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分封藩王之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帝都長安

大明皇宮禁苑內

傳來皇帝李察暢快的笑聲,十多位聰明可愛的皇孫環繞膝前,讓這位素來高高在上的聖皇陛下露出難得的笑容。

這10來個6~9歲的皇孫,分別來自於秦王、皇太子唐-李乾(皇三子),廣南王唐-李坤(皇七子),平西王唐-李信(皇十一子)諸王府上。都是皇位繼承權排位靠前的嫡出皇孫(注,指王后所出嫡子。)那些庶出的皇孫連見到皇爺爺一面都難。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皇帝李察共有135位皇子公主,最小的皇73子才兩歲,達到16歲成年的皇子公主近百人,到皇孫這一輩就太多了,壓根兒關愛不過來。

從今年起

大明宮停止遴選秀女,皇帝後宮中也不再進新人,估摸著今後聖皇陛下留下皇家骨血的機會更少了。

這也是林皇后和內閣眾臣們再三苦諫的結果,皇室傳承已經不用擔心,現在最主要的是皇帝陛下的聖躬,關係著帝國的興衰榮辱。

“別跪著了,都起來吧,眾皇孫都有賞賜,每個皇孫去萬壽山挑一頭伴身寵獸吧?”皇帝李察大度的手一揮說道。

萬壽山(注,萬獸山諧音)的獅虎豹飛禽無不神俊,靈智頗高,這都是皇帝李察用真血調教出來的神獸異種,伴身護衛再好也不過了。

賞賜給皇孫們的大多是獅虎豹勐獸的崽兒,自小伴隨在身旁一起長大,感情自然深厚無比。

“皇孫兒等叩謝皇爺爺恩賞!”

聽到皇爺爺的賞賜,一眾皇孫們立刻雀躍不已,齊刷刷的再次跪下磕頭謝賞,就連身邊的林皇后臉上也難掩喜色。

皇帝陛下的聖獸可不是輕易賞賜,迄今為止也只有排名在前的20多位皇子,幾位開國元帥公爵獲此恩賞,每一個都視若珍寶。

皇帝李察如此康慨大度是有原因的,這些年紀小的嫡系皇孫們是未來帝國的繼承人,排位還在庶出皇子之前。

例如秦王李乾之長子,年方九歲的皇長孫唐-李授業,就是大唐帝國排位第四的皇位繼承人,僅次於父王和兩位王叔。

至於原來排位第四的夏威夷公爵暨皇長子唐-李元殿下,在大唐皇帝陛下下詔加封為肯塔基王之後,已經自動失去帝國皇位繼承權。

巴拿馬公爵暨二皇子唐-李庚殿下在皇帝下詔加封為俄克拉荷馬王之後,也已經自動失去大唐帝國排位第五的皇位繼承權。

秦王府,廣南王府和平西王府出生的嫡出皇孫,其皇位繼承權都排在前面,比其他庶出諸皇叔排序更優先,俗稱“插隊兒”。

在這個以血脈論貴賤的時代,從諸皇子,帝國重臣們到普羅百姓,似乎所有人都很自然的接受了這種“插隊兒”現象,在帝國貴族傳承中也同樣如此。

正因為皇孫們一個接一個的出現,皇長子暨夏威夷公爵唐-李元殿下才乖乖的接受詔命,前往肯塔基開創一個新的王國。

其他幾位排位在前的庶出皇子也是同樣情況,眼看著繼承帝國皇位連萬分之一的希望都沒有,秦王府,廣南王府,平西王府的小崽子們一個個排到前面去了,給誰都會洩氣。

這不……皇五子,皇六子,皇八子,皇九子幾位殿下都等著前往海外就藩,也就是這兩年的事兒。

皇室小道消息傳播;

說聖皇陛下有意將北海,南美洲原安第斯總督府麾下的11個省通通拿出來,將排位前20的皇子們都安排就藩,成立屬於帝國的藩屬王國。

至於二十以後的皇子們,獲封的是逐代降等的三等公爵爵位,這樣的三等公爵成年以後獲皇帝陛下賞賜宅邸,但爵位沒有封號,沒有封地采邑,只能每年固定從皇家內務府領取一份超品薪水。

這些皇子去世後,後代只能襲侯爵,再往後孫輩襲伯爵,一直到男爵爵位,公侯伯子男可以繼承五代人,再往下就是平民了。

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大唐皇帝李察考慮到明朝的300萬皇室子弟,幾乎吃空了整個國家,特意做的爵位承襲安排。

