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一石千層浪(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次日的晌午,建業城的大街上,一個驚天的訊息正以每時二十公裡的速度在飛速傳播著,而這個訊息的內容卻與如今的江東之主孫權密切相關!

這話卻還得從兩個月前起,當時江東的舊主,霸王孫策策馬狩獵,可誰知竟在狩獵的路上被刺客暗算而亡,雖然這三名刺客也被當場刺殺,但是在這背後是否有一隻幕後黑手在暗箱操作呢?這個問題讓孫策的死亡多少蘊含了那一絲神秘感,也是大街巷、茶餘飯後談論的話題,直到江東政權對外公佈是許貢家裡的門客,很多人也知道許貢與孫策之間的恩怨,而許貢也是死在孫策之手,應此這一解釋當時也的確掩蓋了不少懷疑的聲音,但是依舊有許多喜歡刨根究底的人仍然抱著滿腦袋疑惑,而其中最重要的一就是這刺客如何能夠掌握孫策的行蹤呢?這就好像是後世的狗仔隊,即使事情的真相就是如此,但只要到了這些人的腦子裡,指不定會想象出多少種玄機來!

而眼前的這個訊息就完全詮釋了孫策死亡的原因,一個江東的內鬼與刺客互相勾結暗害孫策的話題愈演愈烈,在建鄴城的茶館、酒樓中,幾乎出現了近十個版本的故事內容,但這內容的主角卻沒有絲毫的偏離,那就是孫權!

作為新一代的江東掌權人,孫策一死,直接受益的就是孫權,所以這個訊息就像一盞明燈燃了幾乎對孫策之死抱有懷疑的所有人,孫權勾結刺客暗害孫策這無疑可以解釋許多疑,比如目的,孫權為坐上江東之主的位子,他就必須趁早殺掉孫策,因為一旦再過幾年孫策的兒子長大,那麼孫策必定會將這位子傳給自己的兒子,而不是現在的孫權,再有只有作為直系親屬的孫權才能時刻掌握孫策的動向,這一相信沒有任何人比孫權更為瞭解,因此這個訊息一經傳出,整個建業都為之轟動,雖然百姓們不敢明目張膽地聲討孫權,但是在私下裡對於孫權的評價卻是一落千丈,孫權從一個至孝之人立刻轉變為一個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陰狠之輩,可以他辛辛苦苦在百姓心目中建立的那一威望就因為這一個訊息完全崩塌,而建業城的百姓更是人心動盪,這一石當真激起了千層浪!

此刻,周瑜府中的後院裡,喬挺身俏立,一襲淺綠色的長裙,一身淡粉的綢衫,婉婉約約,好似畫中之人,只見她明眸皓目,朱唇輕啟,一支碧玉簫橫在嘴邊,吹出嫋嫋之音,那滿頭披散下來的青絲隨著那音韻隱隱而動,撒出綿綿情意!

就在喬的身側,周瑜錦袍玉帶,從容跪坐,面前一張七弦琴錚錚有音,只見周瑜神色悠閒,姿態瀟灑,時而單指輕釦,時而十指輪撥,一雙朗目始終停留在喬的臉側,嘴角則露出一抹似有還無的微笑!這樣的畫面總能讓人想起金童玉女、天作之合這樣的美麗詞彙,也不知道多少人羨煞了這對比翼鳥、連捆!

忽然間,一個匆忙的腳步聲打亂了這和諧的彈奏,這在原本安靜的後院中顯得異常突兀,喬忽然放開嘴邊的玉簫將目光投向那走廊的盡頭,但是周瑜卻沒有停下來,他依舊忘我似的彈奏,伴隨著那匆忙的腳步聲,他的琴音也跟著強烈起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喬見狀,不禁搖頭苦笑,周瑜總是這樣,似乎沒有什麼事能夠打擾到他對音律的執著,所以,她只能又重新托起玉簫,繼續著這一段琴簫合奏!

“啟稟將軍!有要事稟報!”約莫二十步開外,一個士兵半跪於地,作為周瑜的親兵他當然知道自己家將軍的習慣,周瑜彈琴時一般是不會接受任何彙報的,只不過今天這個訊息他覺得似乎有必要前來稟報一下,因此,這才匆匆趕來,但為了不打擾將軍,卻只在二十步之外進行稟報!

