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建立平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素聞先生大名,現在先生已經知道你主想當皇帝想瘋了,這樣的人已非是先生能為之效力的,不知先生願為我所用否?”

公孫瓚望著一身赤色官服、頭戴官帽的李敏這麼拱手著話。而此時除了他們兩人外,身邊只有公孫越、公孫續和郭嘉、任峻四人而已。

“哎!——”

李敏望著公孫瓚長嘆了一聲。頓時百感交集,因為他自從被高順抓到後,高順就很禮遇他,並且公孫瓚也沒有命人對他進行捆綁和投入囚牢,只是讓他回家不要擅自走動,現在又親自登門來拜訪他,還出這樣一席話來,怎麼不叫他感動。

“公孫度此人好學問,也有大才,就是獨斷獨行。我以為他不過如此,想不到他竟然還有當皇帝的野心!真是所信非人啊!今大人如此禮遇於我,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今日以後,敏願為主公效犬馬之勞!”

然後李敏便向公孫瓚一跪不起。

“呵呵!能得佳謀(李敏字佳謀)之助,是樂浪百姓之福啊!”

公孫瓚笑著把李敏扶了起來。而這話他到不是誇大之詞,李敏這個人在樂浪的確是一個名士,還十分受人愛戴,所以公孫瓚才打算拉攏他。

“佳謀久居樂浪,可知我現在應當如何接管樂浪事物?”

公孫瓚接著在和李敏分賓主落座後,便向他這麼詢問著。

“主公,以敏看來,公孫度一亡,主公派一良將鎮守朝鮮城,則樂浪盡屬主公!而樂浪乃是一大郡,由於中原戰亂,現在此郡在漢籍人口現在已達三十餘萬,其各世家豪強之民不下十萬。只要主公將馳道見到樂浪,或者開闢航路,則可令樂浪能交換中原谷糧,則樂浪更加繁榮。

不過,除了樂浪郡以外,現在樂浪南端有百濟、新羅和伽倻三國。其中百濟是**與召西奴所生的兩個兒子高沸流和高溫祚組建的統一國家,而新羅和伽倻兩國是兩國不如是兩個許多國聯合起來的邦國更為合適。其中伽倻國本是弁辰的後裔,弁辰則原本有十二的大國,後來被逃入這裡的高句麗人高遂成的兒子高首露入侵,滅掉了諸國分為六個更為強大的國家,以高首露建立的金官伽倻為共主,其金官伽倻的歷代首領則成為國王。而原本的弁辰裡的盧斯國則逃到了原本朝鮮辰國的地盤,融入了辰國,並且統治了原本歸附於辰國各城邦,建立以金城為中心的新羅國。而新羅國不同於百濟、伽倻的是,他們是純正的朝鮮原住民國家,雖然其中也融合了許多其他民族,當中也有萁子朝鮮的遺民,但是主體還是朝鮮的原住民,並且得語言也不是朝鮮半島其他國家得扶余語,而是辰國原住民得韓語。

這三個國家現在對我們都很友好,但是其中百濟最有野心,也因為是實力最強的一個需要打壓。”

李敏這麼向公孫瓚分析著朝鮮半島南方的局勢問題。

“這樣的話,佳謀以為只要遣一良將與你同守樂浪,則可保樂浪不失,朝鮮半島平安嗎?”

公孫瓚聽明白了李敏的話,便向他這麼詢問著。

“敏有生之年,定保樂浪無事!”

李敏則向公孫瓚這麼拱手保證著。

就這樣公孫瓚砍了公孫度的腦袋,誅滅公孫度的九族,沒收了他的全部財產。然後解散了公孫度抓來的壯丁,只保留一萬願意留下來當兵的樂浪原本公孫度的士兵。不過令公孫瓚感到意外的是竟然有近兩萬人願意留下來當兵,所以便抽調東北軍一些骨幹到這些降兵裡,新組建了兩個團,編號為二十八、二十九團。最後向樂浪各縣發書明事情,確認自己的統治地位,接著向百濟、新羅和伽倻三國發出詔告,樂浪戰事已平定。

然後過了二十多天,樂浪各縣均表示了臣服,而百濟、新羅和伽倻三國更是沒有什麼異議,公孫瓚便開始啟程回東北了。

而公孫瓚走時則留下夏侯蘭在樂浪重新編組第九師為樂浪師,編二十八團為騎兵團,二十九團為步兵團,升任樂浪中郎將。並且任命夏侯蘭為樂浪太守,李敏為郡丞,柳毅為都尉,陽儀為長史。

就在公孫瓚走後不久,陽儀就叫夏侯蘭以貪汙罪給砍了。

當公孫瓚來到番汗時,張遼就表示不想在臨屯師待著了,想回到公孫瓚身邊任職,公孫瓚便答應了他的要求。而公孫瓚考慮到單經一人處理不好臨屯郡的問題,便派邴原為長史輔佐他。

