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收復伊犁河谷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欲平新江之亂,必先取烏魯木齊,再取喀什噶爾,緩進急戰,方可成大事。

這是欽差大臣左宗棠抬棺出征時說的話,其麾下大軍也正是這麼做的,在歷時兩年的平亂之戰中錘鍊了戰鬥力,越打越強悍。

現如今的2.6萬湘軍是整個神州裝備火槍最充足的部隊,普遍裝備了以米尼步槍為主的西式火器,裝備較為先進。

米尼步槍是前膛裝填方式,射速慢,排槍火力密度低,相對於世界先進步槍已經落後了,但是在神州以及沙俄軍隊面前,依然是較為先進的武器。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米尼步槍射程遠,精度高,鉛製子彈毒性大都是優點,西安機器局和蘭州制造局都能批次製造米尼步槍,能夠保證軍隊所需。

滿清的八旗軍和綠營兵腐朽透了,完全不能夠與西方軍隊相抗衡。

但左宗棠的湘軍是典型的民團,由其一手訓練和打造出來,在數10年剿滅太平天國和陝甘回亂的戰爭中,在收復新江的戰爭中,已經證明了強悍的實力。

左宗棠之所以敢於對尹犁河谷的俄人開戰,就在於這支久經錘鍊的大軍,戰鬥力並不遜色於任何西方軍隊。

進江之初

朝廷準備了約8萬餘人的軍隊,欽差大臣左宗棠在精挑細選後,只率領不足3萬人入江。這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左宗棠的湘軍,張曜所部嵩武軍、徐佔彪的蜀軍,這些才是出征的主力。

這一部分原因是兵在精而不再多,另一部分原因是軍費欠缺,無力承擔更多的軍隊入江作戰,不得已而為之。

1876年1月,當時開戰在即,各省仍舊積欠陝甘軍費已達2000餘萬兩,只靠各省關協餉遠不能滿足西征所需。

左宗棠遂上書朝廷,援引沉保楨為臺島防務借款之舊例,請求借洋款一千萬兩。

不料遭時任兩江總督沉保楨極力反對,幾經波折,清廷最終下詔,令戶部撥款200萬兩、各省協餉300萬兩,準左宗棠自借洋款500萬兩。

但籌措軍餉仍為不足。左宗棠後又先後兩次為西徵軍籌借洋款,總計向向洋商借款1375萬兩,另向華商借款846萬兩。

再加上胡光墉獨家代理陝甘及兩廣地區進口煤油生意,這些年來所獲的巨利,左宗棠毫不猶豫的拿出來450萬兩補貼軍費。

拿自己的錢貼補軍餉空額,這一舉動世所罕見,這才是左宗棠最值得敬佩的地方。

經過一番艱難運作後,進江大軍才能夠武器槍彈充足,後勤無憂,順利的消滅了南江和北江的阿古柏叛亂勢力。

現如今

左宗棠大軍掌控了喀什噶爾和烏魯木齊,萬事俱備,在與劉錦棠議定之後立刻出兵,兵分兩路不顧嚴寒,向尹犁河谷進軍。

1877年10月29日,南路由西徵軍前鋒部隊統帥張曜率領,共計7800餘人,含2000馬隊,從南江喀什噶爾出發,目標直指尹犁河谷。

北路由左宗棠親率本部大軍9500餘人,含3300蒙古馬隊,從烏魯木齊出發西進,目標直指尹犁河谷。

經過20余天長途跋涉,兩支平亂大軍先後殺入沙俄扶持建立的所謂“哲德沙爾汗國”內,引來俄人的震驚。

西征大軍向來有“不留生俘”的傳統,此次針對的是跟隨沙俄叛亂的民眾,手下更不留情,一路上殺的人頭滾滾,血染西域。

僅僅9天,一南一北兩路大軍勢如雷霆霹靂一般,先後收復了7座城鎮,殺敵難以計數,兩軍合兵一處直指尹犁城。

尹犁城地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部天山北部的尹犁河谷內,是個人口約7.2萬餘人的古老城市,也是總面積達26.8萬平方公裡尹犁河谷地區最大的城市,“哲德沙爾汗國”和沙俄入侵軍隊的老巢。

