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二章 接近大客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接近大客戶

我倆回頭,看到小蘇倒了進來,原來,他一直在門口偷聽我倆的談話,門是虛掩的,他不注意靠向門邊,倒了。

“小蘇,你小子偷聽搞基啊?你傢伙還穿個睡衣!”

“李哥,我,我,起來上廁所,聽到你們談話,才聽就倒了。”

“是嗎?你怕是聽了好久了吧?”我其實也是猜測。

“莊哥,你真的會算?怪我有眼不識泰山,對不起,兄弟我尷尬了。”他紅著臉站起來,準備退出去。

“別動,我這裡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李茅突然聲色俱厲。

“李哥,對不起。我去給你們泡茶。”

“那茶葉就在我屋子的書桌上,泡一大壺,我們聊聊。”我這樣說,是想緩和一下當時的氣氛,不過,我也想喝茶了。

不一會,蘇明涵,端茶進來,還帶了兩個杯子。“杯子少了一個,你把你的杯子也帶進來”李茅笑道“你既然已經聽了,就參與進來,別想耍單”。

“好的,李哥,你剛才把我嚇著了,我來倒茶賠罪。”

我和李茅坐床邊,小蘇把床頭櫃拉在我倆中間,把茶壺放在床頭櫃上,給三個杯子斟滿茶,然後自己拉了把椅子坐在對面。

“說說你的看法,小蘇,你不能白聽半天”李茅問道。

“我也沒聽全,哥哥們都是高手,我不敢插嘴。但是,如果哥哥們不討厭我的話,我厚著臉皮想說出自己的兩請求。”小蘇紅著臉,熱切地望著李茅和我。

“有話快說,有屁快放,別跟我們磨嘰!”李茅快人快語。

“李哥,你要與別人成立新公司,那麼,在老公司就沒人帶我了。我想跟你一起幹,如果你不嫌棄的話,當你的助理我也願意。”

“這個事我還沒最後確定,如果確定了,你來我這裡,我肯定是歡迎。但是新公司,在薪酬待遇和工作強度上,與老公司不能比,你要考慮好。”

“沒問題,只要跟著李哥,我就有飯票,是吧,莊哥。”他說完朝我看了看,我點點頭。

“別說好聽的,現在,在我沒離開老公司前,你不準向別人透露一個字,聽到沒?”

“那肯定,這還用說嗎?”他又轉向我:“莊哥,你學問太高深了,我估計是學不會,但你抽空是不是幫我算一卦?”

“算什麼算,跟著李哥就有飯吃,我已經給你算定了。”

滿屋茶香,空氣中蒸騰著躁動的氣息。

第二天,我繼續去上我的經濟學培訓課。現在,我感興趣的不是老師講的課程了,我對上課的人感興趣。

今天我去年比較早,看見那個溫州富婆也來了,這是個機會。

“馮姐,您這麼早就來了?”

“小莊,你也早啊。我是年齡大了,睡不著,你一個年輕人,這麼早,不簡單。”

“您年齡不大啊,馮姐,我看您最多四十歲,身體看來也很好啊。”

“快五十的人了,不敢跟你們年輕人比。”

“真的嗎?我真沒看出來。您估計生活順心,身體基礎好,才顯得這麼年輕,古人說,相由心生,我看您也是心地善良,所以,氣質和神態就超越了年齡吧?”

“你真會說話,把我說開心了。下次給姐一個機會,我請你吃飯。”

看到其他同學陸續進入教室,我們各就各位,準備聽課了。

今天老師講的是《鹽鐵論》,問了一個問題:鹽鐵論的產生對中國的意義是什麼?為了引人注意,我主動舉手發言:我認為《鹽鐵論》作為中國最早的經濟學文章,已經成為引導後來歷代中央政府的經濟財政政策的最重要文獻,它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改變了政府財政稅收格局。之前,政府的財政稅收主要透過納糧來實現,但糧食作為人民生活的最重要保障,在受到自然災害和饑荒情況下,不僅財政收入無法穩定,而且容易因稅收造成官民矛盾,且這種矛盾經常是不可調和的,這就容易產生民變,影響政治穩定。而鹽鐵兩種商品,雖然是總體恆量的剛性需求,但由於其需求價格彈性小,容易實行政府壟斷,實現了政府財政收入的穩定,且不像糧食那樣,一旦突破稅收邊界,就會影響人民生存,造成民變。二、政府可透過市場準入控制供給,可透過改變價格調控收入總量,是國家財政調控的重要手段,也可藉機為官方貨幣提供對應等級價物,保持貨幣購買力的信譽,即保持了政府對全社會經濟的掌控。三、中央財政的穩定和擴充,為中央對地方政權的控制打下了基礎。中國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這是合久必分的原因。但漢代以後,出現了分久必合的趨勢,這是有其經濟原因的。可以看出,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中央財政,是很難實現大一統一的。故,《鹽鐵論》對大中華的穩定統一提供了重要的經濟依據。在此意義上,《鹽鐵論》在某種程度上塑造了中華歷史。

老師首肯,同學長時間熱烈的掌聲。

果然,下課後,許多同學都來對我表示讚賞,有跟我發名片的,也有請我晚上喝酒喝茶的,還有一個跟我年紀差不多的一個富二代,拍拍我的肩,自來熟地跟我說:“哥,晚上蹦迪,去不?”

