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市中心醫院。

下午龐建業又做了一例腹腔鏡下右肝腫瘤切除,手術做了三個多小時。

走出手術室,龐建業還是相當滿足的。

在別的醫院做手術,和在自家醫院做手術感覺還真是不一樣。

龐建業是科室主任,在自家科室也是老大,不管做什麼,也是一大群人吹捧,在肝膽外科,難道還有人敢說龐主任一句不是?

可總是那麼一群熟悉的人吹捧,時間長了其實也沒什麼意思。

這就像是看電視劇,再好看的電視,看第一遍的時候還看的津津有味,看第二遍的時候看著還行,看的次數多了,好像也就那麼回事。

可到了其他醫院,等於又換了一個新的電視劇,雖然劇情上大同小異,畢竟演員不一樣了不是嗎?

最主要的是,還有同級別的同行拍馬屁。

連續兩臺手術,倒是讓龐主任把遇到方樂之後的陰霾一掃而空。

雖然上午看了方樂做手外手術的時候著實讓龐主任有點小壓抑,可過去了也就過去了。

對於外科醫生來說,快樂永遠都在高難度的手術之中,就像是學霸解題一樣,別人不會的自己會,倍有成就感。

“龐主任今天下午的這臺手術做的相當了不起。”

楊興學確實是不錯的捧哏演員,笑著道:“就剛才,我都覺的可能要出意外,沒想到龐主任您舉重若輕的就完成了。”

龐建業很高興,楊興學其實也很高興。

龐建業是手術做的爽,楊興學則是跟著學習學的爽,更有人帶著做手術,那是每一位外科醫生的夢。

就龐建業這一手還是去米國學了一年才學回來的,又不是人人都是龐建業,能出國,能有關係。

在自家醫院,不出門就把技術學到手,也是倍舒服的事情。

雖然龐建業教的時候明顯藏私了,但是只要跟著看,總是能學一些的,人家龐主任學了一年,總不能讓他兩三天就學會吧。

說著話,兩個人就到了食堂,一邊吃著飯,一邊聊著天。

吃過飯,時間差不多就是七點左右了,龐建業就住在醫院的招待所,楊興學特意帶了好茶葉,到了房間陪著龐建業說著話。

聊到差不多晚上八點多的時候,門口傳來了敲門聲。

楊興學起身過去開門,房門開啟,副主任站在外面。

“有事?”

楊興學的眉頭下意識的就是一皺,心情就有點不美麗了。

這麼晚了副主任來這兒找他,肯定是有患者了,而且還是比較麻煩的那種,下班之後下級醫生不到萬不得已那都是不會隨便打擾上級醫生的。

副主任都處理不了,可見相當棘手啊。

“楊主任,我剛才聽說方教授在醫附院做首例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呢。”副主任說道。

他知道楊主任關心這個,所以得到訊息第一時間就來告知楊主任。

“首例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

楊興學吃驚的嘴巴大張。

上午方教授還在自家醫院做手指呢,怎麼晚上又去了醫附院那邊做首例了?

又是首例?

怎麼這首例到了方教授身上就像是吃飯喝水一樣簡單?

“什麼首例?”

龐建業聽到聲音走了出來。

“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

副主任說道。

“方教授在醫附院那邊做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

龐建業嘴巴微張,有點不敢相信。

這個手術的難度並不比右肝切除難度低,而且這個手術相比腹腔鏡下肝切除來說遇到的機率要低一些。

胰腺炎,除非是慢性的,一般會選擇擇期手術,急性的,往往都是急診手術,開腹式為主,腹腔鏡手術的機率低。

有的手術想要學也不是你想學就能學,首先要有患者。

所以,特殊的患者對各大醫院來說其實都算是比較稀缺的資源。

後世一些人評價R國,說R國的醫療之所以發達,在腦外、手外、心外等領域都能處於領先水平,正是因為當年用華夏人做實驗的結果。

正是因為R國人殘暴的用大量的華夏人做實驗,這才能讓R國在醫療、生化等方面取得不俗的成果。

這個說法是非常靠譜且真實的。

現代醫學,絕對離不開實驗,動物身上實驗的再好,最終還要在人身上測試,只有測試過關了,才能使用在臨床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少人評價中醫,說庸醫害人了,中醫耽誤了多少患者了,事實上現代醫學的發展史同樣是一部血淚史,現代醫學之所以能在短短的二百年的時間內快速發展,和當年的混亂和戰亂脫不開關係。

龐建業之所以驚訝,也正是因為這個手術難度不低,卻沒有肝切除手術容易遇上,就像是方樂做的半離體。

這一段時間,很多人都琢磨肝移植,卻很少有人琢磨半離體,也正是如此。

“聽說是方教授遇到了一位急診,送去了醫院.....”

