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卷 第一百八十三章 這才是過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互相敬酒中,我看見大梅的丈夫與王叔悄悄說了很長時間。剩下的人都給我媽敬酒,我媽也顯得豪爽,說話幽默感簡直爆棚。

“今天妍子帶我賣衣服,問我要什麼顏色的,我說過年,大紅大綠挺喜慶。妍子說:紅配綠、醜到毒。我不怕,老要張狂少要穩。我都一把年紀了,再不老來俏,沒機會了。後來試了一下,不照鏡子不知道,照了鏡子才曉得自己是豬八戒,裡外不是人。不能穿這個了,要說我不敢俏,也不是事實,我頭髮白是白了些,但後面確實有點翹。”

大家笑過後,我看到王叔要說話,就示意大家靜下來。他說到:“我剛才問了一下,才知道蟲草這麼貴。你們送我們這多,得多少錢,那玩意吃起來,我吞得下去?算了,留給你們大年初一來,一起吃吧。對了,妍子,我想問你,那蟲草就究竟是蟲呢?還是草?”

這可把妍子難住了,她應該不知道蟲草的生物屬性了。但妍子就是妍子,她解釋到:“王叔,你就當它是長了蟲的草,反正沒打農藥,吃不死人!”

你確定,不是來搞笑的?

段子直飛,這飯吃得,如同相聲晚會。

晚上回到家,洗澡休息,晚上,妍子溫柔對我,我們彷彿積蓄了好久的熱情,折騰了大半晚上。妍子把我攬在她的胸前說到:“哥,我好幸福。”

其實,我的幸福感中,更多的是滿足與安全,踏實的睡意,在她香暖的懷中,如在春天。

對春節的準備,是繁瑣而熱烈的。原來岳父所說的大事要幹,是找一個書法家寫了春聯。岳母和妍子買年貨和禮物,我當搬運工,整整搞了兩三天,堆滿了一間屋子的角落,算是搞完了。

宋姐抓緊時間包好了餃子、做好了湯圓、採購了食物,把冰箱塞得滿滿當當,她也要回家了,要準備她自己家的年貨。本來,岳母要她初七來,我問岳母是不是要急著回北京,她說不急。那我就說到:宋姐,過完十五後再來,回家好好過個年。

岳父問到:“整個春節,我們自己搞?”

妍子答到:“爸,放心吧,有我和我哥在,沒什麼搞不定的。”

回到樓上,妍子找我要舅舅現在的地址,我跟舅舅打了個電話,提前拜了個年,這是我家現在唯一的親戚了。我問妍子:“要我舅舅的地址幹什麼?”

“不寄點禮物啊,過年,怕你忘了,家裡的事,我可不敢忘。”虧她記得周全,女人的心就是比男人細多了。

當然,屋內衛生已經打掃過了,衣服被褥也都洗過。只是岳父,又專心投入到他花園的經營之中,搞得像個老農。岳母對我的關心是實在的,泡菜我母親幫忙泡好了,岳母炒菜總要放些辣椒,不太管岳父的口味了。在我的建議下,每天只炒一個辣菜,岳父雖然沒提意見,畢竟我還過意不去。

下午有太陽的時候,我還是喜歡在陽臺看書。妍子還是像以前那樣,編織她那久未完工的毛衣,給我倒茶,看我出神。其實,她對我的愛一點都沒變,只有我倆在一起的時候,她對愛的表達方式也沒變。只是因為她確認了我對她也是真正的愛,她自信而熱烈,動作大膽些罷了。

一天晚上,我們都睡了,她起床的動作弄醒了我,我問到:“幹嘛?”

“打坐。”

她在地上鋪了個小毯子,上面放了一個座墊,不知道她什麼時候準備的這些,她坐了上去,對我說到:“哥,你睡吧,我不吵你。”

我怎麼睡得著呢?也起床,跟著她一起,準備打坐,但是沒有墊子。誰知道,妍子看了看我,詭異一笑,從櫃子裡又拿出一個墊子,對我說到:“早就給你準備好了。”

我們一起開始了打坐,每天按時進行,一個小時時間。她與我不同的是,她總要在打坐前,念幾遍六字大明咒,我沒這習慣。

我們應該有共同的事業,比如原來在北京,我們一起在酒吧的時候,在默契的配合中,互動的模式可以互探對方的底線、觸控對方的情感。這也對她今後故意接近我們的距離,打下了心理基礎。

比如當年,我倆一起找我媽的經歷,我們為一個目標和事業,共同努力,共同感受激動、悲傷、痛苦、幸福,在情感的互動中,我們成為戰友和同路人。

當然,最大的共同事業,孩子,已經離我們而去,而我又在忙著工廠的事情,我與妍子缺乏共同事情,我們感情交流是單向的,她各種輸出,等待甚至祈求我的回應,這在感情上是多麼的不公平,所以,她鬱悶。

