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72 羊肚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王明遠等人的到來,張守義和張守禮兩人,是相當高興的。

因為這意味著,可以像樣的吃上一頓飯了。

只要可以好好地吃上幾頓飯,那麼,在這天坑裡,日子就是相當舒坦的。

所以,王明遠歉意地跟兩人說還需要在這裡守上幾天的時候,兩人紛紛表示,那都是小事——田地已經分到家,種子已經到位,耕牛買到,莊稼也會很快種上,事情都不用自己操心,一切都被安排得妥妥的。

兩人迫不及待地將火分成兩堆,一個火堆上架上銅鍋煮飯,另一個火堆則架上鐵鍋,倒了油加入王明遠帶來的火鍋底料和水,用砍刀剁切了一些牛羊肉和火腿丟進去煮著,看著火苗舔舐在鍋底,都忍不住咽口水。

康莫相的注意力幾乎都在白色小象身上了,他在想方設法接近小象。

大概是這兩天經常和張守義張守禮接觸的原因,對於陌生人的到來,它並沒有什麼戒心,自顧自地在泥地裡翻滾衝撞,玩得很是愜意,偶爾站起來就是一陣狂甩,身上的淤泥四下飛濺,措不及防的康莫相頓時中招,卻也沒有絲毫在意,反而笑得樂呵呵的。

王明遠沒有閒著,他叫上張守忠,兩人一起在在林子裡轉悠。

商討著天坑中的土地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

哪些樹該砍掉,哪些地方該修路,在哪些地方需要平整然後建什麼合適等等。

四五百畝的面積,說起來並不算大,倒也沒用多長時間就看了個大概。

王明遠也沒忘記,一路所過,隨手採摘一些野菜。

沒點綠菜的湯鍋,是沒有靈魂的。

肉和蔬菜的交融,會讓味道更為地道。

聽到張守義大叫著開飯,王明遠和張守忠抄近路返回時,他突然有了驚喜的發現。

在河溝邊的林地和草地上,厚厚的腐葉上,一朵朵白杆棕頂的蘑孤俏生生地長著,放眼看去,周邊就有二三十朵。

菌蓋近球形,表面呈網狀,形似羊肚,沒錯,就是羊肚菌啊!

這可是餐桌上的美味。

“快快快,三叔,趕緊幫忙把這些蘑孤都收集起來,再看看周圍還有沒有。咱們今天有好吃的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王明遠興奮地叫了起來。

他一直想著,在這山林裡,蘑孤得到六七月份的時候才是大力生長的,沒想到,在五月的時候,竟然就已經有了。

而且,看樣子,有些長得比較大的,菌杆和蓋,都已經開始腐爛,更有一些,早已經在地上稀爛成了一坨,長出來的時間已經不短了。

好可惜,竟然沒有早點發現。

雲省可是食用菌王國,在這裡的人們,向來對野生菌情有獨鍾,甚至不惜冒著躺闆闆的風險也要嘗上一嘗。

或是鮮美,或是細嫩,或是有嚼勁,各具特色風味的野生菌,也是王明遠的心頭好。

當然了,他雖然是明城中長大的人,但小時候暑假經常到張家坳陪伴爺爺,倒也有機會進入山野,接觸了一些野生菌,多少有些認知。

爺爺過世後,他就極少到張家坳了,常年生活在學校或是城裡,想要吃野生菌,只能是去市場上買,他的大部分認知,還是源於市場。

也就在市場上,他知道了這種出自山野,但卻時常出現在高階場合的野生菌——羊肚菌。

要知道,羊肚菌在後世雲省的菌類市場絕對是鼎鼎大名的存在,市場價,新鮮的差不多100到200元一斤,幹品的話,價格能達到上千元一斤,這還是人工種植的,野生的價格還會更高一些。(八到十斤鮮品能出一斤的幹品)

