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世事紛擾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夜色籠罩殿閣重重的大明宮,廣闊的太液池波光粼粼,深宮禁院內一片靜謐。

幾頭體型龐大的獅虎巨獸或臥或立,無聲的守候在殿外,在夜色中,這些寵獸眼睛散發出恐怖的碧色光芒,令人看了汗毛乍起。

殿內燭光通明,皇帝陛下還在御書房裡批閱奏摺。

用了些點心燉湯,皇帝李察揮手讓宮廷內侍撤下去了,晚間也無意臨幸嬪妃,就在御書房裡就寢。

坐在御榻上

皇帝李察手上拿著皇室秘書處編輯的最新一期《世界風雲概要》,以局外人的角度神情悠閒的翻看……

在歐洲

就在這個月,不甘寂寞的德皇威廉二世在帝國議會公開發表講話,宣揚那一套“世界的德意志,德意志的世界”擴張殖民理倫,首選目標就是非洲,這迎來了國會議員們長達10多分鍾的熱烈掌聲。

而被德皇威廉二世一腳踢回家吃老米的前首相俾斯麥,則隔空怒懟威廉二世,公開表達反對意見。

他將威廉二世形容成“一個舞動洛哈伯重斧的孩子”,潛在意思是既可能傷到別人,也有可能傷到自己,更可能狠狠的跌一跤。

德意志帝國君臣間的矛盾已經公開化,惹得歐美各國媒體紛紛跟著吃瓜,大唐帝國也不例外。

1891年2月下旬

大唐帝國傳統的農曆新年剛過去,南美洲太平洋戰爭重燃戰火,重新武裝起來的秘魯和玻利維亞聯軍,還有7200多名華裔僱傭騎兵開始了大舉反攻。

主要戰場在兩個地方,一個是智利軍隊佔領的阿裡卡港口,一個是原玻利維亞唯一的出海口安託法加斯塔,在兩地區同時展開激戰。

不得不說

在遭遇禁運極度困難的情況下,智利軍隊表現出了極其頑強的戰鬥意志,在後勤供給嚴重不足,彈藥不足的情況下拼死抵抗,竟然遏制了聯軍的進攻。

一連十多天

阿裡卡和安託法加斯塔的智利守軍苦苦堅持,在城區裡與聯軍士兵反覆爭奪,打的極有血性,一次次透過白刃衝鋒奪回丟失的陣地。

3月4日

名義上執行“美盟”維和任務的大唐帝國軍隊,在雙方戰鬥激烈的時候,悄然的放開了駐守的和平區,讓4000餘名華裔騎兵衝入城中,從背後對智利軍隊狠狠捅了一刀……

戰鬥至深夜,安託法加斯塔宣告易手,駐守在該地區的1.32萬智利軍隊死傷大半,被俘者僅僅4700餘人,絕大部分身上都帶著輕重不一的傷。

佔領阿裡卡的智利軍隊更加堅強,美盟在這裡沒有維和部隊,他們更能放開手腳戰鬥,死戰不退。

智利著名的德裔將領奧托-馮-斯滕貝德率領2.5萬大軍,憑藉著堅固的堡壘和防禦工事堅守著秘魯邊境的阿裡卡和以北的塔克納,抵抗著聯軍11.2萬大軍。

打了一個多月,聯軍方面死傷超過1.62萬人,愣是沒打下來。

對於秘魯和玻利維亞這樣菜雞的戰鬥力,皇帝李察也是深感無語,這些農耕印第安民族已經退化的不會打仗了。

雖然手上拿著帝國援助的先進步兵武器,接受了大唐帝國退役軍官的完整軍事訓練,表現卻讓人不忍卒睹。

聯軍官兵們吃得飽穿得暖,彈藥充足,更擁有4倍半的兵力優勢,依然被對方一次又一次狠狠的反擊了回去。

行吧,繼續打吧。

當前的巨大差距,不是僅憑智利軍隊頑強的作戰意志就可以抹平。

奧托-馮-斯滕貝德將軍的軍隊沒有增援,食物和彈藥嚴重不足,已經更多的開始用長矛,大刀和弓箭作戰,能堅持多久?

