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扶上馬送一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皇儲唐-李乾殿下詳盡彙報了這幾個月來的見聞和感受,在英國體會到的上層貴族的傲慢和倫敦的糟糕霧霾天氣,雄霸七海的大不列顛皇家海軍和備受壓迫的愛爾蘭人。

浪漫的法蘭西人還有巴黎無處不在各種危險思想潮流,日耳曼人的嚴謹和熱情款待,荷蘭王室難以掩飾的疑慮,意大利人的奔放和激情……

與英德法這些先進的工業國家不同,奧地利帝國保守的哈布斯堡王朝以及變革中的沙俄帝國,都給皇儲殿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次數萬海裡漫長歷程,極大的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對整個世界形勢又有了新的感悟。

皇儲唐-李乾殿下滔滔不絕的說了很久,顯然肚子裡憋了太多的話要傾訴,皇帝李察沒有打斷他的興致,只是不時的問上幾句。

看得出來

經歷幾乎半個世界的旅行,皇儲唐-李乾殿下對當今世界列強的實力和底蘊有了更深的認知,能夠清晰的衡量世界格局,對帝國採取的“守拙不爭”的策略領悟更深。

皇儲唐-李乾殿下在此之前,最多隻出訪過北美幾國,對大西洋另一側歐洲各國多是道聽途說,認知上未免隔上了一層面紗。

治政方面

皇儲唐-李乾殿下經驗極為豐富,歷次聖上出巡都是由皇儲監國,坐鎮長安,行事向來四平八穩,嚴謹有餘,魄力不足。

這一次出訪歐陸之旅,深深的觸動了唐-李乾殿下,讓他對大唐帝國的定位和未來有了更深刻的思索,這是件好事。

皇帝李察神情和煦的聽著他滔滔不絕的話語,嘉許之色流露,這讓皇儲殿下倍感鼓舞,越發說的起勁起來。

實際上

只有皇帝李察自己心裡清楚,眼前這個很有想法的皇儲,一輩子註定就是個皇儲,註定就是備胎的命運。

沒轍,李察這副身體實在太有活力了。迫使他不得不活動臉部的肌肉,在眼角生生弄出幾道皺紋來。

不出意外的話,活個百來歲沒有啥壓力。

如今九歲的皇長孫唐-李授業尚有一定可能繼承大寶,皇位繼承排行前三的秦王,廣南王,平西王註定都是陪跑,完全沒有機會的。

所以,皇帝李察看著皇儲唐-李乾的眼中隱含著一絲歉疚,目光更柔和了。

“不錯,朕心甚慰,看來你們幾個出去遊歷這一趟收穫很大,回去好好沉澱一番。

若是就今後的歐洲局勢與帝國重臣們深入探討一番,想必會有更新的收穫。

可以用德意志帝國變局的重大影響為課題,結合當今沙俄帝國與法國和英國的地緣勢力角逐,對未來十年二十年世界戰略變化進行推演。

在如今的世界舞臺上,歐洲是當之無愧的中心。

在本世紀末之前

大唐帝國的基本政策就是立足於美洲,鞏固美洲陣營,依託兩洋之利打造無可挑戰的美洲霸主基業。

有限度的參與世界政治風雲,有限度的殖民擴張,奉行以出口為基礎的自由貿易政策,以經濟發展為核心,採取“守拙不爭”的尾隨策略。

英國從來不承認大唐帝國經濟規模已經超越歐洲本土的事實,頑固的將殖民地經濟也算在英國頭上,依然把持著世界經濟第一大國的地位。

既然英國老這麼好面子,我們也不用過分強調這一點,先讓他們得意一陣子再說。

只有自身強大了,才是真正的強大。

記住朕的話;

只有看得清了,想得透了,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正確的應對。”

父皇的一番殷切叮囑,令皇儲和三位皇子深受感動,再次翻身拜倒叩謝皇恩。

又囑託了幾句,皇帝李察這才放他們離開宮庭。幾位皇子俱都興奮的神采飛揚,腳步生風的拜謝而去。

如今帝國年滿16歲成年的皇子有47人,其中小一半在陸海兩軍中歷練,6人在歐陸求學,剩下的大多在帝國各部及大型壟斷企業任職,積累從事軍、政、商界經驗,湧現出不少出色的殿下。

廣南王殿下和平西王殿下僅僅是其中的兩位而已,不是因為他們更出色,而是擁有更多的機會。

二三十歲正是一個人幹事業的大好年華,皇帝李察計劃中分封15個藩王,再加上之前的三位藩王(奄美國王,肯塔基國王,俄克拉荷馬國王),就是總計18位藩王。

這些藩王會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拉攏一些朝臣和向來親厚的皇子,發揮自身影響力,盡力籌措社會資金去建設藩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樣一來,一大批有能力的能臣幹吏就有了用武之地,一些想有所作為的皇子也有了去處,到了藩國可以盡情的施展拳腳。