今天,我們要把打坐當事業幹,當成生活的一部分,這正是妍子與我的秘密,也是我們交流的話題和情感的交集。我與她一起打坐,她當然求之不得。她一切都準備好了,等著我自動地來。

我覺得自己很幸福,只要有機會向她表達情感,她彷彿從心靈的百寶箱內,早就為我準備好了表達的方式和條件。

第一次打坐,當然是適應情況。這幾天的忙碌和中斷,讓我回憶起呼吸方式、注意力集中等,都有一個過程。思維紛亂,人就憋氣,幾乎幾次都想起來。但看到妍子穩如泰山的狀態,不好打擾,就堅持坐下去,一直與自己壓抑的情緒作鬥爭。

好不容易下了坐,妍子已經發覺我的不自然:“哥,你是不是集中不了精力?”

“嗯,總覺得肚子漲氣,不舒服。”

“你想想,那個三次碰到的大姐,你不覺得神聖嗎?”

妍子是我的導師!我集中不了精力,我覺得自己憋氣,主要原因是不相信它的好處,不認為打坐會產生奇蹟。經妍子這一說,我嚇一跳:事上有許多神秘的奇蹟,一如我夢見那個祭師,我得探索,打坐或許有大意義。

其實,嚴肅而認真地把它當事業幹,雜念當場就消失了。我繼續坐了十分鐘,感覺非常之好。

“妍子,你也想起了她?”

“我在想一切神奇的經歷,都是我們智慧沒開發的緣故,既然目前我們開發智慧的方法,我們只掌握了打坐這一個途徑,我們就走走試試,這不是很有意義嗎?”

她說話的腔調,彷彿我部隊的指導員,我竟無言以對。

“況且,哥,你比和聰明得多,你應該前世比我也偉大得多,我還希望你如果悟道了,今後也要帶上我。”她這一說,讓我想起了迦葉尊者和他的妻子的故事,不禁笑了起來。人都是這樣,只要聽到讚揚,總是高興的。

妍子的幸福感其實不需要透過偶爾欺負我來向她父母表達,也不需要蹦蹦跳跳的身影來彰顯,她偶爾沉穩和深思熟慮的樣子,也一樣能體現自信和驕傲。

按她家的規矩,過春節,是要給家庭長輩送賀禮並且拜年的,當然,還有另一些晚輩要到家裡來拜年。人要出去走親戚,家裡還要有人接待,這是個矛盾,如何分配人員呢?

按嶽父母的提議,由他們到老家拜年上墳,我和妍子在家接待來訪人員。但此時,妍子卻提出不同意見:“爸,媽,你們在家,人家來是拜訪長輩的,你們才是真正的長輩,你們坐家裡吧,到農村比較累,我和哥去就行。況且,哥也該去祖墳上拜拜了,畢竟結婚後還沒去過。更重要的是,我和哥到長輩家拜年,也是延續傳統的意思。老是你們去,今後怎麼交給我們?”

她的提議合情合理,岳母倒是擔心:“我和你爸兩家的長輩,七八家人呢,你都知道位置嗎?走得過來嗎?農村的禮數你們都清楚嗎?”

我說到:“沒事,你把他們的地址和電話寫上,我們自己去聯絡,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稱呼要寫好,我認不得人,我們結婚人家來過,他們認得我,我要是第一次拜年,稱呼錯了,那就失禮了。關於禮節嘛,中國都差不多,嗑頭作揖嘛,妍子怎麼做我怎麼做,就行了。”

岳父說到:“妍子還沒你懂得多,她知道什麼?”

“爸,那你就教我噻,不用廢話,現在就教。”妍子與岳父開始交流起來。岳母跟我說了每個長輩的稱呼及其他細節,我都一一在紙上記下來,免得到時忘掉了。

大年三十如約而至,溫州禁鞭,但我們在陽臺仍然能夠看到遠處農村的煙火,城裡張燈結綵。今天上午,貼春聯,掛燈籠,都是我跟岳父做的,中午飯,是岳母花了整整半天,在妍子的配合下,才算完畢。

上午準備得充分,下午居然可以睡個午覺,因為晚上要守夜,所以得中午睡好。晚餐,上午預備的菜已經很豐盛了。只是岳母炒了兩個熱菜,下了湯圓,這就是團年飯了。

岳母給每個人倒了杯黃酒,岳父的祝酒詞就有點長。

“今天,是我們這四口之家第一個真正的團年飯。你們春節去拜訪長輩,我也意識到,這個家就要交給你們了。我不得不在今天多說兩句。”