對大唐帝國而言

寧願身邊是秘魯,玻利維亞這些菜雞鄰國,也不願身邊趴著一個強悍又能打的智利,說啥也要想辦法把它弄殘了。

南美洲的太平洋戰爭中,大唐帝國沒有直接插手,只是用金錢和物資偏幫一方。

也默許了南美洲的藩國出動騎兵,翻越安第斯山脈襲擊智利南方省份,擄掠人口和財物,加劇當地的混亂和動盪局勢。

這種雪上加霜的惡劣狀況,智利軍政府也撐不了多久。

在東亞

1891年初,沙俄帝國皇太子尼古拉前往海參崴,主持了西伯利亞鐵路開工儀式,這向英國和唐國釋放了一個強烈的訊號;

沙俄帝國東進的國策已經在穩步推進中,近乎無法逆轉,很快在東亞地區就將會出現黑壓壓的沙俄牲口,宛如洪水漫過堤壩一樣的蔓延開來……

雖然距離西伯利亞鐵路建成通車還要有十多年,但英國已經對此表示了擔憂,地緣競爭壓力成倍數的增長。

在這一點上

你不得不佩服老牌帝國主義者的戰略敏感性,英國人的擔憂,源自於對沙俄深入骨髓的侵略性清晰的認知。

在這方面

大唐帝國政府就顯得遲鈍的多,依然沉醉在環太平洋無敵的幻想中,自信心爆棚,對東亞即將面臨的巨大危險認知不足,舉措不力。

沙俄帝國傾全國之力修建西伯利亞鐵路,指向性已經十分明確,大唐帝國政府不可能沒有察覺。

但選擇性的忽略,源自於戰略短視,源自於政府任期帶來的急功近利,缺乏長遠戰略規劃,更不會為十幾年後的東亞局勢預作籌謀。

皇帝李察敏銳的察覺到了這一點,但他並沒有直接告知政府應該怎麼做,這顯然於事無補。

而是動用皇室影響力,在加利福尼亞大學,長安理工學院,洛杉磯大學,桃源行政大學等九座著名學府中,先後組建起由資深國際問題專家教授組成的研究所。

雖然名稱不一,但從事的多是國際前沿性的戰略研究,被稱之為“皇室的智囊團”。

值得欣慰的是

扶桑國全面向歐美國家學習的革新之路雖然歷經坎坷,但是在朝野一致的認知下,扶桑國清除積弊舊例,全面革新舊體制,令社會發生了煥然一新的變化,開啟了工業化的道路。

歷史以強大的慣性修正方向,大唐皇帝李察也松了口氣,畢竟還有個替死鬼頂在前面,總好過讓軟弱的大清直面沙俄的血盆大口……

根據行程計劃

視察完海參崴後,尼古拉皇太子將順道訪問了北海省和扶桑國,不出意外的話,將會發生意外情況……

納入帝國版圖二十多年後,北海省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已經成為大唐帝國的正式海外省之一,是最鄰近東亞大陸的帝國領土。

北海省1890年期末人口72.29萬人,已建成了較為成熟的富裕社會,形成以蓬來(小樽),扎幌,函館,臨水,稚內為主的城市群,最大的蓬來(小樽)市人口達到13.12萬人,排名第二的扎幌也有8.76萬人。

北海省克服重重困難,建成了遍及全島的”十字形“幹線鐵路和多條鐵路支線,建成公路總里程5200餘公裡,建成了以蓬來(小樽)市,臨水,稚內為主的港口,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現在基礎設施。

該島“十字形”幹線鐵路網,由東西方向的“紮根鐵路”和南北方向的“函稚鐵路”組成,透過鐵路支線可以方便地延伸到每一個市鎮。

“紮根鐵路”從島嶼西部扎幌,蓬來(小樽)向東一直延伸到島嶼東部的根室,橫貫全島,是北海省最主要的鐵路大動脈。

另一條南北向的幹線鐵路,南端起於函館,一路沿海岸線北上,在扎幌與“紮根鐵路”十字交匯後繼續北上,終點位於島嶼最北端的稚內,所以被稱之為“函稚鐵路。”

