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旅鴿的宿命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半個月後

桃園行宮

地處高原的桃園市在8月的炎炎夏日氣候涼爽宜人,是個避暑的好地方,皇帝李察再次帶著一眾嬪妃和年幼的皇子公主們來到這裡,準備住上幾個月。

經過20多年的持續不斷營建,如今的桃園行宮已經形成了連綿的法式宮殿群,環境優美秀麗,還有一條雙線的有軌電車往來其間,給上山下山帶來了極大便利。

這裡的有軌電車是金白相間的奢侈玩意兒,都是由巧手匠人精心打造,鑲金嵌玉精美非常。

有小小的城堡形狀,有繁複的花車形狀,有皇帝專門乘坐的龍輦形狀,還有白虎,海凋這樣的動物形狀,消夏休閒的意味十分濃厚。

位於山峰之巔的最高處,建有一座凌霄閣。

凌霄閣內

大唐皇帝李察悠閒的坐在雲榻上品茶,皇家秘書處編輯的1885年第7期《世界風雲概要》,關於紐約總罷工事件的新聞概要赫然其上,卻沒有引起皇帝陛下心中的一絲波瀾。

鬧唄,反正也影響不到大唐帝國正常的經濟運轉。

大唐帝國有一億兩千多萬臣民需要他操心,還有那麼多的藩屬國,皇帝李察心再大也不可能去操心別人。

如今的國際社會就是這樣的嚴酷現實,追求更低廉的成本,否則無法和其他工業強國去競爭?

大唐帝國同樣也面臨這樣的窘境,與其他工業強國相比,大唐帝國的優勢在於資源豐富。石油,銅,銀等礦藏都位居世界第一,糧食產量,橡膠,菸草,畜禽肉類出口量同樣世界第一,別人學不來,也羨慕不來。

在皇帝李察原本的計劃中,準備扇動米國民間的不滿情緒製造分裂和獨立,已著手實施了。

力求將米利堅合眾國分裂成幾個更小的北美國家,徹底消除其對大唐的潛在威脅,這更有利於大唐帝國的操縱。

如今英國人出手了,那麼大唐帝國就不必做這個惡人,迅速改變了計劃靜觀其變。

原本的行動通通停止,必要的時候再反手推上一把。

英國確實希望米國分裂,從而卸下沉重的債務包袱變得更獨立,更短小精悍,戰鬥力反而比以前飽受債務陷阱困擾的米國更強。

這一戰略是沒錯的,想一想後世華夏周邊的扶桑,棒子,呂宋和越南,還有分離的故土臺島,牽扯龐大的華夏多少精力?

傲慢的英國老對自身實力極具信心,對歐洲白人世界的影響力極具信心。

對以昂格魯-薩克遜人為主的西方文化和宗教更是極具信心,對英國在外交領域的影響力和合縱連橫更是信心爆棚,所以願意促成北美的分裂。

但英國期望中的分裂與大唐帝國期望的分裂可不相同,可以說南轅北轍。

英國老只是希望米國一分為二,或者一分為三。不願過度削弱了,那就起不到制衡實力空前強大的大唐帝國目的。

大唐帝國則不同,希望米國分裂的越小越好,越碎越好,南方原美利堅聯盟國一分為五,就非常符合大唐帝國的期待。

照這樣看,人口更多的米國也不能低於這個數字。

就比如說

紐約州雖然華裔佔據相對的優勢,但皇帝李察從長遠考慮,並不希望分裂後的紐約州過於強大。

所以視具體情況,會主動出手限制其兼併周邊地區。

比如兼併新澤西州,康涅狄格州,佛蒙特州和新罕布什爾州,這都是不允許的,必要時,大唐會和英國人聯手破壞紐約華人州長的野心。

提前埋下許多釘子和後手,就是為了這樣的目的。

不能因此說皇帝李察過於冷酷,只能說太理智了,他可不會把分裂後華裔主導國家想象的太好。

卡羅來納共和國會投靠英國人,難道紐約共和國就不會嗎?

這真的很難說

他認為,永遠不要用權力和金錢去考驗人心,東方文化,種族血脈或千絲萬縷的親族聯絡,都經不住利益的腐蝕。

皇帝李察應對的策略就是;

儘可能的將米國拆散,拆的越碎越好,一勞永逸的解決對大唐帝國潛在的威脅,

畢竟人的心思是會發生變化的,誰也不想始終活在大唐帝國的陰影之下,哪怕同宗同源也不行。

“鄭愛卿,白皮和發財呢?今天就沒怎麼見著,這幾個小東西跑哪去了?”皇帝李察突然想起來,便順口問了一句。

如今的白皮,紅中和發財都已經是三代了,皇帝李察習慣了這些獸寵的陪伴。所以在它們老去之後,剝下皮來製成褥子或者坐墊,擺放在常去的宮殿中。

鄭源處長上前行了一禮,回稟道;“回陛下的話,他們都跟著小殿下和公主們去坐電車了,這次新修的園子有山有水,還有很多滑滑梯玩具,小殿下和公主們都相當喜歡呢!”

