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做個報備(第二更求月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九阿哥很是意外。

他原本以為舒舒特意提這個,是杭州特產,沒想到居然離杭州府這麼遠。

“那還有什麼藉口?”

九阿哥不死心,問道。

舒舒猶豫了一下,道:“要不就算了,左右就一日,明天咱們再出來。”

雖說沒有什麼大用,就是湊個數,也是他們的孝心。

九阿哥忙搖頭道:“不行,一會兒遊湖還有杭州本地的大儒與府學才子,到時候肯定要做詩!”

雖說他有自知之明,曉得應該不會點到自己,可是萬一呢?

再說也煩。

嘰嘰歪歪,歌功頌德。

壓根不用琢磨也曉得他們寫什麼。

舒舒就看著旁邊的飛來峰,想起了方才跟九格格提及的濟公法師。

濟公法師晚年所在的淨慈寺,雖比靈隱寺晚了幾百年,可是名氣並不亞於靈隱寺。

兩地香火都很旺盛。

只是靈隱寺主姻緣,淨慈寺主求子。

“那爺就悄悄跟皇上稟了,說是想要約五哥、五嫂、十弟、十弟妹去淨慈寺求子……”

舒舒想了想,道。

昨天康熙留著的是武功課,過幾日考試,那眼下這個就是文的了,依舊是九阿哥不擅長的。

對五阿哥也不友好,可以撈一把。

十阿哥與十福晉也是。

淨慈寺距離這裡十多裡路,就在西湖邊上。

到時候他們一行上了香,找個地方吃吃喝喝,等到傍晚跟聖駕一行集合就好,或是直接回太平坊行宮。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九阿哥沒有動,反而帶了嗔怪,看著舒舒道:“你曉得那邊香火靈驗,怎麼不早說,咱們就該一早過去的!”

燒香拜佛,趕早不趕晚。

舒舒笑吟吟道:“聽說靈隱寺求姻緣最靈驗,方才我敬香的時候心裡還給在佛祖祈求,與爺相約百年,倒是多此一舉了。”

九阿哥忙道:“爺這就去跟找汗阿瑪……”說著,頓了頓,對舒舒討好笑道:“在爺心裡,你就是姻緣,排在最前頭,其他都是後邊的。”

說罷,他也不等舒舒回答,就急匆匆離開。

舒舒伸手,想要張嘴喊人,又閉上。

真是的,還沒有直接跟五阿哥夫婦與十阿哥夫婦說,就直接去請旨,萬一這兩人有其他安排呢?

還有太后呢?

正常程式下,不是先跟五阿哥與十阿哥說了,再去跟太后說了,再去請旨麼?

九格格過來,好奇道:“九嫂,九哥神神秘秘的做什麼?來的匆忙,走的也匆忙?”

舒舒看著九格格,心裡有些不好意思。

又要撇下九格格了。

或許這就是已婚與未婚的區別?

她也沒有瞞著,調整了一下順序道:“你九哥想帶我去淨慈寺上香,那邊離靈隱寺挺遠的,現下去御前請旨去了。”

九格格聽了,臉上帶了嚮往。

靈隱寺有不少濟公法師的舊跡,不知道淨慈寺那邊如何?

可要是兄嫂單獨出行,她也不好跟著。

她正猶豫,十福晉過來了。

剛才十福晉守著放生池不走,在那裡喂了半天魚。

“這麼長的紅鯉魚,可真好看!”

十福晉臉上帶了歡喜,跟舒舒與九格格比劃著:“比我胳膊還長些,特別粗,肥肥的,也不知道好吃不好吃……”

舒舒笑道:“等下午去西湖邊找個館子,要一條鯉魚試試,應該差不多。”

“九嫂!”

九格格不贊成道:“這裡是寺呢……”

說著,她轉向十福晉,帶了幾分鄭重,道:“既來禮佛,不但要心誠,也當守律!”

她是大姑姐,自然可以教導新弟媳行事。

十福晉臉上帶了糾結,看了九格格,又看了眼舒舒,帶了不解,道:“同樣是禮佛,為什麼我們在阿霸亥的時候能吃肉,現下卻不能吃肉了?”

舒舒沒有回答,而是望向九格格。

她也不知道現下黃教發展到哪一步,怕說露了嘴。

反正她還記得大福晉的喪禮,就是三個道場。

僧道番俱全。

皇家如此,下邊行事應該也差不多。

九格格跟在太后身邊,對於這個倒是曉得的多些,道:“雖說都是佛教,可又分了宗派,傳到藏蒙的是密宗,傳到內地的是顯宗,各有各的的規矩……”

十福晉聽得迷湖的,不過也曉得大概意思的,跟“入鄉隨俗”差不多。

太后娘娘雖是蒙古來的,可是現下在京城住久了,也可以跟著這邊的規矩行事。

*

方丈禪室內,康熙與方丈諦暉禪師正在品茶。

不是龍井,就是尋常的山茶,別有一番滋味。

老和尚年過古稀,看著精神抖擻,與十年前竟然沒有太大變化。

“聽聞有僧苦於飢餓散去,大和尚如何看?”