北海省四通八達的鐵路和公路建設,整潔的城市管理,引來了大量扶桑國政府官員組團參觀學習,一波又一波,成為宣傳歐美現代文明的前沿基地。

參觀後的扶桑國政府和各縣,藩,大名代表無不震撼,他們能從中深切的感受到現代工業化力量,因而大受啟發。

由於天然的地理優勢

北海省發展成為以金融業,修造船業,近海捕魚業和農業為主的經濟結構,社會整體較為富裕,在整個亞洲位居前列。

橫跨太平洋的海底長途電報電纜從阿拉斯加最西端入海後,順著東亞大陸架在北海省登陸,在這裡一分為二。

第一條是向西鋪設到英國人租借地威海衛,從這裡向南北延伸形成東亞大陸電報網,最北端進入沙俄境內,最南端抵達法屬西貢總督府。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第二條向南越過津輕海峽進入扶桑群島,然後繼續向南連線奄美王國,最南端止於琉球王國的首都那霸市。

正因為便捷的現代電訊產業和瀕臨東亞的地理位置,北海省蓬來成為大唐帝國眾多跨國銀行的東亞總部所在地,也是世界級電報業四大巨頭的亞洲總部所在地。

壟斷世界石油產業的幾大石油公司,在亞洲經營的鉅額貨款同樣彙集於此處,形成了較為發達的金融產業。

據統計

該省有十分之一人口從事現代金融和電信業,教育產業發達,擁有北方理工學院,北海工科學校,北海師範學校等眾多知名學府,一大半學子都來自於扶桑島,奄美王國和硫球王國,來自海峽對岸的大清國也有不少。

農業方面,華人移民在島嶼上開墾了127萬畝良田,超過11.5萬頭牛和大量雞鴨禽畜,食品自給率達到6成。

依託著著名的北海道漁場,該省幾乎有1/5的人口從事與近海捕漁業有關的工作,提供近4.2萬個工作崗位(注,減去女人,兒童和失去工作能力的老人)。

北海省的臨水,稚內就是著名的漁港,周邊地區漁村密集,大大小小的漁船數以千計,已經發展出配套完善的產業。

造船廠,修理廠,漁網,魚鉤,鐵鏈,帆布,冷凍倉儲,魚類加工,醃製工廠等等,從上游到下游形成完整產業鏈。

北海省還是重要的軍事基地,皇家海軍和皇家陸軍海外軍區在該省都有駐軍,但是規模都不大。

皇家海軍太平洋艦隊下屬東亞分艦隊港口在蓬來市(小樽),該艦隊擁有5艘老舊的“寒”字號鐵甲驅逐艦,旗艦是最早一批服役的“惡風”號鐵甲巡洋艦。

該艦是20多年前遠征埃及的主力艦之一,服役期間曾經歷過一次失火,造成了17名艦員死傷的重大事故,其中死亡6人。

在賽德港修理後,“惡風”號鐵甲巡洋艦狀況較差,被認為不適宜長期駐外的佈署,因而萬里迢迢的返回帝國本土。

該艦在東海又發生了重大動力故障,後來經過救援以後拖帶到了北海省,最終就在這裡安家落戶,度過服役期最後的時光。

所以,東亞分艦隊還有一個“養老院”的綽號。

即便如此

在大清國“定遠”和“鎮遠”兩艘鉅艦入列北洋艦隊之前,東亞分艦隊的旗艦“惡風”以4850噸的排水量,常年位居東亞和東南亞各國艦隊榜首,被普遍認為是不可抵禦的強大存在。

“惡風”號鐵甲巡洋艦每年例行的任務,就是帶著幾個小弟到扶桑國進行親善訪問,從東京,神戶到長崎,其宛若小山般的巨大艦體,每一次都能引來扶桑國一片豔羨崇拜的目光。

至於更遠的奄美王國和琉球王國,“惡風”號鐵甲巡洋艦已經好幾年不去了。

自家人知自家事,東亞分艦隊清楚的知道;

“惡風”號鐵甲巡洋艦純粹就是樣子貨,這艘老艦的狀況實在糟糕,每年的環島親善訪問已經榨乾了他的所有精力。

若再進行更遠距離的遠航,說不定就沉沒在西太平洋波濤洶湧的風浪中了。

一艘隨時有可能失去動力的鐵甲艦,絕不能冒險遠航,那簡直等於自尋死路啊!

環扶桑島進行親善訪問到沒有問題,畢竟津輕海峽只有39公里,而扶桑島沿海岸到處都是港口,非常便於緊急停靠。

每次“惡風”號鐵甲巡洋艦都是前呼後擁的帶著很多小弟出發,看起來煞是威風,也很有排面。

實際上

不帶上眾多鐵甲驅逐艦和軍輔船,“惡風”號鐵甲巡洋艦都不敢出港口,萬一動力系統出現重大故障,那可真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