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分兵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主公,高句麗之所以屢犯我境。實際上是因為其所在之地都是山川,並無良田之故。所以此時興兵,當滅其族,永絕後患!因為我們漢人經常資助他們,他們還如此侵掠漢境,其民如狼,只懂索取,素無恩義,留之必為大患。”

新歸附公孫瓚的遼東士人劉政這麼向公孫瓚著話。而劉政此時則是一身華服青衣,頭上只扎一個笄,沒有帶冠或巾幘,顯現出他灑脫的豪傑氣。

“主公,高句麗雖屬狼心狗肺之徒。但是,這是因為其民還沒有受到教化的原因,其匈奴、烏桓等胡人以前不是和高句麗一樣嗎?最後還不是服我們之教化了,這滅族暴行萬萬不可做啊!”

此時管寧則向公孫瓚這麼奉勸著。而管寧身長八尺、好鬚眉、容貌不俗,一身普通的葛布長袍的他卻顯得十分淵雅高尚、確然不拔。

“主公,匈奴、烏桓等胡人不是也歸附我們漢人後還經常反亂嗎?不過盡滅其族非是我背之行徑,也彰顯不出我們大漢的仁義。不如盡收其民遷入高句麗縣,派一高句麗校尉管領,則可無憂。”

邴原此時卻向公孫瓚這麼反對著管寧著話。而邴原此人與管寧一樣一身葛布長袍,卻和劉政一樣頭上只扎一個笄,身上則是顯現出五分文氣、五分雄奇。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你們得都很有道理,但是現在我軍才只行進到高句麗屬國濊國地界,這些事情等打敗了高句麗再吧!“

公孫瓚則是笑著向管寧、邴原、劉政他們三人這麼著話。而他此時正騎馬立在一處山峰上,看著濊國王庭處冒出的濃濃的宛如天柱的烽火。

此時公孫瓚大軍已經到達了濊國,而濊國離高句麗紇升骨城一百多裡,處在侯城東南、高句麗東北,剛剛踏入不鹹山山脈裡。

“報!——麴義領先登第一團攻破濊城,濊王盡殺子嗣,引火**!我軍正在進駐濊城滅火,”

此時一名漢朝騎士騎馬來到公孫瓚身邊這麼向他稟報著。濊王之所以放這場火**,是因為他知道公孫瓚惡胡的名號,並且他原本是玄莬屬國,但是卻因為近幾年來漢人內憂外患,而高句麗強盛和同源卻歸附了高句麗,而這次漢軍來襲他必然不會有好下場。所以濊王他才將自己子嗣全部殺死,引火**濊城的王宮,不想受到漢軍的侮辱,頗有後世明崇禎的風範,不過崇禎可沒燒宮殿啊!

“主公,濊國王室已不復存,濊國也已滅國。但是此城決不能荒廢,不如官兵駐守和調入漢民屯駐。”

戲能此時向公孫瓚這麼建議著。

“這個建議不錯!我正有此意將此城劃入玄莬郡中,而此處濊國以後就叫新賓縣吧!而我們則正是新到此處的賓客。呵呵!……”

公孫瓚同意了管寧的話,並將濊城改名為新賓城。

至此,濊國滅國。而濊國本是扶余和高句麗的母國,而濊人在夏商時本居於青州,屬東夷地一支。周滅商時,濊族被周所迫,大部分向遼東遷徙,和貊族融合。秦漢之際,濊在遼東建國,稱做濊王國。後歸屬玄莬屬國,在漢末被高句麗攻佔,淪為屬國,而現在則被公孫瓚攻滅。由於王室不存,其民淪為奴隸,被公孫瓚用作興建侯城直到高句麗的馳道之民夫。而濊國所收刮到的財寶除了大部分被公孫瓚私吞外,便分發給將士們一部分,其中麴義居功第一賞金千斤。其國中女子則淪為婢妾,不過由於濊王**,使得濊國王室女子都煙消雲散,沒有受到這種侮辱。

而就在公孫瓚進入濊城後,他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他身邊現在沒有一個知心人給他去尋覓那特殊意義的戰利品。因為這回他帶來的一大批能臣武將都是一幫行為過於端正的主,所到之處完全按照軍法處置,他也不怎麼好意思去囚困女眷的地方找個可人兒。何況現在他身邊還有他兒子在,怎麼也得維護自己那作為老子的光輝形象不是。所以此夜,他只好鬱悶的孤枕而眠。

“主公,這濊國,哦!是新賓距離高句麗紇升骨城一百多裡。我獲悉這裡去紇升骨城有兩條濱水道:

第一條是大水濱水道,謂之南路。要在這裡往南越過山脈,才可到達。不過翻過山後,有高句麗三處城防為阻礙,只有攻佔這些城才能到達紇升骨城。

第二條是鹽難水濱水道,謂之東路。我們沿新賓城東進到鹽難水後,再沿鹽難水而下便可達到紇升骨城,是我們漢軍歷來進兵高句麗的要道。但是路途則比較遠,而一路上則有高句麗的六處城防。”