他左手端著酒杯,一直不放下來,也不喝,固定這個姿勢發表了他的總結性發言:“我這一生,從貧苦中走來,努力拼搏到了現在,回想過去的辛酸,看看今天的生活,不能不說我是幸運的。要說我這一生的投資,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了你們的媽媽,她在我最窮的時候嫁給我,不顧性命都照顧我的生活、跟我一起打拼,為我生了女兒,幫忙找了女婿,這才讓我們今天有了這難得的清閒,光榮退休。從今天起,小莊、妍子,家裡的事主要由你們作主了,我要按自己的愛好生活了,這種幸福的事,要在幾年前,我是想都不敢想的。所以,我先幹為敬。”

他居然站起來喝酒,並對我們鞠了一躬。

我們紛紛幹完,岳母的淚花已經出來了,她說話時都帶有哭腔:“我和你爸爸當年窮,只能拼身體,在今天這個社會,得拼智力了,我們趕不上你們年輕人。你爸爸投資我,他說他成功了。我投資你爸爸,那是賭博,算是我賭贏了。”她含著淚笑了,繼續說到:“要說我的投資,有成功也有失敗。當年教育妍子,差點失敗。妍子,你不要反駁,當年你的狀態,我和你爸你都非常擔心。幸虧我有一個好投資彌補過來了。小莊,從你把我叫阿姨,後來叫乾媽,再後來叫媽。你知道嗎?你幾乎是我撿來的,最好的投資。你把廠子挽救了,你讓妍子幸福了,你才是我最成功的投資。妍子,不要欺負你哥,他是你的愛人,也是我們全家的福星。人要惜福,知不知道?”

我被誇得不好意思起來:“爸、媽,你們放心,我和妍子會努力的,我們現在感情很好,她也很照顧我,即使她欺負我,我也願意。”

妍子打了我一下:“哎喲,好像我真在欺負你似的,哥,你講不講良心?”

大家都笑了起來。

從雲南回來後,大家看到妍子的心理狀態,甚至比剛結婚的時候還要好些,我也覺得驕傲,我當時帶她到雲南,是正確的。

晚飯後,大家坐在客廳看春節聯歡晚會。本來岳父想和我下棋的,誰知岳母說到:“守歲就要全家圍在一起,不準搞分裂!我們坐一起,說說話。”

春節聯歡晚會其實沒什麼精彩,但是,它是春節時的一個重要的背景,如果沒有它喧鬧的喝彩、沒有它喜慶的音樂,彷彿就沒有過年的氛圍。

吃瓜子的時候,妍子問:“媽,不是有剝好了的瓜子仁嗎?那吃起來多方便,免得一顆一顆地剝,多麻煩?”

“就是要一顆一顆地剝,才有味道,又不是沒吃飯,要那麼快幹什麼?吃瓜子享受的是這個過程,生活的快樂要慢慢品,就像喝茶一樣,一口氣灌一瓶下去,那叫什麼?”

我接到:“那叫牛飲。”

妍子不服,她把興趣轉移到茶上面來了,東跑西跑地泡茶,就不好好坐下來。等她將一個新茶盤端上來的時候,我們一看就嚇著了:她居然泡出了四個品種的茶。

“你泡那多幹啥?”岳父不理解。

“這是我們四個人平時愛喝的茶,我一樣新泡了一些。既然今天是團圓,那茶的喝法就應該不一樣。看我的,你們別管!”

我們望著她把四壺茶都分別往四個杯子倒一點,四種茶水混和在一個杯子裡,各種顏色的茶湯交匯,組成了奇怪的顏色,然後,妍子拍拍手說到:“一家人不喝兩樣茶,來吧,雞尾茶,讓我們同甘共苦。”

大家被迫應付她的提議,味道嘛,真的是難以形容。

等春節聯歡晚會結束,我們才開始睡覺。睡覺前,我和妍子打掃了戰場,將垃圾收在一個袋子裡,妍子要丟到門外的垃圾箱,我阻止了:“從現在到初三,家裡的東西不準往外丟,這是財,是我們四川的規矩。”

妍子點了一下我的頭:“你也迷信了。”將垃圾袋放進了一樓的一個衛生間。

初一早上是不能睡懶覺的,這也是四川的規矩,免得一年都是懶漢。妍子和我起來得早,只打了半個小時的坐,嶽父母房間的燈亮起來了,我們趕快下樓到廚房,做了湯圓,等嶽父母起來後,湯圓剛好。我和妍子給他們拜年,得到了紅包,妍子喜得不行:“這生意好,說句過年好,就有收入,今後我天天說,看你們給不給得起。”

岳母說到:“一塊錢一個的紅包,我準備三百六十五個,就等你天天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嶽父母吃到湯圓時,岳母有點激動:“往年都是我給你們下湯圓,今年終於吃現成的了。”