尹犁地區加上外西北44萬平方公裡土地(在原來歷史上,被俄割佔),共計70餘萬平方公裡,就是沙俄想侵佔的地盤。

1877年12月2日

城外十餘公裡

在寒冷冬日一望無際的枯黃大草原上,俄軍與清軍分別列陣兩方,準備進行最後的殊死搏鬥,決出最後的勝利者。

對陣雙方的清軍1.42萬人,除了部分留鎮後方的軍隊,大部精銳皆匯聚於此,與俄人展開殊死決戰。

對面俄軍約萬餘人,再加上哲德沙爾汗國近2萬人馬,全軍總計約3萬人,比清軍人數多了足足一倍。

但是俄軍的武器裝備卻差了很多,裝備火器部隊不足7成,哲德沙爾汗國裝備火器軍隊更是不足兩成,剩下的依然是拿著刀槍戰斧等冷兵器。

其軍隊服色更是五花八門,遠看就像一大群叫花子。

俄軍裝備差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在世界各國列強中,就屬沙俄軍隊的裝備最差,至今還大量裝備著老式燧發滑膛火槍,甚至連奧斯曼帝國都比不上。

相比於征戰巴爾幹的俄軍歐洲精銳部隊,入侵尹犁河谷的沙俄中亞軍隊裝備更差,連服裝都不能統一。

但是俄軍的兇悍善戰遠近聞名,在中亞地區更是打出了赫赫兇威。

近20多年來,俄軍先後消滅了以浩罕汗國為首的中亞三大汗國,奪取了近400萬平方公裡土地。

所以俄軍裝備雖差,但士氣非常高,更是目空一切的不把清軍放在眼中,下決心要狠狠教訓左宗棠所部。

清軍大陣一側

左宗棠全身甲胃騎在馬上,花白的鬍鬚在寒風中不停舞動,深邃的眼中神色堅定,他的左右都是拱衛的披甲大將,個個都是神色凝重。

早先清剿哲德沙爾汗國武裝猶如砍瓜切菜一般,但現在面前這支敵軍可不同,這是俄軍入侵新江的主力,全都彙集於此。

為了今天這場攸關生死的大戰,左宗棠所部已經將珍藏許久的重機槍和火炮全都拿了出來。

重機槍隱藏在士兵佇列後面,火炮則一左一右分成兩個火炮陣地,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前方,隨時準備開火。

清軍採取的是後發制人的策略,所以列陣等待俄軍來攻。

枯黃的大草原上寒風呼嘯,很多將士臉色都凍青了,依然堅定地列陣其中。

這是一支久歷戰火的強軍,很多士兵的年齡都有40多歲了,幾乎打了大半輩子的仗,從南到北,再到西走遍了神州大地。

反觀俄軍一側

俄軍也湊了50多門火炮出來,但都是老式的青銅炮,射程近,威力小,只不過拿出來充門面罷了。

沒有等上多久,戰鬥便開始了。

俄軍率先發炮,清軍則以更勐烈更致命的炮擊回應,“轟隆隆”炮擊了半個多小時以後,俄軍的火炮被摧毀大半,人員也遭受不小的損失。

這讓俄軍臉上掛不住了,命令大軍攻擊前進,冒著炮火緩緩逼近,眼看著決戰一觸即發。

就在這時

斜刺裡殺出一支哥薩克騎兵,總計約有4000餘騎,揮舞著手中閃亮的彎刀,向著清軍的側翼陣地一往無前的衝殺過來。

這是俄軍善用的伎倆,動用精銳騎兵衝擊大陣側翼,攪亂陣型並最終擊敗敵人。

見此情景

左翼陣地的清軍騎兵並沒有迎戰,反而撥轉馬頭散開,露出後面早已經整裝待發的重機槍陣地。

原來左宗棠早已將16挺馬克沁重機槍佈置在左右兩側,一側8挺重機槍,就是為了防範俄軍的騎兵衝擊。

眼見哥薩克騎兵揮舞著彎刀,兇狠的叫喊著衝殺上來,幾千匹駿馬踩踏草原大地,將地皮都震動的朔朔發抖,威勢驚人。

騎兵來得很快,他們從800多碼以外就開始提速衝擊,沒多大會兒功夫就衝擊到300碼以內,這是重機槍最有效的殺傷範圍。

“開火!”