康熙沉吟道。

這位禪師以戒律森嚴聞名,靈隱寺僧眾不單單是“過午不食”,就是早、午兩餐也都是薄粥一缽。

老和尚澹定道:“心不定,正當禪定。”

康熙默默。

心定不定的不好說,可少吃卻是長壽之道。

尋常這個年歲的老翁,鬚髮皆白,垂垂老矣,老和尚看著卻是五十來許模樣。

自己雖不持戒,可晚點那一頓卻可以再少些。

佛門持的,不單單是“過午不食戒”,還有旁的……

康熙還在想著,老和尚也沒有再開口。

“皇上,九阿哥求見……”

梁九功進來,低聲稟告,立時打破一室安靜。

“讓他進來……”

康熙醒過神來,想的不再是佛家的養生之道,而是想要罵兒子了。

好不容易偷得半日閒,又來打岔。

果然,兒女都是要債的。

這會兒功夫,梁九功出去,帶了九阿哥進來。

“汗阿瑪,禪師!”

有外人在,九阿哥規規矩矩的見禮。

康熙見他老實,有些意外的瞥了他一眼。

平日裡風風火火的,每次到御前都有麻煩事兒,今天看不出什麼。

九阿哥也說了來意,道:“汗阿瑪,兒子想要帶了兒子福晉先走一步,去淨慈寺上香,還有五哥、五嫂跟老十、老十福晉……”

按照早上的計劃,他們會在靈隱寺用齋飯,午後再去西湖。

可是現下才辰正。

康熙聽了,不由蹙眉。

雖然九阿哥沒有說出“求子”來,可是點名的這些人,去的這個地方,康熙也就明白過來。

他看著九阿哥道:“兒女都是緣分,不要急躁,你才多大歲數?!”

明明是屬豬的,卻長個猴性子。

“求子”就“求子”,拉著十阿哥夫婦做什麼?

十阿哥夫婦大婚還不到兩個月,這就去“求子”了?

傳到外頭還以為皇家多刻薄,逼著皇子福晉當年就產子。

九阿哥道:“兒子都十七了,成親都兩年了!”

康熙:“……”

很想要問問他是不是不識數。

現下才三月,離一整年都沒到,怎麼就兩年了?

九阿哥耷拉著腦袋,神色喪喪的,實際上也有幾分故意的成分。

他是看到五福晉處境,擔心往後妻子也面臨這種壓力,才主動將此事攬在自己頭上。

這樣著急的就是他,汗阿瑪跟娘娘只有安慰他的,對兒媳婦也會寬厚些。

果然,康熙不忍心訓他了,道:“想去就去吧,只當陪你五哥,別的不要多想。”

九阿哥抬起頭,就看到康熙關切的神色,生出愧疚來。

都說“娶了媳婦忘了娘”,好像自己也忘了汗阿瑪。

之前看老十圍著十福晉打轉轉,他還不順眼。

可是眼下在汗阿瑪這裡,他都開始湖弄人了。

他就帶了幾分認真道:“兒子就求這幾年,要是沒有兒女緣分就算了……”

到時候不耽擱吃、不耽擱喝,長輩們也就不要跟著催生了。

康熙不高興道:“盡說混賬話!怎麼就算了,不過是遲來早來的區別,不說旁人,就說你岳父,之前不是也子嗣艱難麼?等到年富力強的時候,身體調理好了,生了一大串。”

說到這裡,他還生出一絲絲擔心。

董鄂氏的父母早年也子嗣艱難,不會是其母的緣故吧?

女肖母的話,開懷也不容易。

可是想著覺羅氏一女五子不說,現下還老蚌懷珠,董鄂氏控十力弓都遊刃有餘,身體好好的,他就將這個想法拋開。

應該還是齊錫的緣故。

齊錫阿瑪就身體尋常,補了侍衛後沒有放外差事。

胞兄又是那樣。

下頭的兒子們,聽說大的幾個也是開始從文。

“不要著急,你岳父將要三十才得了長女,你這還早著……”

康熙安慰著。

九阿哥眼睛轉了轉,道:“其實兒子也不怎麼惦記養孩子,兒子還小呢,要是過兩年那什麼,我們也可以接了十七阿哥過去撫育,或是娘娘下頭這個小的……”

康熙擺手道:“別胡沁了,不是要去淨慈寺,快走吧!”

嫂子與嫂子還不一樣。

太子妃能教養十五阿哥,董鄂氏卻不好從例。

太子妃年長且位尊。

董鄂氏上頭卻一熘的嫂子,只是個無爵的皇子福晉。

再說兩人情況還不同。

當時東宮已經有庶子,太子身體沒有問題,抱了十五阿哥過去,也是給太子妃練練手,也是“引子”。

確實也順利懷孕了,只是可惜是個嫡格格,不是嫡阿哥。

二所那裡,原由是在九阿哥身上。

抱去個小阿哥“引子”,也沒有用……

*

下一更很晚了,大家明早看,^_^。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雁九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