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鳩摩智的奇妙之旅,同行是冤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沒錯了,就是這裡!”

神凋走進石門,又是一個山洞,其中有二十四間石室。

每一間石室中,都有一句《俠客行》詩句,都是一門武功。

“慕容大官人,你的春天來了。”

它過目不忘,很快將二十四間石室的武功全部牢記於心,然後上傳。

“阿凋,多謝了!”

慕容復大喜過望,連忙修煉。

《俠客行》不是一套武功,而是整整二十四套武功,每一句一套。

第五句【十步殺一人】、第十句【脫劍膝前橫】和第十七句【救趙揮金錘】,每一句都是一套劍法。

第六句【千里不留行】、第七句【事了拂衣去】和第八句【深藏身與名】,每一句都是一套輕功。

第九句【閒過信陵飲】、第十四句【五嶽倒為輕】和第十六句【縱死俠骨香】,每一句都是一套拳法。

第十三句【三杯吐言諾】、第十八句【意氣素霓生】和第二十句【烜赫大梁城】,則是吐納呼吸的內功。

每一句的每一套功法,都是一旦流傳到武林中,必然會引起腥風血雨的上乘武功。

【十步殺一人】是快劍。

十步一殺,劍出如龍,類似於華山派的奪命連環三仙劍,威力卻不可同日而語。

【脫劍膝前橫】是守劍。

身前三尺我無敵,縱然萬箭齊發,我自無懈可擊。

【救趙揮金錘】是重劍。

揮劍如揮錘,開碑裂石如同兒戲。

【千里不留行】兼具速度和耐力,在同等速度前提下,功力損耗比他知道的任何輕功,都要少得多。

【意氣素霓生】能修煉出氤氳之氣,和紫霞神功如出一轍,卻又更加高明。

而【煊赫大梁城】一旦修煉有成,一聲暴喝便如驚雷般震動整座城市,何等恐怖?

區區一首詩,足足囊括了二十四套上乘武功。

如果僅僅只是這樣,也不過就是一套類似於九陰真經的武學寶典。

它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是第二十四套武功。

最後一間石室的牆壁上,表面上是一些蝌蚪文,其實是紛繁復雜的穴位圖,詳細刻畫了人體的所有經脈穴道。

前面的二十三套武功,每一種都截然不同,實際上只是第二十四套武功的基礎。

這套名為【太玄經】的武功,居然能將前面二十四套武功融為一體,並且完全保留了每一套武功的獨特之處,實現了武學層面的大一統。

九陰真經號稱是天下武學之總綱,收錄了幾十上百種上乘武功,並且加以完善,但也僅此而已。

九陽神功號稱“天下諸般內功,皆不逾九陽神功之藩籬”,練成後天下武學皆附拾可用,但依然還有不同武功、招式的概念。

小無相功不著形相、無跡可尋,只要修煉此功,再知道其他武功的招式,就能模彷別人的絕學,甚至勝於原版,但也終究只是模彷而已。

而太玄經則更進一步,徹底打破了武功招式的概念。

一旦練成這套武功,便能將所有武功合而為一,再也分不出劍法、刀法、掌法、腿法。

這是整個金庸體系中,從未有過的創舉。

太初有道,道法自然,眾妙之門,玄之又玄。

它秉持自然大道,玄妙無窮,甚至能開啟心智,以武入道,達到了就連黃裳、斗酒僧、慕容龍城、段思平都沒有達到的境界。

整個金庸體系中,能和它相提並論的,或許只有達摩祖師所創的易筋經、張三丰所創的太極神功、逍遙派已經失傳的逍遙御風,以及合二為一的九陰九陽。

如此神奇的武功,究竟是誰創造的?

此人的武功和智慧,絕不在達摩祖師、張三丰之下!

