,那就得撥掉。如果人的行為過度了,就會槍打出頭鳥,離死不遠。”

她終於睜開了眼睛,往上爬了爬,用左手支起頭,看著我說到:“也就是說淫樂這個詞,是過度追求快樂的意思了?”

“當然,你懂的。”

“那好,我起床,要避免你犯錯誤。”她裝著要起床的樣子,我一把將她拉下來:“幹什麼?還沒開始,就過度了?你過分不過分?”

“哈哈,讓你滔滔不絕。”她倒下來,壓在我的身上:“心裡面想,還總找理由,你這個人,不對,那個人,總在口是心非!”

她又提到這個詞“那個人”,酥得我一麻,我要鎮定一下,用語言來打岔:“你知道那個人,在北方也有一個稱呼跟它相似。”

“什麼?”

“人家。”我念了一個相聲或者是小品的臺詞:“人家怕人家看見人家,說人家唄!”猜猜,哪個是我,哪個是他?

“你知道近代,西方是如何認識這個問題的嗎?”小池也接受了這種聽雨談天的方式,把問題扯到她熟悉的領域。

我先把第一個問題搞清楚:“你怎麼也願意停下來,陪我說話了?”

“進入我身體容易,進入我心靈難。莊哥,你是唯一進入我心理的男人,我希望你總能撩撥我的思想。”這話從她平靜的語氣中,我聽到了巨大的肯定,這種高度,幾乎絕大部分男女都無法到達。

此時,我想調皮一下,問到:“進入身體容易,你經歷不少嗎?”

“莊哥,別得意,不要用傳統眼光來看我。你是我第一個,但我不肯定,你估計不是我最後一個,對不對?”

“別威脅我,你說的是實話。”我馬上轉移話題,這事可以肯定,目前,她的男人,只有我一個。但她說的容易,是相對於心靈而言的。過於聰明的女人,把男人一眼看穿,沒有幾個男人,有這個能力和自信,敢在她面前坦露心扉的。當對方不向你開啟心門,你的心門也不會開啟。無法進入。

“西方從文藝復興以來,把男女之事歸結到人性上來,作為人道主義的一個內容,也就是第一次跟它披上了合理合法的光榮的外衣。其對過去性的禁錮的批判,以《十日談》為代表。那時候的經典思想,總體上是合適的。”

“但後來發生了變異你知道嗎?”她問到。

“我知道,但我想聽你說,因為我也許沒你知道得多。凡是你講的,都比我生動。”

“故意夸人,是不是想騙我?”

“美女老師上課,是每個男生的期盼。”我老實回答。

“我看過一本書,是一本法國歷史上偉大皇帝的傳記,叫《亨利五世》,看過這本書後,我才明白,法國人的所謂浪漫,是什麼意思,到什麼程度。”

還真有收穫,這本書我不熟悉。

“亨利五世的婚姻是教皇參與的,與西班牙政治結合的產物。在中世紀宗教對人性壓迫還比較厲害的時候,他們都開始放蕩起來了。亨利皇帝號稱有六個情婦,他經常出去與她們幽會。但皇后也不是獨守清宮,她也養了小白臉。”

這樣的故事並不稀奇,這不過是人類演了千百次的家庭把戲。

她似乎看出了我的疑問,她接著說到:“稀奇的是,他們之間關係的處理方式。有一次,亨利五世在外面與情婦幽會回來,來到寢宮時,看見宮女和衛士們慌慌張張,四處奔跑。他明白了,估計皇后那個小白臉在裡面呢。此時的皇帝,氣定神閒地坐在宮廷中間的院子,歇息了好長的時間,再往臥室的方向走去,你猜他為什麼這樣做?”

“他在思考行動還是平息怒火?畢竟事涉皇后,人家也是西班牙貴族,不太好辦吧。”我還有很多猜測,但只說這兩樣,如果提前說完了,她講起來就沒意思了。

看魔術不揭機關,聽相聲不提前掀包袱,這才是君子所為。當然,我對正確答案也同把握,聽她怎麼說吧。

“錯誤,你太小看法國人了。他故意等在那裡,是給那個小白臉逃跑的時間,給皇后整理現場機會。他不僅僅是要顧忌皇家的體面,也是顯示自己的風度,你懂了嗎?皇帝,我如此偉大,我懂得浪漫。”

這讓我明白了,法國人的思路,跟我們中國人完全不同啊,如果中國人碰到此事,起碼要假裝憤怒一下,以表達男人的尊嚴。他是皇帝,他的子民,浪漫到骨子,可以理解了。

至此,我才理解了薩特與波伏娃的關係。他們不僅僅是因為哲學和思想,在做前無古人的社會實踐。他們本身就對這種浪漫,產生過美好的想象,有試試的衝動啊。

“當身體和感情的閘門開啟,壓抑多年的慾望如洪水奔流,浩蕩著歐洲所有角落,人們躍躍欲試,開始了對男女之事不同方向的探索和試驗。”小池此時已經變成一個哲學家了,因為她也平躺下來,望著天花板說話。