“今天晚上有點事,下次我請,到時別說沒時間。”

“切,我請你不給面子,你請我就要去啊?但是,我等著你請客,我買單。”

從這以後的幾節課,我又故意在上課時坐在靠近馮姐的位置,在課間給茶杯續水時,也順帶幫她杯子續滿,漸漸地我們的交談多了起來,感覺也親近多了。

一個週末,接到那個富二代電話:“莊哥,出來噻,我在北京語言大學門口,洋妞在車上,來不來,你一句話。”

“我正在與別人談事情,來不了,你嗨你的,下次我們再約。”

“又放我鴿子,莊哥,你記住,欠我兩次了。”

“下月估計閒些,我們再約。”

“下次再不出來,我把你綁了。就這,拜拜。”

其實當時我在寢室,我沒答應他,是因為他現在還不是我的主要目標客戶。還因為,過早與這種富二代接觸,會給其他同學一種不靠譜的印象。

與馮姐交談多了,才知道她的一些故事。她原來與丈夫在溫州開了一個家庭作坊式工廠,生產小五金,從最開始幫人加工零部件,到後來自己獨立組裝電風扇、電吹風等,他丈夫負責車間生產,她負責在小商品市場推銷,一直到九十年代末,大約每年利潤有三百萬的樣子。但隨著中國小商品商場的發展,以及家電品牌集中度的提升,他們的小廠的利潤越來越薄了。於是,他丈夫就開始向做小工藝品像徽章、金屬擺飾方向發展,但利潤也大不比從前。她就考慮轉向,加入了溫州炒房團,到全國各地轉戰房地產市場,最後,與其他溫州人把重點放在上海不同,她把市場重點放在了北京,取得了很好的收益。

“我們沒有能力跟這麼多人硬搶,只有找冷門啦。當時,北京還是冷門,我就進來了,幸虧進得早,要是今天再進來,我就沒那實力了。生意要取巧,你說是不是?”

“對,專業術語叫細分市場的差異化競爭。馮姐,你太有頭腦了。”

“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北京房地產市場,資金門檻越來越高,我反倒害怕了。所以,改買進為持有,看看風頭再說。所以,我來這個班是想聽聽風向。我年輕時沒受過什麼教育,很羨慕大學課堂的。”

“您上的是社會大學,並且是優等生,現在還在追求上進,與您相比,我們這代年輕人就差多了。”

“咳,我們當年是窮則思變。我女兒就不一樣,從小我們忙生意,沒注意她的教育,她跟爺爺奶奶長大,慣出不少毛病,她們一起的朋友,很多都是只知道用錢、不知道掙錢的傢伙,她要是有你這種水平的一半,哪怕只要有你這種上進精神的一半,我就什麼也不愁了。”

“別這麼說,有你們這樣的好基因、好榜樣,她要學起來不是分分鐘的事?年輕人要上進,總得有些過程,成長也需要時間,您說對不對?”

“你真會安慰人,我真是愁死了。”

“真不是安慰,馮姐。人是環境的產物,您們當時因為窮而努力掙錢。但您女兒沒有掙錢的動機,她不上進,也許是沒找到自己的方向,也許是沒有一個上進的參照環境,也許是缺乏一個激發她的契機,總之,某天,她只要突然開竅,遇上合適的機會,會讓您刮目相看的。”

“話是這樣說,但這個環境和機會從哪裡找呢?她認識的人都是不缺錢的主,當年送她到美國讀書,本想煅練她的獨立能力,結果中國同學又是一堆富二代,不僅沒學到獨立,反而還學會了一堆花裡胡哨的玩法,就兩個字:費錢。她還想讓我們給她辦美國的投資移民,我和老公一想,這不行啊,趁她還沒結婚,沒學會抽大麻,趕緊回來得了。回來後,整天無所事事,她爸爸也不準她出去與所謂的朋友瞎混,整天在家煩躁。現在我不求她有什麼發展,只求她一生平安了。”

“姐,您也別灰心,看得出您們都是正直善良之人,您們女兒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她也許要改變一下成長環境,也許需要一些同齡人的榜樣,就是越來越好了。古人講:否極泰來、物極必反,當她越是空虛苦悶之時,就越有可能是她改變狀態的前夜,因為,最差的否卦與最穩的泰卦,只有唯一的一爻改變,整個狀態就完全正確不同了。”

“你還懂算卦?”

“略知一二,不算精通。個人愛好,見笑了。”

“你到底是幹什麼的?我咋看不懂你呢?”馮姐突然警覺起來。(未完待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