現如今大唐帝國的皇室皇子,皇孫和公主們已經有1300多人了,若是幾代繁衍下去,幾十萬人應該是很輕鬆的事兒。

大唐皇室縱然豪富無比,也架不住這麼多啊然。

因為這些藩國,並非獨立王國,領土屬於大唐中國不可分割一部分,不擁有軍隊,沒有獨立外交,執行大唐帝國統一的法律和經濟制度,需要按年繳納多少不一的貢賦。

藩國政府由原安第斯地區各省政府轉制而成,官員調任接受帝國政府派遣,藩王能夠插手的地方不多。

這樣重重限制下的藩國,更像是養在地方上的明朝藩王。

區別在於,大唐帝國不限制皇室子弟從政從軍,不限制從商及各類產業,能夠讓皇室子弟更多的發揮聰明才智。

“皇后,後宮的事務讓其他嬪妃多操心一些,你不用過分勞心勞力,善自珍重身體才好。”皇帝李察有些憐惜的看著林皇后說道。

林皇后只比聖上小一歲,實足年齡56了,由於保養得當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小一些,威儀尚在,但花白的頭髮依然暴露了歲月風霜。

如今她兒孫滿堂,看著依然中年人模樣的皇帝心生感慨,道;“臣妾蒲柳之姿,得到聖上關愛此生已無憾,唯願聖上珍重龍體,以國家社稷為念,統領帝國再有一個甲子才好,那必是億兆臣民所願。”

“呵呵呵……皇后說笑了,古往今來也沒有哪一個皇帝能活那麼長時間?”

“臣妾自知陛下並非凡俗之人,乃是上天派來的神仙,我等後宮嬪妃只能日日夜夜為陛下祈福,惟願聖躬春秋常在啊!”

“朕素知皇后的一片苦心,臨幸嬪妃已經節制了,呵呵……”略有些尷尬的笑了兩聲,皇帝李察立馬轉移話題說道;

“考慮到新殖民地的建設情況,朕擬於明年夏秋之際分封諸王,讓他們都出去闖闖。

很多皇子都學了一身本事,吵鬧著沒有用武之地,那就拿出來比比看,到底誰強誰弱?

免得多少年以後,說朕沒有給他們機會。”

林皇后聽了後,儀態端莊的點點頭,道;“朝廷的事,皆以陛下聖諭為準,臣妾不予置評,想來應該是這些皇兒的福分了。”

兩人說了會兒話,皇帝陛下便擺駕回宮,林皇后覺得身子睏乏也自去安歇了。

聽到準訊的一眾年老的嬪妃們喜不自勝,很多即將分封的皇兒中有她們的親身骨血。

陛下若明年下恩旨封為藩王,那可是比公爵更高一等的皇室封號,尊榮無比。

母憑子貴,總算能見到著光宗耀祖的一天。

大唐帝國皇室從皇孫這一輩起,全部都是“授”(注;同“受”字)字班輩,按照“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這8個字排行,再往下一輩兒就是“命”字輩兒,依次順序。

所以秦王李乾之世子,年方九歲的皇長孫名為;唐-李授業,這個“唐”字,就是尊貴的帝國皇室子弟專屬。

就像德國容克軍事貴族中“馮”字,代表出身尊貴的姓氏,非常易於辨別。

皇帝李察分封藩王不是一時興起,很多皇子們自小就從軍,這些年來從軍治政耳濡目染,表現相當出色。

既然如此,就給他們一塊小天地去發展,未嘗不會有意外之喜。

皇明那樣養豬的方式,把很多優秀的皇室子弟都養廢了,大唐帝國當然不願意走這條老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也有利於加強邊疆,鞏固邊疆,藩王們手中無兵總不可能起來造反,更不會拆大唐皇室的臺。

今後有什麼盛大慶典的時候,萬邦來朝的景象也很讓人期待。

分封藩王之後,各藩王回到自己藩屬地吃老米,善於搞經濟的自然富裕的流油,誇誇其談的就只能坐吃山空,這倒逼著他們去努力。

皇帝李察回到內殿後翻閱了一會兒,皇家秘書處編輯的最新版《世界風雲概要》,覺得沒什麼新意,便放下來一邊飲茶,一邊盤算著心事兒。

歐洲傳來的最新消息,德意志帝國威廉一世皇帝陛下年衰體弱,近來常常臥榻不起,身體狀況不容樂觀。

看起來,也就是這一兩年的事兒。

統一後的德意志帝國第1次面對著皇權更迭,這讓人倍感期待。

還有一個不好的訊息是德國皇太子弗里德里希親王在5月份被查出來患了喉癌,由於英國醫生莫瑞爾-麥肯齊的誤診,病情延誤下來了。

到了七八月份,腫脹的腫瘤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弗里德里希親王的言語功能,讓他在病痛中飽受折磨。

這給德意志帝國抹上了又一重陰影,好在皇孫弗里德里希·威廉·維克托·阿爾貝特·馮·霍亨索倫殿下已經成長起來,正是28歲年富力強的時候,反倒是不愁後繼無人。

至於南美三國的菜鳥互啄戰爭,皇帝李察僅僅瞥了一眼便不再關注了。

願意打就打去唄,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還不知道誰能夠笑到最後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