最後,公孫瓚便帶著這支勝利之師浩浩蕩蕩的回到了襄平城,接受整個襄平的歡迎。只是其中沒有太史慈的身影,誰讓他是海軍來著,所以只好自己回去自己玩了。

現在公孫瓚東北戰役,以他的東北軍大獲全勝而告終的全面結束。在此戰中他的對手實力分散,並且相對實力較弱,是他在半年多就獲得勝利的重要因素。而這場攻佔整個東北地區的戰役,使得他不但實力沒有受損,反而增長了不少。因為這一戰下來他的物資損失完全可以由他獲得的金錢和地盤來彌補,並且他還抓獲了二十多萬胡人來當勞工,還擁有了樂浪郡這一個人口大郡。

而隨著東北戰役的結束,就要考慮到東北建設和東北管制的問題了。

所以公孫瓚便宣佈建立新的漢州——平州。

平州以燕長城與幽州為界,西起榆關、北達黑龍江(因為烏桓和扶余都是漢朝屬國)、東與朝鮮半島的百濟、新羅接壤,在地圖上的確算是一個大州了。其中高句麗的領土則以訾水為界,分別分給了玄莬和臨屯兩郡,而真番郡還會往西擴充套件去爭奪鮮卑人的地盤。

其領內人口二百多萬:其中遼西五十多萬,遼西屬國十多萬;遼東三十多萬,遼東屬國十多萬;樂浪三十萬;玄莬兩萬,玄莬屬國烏桓三十多萬、扶余三十多萬等其餘屬國十多萬(裡面不包括高句麗等胡人的奴隸人口);臨屯一萬七千,轄東穢屬國五萬多人;真番郡五千人。這裡還不算世家豪強的人口和戰爭掠奪來的人口,以及駐軍人口,所以平州真正的人口總量應該有近三百萬。

這樣的資料已經高於歷史上同時的漢末時期了,這是因為公孫瓚的招人令,使得近幾十萬的中原人口進入東北所致,並且在以後公孫瓚的先進農業知識和醫學機構建立起來的話,人口還會增長。

接著公孫瓚便進行平州的人事和軍事安排:

鄒丹為平州刺史,升任撫平將軍,封為都鄉侯,擴建高顯為遼州治所州城。公孫瓚還派管寧任他的治中從事,幫助他治理平州事物。而鄒丹還統領東北軍第二軍,任軍長,東北軍第二軍名為平州軍,十二個主力團,十二萬人:

第十一師,名為高顯師,由鄒丹兼領師長,麾下編號第十四團的騎兵團,第十六團的步兵團,共有兩萬人。

第二師為遼東師,關靖任師長,領遼東太守,升任遼東中郎將。麾下編號第十五團的騎兵團,第十八團的步兵團,共有兩萬人。在遼東治所襄平城,公孫昭為長史輔佐。

第三師為玄菟師,皇甫酈為師長。麾下編號第十九團,共有一萬人。在玄莬治所侯城,劉政為長史輔佐。

第四師為真番師,嚴綱任師長,滿寵為副將。麾下編號第二十團的騎兵團,第十七團的步兵團,共有兩萬人。在真番治所扶黎城,王烈為郡丞輔佐。

第五師臨屯師,單經任師長。麾下編號第二十一團,共有一萬人。在臨屯治所番汗城,邴原為長史輔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第七師為遼西師,王門任師長。麾下編號第二十五團的騎兵團,第二十六團的步兵團,共有兩萬人。

第九師,名為樂浪師,由樂浪太守夏侯蘭任師長。麾下編號二十八團的騎兵團,第十九團的步兵團,共有兩萬人。在樂浪治所朝鮮城,李敏為郡丞、柳毅為都尉輔佐。

在這個安排下,除了任皇甫酈為玄莬太守和玄莬師的玄莬中郎將這個高職外,其餘主要將領都是公孫瓚麾下的親信。而軍隊的調動最大的就是將第十七團調到了扶黎,並且整編第二十團為騎兵團。

不過這些安排都要到到遼西去找遼西王去蓋大印去,這樣才算是在名義上合法,畢竟公孫瓚用的是真玉璽和獲得了皇室血脈的認可。

不過當公孫瓚到達襄平時處理這些事情時,已經是秋收的時候了。

但是,今年漢朝大旱,長江以北地區全部收成甚微,特別是中原地區更是有些鄉亭顆粒無收,連東北也跟著遭殃,使得中原人還是開始往北或者南方逃荒,使得中原形勢更加嚴峻了。而東北幸虧公孫瓚在這裡建有溝渠系統,受災面積還不大,但是公孫瓚還得開倉賑災,不過他這回到真不在乎,因為他存了很多糧食。

而漢庭司空種拂因為這場天災免官,青州農民因為天災起義,太行山上的黑山軍也過不下去了,開始南下和東進去找吃的。

不過因為附身公孫瓚的老張的到來,使得這場天災雖然可怕,但是沒有達到歷史上那種誇張的赤地千里的地步。但是漢朝的動盪卻依舊因為這場天災開始加劇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