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章 陸康求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重生三國之公子劉琦

第一七九章陸康求援

戰事進行到六月份,想著一石二鳥的曹操反而受到了呂布的進攻,僅僅在一個月的時間裡,呂布就攻下了兗州大部分城池,連曹操起家的東郡都不例外,只有鄄城、和範縣、東阿三城未下,但也是風雨飄搖,處境艱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看著地圖上不斷變幻的形勢,我心中慶幸之餘,更多的還是緊張。

呂布恨我與恨曹操是相同的,他所以進攻曹操的兗州,很大程度上還是得利於陳宮對他的誘導。陳宮給我發來的訊息中稱,他極得呂布的信任和重用,甚至在很短的時間內超過了一直跟隨呂布的高順和張遼等人。大約這就是性格使然了。我的大師兄荀攸那樣的人物,在呂布手下也不曾受重用到這種地步,反而是陳宮深得呂布之心。

“說說吧,潁川之戰,我軍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暴露出的缺點數不勝數,都分析一下,然後向我彙報。”這是我給手下眾將們的題目。我要思考下一步要如何改進,他們也要思考,這一次我勝利的取得,完完全全是沾了老天的光。曹操的軍馬可以與我打個平手,呂布的兵馬同樣可以與我打下平手,所以我在與他們交鋒中沒有落於下風,一是得利於手下兵將們的英勇,二是得利於曹操和呂布二人之間的爭鬥。但這種勝利是不足恃的,我曾看過這樣一句話,叫做幸運女神不會拋兩次一模一樣的媚眼兒。我們如果把這種偶然的勝利當成必然,那麼下次我們的失敗也就會成為必然。

讓我高興的是,我的屬下們大都交上了滿意的答卷。

黃忠對用弩之術進行了認真的分析,改進了戰術中的幾個缺限,就弩車的使用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希望對弩車的運用採取牲畜拖動,從而提高其機動性,並與步兵混合作戰,配合刺馬釘等器具,取得對騎兵部隊作戰的優勢。

陳到提出了建立騎兵部隊的建議,他認為在與曹操和呂布交戰的過程中,沒有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是很難佔據戰略優勢的。而他自己雖然並沒有指揮過騎兵,但是願意做這個吃螃蟹的人。

文聘就如何守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並對郡國兵的改造,屯田兵、郡國兵、精銳部隊之間的關係進行了細緻的分析,這讓我看到了文聘的大局觀念,他能從政治的解度來考慮軍事問題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孟建就如何加快戰事中的資訊傳遞速度提出了良好的建議,他說如果按照他的想法實施,我軍的資訊傳遞速度還能加快一成。

石韜在和荀家打交道,他認為我軍在開始的時候沒有能迅速有效的掌握士家的動向,這是這次潁川之戰的起因。如果我軍可以把所有計程車家真正的掌握住,那麼這場仗就會減少一半的烈度,甚至會不會真的打起來都成問題。如果不是荀家的叛亂,呂布能否來到許昌城下都成問題,更不用說渡過潁水來到臨潁道了。

看著這些分析,我很後怕,因為這些分析正中我軍的要害;我也很慶幸,因為這些分析是我們自己的人提出來的。

“徐福,你怎麼沒有提出分析,是因為你覺得你所做的都十全十美麼?”

“非也,公子,徐福此戰中疏露過多,不是幾張紙所能說清的。而且徐福認為,雖然我軍要改進的地方頗多,但並不是眼前最重要的。”

“你說,眼前最重要的是什麼?”

“眼前最重要的,是全取豫州。”

“全取豫州?”

“不錯。眼下袁術路途,呂布又和曹操大戰,豫州空虛,豫州六個郡國,我軍已取潁川、汝南、陳國三個,還有梁國、沛國、魯國三地未下,眼下這三地分別在袁術和曹操手中,但這二人眼下都沒有時間管束這三個地方,公子發兵,正是時機。”

“又要發兵麼?你不覺得我軍久戰之下,已成疲憊之師,該當好好休息,而不是繼續作戰麼?”

“公子,天下又有誰在休息?”

是啊,天下又有誰在休息?

