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豆子漲價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之前私兵案牽連甚廣,就算是現在的朝臣裡也有些跟流放的人有牽扯。

聽了皇上下的旨意,他們有些人也動了心思。

要是能幫個忙,讓他們的親戚在那邊立功,那他們很快就能恢復良籍,就算還是要在那邊,但也不用總被看管著,孩子們也能參加科考了。

這是個好消息,必然要早點傳回去。

也因為這件事,整個下河村都出名了,文武百官們都記住了這個地方。

不過其中有人看出來了這裡面的問題。

“整個下河村怎麼會有二百個人?”

丞相聞普想著奏章裡的內容,就察覺到了其中不同尋常的地方。

因為城策作為攝政王給的奏章是直接送到皇帝面前,所以聞普並不知道其中的具體內容,只聽到下河村的功績以及有二百來個人的事。

跟他坐在一起的官員疑惑的問:“聞大人,一個村子有二百個人,並不算多吧?”

普通村子也得有五六百上千人,一個村子有二百個人並不算多。

但是聞普搖頭:“這次流放之前就給流民們安排好了村子,一個村子分配過去的大概是三百來個人。”

“而這些人在路上會消耗一半多,到了地方還要再死一些,一個村子最後能剩下幾十個甚至上百個都算人員眾多。”

官員們也想出其中的問題:“下河村怎麼會還有這麼多人?”

他們可是足足有二百多個人呢。

而且,這二百多個人能把北涼人殺了,還殺了二十個,這也很離譜。

流民到了邊疆剛好是冬天,缺衣少穿的,肯定是飢寒交迫。

都苦成這樣了,怎麼還有力氣殺人?

那可是北涼人,驍勇善戰而且很野蠻,就算是邊軍殺起北涼人都很費力,更別說一般的百姓了。

有個官員問:“會不會下河村的流民還有親屬在外面,一路用銀子堆著把他們送去,還給提供了很多的吃的用的,讓他們活下來的多,過的也更好?”

這次私兵案,有些人提前得到了訊息,一些旁支的當家人會跟家裡人脫離關係,自己去流放,讓家裡人在外接應。

這樣既保全了家人和財產,在流放地也能過的稍微好一點。

聞普琢磨了一下,把當時流放的冊子找出來,仔細看了看名單。

“沒有,一個都沒有,這些都是全家一起流放的,還有些是僕從。”

能跟僕從一塊流放,只能說明這些人以前過的也不算特別好,沒什麼勢力能依靠,也分不到好地方。

他還把下河村的資料找出來,發現這個村子之前被滅村,很多年沒人住了。

能分到這樣的地方,這些流放的人果然沒找到什麼依靠也沒走關係。

聞普想不通其中的關鍵,覺得這些人也不可能是運氣好這麼簡單。

“把蘭懷縣所有的奏章都拿來,還有,以後蘭懷縣所有的奏章直接先送到我面前。”

聞普覺得,下河村裡必然有什麼值得挖掘的地方。

京城的訊息要傳到邊關需要的時間還有很長,下河村的人此時還不知道他們得到了什麼獎賞,他們還在忙著做豆腐、賣豆腐、發豆芽、賣豆芽。

豆腐乾一做出來之後就大受歡迎,很多在邊關做生意的人要趕著回去過年,想帶點新鮮東西回去。

正好豆腐可以凍起來帶走,還推出了豆腐乾,就有很多人訂購了大量的豆腐和豆腐乾,打算帶回去給家裡人吃,還可以拿去賣。

裘烈知道後,跟楊麗華以及巴泰等人商議了一下,看能不能在年前多做一些。

其實他們可以多做,就是之前賣不出去這麼多,做出來也沒用。

現在有了大量的訂單,自然可以多做一些。

現在是三班倒,變成兩班倒也可以。

於是,作坊裡忙起來,開始大量的做豆腐和豆腐乾。

做豆腐的做豆腐,還有人去砍柴等,都各司其職。

巴泰、石康和胡三娘對管事的職責做的越來越熟練,合作的也很好,林萬超覺得等一個月後再投票,他們三個的管事也跑不掉了。

裘烈找人從各地買了豆子回來,就是價格還有點高。

有幾個糧商知道他們需要大量的豆子,又見他們總是在買進豆子,故意抬高價格。

一斤豆子加了一文錢,一萬斤豆子就是十兩銀子,這是很大一筆數額了。

裘烈找人理論,但是對方說價格變動都很正常,而且過年了,東西都漲價。

“你放屁,往年根本沒漲過價,這些豆子都是你之前收的,你收的時候價格可沒變過。”

收的價格不變,賣出去卻漲了一文,這不是趁火打劫嗎?

糧商都商量好了,斜眼看他,大有愛買不買的意思。

不買就沒豆子,做不了豆腐,生意也就做不成了。

糧商知道他們是賣豆腐的,見他們整天賣出去這麼多豆腐嫉妒的很,就想也從中分一杯羹,這才故意漲價。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裘烈氣壞了,講不通價格,只能拉著一部分豆子回來,跟林珺瑩和巴泰他們說這件事。

成本增加了,他們分到的銀子就少。

勞動沒少付出,錢卻給了糧店。

小宇說:“那我們給豆腐也漲價好了,反正成本加了,東西漲價也正常。”

其他幾個也這麼說,都漲價就是了。

但是巴泰等人都搖頭。

他們以前都做過生意,知道很多時候就算成本漲了他們也不能貿然漲價。

豆腐本來就是給普通老百姓吃的東西,大人物不在乎這一文錢,但是老百姓在乎。

漲價一文,很多人就會少買甚至不賣,或許還會在背地裡罵他們,說他們看生意好就故意漲價,就好像他們罵糧店的人一樣。

小宇很沮喪:“那怎麼辦,憑什麼他們能漲價我們不能?”

巴泰跟他說,萬一我們漲價,賣出去的豆腐少了,我們賺到的銀子可能還不如之前賺的多,所以價格絕對不能隨便漲。

小宇半懂不懂的,愁的抓耳撓腮,總覺得兄弟們辛辛苦苦,倒是被糧店賺了便宜。

眾人沉思一會兒,一塊想辦法。

這時候,林珺瑩說:“可以讓村民們用豆子換豆腐。”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