周瑜左手輕撫琴絃,舉起右手輕輕搖擺了一下,那士兵會意,便不再言語,轉身去了,周瑜重又回到彈奏之中,直至盞茶過後,琴簫之聲才漸漸緩和,最終停了下來!

喬忙給周瑜遞上一個快溼毛巾,潤了潤手指,這才柔聲道:“剛剛士兵前來稟報,有要事,要不要讓人傳喚他進來?”

周瑜接過那塊毛巾卻並不擦手,而是順勢將喬摟入懷中,然後微微搖了搖頭:“沒什麼重要的事,不用理會!”他罷,在喬的臉上輕捏了一把:“我時常在外領兵,難得回來一趟,當然該好好陪陪你!”

喬溫柔地一笑,摟住周瑜的寬闊的脊背,將臉龐貼在他的懷裡,周瑜卻微微一笑,其實他並不是一個會因為女人而喪失狼的人,只是他早已知道那個士兵多要稟報的軍情,今天早上他曾去大街上逛了一圈,多多少少他也聽到了風聲,不就是關於孫策之死嗎?而這個訊息卻十分巧妙的牽扯到孫權,周瑜就算用腳丫想他也知道這一定是有人故意散播流言,而這散播流言之人極有可能就是這城中的一方勢力,而且周瑜已經將目標鎖定在曹丕和賈詡的身上,也只有這兩人希望江東亂套吧!否則他們又豈會有一個絕妙的時機呢?這些就是周瑜所考慮到事情,他不會興師動眾地去尋找這個散播流言的人,因為他相信,只要有一些智慧眼光的人很容易看出這其中的破綻,所以他也懶得理會!即使是退一萬步講,孫策真的是孫權所殺,那麼他周瑜現在又能幹什麼?難道率兵殺進建鄴,將孫權從那個位子上揪下來?當然不可能,要知道現在曹操和劉協對江東可謂虎視眈眈,如果江東自亂陣腳,那麼就當真就再無迴旋的餘地了!所以周瑜寧可無視這件事情,他相信孫權應該有他自己處理的方式,他想到此,微微一動,將懷中的喬摟得更緊了!

比起周瑜的淡定,此刻的張昭卻是如坐針氈,他也一早就收到這近十個版本的訊息,這十個訊息描繪得有聲有色、惟妙惟肖,彷彿是真有人親眼所見一樣,這不得不讓張昭心驚膽顫!

從一開始,他就懷疑孫策的死與孫權脫不了關係,並且孫策臨終之時那一句“若仲謀不能將江東發揚光大,卿可代之”更明了孫策對孫權也並非絕對放心,而且從那無奈的神情之中,也能看出孫策是有苦衷的!

張昭與孫策親如兄弟,勝過手足,比起和周瑜的義氣相交,孫策與張昭之間則更多的是一種心照不宣,兩人之間亦師亦友,亦君亦臣,相交莫逆,所以張昭對孫策可以是十分瞭解的!所以從一開始他就對孫權抱有一定的成見,更曾因為一度懷疑孫權,在孫權執政的第一天竟拒絕上朝,當然,最終還是張昭妥協了,為了大局著想他必須妥協,不過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張昭沒有證據,他沒有證據去證明是孫權害了孫策,所以即使他對孫權不滿,他也沒有任何理由去攻擊孫權,甚至是將他拉下那個位置!

同樣,張昭也是一個十分固執的人,只要是他認定的事情他便會一條路走到黑,就拿歷史上的赤壁之戰來,張昭一直主張以和為貴,他認為曹擦所要剿滅的不過就是劉備,而劉備也是張昭一直頗為忌憚的一個人,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張昭一開始是打算借曹操之手來除掉劉備的!所以他主和,當然,後來的一切並不讓張昭滿意,各種主戰的呼聲勢力高漲,就連孫權也有了戰鬥的想法,如果作為一個普通的臣子,興許在這個節骨眼上就會順應潮流,但是張昭卻沒有,他不惜得罪孫權也要一直堅持主和,這可以是張昭的一個弱,如果不是因為這次緣故徹底讓孫權對他反感,他早就坐上了東吳丞相的寶座,但是,我們也不能不,這一種堅持又何嘗不是張昭身上的一個亮呢?

所以張昭是一個執著的人,同樣也是一個將善惡分得很清楚的人,他不是周瑜,但他卻有屬於自己的個性,從他接到這個流言開始,他第一個想到的竟是會不會有人親眼目睹了孫權的不堪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