六月,袁紹進軍朝歌,進攻鹿腸山附近的黑山軍於毒部。圍攻五日,斬於毒,殺黑山軍萬餘人。袁紹隨即循山而進,擊破黑山軍在髭丈八、劉石、青牛角、左校、郭大賢、李大目、於氐根等部,復斬首數萬級,眼見冀州全屬袁紹已經是指日可待了。

六月,徐州下邳人闕宣起事,聚眾數千人,自稱天子,徐州牧陶謙率兵進剿,擊殺闕宣。但也因此,他對曹操的進攻也無疾而終。

六月,眼見曹操勢危,袁紹派長子青州刺史袁潭出兵進攻平原,劉備大驚,引兵回防,雙方大戰一場,劉備失利。

袁術已經取得了對陳瑀的決定性勝利,陳瑀放棄了揚州,逃向徐州陶謙處避難。而劉繇得知這個訊息之後,就向我討要兵馬,打算進攻揚州,討伐袁術。

此外小霸王孫策也有了訊息,他終於向袁術借兵南下,去搶自己的地盤去了。三五年之間,他就會成為我荊州一個強大的敵手。我要不要先想辦法收拾了他?

不知不覺間,我已經是強敵環繞,陷入了三國最強大的敵人的環圍之中了。

而我又應該先對付哪一個呢?

“公子,劉使君來了。”

“快快有請。”

來的正是劉繇。

“伯瑞賢侄,恭喜你取得潁川之戰的勝利啊。”

“哪裡哪裡,只是有點運氣,沒有死在呂布和曹操手裡罷了。”

“我想算去揚州,賢侄幫我安排一下吧。”

“怎麼?世叔這麼著急?是不是我們招待不周啊?世叔說出來,誰敢慢待了世叔,我絕不饒他。”

“無關招待,我為天子委派的一方刺史,總不到到任,實在有負天子重託。賢侄幫幫為叔,好讓我早些上路才是。”我知道,他又是想向我要兵馬來著。眼下我的兵馬還不足,哪裡有兵馬給他,正想要拒絕,忽然間我的目光落在了揚州地圖之上。如果說劉繇正面進攻袁術,會引發我與袁術的再一次交兵,那麼讓他去防小霸王孫策又如何?

孫策眼下什麼也不是,孫堅手下的舊部讓我殺了一大部分,招降了一部分,而劉繇的實力在我的幫助下比歷史上又強了不少,他有天子的大義名聲,他若去了江東,就算不能滅舊孫策,但也會大最限度的扼制住孫策的膨脹。

想到這裡,我對劉繇說道:“世叔一心為國,實是小侄之榜樣。不過,眼下袁術擊敗陳瑀,揚州初定,袁術精兵據住壽春,若正面交鋒,就算小侄全力相助,只怕一時之間,也不能擊敗袁術。以小侄之見,世叔不如直接渡江,另置刺史府,我荊州軍自江夏向東,進逼九江、豫章、我豫州軍進攻沛國,進逼壽春,三方合力,對袁術形成南北交擊之勢,這樣一來,袁術進退為難,滅亡之期指日可待了。”

劉繇看著地圖,道:“如果我去了,手中缺少兵馬,如何應對袁術的精兵?”

我微微一笑:“小侄這裡兵馬保持壓力,袁術如何能引兵南下?小侄敢保證,袁術不會派一兵一卒南過長江。”

劉繇終於被我忽悠的動了心,最後只要了一千多人就肯於離去了。當然,太史慈他是不會不帶走的。

大漢朝庭還是有相當大的影響力的,當劉繇出現在長江南岸之後,連孫策的舅父吳景和族兄孫賁都主動向他示好,把他迎到曲阿。劉繇派樊能、張英屯於江邊防範袁術,任命王郎為會稽太守,諸葛玄為豫章太守,揚州軍民群起響應,不論實力如何,在表面上,劉繇一時是完全壓制住了小孫策的行動,成為長江之南最閃光的一個人物。

當然,這種閃光並不能說他就真的站住了腳。

隨著劉繇的實力步步增強,原本迎立他的吳景和孫賁等人也開始反對他,袁術也開始利用孫策這顆棋子,讓他來攻擊劉繇。

這時,袁術卻發起了進攻廬江的戰役。其原因很簡單,袁術要進攻徐州,討伐逃向徐州的陳瑀,向廬江太守陸康索求三萬斛軍糧,陸康不給,袁術大怒,就派孫策去攻打陸康。

孫策領命,立即西下。

陸康知道敵不過孫策,一面向劉繇請求支援,一面就把求援信發到了我這裡。

此時的時間已經到了初秋時分,我並沒有按照徐福所說繼續擴大地盤,而是抓緊時間針對自己的缺點開始抓好汝南和潁川兩郡的軍隊和官員體系建設。我要把這兩個地方建成穩固的根據地。

我明白,佔領的地盤再大,不能把這地盤真正變成自己的,那也相當於沒有地盤。(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