進到新賓城後的第二天,郭嘉便在新賓城裡一處大宅裡指著掛著的軍事地圖,這麼向公孫瓚稟報著。

而對於公孫瓚來,現在他帶兵攻打高句麗來到這裡的地圖,只有從侯城到紇升骨城這段距離的,並且也不是十分詳細。而沙盤也才剛剛在製作而已,所以根本派不上用場。所以對於他的東北軍來,這裡依舊是一個陌生的地方。雖然他們曾經去大草原進擊鮮卑,但是卻是縱橫兩千餘裡,和在這不鹹山迷蹤之境完全不同。在這裡往前行,只能拿著馬鈞按照公孫瓚意思弄出來的指南針行進。而公孫瓚進兵到這新賓城時,他現在這十多萬兵馬除了白馬義從團全部還有馬匹外,已經全都成了步兵。

並且,還要的是,趙雲和夏侯蘭二將帶著三個騎兵團、兩個步兵團和烏桓、扶余等族領兵十餘萬去攻打高句麗北方的地盤了。

所以現在公孫瓚這裡只有:

劉備領白馬義從團,三千精銳騎兵。

麴義領先登第一團和先登第二團,兩萬重步兵。

臧霸領三個步兵團,三萬步兵。

高順領陷陣團,一萬重步兵。

共五萬三千人和五萬多輔助兵等十萬多人。

“諸君,大家認為走哪條路比較好呢?”

在郭嘉完途徑的問題,公孫瓚這麼向他麾下眾人詢問著。

“主公,南路雖然途程較近,但是山嶺之地卻不便於大軍轉運糧草,所以應當走東路。”

戲能此時則這麼向公孫瓚建議著。

“主公,霸所練之兵都教習翻山越嶺之術,我願單領兵走南道,以作策應。”

不過就在戲能剛完話,臧霸便這麼向公孫瓚請命著。

而臧霸此人字宣高,乃是泰山華縣人。臧霸父臧戒,曾任華縣獄掾,其間因依據國法,不肯聽從泰山太守憑私慾殺人。太守因而大怒,令將臧戒收監並送到太守府去,其時監送者約有百餘人之多。臧霸當時十八歲,聞訊後便引領從客數十人於費縣西山道中半途截劫,奪救親父,監送者見狀,均懼而不敢動,臧霸便與父親亡命奔逃於東海,而臧霸亦開始以勇壯聞名於世。後黃巾大亂起,臧霸從屬陶謙,拜為騎兵都尉。平亂後臧霸見陶謙過於專橫,便收兵回泰山,與孫康、孫觀、吳敦、尹禮等聚合軍眾,臧霸為統帥,屯於開陽一帶。然後漢庭因公孫瓚要建立馳道,便徵調天下刑徒和錢糧去往幽州。而青州刺史孔儀知臧霸名頭,也畏懼臧霸的兵盛恐難以控制,便命他去押運刑徒錢糧去往幽州,結果便留在了公孫瓚麾下。而孫康、孫觀、吳敦、尹禮四將則也被公孫瓚厚待,分別任校尉、都尉之職,從屬於臧霸,領他麾下的三個步兵團。

“宣高,你這話得可太有意思了。這麼,你認為我們應當分兵而進,而你則領兵走南路嗎?”

公孫瓚笑著向臧霸這麼著。

“正是。”

臧霸則一臉嚴肅的這麼回覆著。

“主公,峻願意和臧霸一起走南路。”

任峻此時則這麼向公孫瓚請命著。

“主公,宣高與伯達之議可行,我等兵多,分兵而進不但營造聲勢,也可令高句麗難以防備。”

郭嘉此時則這麼讚歎著臧霸和任峻的話。

“嗯!那就如此安排吧!”

公孫瓚便同意了臧霸和任峻的請求。

“主公,我想讓馬鈞與我們同行!”

此時任峻則繼續向公孫瓚這麼要人著。

“德衡乃是器具高明之士,我這邊的大軍為主力,你與臧霸則為輔助。所以德衡只能留在我們這裡。”

公孫瓚則沒有同意任峻的話。

“主公,由於我們路近,我敢保證我們會比主公先到紇升骨城城下。而此時我們軍可先在紇升骨城下建造攻城器具,主公大軍後至就不需要花時間了。”

任峻則這麼向公孫瓚著理由。

“哦?你讓馬鈞跟你們同行的理由,就是你會被比我先到紇升骨城嗎?”

公孫瓚繼續向任峻詢問著。

“正是。”

任峻回覆著公孫瓚的話。

“既然如此,我就答應你的要求,讓德衡與你和臧霸同行。”

而就這樣,公孫瓚答應了任峻的請求,和臧霸分別領兵兩路並進高句麗的紇升骨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