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我叫王臨,專殺韃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張翠山若有所悟:“這九陽神功果然玄妙,我只看懂了八成。”

俞蓮舟眉頭緊鎖:“我的悟性不如五弟,只看懂了六成。”

宋遠橋嘆了口氣:“我雖然痴長幾歲,但悟性不如五弟和二弟,只看懂了四成。”

俞岱巖、張松溪、殷梨亭、莫聲谷面面相覷,不想說話。

因為他們只看懂了三成。

至於張無忌,雖然天資悟性不亞於張翠山,但畢竟年紀太小、修為太低、見識太少,看懂的連一成都不到。

人和人的差距,有時候比人和豬還大!

“二叔四叔五叔六叔七叔,剛相內功修為極其深厚,不弱於少林寺的空性,阿二阿三是他的師兄,肯定更強。”

宋青書沉聲道,“你們不妨將九陽神功練成再下山,也不遲。侄兒先下山為各位叔叔打探訊息,尋找阿二、阿三和金剛門餘孽的下落,探聽汝陽王府的動靜。”

眾人紛紛點頭。

他們之中,只有宋遠橋、俞蓮舟的內功修為不亞於少林空性,其他人都要差了不少。

真要是碰到了阿二、阿三,未必能殺了對方,反而有可能被對方所殺。

但如果練成九陽神功,那就不一樣了。

他們本來就根基深厚,天資悟性也都是一流,又有張三丰親自教導,內功修為必然突飛勐進。

也許要不了幾年,武當七俠就會超越少林寺三渡四空、明教左右光明使者、四大法王,成為江湖中最頂尖的存在。

俞岱巖沉聲道:“青書,一切小心,探聽到訊息就設法通知我們,千萬不要逞強。”

“三叔放心,青書明白。”

第二天一早,宋青書帶著白猿再次下山。

這一次,他並沒有駕駛昆式戰機,而是選擇騎馬、步行、乘船、坐轎等傳統方式,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

這讓他心胸開闊,對修煉武功也有好處。

這一日,一人一猿來到漢水之畔,忽然看到一條小船順流而下。

划船的是一個虯髯大漢,船上還有一男一女兩個小孩,看起來還不滿十歲。

後面還跟著一艘大船,船上是四個番僧、七八個元朝武官,以及滿船的元兵。

嗖嗖嗖!

這些人紛紛射箭,羽箭破空,嗚嗚聲響。

那虯髯大漢揮舞船槳,將周圍的羽箭全部擋住,顯然武功不錯。

忽然聽到一聲慘叫。

小男孩後背中了一箭,箭頭射入心臟,一命嗚呼。

虯髯大漢焦急萬分,拼盡全力護住了小女孩,也被射中了幾箭,傷勢極重。

宋青書眉頭緊皺。

那些番僧,穿著打扮他見過,顯然是金剛門弟子。

而那些元兵,多半是汝陽王麾下!

“奇怪,這一幕怎麼感覺有些眼熟……”

宋青書來不及多想,整個人宛如上天梯一般飛上天空,在半空中騰挪週轉,直奔大船而去。

“不好,是中原高手!”

“好快的輕功,好強的內功,不能讓他登船!”

“萬箭齊發,射死他!”

一名武官下令,所有元兵齊射,卻根本射不中宋青書,反而被他在半空中抓住幾根,反手扔了出去,插入了幾個元兵的喉嚨。

頃刻間,他落在了大船上。

一名武官連忙叫道:“你是誰,竟敢對我們動手?你可知道我們是汝陽王麾下……”

噗呲!

宋青書一劍刺破那名武官的喉嚨,冷笑:“我叫王臨,專殺韃子!”

他手起劍落,幾個回合就將所有元朝武官和元兵,殺得乾乾淨淨,只剩下四個番僧。

他們嚇得渾身發抖,其中一個說道:“你……你最好放了我們,否則……否則師父肯定會殺了你!”

宋青書挑眉:“你們的師父是誰,阿二還是阿三?”

“你……你怎麼知道這個稱呼?”番僧們臉色大變,慌亂無比。

金剛門第二代弟子是“剛”字輩,他們的師父也不例外。

而所謂的“阿二”、“阿三”,其實是汝陽王之女“敏敏·特穆爾”,給汝陽王手下三大高手起的名字,按照年齡和實力排行,只有汝陽王府之人才知道。

這人是怎麼知道的?

難道他是汝陽王招攬的中原高手?

宋青書冷哼:“回答問題!”

“是,是阿三!”

“他在什麼地方?”

“師父就在附近,馬上就要來了!你最好放了我們,否則等他老人家來了,一定會殺了你……”

番僧話還沒說完,就被虯髯大漢打斷。

他大喝道:“王少俠別信他們,他們的師父去追殺主公了,根本不在附近!”

“是麼?太可惜了!”

王臨一劍將四名番僧全部斬殺,轉身一躍而起,來到了小船上。

虯髯大漢檢查了一下小男孩,發現已經沒了呼吸,臉色一暗。

他隨後起身,朝著宋青書抱拳行禮,躬身一拜:“常遇春多謝王少俠救命之恩!”

常遇春?

宋青書腦海中靈光一閃。

怪不得他感覺到熟悉,原來是常遇春!

那麼船上那個玲瓏精緻的小女孩,豈不是周止若?

而她的父親,就是明教五散人之一“彭和尚彭瑩玉”的弟子,率領五千餘人起義,很快就被元兵鎮壓的“周王”周子旺?

常遇春不應該是兩年後,才帶著周止若逃走麼,怎麼提前了這麼多?

難道是自己這只蝴蝶扇動翅膀,改變了一切?

“常兄受傷不輕,先療傷吧。”

宋青書取出天香斷續膠、白雲熊膽丸,遞給常遇春。

“多謝。”常遇春性格豪爽,也不推辭。

宋青書問道:“周王在何處?我們去救他,順便殺了阿三!”

常遇春搖頭:“主公不是元兵的對手,現在肯定已經遇害了。主公的遺願是讓我保護他的兒女,可現在,現在……”

一雙兒女,他只護住了一個!

宋青書安慰道:“常兄,以後多殺韃子,為先死之人報仇便是。”

兩人乘船南下,沒過多久就相互熟悉。

宋青書笑著說道:“沒想到常兄居然是明教中人。明教一向和大元朝廷作對,想驅除韃虜、復我中華,小弟早就想加入明教,只可惜沒有門路。”

常遇春眼睛一亮:“賢弟願意加入明教?太好了,賢弟想加入哪一門、哪一面旗下,或者哪一個分壇?”

明教號稱百萬之眾,家大業大,組織嚴密,分為波斯總教和中土明教。

波斯總教不提。

中土明教以教主、左右光明使者、四大護教法王、五散人、五行旗為主要架構。

其中光明左使統御“天”、“地”、“風”、“雷”四門,“銳金”、“巨木”、“洪水”、“烈火”、“厚土”五旗聽從教主指揮。

而明教分支天鷹教,另設“天微”、“紫微”、“天市”三堂,“神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五壇於各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除此之外,各地還有數量眾多的分壇。

想要加入明教,當然要從天地風雷四門、五行旗或者各地分壇做起。

“常兄,你先讓我想想。”

宋青書開啟群聊:“@全體成員,家人們,我要加入明教了,你們說加入哪個部門比較好?”

他將自己的經歷說了一遍,然後將黑玉斷續膏存入群空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