難道真是詩仙李白不成?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太玄經已經達到了武學的極限。

它依然屬於先天層次,並沒有達到天人合一境界。

修煉有成的石破天,能將石壁震碎,卻無法讓整個俠客島毀滅,那是火山噴發的傑作。

縱然天下無敵,也還是天下而已。

它雖然完成了所有外功招式的統一,卻並沒有完成內功心法的統一,無法像北冥神功那樣吸取他人功力,也無法像神照經那樣連死人都能救活。

而後者,整個金庸宇宙中,無人能夠做到。

慕容復盤膝打坐,雙眼緊閉。

前二十三間石室中的所有武功,在他腦海中一一出現。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他精通百家武學,明悟九陰真經、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小無相功等內功絕學中蘊含的武學至理,這前面二十三套武功對他來說,並不困難。

只要不去理會詩句旁邊的注視,僅僅將一句句詩當成了一幅幅圖畫,自然能夠修煉。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沒那麼容易。

只要識字,就難免受到文字的影響。

想要克服這種影響,需要極強的意志力。

而想要修煉這二十三套上乘武功,還需要極強的內功修為作為基礎。

石破天之所以能用極短時間的時間,練成這些武功,是因為他早就打通了任督二脈,修煉出陰陽二氣,並且將陰陽二氣合二為一,擁有了獨步中原的絕頂內功。

換成白自在、謝煙客之流,根本練不成!

慕容復此時的內功修為,絲毫不弱於修煉太玄經之前的石破天,武學造詣更是遠勝對方,修煉起來也更容易些。

但這二十三套武功,畢竟是上乘武學,其中蘊含的武學道理,有些對他來說甚至極為陌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有時候一天就能練成五六套,有時候七八天也練不成一套。

最後一間石室的蝌蚪文,對他來說反而要容易得多。

因為他也不認識!

太玄經的誘惑力遠超易筋經,慕容復索性返回大輪寺,端坐於寺廟之中,露天修煉。

不管是風吹日曬,還是暴雨傾盆,都無法影響他分毫。

足足過了一個月,他終於將前面二十三套武功修煉完成,開始修煉《俠客行》的最後一套武功,白首太玄經。

與此同時,鳩摩智終於從少林寺返回,內心說不出的喜悅。

易筋經,終於到手了!

早在20天前,他就來到了少林寺,換上了少林寺的僧袍,蒙著臉,潛入其中。

少林寺鎮派至寶、最強武功,會藏在什麼地方?

當然是藏經閣!

當天晚上,他就潛入藏經閣,到處翻找,很快找到了一本武功秘籍。

少林寺七十二絕技之一,燃木刀法!

雖然不是易筋經,但畢竟是上乘武功,還是他沒修煉過的那種。

他如獲至寶,於是到庫房借了筆墨紙硯,花了不少時間,將整本書抄錄下來,繼續找。

結果第二天晚上,他正在翻閱經書時,忽然碰到了同行!

同行是什麼?

冤家!

兩人大打出手,居然不分勝負!

因為謹慎,兩人都沒用標誌性的獨門武功,而是用少林七十二絕技,所以根本無法判斷對方是誰。

打完後,各翻各的。

本以為就這樣繼續翻下去,還挺好。

結果第三天晚上,又碰到了一個同行!

詭異的是,那兩個同行似乎認識,這讓他心慌無比。

這兩個傢伙,該不會聯手揍我吧?

但他很快發現,自己想多了。

新來的同行和他打了一架,用的也是少林七十二絕技,也是不分勝負。

而之前的同行,居然全程旁觀,根本沒有出手的意思。

這兩個同行,不是一夥的!

鳩摩智放心之餘,內心對於少林寺的評價降低了不少。

什麼千年古剎?

什麼中原武林的泰山北斗?

什麼天下武功出少林?

狗屁!

那麼多人潛入藏經閣偷學武功,整個少林寺居然連一個僧人都沒發現?

少林寺,恐怕還不如大理的天龍寺!

足足找了三天,鳩摩智翻遍了整個藏經閣,還是沒找到易筋經,決定去其他地方找找。

少林寺除了藏經閣,和武功相關性最大的地方,當然是達摩院、菩提院、羅漢堂。

他先去達摩院,然後去菩提院,偶然聽到有僧人提到“一夢如是”,似乎是什麼重要的東西。

難道是易筋經?