“你知道,文藝復興是建立在羅馬文化重現的口號上的。他們的快樂觀在歐洲人的想象中,有兩個極端。一個是禁慾主義的想象派:柏拉圖。一個是縱慾派,如油畫中貴族亂交的溫泉。”

關於柏拉圖的近代追隨者,可以舉一大堆名人為例子,他們有的終生不娶,有的終生暗戀。最典型的例子是俄羅斯偉大的文學家屠格涅夫,他暗戀朋友的妻子,一生不娶,一生追隨。別人度假到哪裡,他就跟到哪裡。給那女人寫詩,寫信,把自己搞得跟個情聖似的。最讓中國人難以理解的是,他朋友,也就是那個女人的丈夫,居然並不嫉妒,還充當信使,保持著與屠格涅夫一生的友誼。他在自我驕傲的同時,對朋友充滿著同情與幫助,允許甚至鼓勵朋友對自己妻子的追隨和暗戀。

“從感情的角度分析,他們為什麼這麼做呢?”我問到,這事我也不太理解。

“他們認為愛是神聖的,當然得有宗教般的狂熱和犧牲,他們用情感自虐的方式,取得某種感動自己的神聖感。而這種神聖感,在善於思想的人心中,是創造的源泉。”

對了,我明白,以自以為是的真理,做一個苦行僧,中國也不是很多嗎。中國人以道為目標,他們為情。

當然,他們追求雖然是錯的,但那是他們的自由,他們有處置自身感情的權利。我怎麼在這一閃念,想起妍子來了。她那自虐式的出家,可千萬不是錯誤的追求啊。

小池沒有發現我的走神,因為她看著天花板。她繼續說到:“另一派縱慾的,因為弗洛伊德的理論,找到了確切的基礎,就發展得不可收拾了。雨果,那個同情底層的,我們誤以為道德先鋒的思想家,中國人很熟悉。我們有的人甚至認為他是我們學習的楷模。但是,中國人不能隨便學習歐洲人的,文化不同。雨果,就是縱慾的代表。他追求數量也追求質量,經過的女人無數,他追求的目標很實際,就是讓自己無盡地鬼混,讓自己染上梅毒。梅毒這種疾病在當時難以治癒,這正是它挑戰的目的,因為得上這種病,標誌著他為了追求身體的自由,敢於向疾病挑戰。這是勇士的行為,不止他一個人這麼想。”

這種感覺,彷彿一個將軍上戰場,勝利了並不光榮,要受傷才算男人。凱旋的時候,如果身上不掛點彩,必須在自己身上劃一刀,鮮血淋瀝,才能證明自己的勇敢。

“你知道,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的精神,會發展到不可思議的極端。近代西方的性解放中,就誕生了一個旗幟性的人物:福柯。他是一個理論大師,作品很是唬人。他是一個實踐大師,行為很是嚇人。他從理論上論證追求快樂的神聖性,處置身體自由的正當性。他希望染上各種性病,他希望吸毒來尋找快感。他的獨特之處在於,能夠把單純的縱慾,說出一大套偉大的理論。他的思想不只這些。他另一方面,給人一種看似高尚的感覺。他痛恨不平等,他希望天下太平,他幫助弱者,他支援種族解放,他彷彿人類良心,以打倒所以等級權貴的名義,不放過打倒自身。”

小池停頓了一下,總結地說到:“與石俱焚的勇氣,鼓舞了一大堆年輕的人。”

我接著說到:“王蒙說過:對於年輕人來說,最激動人心的兩件事是:革命和性。”

“以神聖的名義,任由情緒和身體的洪水淹沒世界,這就是今天白左大行其道的原因。白左,以福柯為代表的,是思想的癌症。至今,它已經攻克了世界上主要的大學,中國也受到了影響。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大學裡,主體都是年輕人。”

對這點,我也深有同感,一些抱著盲目的崇高理想的大學生,用白左的目標來看待現實,處處不滿意,牢騷滿腹。我突然想到一個意外,問到:“你說的佔領大學,是指文科生吧,像李茅那樣的理科生,我看影響不大。”

“對,如果理科生不講科學,空談情懷,中國就完了。”

“但是,他們的理想,也許方向不錯,但為什麼在現實中,破壞性的力量更多呢?”

