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紅塵之創作背景》三三(花兒凋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看山者帶著疲憊的身軀睡去了,就倚在窗邊的一塊木板上睡去了,第二天醒來時已是天大明,他揉了揉眼睛,彷彿是沒有睡好,走出房間,女記者早已為他準備好了早餐.

看山者顯得有些拘謹,不太習慣如此的享受,在家裡從來都自己動手,而如今卻要讓別人來侍候。

他吃完一餐飯幾乎是紅著臉度過的時間的。對在山村裡長大的孩子來說,的確有些不太習慣這樣的待遇。

一切就緒,他們下樓等待從縣城裡趕來警局裡的人和醫生,欲趕往寒風等墜崖的地方驗查情況,約莫三十分鍾過去了,一輛帶警標的車急馳而來,

一陣警鳴過後又是一陣急剎,在鄉鎮泥濘尚未幹的路上,濺得路人身上一身汙泥,由於見此是警車,路人只能是心怒顏歡的散去,轉過身又是一陣的痛罵。

車門開啟了,示意讓女記者和看山者上車,可看山者在那兒呆立了半天也沒反應過來。

不知是為何,或許是剛才警車那橫暴的一幕讓他無法接受,或許是因為從未坐過車,他感到害怕、、、、、、。

在極不情願的狀況下進了車,和女記者坐在後排坐上,當女記者慢慢地搖下車窗,聽著外面群眾議論紛紛的惡語,女記者才明白了剛才看山者為何遲遲地不肯上車。

她再看看山者的臉色,他此刻甚至顯得比那些群眾還憤怒。女記者怕出事,他用柔情把看山者擁入懷裡,看山者憤怒而又不可洩地感化哭了。

山路崎嶇而又艱險,一路上的顛簸到達目的地時已是下午兩時,大家忙不及侍地走下了車,可由於公路只能通向大道旁側,小道就得要行走了。

於是大家帶上了用具行穿於崎嶇的山路小道,半個小時過去了,終是到達了河溝,一路上都是跌跌撞撞,有的甚至摔下了不少的傷口仍掛傷前行。

當女記者再次觸及此景時,她有些目不忍睹。曾經的一切彷彿又迴盪在了眼前,現實與過去美好的憧憬之間作著比較,那是多麼害怕的慘狀。

一切工作進行著,唯有看山者和女記者在那塊絕痛的地方作著祈禱狀,在旁人看來這一切的假狀大可不必,即人已去又何故弄虛?

但若發生在自己的身上,或許你又會改變態度看事,這其實不能叫做迷信,只能說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未了便逝而痛感。

一切工作完緒,寒風等人的屍體被隨後趕來的殯儀車接走,女記者和看山者都痛哭不已,隨之這幾天在此守屍的人也相繼離去,又只得剩下寂靜的溪流聲永作不息。

一切的轉變竟是那麼地快,它彷彿帶走了一切又彷彿什麼也沒帶著,趁著時間的空隙,它改變了一切再還回一切,只得留下命運悲慼者在嘆嗚。

風緩緩地吹著河流兩旁的草木,像似要撫去一切的哀傷,一陣陣風吹過,即便是草低下了頭,樹彎下了腰也無法改變事情的發生。

曾經那慘烈的一切,即使是在百年過後也依然清見那沾在石壁上的那滴熱湧的鮮血。它記錄著年少輕狂的衝動,它記載著血汗史的愛情傳奇。

風壁無情硬逝你痕,青山綠水因你而變;看那懸崖上的那株開紅的花,它誓不屈地堅守著那年少的執著,即便是迷途亡命,它也會活得無比地絢爛。

不肯再回首的歲月就這樣地開始,當再一眼忘著那鐵恨的山壁時,女記者和看山者再一次地淚滴而下。

走出了叢林的山崗,那輛警車已在此等候了許久,儘管如此,警隊裡的人都能理解女記者等人的心情,那種恨而又不能忘卻的地方,叫人懷念著痛。

看山者目送著女記者上了車,他自己卻站立在原地不動,當人們都勸他上車時,他卻笑了笑道:不用了,我從這痤山翻過去回家更近一些。

如果坐車回家還得多繞上半天,浪費時間浪費錢,你們放心吧,這條路我熟悉,曾經下探過幾次,應該能通往我家裡,這山在你們看來是挺難,是條死路,可在我眼裡就如平坦的大路。