鳩摩智認真觀察,仔細思索,終於想通關節,從一個銅鏡後面找到了易筋經,內心大喜。

然而剛剛拿到易筋經,正要離開,卻撞見了第四個潛入之人。

此人和他們三個不一樣,一點都不專業,潛入少林寺居然不蒙面,看起來很年輕,大約只有三十來歲。

這麼年輕,實力一定不行!

他一向自信,認為天下能和他打成平手的沒有幾個。

可怎麼都沒想到,先是在天龍寺中遇到了枯榮大師,又在大輪寺遇到了慕容復,還在少林寺遇到了兩個同行。

這四個人,三個不弱於他,一個比他還強!

這讓鳩摩智大受打擊。

此時看到又有人潛入少林寺,立刻動了歪心思,悍然出手,用的是剛柔並濟的金剛般若掌。

巧了,對方用的也是掌。

更巧的是,對方那一掌,居然比他還強!

丐幫絕學,降龍掌!

毫無疑問,此人就是丐幫幫主喬峰。

他潛入少林寺幹什麼?

他明明比我小二十多歲,為什麼比我還強?

鳩摩智想不通,也來不及多想。

交手的動靜太大,很快吸引了玄慈等少林高僧的注意。

他本來就被喬峰一掌打傷,狀態不佳,又被四個玄字輩的高僧圍攻,差點喪命,好不容易才逃出少林,在荒野中休養了五天,這才啟程返回。

而這一路上,他都在修煉易筋經。

易筋經不愧是武林至高絕學,確實不凡。

雖然僅僅修煉了十幾天,他卻彷佛開啟了一扇窗,看到了另外一個世界。

不光修為突飛勐進,提升不少,而且還融會貫通,將不同的少林絕技合而為一,威力暴增,信心滿滿。

如果再和慕容復一戰?

他已有三分……不,一分勝算!

忽然,鳩摩智停住腳步,雙手合十:“阿彌陀佛,施主既然來了,就請現身吧!”

“明王不愧是吐蕃國師、武學宗師,果然功力深厚,佩服佩服。”

沙啞沉悶的聲音響起。

一個輪椅從遠天飛來,停在了鳩摩智面前,上面坐著一個拄著柺杖的青袍老者。

此人長鬚垂胸,根根漆黑,肌肉全部僵硬,眼皮無法閉上,臉上自更無喜怒哀樂之情。

他面目被毀,雙腿殘廢,腹部不斷鼓脹收縮,聲音竟然是從那裡發出的!

“好一個腹語術,段施主好手段!”

鳩摩智讚歎道,“段施主好快的速度!貧僧本以為施主要再過十天半個月,才能光臨本寺,沒想到這麼快。”

段延慶陰惻惻的說道:“明王以六脈神劍劍譜誘惑,我豈能拒絕?”

“段施主快人快語,看來是同意交換了?”

“明王既然提出交換,自然是算到我一定會同意,又何必廢話?”

段延慶很不爽。

在他看來,六脈神劍是他家的武功,豈能落入外人之手?

如果有可能的話,他恨不得殺之而後快。

所以他並沒有第一時間現身,而是隱藏在暗中,隨時準備偷襲。

結果還沒出手,就被鳩摩智發現了。

這廝不光比他禿,而且比他強!

“段施主快人快語,既然如此,就請到寺中一敘!”

“好!”

兩人聯袂而行,沒過多久來到了大輪寺,臉色變得凝重無比。

距離大門還有數百米,他們就已經感知到了一股浩瀚澎湃的真氣波動。

“好強的功力,真乃段某平生之僅見!”

段延慶不動聲色的退後幾步,“想不到大輪寺除了明王之外,竟然還有高手!看來這天下武學的中心,不是天龍寺也不是少林寺,而是這西域吐蕃大輪寺!”

鳩摩智緩緩搖頭,臉色凝重:“大輪寺中,並無此等高手。”

如果真有這等高手,他何必捨近求遠,謀求易筋經和六脈神劍?

不光大輪寺中沒有這等高手,全天下恐怕都找不到。

此人的內功修為之深厚,他不光沒見過,甚至聽都沒聽過。

當今世界,早已經是武學末世,居然還有段思平、慕容龍城、逍遙子那種級別的存在?

這怎麼可能!

兩人對視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神中的凝重。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