“嗯,元甲有心了,宮裡的秘製珍膏賞一些下去,給元甲補補身子,他也是開國老臣了。”

“微臣暫代黃總督,叩謝陛下隆恩。”鄭源立馬應承道。

中部區總督和南部區,東部區總督一樣,如今只是個名譽性的職位,既沒有衙門也沒有辦事機構,是一個彰顯榮耀的職銜。

中部區總督黃元甲是最早一批的潮汕老臣,與首相陳才良一同效命於陛下,這麼一說已經是1846年9月份的事兒了,距今差不多40年。

當年那一批開國元勳老臣死的死,病的病,退的退,依然還能屹立於朝堂的寥寥無幾,黃元甲侯爵就是其中之一,這座鏡湖行宮也是他一直主持擴建,顯見很用心思了。

吩咐完以後

皇帝李察心中頗有感慨的站起身來,邁開腳步走到雲霄閣的窗邊,從這裡向外眺望。

凌霄閣位於山巔之處,從這裡俯瞰整個城市,能夠看到偌大的桃園大都市被一條青蔥的山嶺分隔開。

在山嶺的兩邊,城市裡林立的高大建築一直鋪展到天際盡頭,煞是壯觀。

經過36年的發展

桃源如今已成為總人口142萬的中部地區大都市,東北方聯絡著芝加哥,西南方翻越內華達山脈聯絡著帝都長安,北方是大溪流城,南方則是被稱之為“資源寶庫”的蓋洛普,繼續往南則是著名的墨西哥城。

如今的桃源是帝國中部鐵路樞紐城市,十餘條鐵路幹線穿越城市,透過北方鐵路可以方便的抵達西雅圖和溫哥華,到帝國各大城市都很方便。

這裡還是本土中部地區的工業中心,以輕工業和發達的建材行業著稱,輕工業門類較為齊全,著名的高原啤酒就產自這裡。

在建城的早期

這裡的空中經常會出現數萬甚至數10萬只的旅鴿群,飛起來呼啦啦一大片遮天蔽日,彷若烏雲一般。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隨著大量華人移民的到來,這些美味的旅鴿可倒了大黴,成為很多華人移民鍾愛的盤中餐,桃源市的鹿茸旅鴿煲聞名於世,這都是當地的特產。

標準的做法是一個砂鍋裡燉一隻旅鴿,每只成年旅鴿約一斤重左右,去掉羽毛,內臟和其他雜物大概也就6兩,加上幾片當地特產的鹿茸,野生菌孤煲一砂鍋湯,那味道真是鮮美至極。

如今已很少見到成群在空中飛舞的旅鴿了,原本桃源市民最便宜的早餐;一份鹿茸旅鴿煲加兩塊燒餅,只需要兩分錢。

如今身價可謂直線飆升,原本充飢的一個燒餅有二兩重,現在也越做越小。小燒餅大概只有拳頭握起來那麼大,撒上芝麻酥脆可口,比以前精緻了許多。

如今要享受這麼一份早餐,至少得三角錢,比以前的價格漲了十幾倍,就這去晚了還喝不到。

須知在沒有物價通脹的年代,商品價格數十年如一日,唐元購買力向來堅挺。

這種漲價十幾倍的情況極為罕見,反映出了供求的巨大變化。

某些動物的滅絕並非沒有原因,旅鴿是所有農場主都痛恨的害鳥。

它們經常成群結隊地落到麥田裡,將青色多汁的麥穗吃掉,還會吃一些菜籽,菜花,葡萄,漿果等等,將蘋果和梨啄的到處都是洞。

所以只要有機會,農場主也好,種植園主也好,都會用網去捕殺這種鳥。

吃膩了直接就地埋掉,也不會允許這種害鳥存在。

即便政府規定一些保護的政策,要求農戶不要濫捕旅鴿,實際效果也不佳。

數量過多的旅鴿會造成大面積農田減產,包括很多品類的農副產品。

在保護帝國的食品安全還是保護旅鴿的問題上,帝國政府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前者,這也是旅鴿越來越稀少的根本原因。

也許用不了幾年,一份鹿茸旅鴿煲就能賣到1元的天價,成為普羅大眾都享用不起的奢侈品。

到了那時

在追逐利益的慾望驅使下,人們會有意的去捕捉售賣,旅鴿的生存環境更不容樂觀。

在鏡湖行宮避暑期間,旅鴿這道美味的菜餚擺到了皇家宮廷的宴席上,以鮮美的滋味受到很多娘娘和小殿下的喜愛。

皇家宮廷烹製更加考究而且花樣繁多,碳烤旅鴿因外焦裡嫩,滋味濃郁就更受歡迎,吃起來噴噴香。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