王明遠這次在芒縣、明城所做的調查上,這羊肚菌也是榜上有名的。

在芒縣的收購價格,兩元一斤乾貨,到了明城,達到五元一斤。

在這80年代,是有賺頭的。

帶到2023年,一樣非常有搞頭。

貌似抓緊時間採摘一波,怎麼都不虧。

“羊肚菜啊,這東西我知道,公社有人收購,一塊三一斤曬乾的,這玩意兒本來就不多,曬乾了輕飄飄的,太陽好的話,得曬上兩三天,還非常容易壞掉,特別麻煩,都沒有什麼人弄,遇到了也是帶回家裡煮了吃掉,不過,味道確實不錯。”

張守忠表示很不屑:“有那閒工夫,還不如上山打打獵,搞上幾隻兔子和野雞,比搞這個有意思。”

擅長打獵,對於張守忠來說,獲取獵物,比撿拾菌子要更有賺頭。

“三叔,這話你就錯了,這年頭,別說一塊兩塊了,就即使是一分兩分,那也是錢,有的時候,一分錢就足以難倒英雄漢,別低估了它們的作用,如果能讓鄉親們口袋裡多上一筆收入,那也是好的。”

王明遠笑道:“耕牛買來,地很容易就種上了,平日裡上山打柴、積肥,有了牛,一天就能幹很多天的活計,而且,不用老是磨肩膀,這一下子,人會輕鬆很多,還會多出很多時間,把這些時間用起來賺點錢,補貼家用,把日子過得更好,咱們何樂而不為?

再說了,像你這樣有豐富經驗的獵人,十裡八鄉,又能找出來幾個。咱們得想辦法讓大夥一起好過起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啊!都是山裡人,老話常說,靠山吃山,咱們的財富,就在這山裡,我們要做的,就是把他們發掘出來。”

張守忠停止了撿拾羊肚菌的動作,低著頭想了想,這才回頭認真的看向王明遠:“靠山吃山,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確實很有道理,我這目光還是太短淺了。”

頓了一下,張守忠接著問道:“你,是不是又有什麼主意了!”

“我打算收購一波羊肚菌!”王明遠沒有遮掩。

“怎麼收購?”

“按公社一塊三一斤往上提兩毛的價格收購,村裡的人閒下來,可以上山去找,還可以把咱們收購羊肚菌的事情傳遞出去,讓附近生產隊的人也幫忙撿拾。”王明遠想了下,說道。

“一斤提高兩毛的收購價,還要讓附近生產隊的人也撿,你這是怎麼想的啊?”張守忠很是不解。

在他看來,分明是便宜外人的做法。

“一斤提高毛,這能更好的提高人們撿菌子的積極性,你想想啊,附近的生產隊可不像陳家溝生產隊,保管室被燒,種子被毀。人家忙得快的生產隊,田地早已經種上,離插秧、鋤草都還早,剩下的時間就主要是積肥了,可以說,積肥的事情,是一年到頭都在做的事情。

積肥主要就是土肥啊,土肥就得往山上搞,他們接觸羊肚菌的機會也不少,在加上抽出一些時間去找一下,一個個多少都會有一點點收穫,這樣就可以積少成多。

不然的話,單憑咱們張家坳這些人,一天才能找到多少,根本就沒搞頭。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我去芒縣幾次,也到處轉了看看,在咱們公社,收購價一塊三的羊肚菌,在芒縣的收購價可是達到了兩塊,在大城裡,價格可能會更高,如果東西收集起來,拿到芒縣去賣……你還會覺得提高兩毛後價格就高了嗎?”

王明遠笑盈盈地看著張守忠,見他微微皺著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隨後也跟著笑了起來。

“這麼說起來,東西往芒縣一賣,一斤就能淨賺五角,十斤五快……還是你小子鬼主意多,大量的話確實有搞頭。”

“那咱們就這麼辦,回去以後把訊息往周邊生產隊放一下,就以一個月為限,反正到那個時候,山上的羊肚菌也早沒了,我們各家各戶出人,去各個生產隊收回來,交由我去處理,到時候賺的錢,算是集體創收,各家按人頭比例分紅。”

王明遠直言不諱。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