我說到:“放心,以後都是。”

吃完後,我和妍子要準備到我媽那裡去了。嶽父母也給我媽打了電話拜了年,親熱得不得了。

妍子開車,我當搬運,年貨確實有點多,因為我媽那邊人多,每人都要有份。

等到了我媽家,車一停穩,就看見二牛的身影了,他在樓下門棟口迎接我們,有他在,提東西有了幫手,我倒輕鬆些。

上樓進屋時,人已經到齊了。我們拜年時,也得到了紅包。妍子看到大梅和小祁都在廚房幫我媽弄菜,她也跑進去幫忙,這次我媽倒沒有趕她,因為,初一的午餐,媳婦下廚房,也是四川的規矩。

大梅的丈夫給我講了講他們廠子的事情,他已經成了技術主管了,我恭喜他時,他謙虛到:“也不是我有什麼能力,只是老主管跳槽了,我才頂上的。”1

“老主管幹得好好的,跳什麼槽呢?”

“他資格老,脾氣大,跟我們副廠長關係就有點僵,所以就一氣之下不幹了。我年輕,廠長說啥就幹啥,他吼我兩句我也不生氣。端了老闆的碗,就要服老闆管,這個我懂的。”

我對他表示了祝賀。二牛也要跟我彙報他今年的經營情況,我制止了:“我又不是老闆,你才是老闆,要彙報跟小祁彙報。我只是作為大哥,問你一句話,今年的生意是行,還是不行?”

“非常好!”

“這不就得了,記住,你的老闆是小祁。”

王叔這時才開口說到:“小祁確實能幹,二牛,你是走了狗屎運了。”

二牛不好意思,又習慣性地摸起了自己的腦袋。

“不要摸,頭髮都摸沒了。”小祁不知道啥時候過來了,手裡還端著菜:“請大家上桌,大嫂也炒了菜,不嚐嚐?”

大家上桌,感到非常興奮,都在猜妍子炒的什麼菜。這還用猜嗎?我一看就是它了:番茄炒雞蛋。

從我媽家出來,已經很晚了,我們是吃過晚飯才離開的。幸虧有我們的婚房,中午在房間裡還補了個覺,真舒服。

其實從初一開始,就有很多晚輩到岳父家拜年了。我和妍子初三起,就到了農村,給嶽父母的長輩們拜年。農村老人,有的說的溫州話,我聽不太懂,妍子也不是行家,她這個翻譯也經常出錯,搞得氣氛很是喜劇,但沒有妨礙,禮物到心意到,大家也認可了。

後來,到了給祖先上墳的時候。那一套程式全中國都一樣,都是我準備好了一切事情,妍子去也是簡單按程序祭拜。只是到了她奶奶的墳前,妍子哭起來了。我理解,她從小跟奶奶長大,感情深。

“奶奶,妍子來看你來了。從小把我帶大,說我長大了就好看了,奶奶,妍子現在好不好看呢?你怎麼不說話呢?妍子找了個女婿,對妍子非常好,你怎麼不誇兩句呢?奶奶,今年過年,我就想起你給我做的菜,我沒吃到啊,我好想吃啊,奶奶,我現在好後悔啊,當年你教我做菜,我沒學啊。”

邊哭邊說,情真意切。我也忍不住掉下淚來,給她老人家嗑了幾個響頭。

有的人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情感的傳遞卻依然彷彿昨天。

當我們離開時,一陣旋風,將我們燒的紙錢旋到天上,在妍子的身邊打了個轉。“奶奶知道了,她在跟我們打招呼呢。”妍子欣慰地說,目光透露出某種神秘的訊號。

整個春節都是在忙碌中度過的,這也是我從上大學離家以來,過的第一個完整的春節。這是家的感受,也是年的感受。親友是家庭的放大版,互相拜訪,雖然表現的是客套,也是深藏著對共同基因、共同經歷的珍重與懷念。

正月十五是放燈,溫州有的地方還保留燈會的傳統,嶽父母帶領我們一起去參觀了一下,那種濃濃的傳統和歷史色彩,比我在四川時還要濃厚。第一,是他們這裡經濟發達,條件好,家家有這個能力做燈買燈,政府也願意出錢出人組織。第二,溫州方言的保留,就可以看出,這裡的人,更加戀舊,傳統的東西得到了更好的重視。

從燈會回來,吃過元宵,在陽臺上看遠方的焰火。今夜的焰火是狂放的、無章法的、喧騰的、沒節制的。這是今年最後一天的狂歡,那沒放完的煙花,都要在今晚放完。

我看見,在這煙花明滅的背景中,嶽父母手挽著手、肩靠著肩,他們此刻應該忘記了過去的一切苦難,心情像煙花一樣綻放吧。(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