在幾經勸說下,看山者執意不聽,硬是要從山崖的小路翻回家,在沒辦法的情況下,女記者對他作了短暫的錄音採訪和祝福後,彼此分道揚鑣。

望著絕塵而去的小車,看山者的心更是沒了把握,雖比飛馳的汽車略顯平靜,但內心的狂熱湧動在激奮著他,一定要戰勝眼前的這痤大山,他定要親體一下寒風臨終前的這道坎。

透過這次險途,他想代表著寒風從山頂跌下就要從谷底爬起,雖不能真正地戰勝些什麼,但也得要在精神上做著象徵。

夕陽快西下的山崗,看山者正向一座大山進攻著,他必須要在天黑之前攀過此崖才算安全而返,否則命運將會和他開著天大的玩笑,掛懸於此,上下不得求逸。

他小心翼翼選抓著每一塊石壁攀登著心中那不可戰勝的大山,偶爾會一陣風吹過,讓他無處可躲,只得是趴在石壁上躲上一劫。

風彷彿是越刮越猛,他好幾次都有著想要放棄的念頭,可最終還是憑著信念與支援戰勝了大自然,他慢慢地明白,這次的攀越主題是戰勝這痤大山。

可主要的卻是要戰勝這攀越途中的種種阻險,這才是他最大的敵人,若能取此良策心定能輕鬆地越過此山,但此時境地,又何來之賢人獻策?左思右想也只得靠自己了。

有些石頭是不能硬去掰的,否則會隨著松碎的石塊一快兒墜下萬丈深淵。曾經好幾次都躲過了險的發生,幾經折騰,他已是滿頭虛汗四肢無力。

時間並沒有因他的慘狀而停留,幾陣疾風一掠而過,斜陽揹著大山不見了,只留下那偉岸而荒涼的影子。

他的手已被荊棘刺破了皮,但他依忍受著劇痛不斷向上攀爬,不知覺地,當他抬頭一看,怎麼有一股陽光在柔射著眼?他差點被這“突如其來”的現象給迷濛。

待他稍作鎮靜,他才明白這一陣子的努力沒白費,只差一步之力便可完成勝巔。他回望了一下自己艱步的旅程,感到萬分欣喜。

他使勁往上一撐,一大塊石頭相隨之而滑落,看山者被嚇得滿頭大汗,所幸的是人已站立於安全地帶,再回首茫然不知所措,再回首已是驚然虛汗。

再回首已不再是當年之勇,再回首夕陽滿坡,再回首更是荒涼落漠。再回首、、、、、、已不再堪回首。

他站在山頭上大叫道:寒風哥,你就安心地走吧,我會常來看你的,這痤山從此便是你的啦,我就把它當作你來照看,從此這痤無名的山便叫做“寒風”山。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看山者帶著幾許憤疾地說完便轉身離去了,他不忍心再多去看一眼,那樣他的心就會更痛。

一路回家的路上,怎麼感覺有些走不動,怎麼平日黑夜裡都能熟穿梭的路今日卻特別地陌生,甚至連路都有些找不著了。一路上他是迷濛著撞回家的。

按寒風生前的要求,他被葬於父親和弟弟的旁邊,那天村裡所有的人及縣公安機關和政府領導人員都來為寒風送行。

寒風的母親和女記者、看山者那天哭得已不再清醒,可知短暫的情感何至深。

好多年過去了,寒風的墓上已長出了黃花,女記者和看山者還是每年按時來那個地方為寒風掃墓。

當那天看山者和女記者來到墓前時竟發現一身村高大的女子戴著墨鏡已把寒風及其父、弟的墓都打掃得乾乾淨淨的。

女記者放下了手中的祭物便道:你就是寒風生前的女主角冰雪吧?

那身村高大的女子摘下墨鏡道:正是,你就是那個聰慧多情的女記者?謝謝你曾照看寒風,寒風在地下曾有你這樣的女人相伴他已矣足。

女記者望著寒風的墓淡淡地道:可他再怎麼也不會明白,如此應有的一段情卻讓他賠上了太多,我想他始終都是充滿後悔的。

冰雪稍頓了頓道:都是我不好,我這麼多年來、、、、、、。冰雪含著淚道完了跟寒風分開後發生的一些事、、、、、、。

自家人強迫地與寒風分開後,冰雪日夜地思著寒風,盼其能早日地再回到寒風身邊,可越這樣地想家人就越不給她機會,幾次不問其明地對她施以暴力毒打。

她實忍受不住家人如此地折磨,在飯店裡一起幹事的小姐妹引導下她出逃了,這次沒向寒風而去,她怕如此作為會給寒風帶來不吉。

沒料這次出逃卻被家人及時地找了回來,回到家又是一陣毒打,這次致其冰雪的腿殘缺,隨後家人並沒對其看管,因誰都不會想到她會再一次有機會逃脫。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冬日,冰雪獨自地拄著柺杖在貴陽的街頭行走,正當行致一公園旁時,因不小心滑摔倒了。