副主任簡單的說了一下情況。

“走。”

楊興學急忙道:“這會兒手術應該剛剛開始,咱們去看看。”

“啊......對。”

龐建業急忙點頭。

首例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這對龐建業來說那都是不小的誘惑。

一時間龐建業那點和方樂比較的心思早就沒了,人家能做腹腔鏡下右肝腫瘤切除,還能做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這水平不知道高到哪兒去了。

醫附院,手術室。

方樂先給張曦月打了個電話說了一下情況,這才換了衣服,開始準備手術。

“準備五個套管!”

方樂在手術室指揮著,畢竟是首例,很多醫生都不太懂,腹腔鏡手術大多數醫生來說都算是比較陌生的,更何況是首例。

“裝置除錯好了沒有?”

方樂走到近前詢問。

“沒問題。”

負責除錯的醫生急忙道。

這也是在醫附院了,在有的三甲醫院,真的不一定有這個條件。

“方教授,患者送來了。”

安曉博過來對方樂說道。

“準備手術。”

方樂說了一句,參與手術的醫生急忙就位。

麻醉師一邊確認患者狀況,一邊驗明正身,之後進行了麻翻。

“隨時注意患者情況,有異常記得彙報。”

方樂對麻醉師說道。

參與麻醉的是麻醉科的一位副主任,對方急忙答話:“方教授放心,我操心著呢。”

方樂已經不是第一次在醫附院做手術了,之前做的雖然是常規肝切除,但是麻醉科的副教授可不敢在方樂面前拿大。

而且能參與首例手術,對麻醉師來說也是經驗的積累。

這種手術,只要能上臺的,多少都能沾光,不說名氣,就是經驗那是多少錢都換不回來的。

“刀!”

方樂站在主刀位,一伸手,器械護士把手術刀遞給方樂,方樂在患者的右肋位置劃了一條大概八公分長的切口......

醫附院停車場,車剛剛停穩,楊興學和龐建業就下了車,急匆匆向著醫附院裡面而去。

這個點,整個醫院也只有急診科的燈亮著,門診那邊早已經下班了,漆黑一片,除了急診科,也就是後面的住院樓還亮著燈。

到了急診科門口,兩人就遇到了在門口抽菸的李萬江,李萬江面前站著三個人,李萬江一邊抽著煙,一邊和三位員工說著話。

“李總!”

楊興學愣了一下,才確定自己沒認錯人。

“楊主任。”

李萬江笑著道:“這麼晚了,楊主任這是?”

“聽說方教授在做手術,過來看看。”

楊興學笑著道。

“就在急診科手術室。”

李萬江笑著對楊興學說道。

“謝謝李總。”

楊興學道了聲謝,這才進了裡面。

到了手術室,兩人踩門而入,換了刷手服進去,周啟文正站在邊上看著。

“楊主任?”

因為帶著口罩,周啟文看了好半天才認出楊興學,不由的道:“楊主任到了我們醫附院就像是到了自己家一樣啊。”

“周主任開玩笑了,這不是外面沒人嗎?”

楊興學笑了笑。

倒也不是沒人,而是外面的醫生都認識楊興學,雖然楊興學不是自家醫院的,那也是科主任,普通醫生怎麼好意思攔著?

反正周主任也在裡面呢。

“方教授做的這是手助式?”

龐建業卻沒心情關注別的,而是看著正在做手術的方樂,方樂最初在患者右肋開的切口正是為了放置手助裝置。

方樂一邊操作,一隻手還在患者的腹腔內,維持正常的氣腹壓力,用右手進行分離和重建。

龐建業在米國學習過,知道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一些術式,一種是不藉助手助裝置,用六個套管,一種是五個套管,藉助手助裝置。

方樂用的正是後來改良之後用五個套管,藉助手助裝置的術式。

借用手助裝置,伸人腹腔的手可以輕輕的牽引、觸控腫瘤或者囊腫的範圍、評價腫瘤是否能夠切除,同時還可以用手指壓迫控制出血,以及幫助體內縫合.....

這會兒方樂一手在腹腔內,一邊藉助腹腔鏡分離重建,切除......

龐建業剛進來,目光就被方樂的操作所吸引,邊上週啟文和楊興學的對話他是一句都沒聽進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