“因為過度、過分,就是你說的淫。沒學會走路,就想一步跳入未來理想;沒幾片磚瓦,就想建設宮殿。”

我有點沮喪,對她說到:“按你這樣說,今天雖然下雨,我也不能嗨皮了,不是要有度嗎?”我假裝要下床的樣子,並且還找了個理由:“我去做早餐。”

她一把將我拉回來,說到:“你小氣,這才哪到哪?你連我一個人都沒開發夠,就覺得過度了?”

“什麼意思?開發你,一個人,你腦袋裡究竟裝了多少東西?”因為她這句話,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好吧,我問你,我們在一起的時候,你感覺最神奇的,是哪一次,有什麼感覺?”她好像很理智的樣子,企圖分析我的身體感覺。好像她在那種狀態中,很清醒似的。她比我還激動,假裝高手。

但這個問題我可以老實回答,因為我們是在真誠地探索快樂。“這個不好比,每次型別都不同,要說最奇怪的,就是前天,我們見面後的第二次,彷彿與哲學與宗教有關。當時我覺得我們合二為一,共同變成一個黑點,旋轉和停止是一個意思,然後我們共同渙散。我從來沒想過,在身體衝動之中,會產生類似哲學的思想境界,況且這個境界不是我想出來的,而是在感覺中真實存在。”

她又把頭埋在我的懷裡了:“那個人,你多次給我這種類似於哲學的體驗,是體驗不是思想,真實的體驗。我們在互相探索中,超越了身體,到達了另一個世界,這就是我們之間的相互開發。人心是無限的,身體是有限的。這種探索,如果物件僅止於現在的我們,程序終歸是要歸於平淡的,你承認嗎?”

我不知道是該承認還是不該承認,我只好說到:“至少現在,我們還能給對方新的世界,這就夠了,管它以後那麼多,對不對?你是變化中的,我也是變化中的,身體也一樣,所以,應該是無窮的寶藏,夠我們相互開發一生的。”

這個說法勉強說得通,但機敏如她,及時給予了反駁:“你這不符合事實。要知道,進入這種追求和境界的,不止我們兩個,歷史上的高人很多,他們的經歷告訴我們。我們之間的探索總是有盡頭,擴大探索的物件或者方式,才是正解。”

她說的是事實。凡是對感情和思想敏感的人,如藝術家和文人,達到一定高度後,他們在兩性關係上表現出的多樣性,好象是普遍的規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偉大的情聖和宗教家倉央嘉措說過“世間難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現在,當我們具備條件,擺脫了宗教和物質的雙重束縛,是否可以尋找到這種雙全之法呢?不要說有沒有,想想,都令人激動。

她繼續說到:“你說的那種如哲學宗教般的體驗,在佛教中,尤其是在密都中,有雙修的概念,我沒接觸過,只是聽過簡介。但更多的,是擴大範圍和參與方式。當然,沒有情感體驗的性關系,都是耍流氓。但許多參與方式是有情感體驗的,白左們雖然極端,但做了大量的試驗。當然,在我沒有把你享受夠的時候,你最好不要亂想,因為,你是我的那個人。”

嘿嘿,她終於說實話了,理論是理論,我們是我們。

我想到一個事例,最搞不清楚這中間的情感模式,想問問她的看法,也算是對她剛才挑動我的回擊。

“最近看到一個美國的報道,那個一妻兩夫的家庭,你看過嗎?”

“我在傳媒界工作,你都知道了,我怎麼不知道?”

“我不理解的是,他們三人的情感模式,難道沒有嫉妒、佔有、衝突、矛盾、糾結與渴望嗎?”

這兩男一女生活在一個家庭,很是怪異。在中國古代,兩女一男很正常,即便這樣,這兩個女人也分妻妾、主次,想平等對待、平衡關係,是非常困難的。但在他們家庭中,他們三人共處一室,彷彿很是融洽。融洽也許可以理解,但他們的生活與表情,居然十分自然。

這自然嗎?我相當懷疑。

“你要從這個角度來看待。他們建立的家庭是什麼模式的,對不對?他們建立的家庭基本拋棄了財產分配的束縛,對方就不再是自己的私有財產。他們的孩子純粹是未來的生命,男人們撫養時,淡化了血緣關係。當男女之間,拋棄了家庭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財產權利。此時傳統的家庭觀念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如果說愛情非要獨佔,這只不過是財產獨佔的延續,並不高尚,因為愛的物件可以是多樣的,這是動物本能。他們只是拋棄了社會強加的束縛,迴歸到本能的快樂之中。當然,也與他們相互處理好了生活方式有關。”

我知道,按報道,性關系,女人基本能夠做到雨露均沾,他們形成了時間和空間的協調模式。當然,也有三人一起的時候,這也是按協調一致的原因進行。

想到這裡,我笑了起來。

“你笑啥,怪東西。”

“那個女人肯定很厲害,我指她的身體。”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