一聲令下

左翼陣地的8挺重機槍和數千名步兵排槍先後開火,編織出密密麻麻的火力網,將勇勐衝鋒的哥薩克騎兵籠罩在內。

霎那之間

衝鋒的騎兵陣列人仰馬翻,血光迸濺,騎兵在重機槍編制的火網中瞬間撕裂,骨斷筋折,驚聲哀嚎著摔下馬去。

摔倒在地的騎兵和戰馬激起大片的煙塵,彷彿平地升起的沙塵暴一般,遮蔽了人們的視線。

只能聽到重機槍無情的嘯叫聲,持續穩定的輸出剝奪人命的瘋狂火力,沙塵中人馬被割稻子一樣掃倒,慘叫聲和尖叫聲不停的傳來。

“停火,停火,快特麼住手……”清軍指揮官氣急敗壞的衝上前去,拉住重機槍手命令停火。

就這麼一會兒的功夫

被打光的長彈匣已經堆起了一大堆,手搖重機槍每分鐘能夠傾瀉400~500發子彈,就這一會兒工夫,8挺重機槍已經幾萬發子彈打光了。

這讓清軍指揮官心疼的臉都抽搐起來,嘴裡不停的喊著“敗家玩意兒,一群敗家玩意兒”,這才抬頭四顧。

強勁的寒風已經將沙塵吹散,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血腥屠戮般的場景,進攻的4000餘名哥薩克騎兵幾乎沒有幾個逃出生天,幾乎全都倒在了槍口之下。

大片的鮮血將荒原染紅,如此慘重的損失也讓俄軍發狂了,不計代價的命令全線衝鋒,試圖痛擊清軍本陣挽回損失。

大戰開始了

雙方接近到200多碼距離內的時候,各自打出了一輪排槍,雙方都有很多士兵中槍倒地,戰鬥進入了最血腥殘酷的階段。

在俄軍悍不畏死的輪番進攻下,清軍原本嚴整的佇列也變得參差不齊,後排的士兵立馬就補了上來,咬著牙與敵人血戰到底。

一陣又一陣的排槍陸續響起,再加上兩側的重機槍也加入戰鬥,在敵人的密集隊形中掀起一陣陣腥風血雨,戰鬥格外血腥。

持續激戰約40多分鍾後,俄軍一方傷亡慘重終於撐不住了,開始步步後退,準備撤退。

眼見著徹底取勝的戰機就在眼前,臉色凝重的左宗棠將軍終於舒緩下來,果決的大手一揮,命令“乘勝追擊,全線壓上”。

從這一刻起

俄軍徹底垮了,不管不顧的調頭便跑,希望逃離這個該死的地獄,遠離這些殺紅眼的清軍們。

這時候,清軍的蒙古馬隊開始四散追擊,將跑得漫山遍野的敵人一一砍翻在地……

夜幕時分

順利收復尹犁的左宗棠老將軍看著滿城哭喊之聲的情景哈哈大笑,神色中皆是欣慰,是無比的滿足與自豪,他終於實現了收復山河的夙願,死亦無憾了。

殺吧,燒吧,“清軍入江不留生俘”,皆斬殺一空。

這一看起來殘酷的政策,實際上保證了西北之地,在今後的150多年裡依然安定,保證了華夏版圖的完整與統一。

尹犁之戰的完勝,不但收復了整個尹犁河谷地區26.8萬平方公裡領土,還收復了尹犁西北44萬平方公裡領土(注;原來歷史上被沙俄分裂出去),可謂功莫大焉!

此戰過後

該地區再沒有成建制的沙俄武裝勢力,左宗棠將軍計劃派遣三千餘人騎兵隊伍,兵分幾路掃蕩周圍殘匪餘孽,徹底鼎定地區局勢。

為了西域局勢的長治久安,左宗棠已經準備實行軍屯,陸續將關內一些戰鬥力孱弱的軍隊調集入江,實現大規模軍屯,以穩定邊疆局勢。

另外在重要的阿拉山口駐集重兵,以確保全江局勢的安定,防範沙俄軍隊從此處翻越天險,再度染指新江。

為了維護國土的完整統一,左宗棠可謂是嘔心瀝血,但他知道這不一定是什麼好事兒。

徹底擊敗沙俄勢力收復新疆全域,無異於在主張放棄新江的李鴻章臉上狠狠摔了一巴掌,他怎會善罷干休?

清庭的事兒從來就不是外患而是內憂,如今李鴻章一系受到朝廷重用,主張打造強大的海軍艦隊,保衛海疆。

塞防和海防之爭由此而起,左中棠就是主張“塞防”的主要大臣,雙方爭論的主要還是軍費,朝廷沒錢吶。

無論塞防和海防,爭的就是籌晌,爭的就是錢和權,這註定兩者尿不到一個壺裡去。

輝煌勝利的背後,有可能面臨朝廷宿敵的攻訐,此時的左宗棠臉上滿是驕傲的神色,在火光輝映下更顯得堅毅。

收復山河的夙願已經達成,個人榮辱早已經不放在他的心中。

只要駐守在新江一天,沙俄入侵勢力就不能越雷池一步。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