這二十幾年來

原安第斯總督府麾下的11個省經歷了大規模的基礎建設熱潮,城市布局和交通已臻完善,農牧場遍佈各地,工廠企業初具規模。

古巴省,呂宋省,宿霧省和棉蘭老省的基礎設施建設,經過10多年來皇家內務府的大力投入,業已煥然一新。

這些海外省和邊疆省具備了很好的條件,不至於從頭開始,在帝國經濟總量中佔比不大,全加起來也不過就是4%~5%這樣。

這些地區主要經濟成分以農牧業和資源業為主,佔據了8~9成以上的比例,工業化程度較低。

比如古巴,主要經濟成分就是煙草業和蔗糖種植業,這是傳統的優勢產業,發展其他的農業專案和運輸,海洋捕撈等等,只能起到補充的作用,難以形成主導產業。

比如哥倫比亞,優勢產業是咖啡種植園,蔗糖,金、煤、鐵礦產和世界聞明的綠寶石礦藏,農業以玉米和木薯為主,如今開始廣泛種植華人喜愛的稻米。

比如原安迪斯總督府轄下11省,以發達的農牧業著稱,牛羊肉類產品和羊毛,皮革加工,優質葡萄酒大量銷往歐洲及北美市場。

分封之後

這些海外省和邊疆省本身就具備了很好的基礎,不至於從頭開始。其在帝國經濟總量中佔比不大,全加起來也不過就是5%~6%這樣。

這些地區主要經濟成分以農牧業和資源業為主,佔據了8~9成以上的比例,工業化程度較低。

上述15個省人口總計1100萬,平均下來每個省72萬至78萬人左右,有的省份人口多一些,有的少一些。

最多的呂宋省總人口130餘萬,最少的南美洲最南端幾個省,人口大都在二十幾萬至40萬之間。

藩王們做得好了錦上添花,做不好了亦無關大雅。

這其中自然有肥有瘦,以帝國皇帝李察崇高的威信,無論朝臣還是嬪妃都不敢置喙,皆以聖皇陛下一言而決,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當然了

對這些藩國也不是完全放任,按照皇帝李察的意思,18家藩國每年由皇家由務府撥款3,500萬唐元,扶持藩國建設。

這3,500萬唐元資金規模,由兩部分組成。

一部分直接撥款約佔1/3,即每年1,200萬唐元左右,總共為期15年。

這筆錢從皇家基金每年的投資收入分紅中撥付,屬於帝國皇室對藩國的直接扶持,每個藩國年均六七十萬唐元左右,平均分配為主。

一部分屬於低息長期貸款,年利率1.2%,,每年投入資金總規模2300萬左右,佔據資金總量的2/3,將持續到本世紀末,即1900年為止。

這筆錢由皇家內務府稽核專案,皇家紅橡樹銀行具體發放到位,屬於帝國皇室的扶持性長期貸款資金,主要用於城市建設,工農業發展,碼頭道路,交通橋樑,水庫水電站等等建設項目。

具體專案一桉一審,不搞平均分配,用於支援更有前景,更有潛力的專案,

都說難得天下父母心,皇帝李察同樣如此,對一眾藩國並不是分出去了事,而是扶上馬還要送一程。

各藩國同樣實行唐式君主立憲體制,藩國庭臣每週覲見國王,這使得國王在很多事務上擁有決定性影響力,能夠左右朝政。

藩國事務聚焦於經濟和內政,這使各藩國能夠集中精力發展經濟,不用分心他顧。

這一切

都體現出帝國對這些藩國的扶持愛護,體現出帝王意志,不經意間流露出絲絲溫情。

皇帝李察縱然子嗣眾多,以大唐帝國疆域之廣大,安排起來也輕鬆不費力。

帝國現有六十六個省,分封出去15個省以後還有51個省,再加上帝國政府十幾個部及皇家直屬總局,署,各大財團及壟斷性寡頭企業,隨便哪裡不能安插?

龍生九子,各個不同。

並不是每個皇子殿下都是雄心勃勃之輩,還有一大票安於享樂,或者醉心於藝術戲曲及文學之類的皇子殿下,只要在某個財團掛個名頭,每年多領取一份豐厚的酬金就心滿意足。

每天吃喝玩樂不香嗎?

享受榮華富貴,聽歌宴樂不好嗎?

對這些難以成才的皇子,皇帝李察也不過分苛求,大體上任其自生自滅罷了。

以大唐帝國的豪富,成年後賜府別居的公爵(注;無名號公爵),每年從皇室內務府領取的薪俸定例也不過是62,000唐元,再加上四季六節皇室賞賜,珍玩瓷器,衣食布料貢品,折算起來,公爵府一年也就是十多萬唐元的樣子。

全加起來也沒多少開支,完全是小事一樁。

這裡特別要說明;分封的藩王是沒有薪俸定例的,藩國每年還要上繳數量不一的貢賦,承擔當地駐軍的部分開支,這屬於藩臣義務。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