走過來扶起她的竟是一外國人,冰雪不知該說什麼好,只憑其糼學與對方說了句簡單的英文謝詞,沒料對方卻會中文便扶冰雪往其座椅處聊了起來。

冰雪把一切都告知那位外國朋友,於是他們便相投於情,那位外國朋友也深同情於冰雪的遭遇,當即便答應帶冰雪遠走,逃離苦海。

在如此之關頭,別說是個好心的外國人,就算是個無能的討飯者她亦願隨其過那種自由無綀的日子。

當如此慘狀,更是沒臉再相投於寒風,所以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沒能與寒風再聯絡過。冰雪哭紅了眼地傾訴著。

冰雪與她的外國朋友這麼多年來也一直都過著飄泊的生活,雖生有一女但卻未能經過法律效應,冰雪坦誠著這麼多年來一直都還思念著寒風、、、、、、。

女記者正欲說些什麼,卻被冰雪把話給擋了回去道:你們都別說了,我知道這麼多年來我虧欠了寒風及我的家人,才讓這樣的慘禍發生。

其實我比誰心裡都不好受,我在此以對你們表示感激,感激你們對寒風的一些照顧。這亦是我不及你們的。你們就讓我把心裡的話說完,然後我便下去陪伴寒風、、、、、、。

此話一出,頓嚇出了女記者和看山者一身的冷汗,他們怎麼都不會理解冰雪會作出如此的決定。

他們也更不瞭解冰雪與寒風的感情何等的重,或許聽此一話便能明白他們倆的感情何至深。

女記者和看山者都極力地勸阻著冰雪思緒的衝動,可不管旁人說什麼都無法阻擋冰雪作出的決定,彷彿就如人欲飄於空中無法阻止其降落。已悲途到了無藥可救的地步。

冰雪省著最後一口氣講完了她的願望,她希望她死了之後能清化倆家人的恩怨,從冰雪的心事可看出女記者已懷有了寒風的骨肉,故且而講。

隨後便道:希望女記者和看山者能抽空去看望她的女兒,便叫女記者待她去後勸說那位外國朋友回到貴陽繼續自己的生活便養大自己的孩子、、、、、、。

話罷,她把早已準備好藏在袖子裡的小刀向自己的心臟刺去,這一招已叫人無力回天。

看山者和女記者都還未反應過來何事,她已倒在了血泊中,就躺在了寒風的身邊,或許這樣她才能感到安穩,心才感到靜淌。

血染紅了墓前的土地,那一直都在清水中淨長的草今日卻有了“葷”的相伴,那墓上的小黃花還在風中搖曳著,它不懂那血染紅土地的哀愁,可它卻掉下了花瓣飄零於這楚痛的季節。

在這樣的一個百花綻放的季節,如花一般年華的姑娘去了,多麼符合的季節,如花瓣一般地凋落,是風的無情還是地球太具吸引力?

得不到的證實總感覺惋惜太多,其實什麼事情的發生只應有一個原因,悲劇亦如此,從一開始到現在,一切的罪遭都皆因衝動而起。

人去必不得復生,這道理誰都懂,再大的難過也會隨著時間的久去而消散。而久存於心底不忍事情就此罷休的人定是自己的摯友。

聞聽此息,冰雪的外國男朋友不惜從貴陽連夜地趕回,帶著兩歲的女兒一路勞奔著,身心的勞累足可以折磨致死一個人的精神,往往撐到最後的方才是最強者,這樣的痛苦遭罪對於一個異國的人在一個偏遠的村莊來說才是剛剛開始。

村裡的人聽說有位外國朋友要趕來為冰雪送別,村裡的人提前了一天就在縣城等候,當冰雪的那位外國朋友一走下車便引至了太多人的圍觀。

對於久臥於山莊的人們來說見到一位外國朋友簡直就是莫大的希奇,就如現實中城裡的人見到外星人一般地希奇。

他們探究著那位外國人的長相等等,他們歡喜的好奇心完全掩蓋了此刻外國人的悲痛。(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