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1872年經濟總量和對比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1872年度,大唐帝國整體國民經濟發展勢頭迅勐,受到法德兩大出口因素的強烈需求牽引,對外貿易呈現32.1%的強勁增長。

普法戰爭對歐洲產生的強烈震盪餘勢未竭,作為歐洲主要的農業產品出口大國,戰火波及導致法蘭西大片田園荒廢,農業生產遭受重創。

大規模走私潮襲來,面對潮水般湧來的北美質優價廉農產品,數萬家法國中小農場主紛紛破產,國際市場拱手讓人。

戰爭導致法國從歐洲主要農業出口國一下子淪為進口國,原有的荷蘭,比利時,義大利,芬蘭,挪威,瑞典等國際市場,相繼被北美和南美農產品佔據,並且逐漸形成依賴。

將來農產品缺口較大的德國,從北美進口的糧食和日用品佔據了國內三成以上的市場份額,取代了法國成為最大的農產品供應商。

普法戰爭不但重塑了歐洲戰略格局,而且重塑了歐洲農產品市場,最大的得益者竟然是大唐帝國,這是誰也料想不到的事兒。

1872年底

大唐帝國國民經濟總量經過核算後,相比上一年強勁增長11.3%,經濟總量達到51.7億唐元,坐穩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寶座。

橫向比較

相比較1869年時,大唐帝國經濟總量約為排名第一的英國經濟規模的76%,呈現高速追趕態勢。

三年的經濟高速發展,尤其受益於普法戰爭強烈需求牽引,增長勢頭越來越勐。

大唐帝國繼續引領著世界以電氣化和化工業為主導的第2次工業革命浪潮發展,工業革新層出不窮,為總體經濟發展注入勃勃活力。

截止1872年底

大唐帝國總體經濟規模已經達到了英國的88%,呈現出明顯追趕並超越的勢頭。

1872年,英國國民經濟總量經過核算後,為11.62億英鎊,約合58.1億唐元,相差約6.4億唐元。

按照這樣的發展勢頭,預計在1874年至1875年間,大唐帝國總體經濟規模就將超越英國,一躍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

這裡面的不確定因素就是從動盪恢復平靜的歐洲局勢……

1872年底,在英國和歐洲各國的反覆敦促下,德意志帝國終於不情願的結束了對法國北部省份的軍事佔領,撤軍回國了。

隨之而來的就是法蘭西恢復對海關的全面管控,強力遏制猖獗已久的大規模走私潮,打擊低價北美產品傾銷法蘭西市場行為。

法國方面的行動很迅速,效果立竿見影,而且其國內市場也逐漸復甦。很多法國中小農場主返回荒廢已久莊園,從事開始平整土地,準備新一年農業生產。

在其農業高關稅的保護下,預計大唐帝國會失去大部分的法蘭西農業市場,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好在普法戰爭期間,大唐帝國趁勢奪佔了相當大的歐洲農業市場份額,對法出口只佔整個對歐出口總量的13.5%,最主要的英國和德意志帝國出口市場並沒有受到影響。

展望新年度,國民經濟總體增長將會出現明顯回落,國際貿易形勢不容樂觀,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萎縮。

反映在國內已經有很多廠家在調減產能,更多的農場和種植園轉向栽種經濟作物,比如天然橡膠,甘蔗,甜菜,瓜果林木,橘子蘋果,葡萄菸草等等,進行多樣化發展。

這也是經過政府透過報紙輿論引導的結果,從年初到現在,各種前瞻性的政策分析和國際局勢分析層出不窮,已經給廣大的種植園主們敲響了警鐘。

實在冥頑不靈頭鐵的人,那也沒辦法。

大唐帝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生產者,保有的私人農場數量巨大,那些難以適應市場競爭的只能被淘汰,誰都救不了。

令人欣喜的是大唐帝國人口增長穩健而有力,從1869年末6577萬總人口規模,增長到1872年末8031萬,達到了歷史性高點。

僅從人口規模數值,已接近英倫三島的一倍。

充沛的人口紅利,為大唐帝國工業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勞動力,保證了持續擴大的國內市場和繁榮的國內貿易格局,也是帝國經濟發展的基礎。

大唐帝國數十年如一日堅持移民國策,每年穩定的從神州大陸輸入120萬~140萬左右華裔移民,這些都是青壯年勞動力。

除此之外

還有大量的華裔移民自發的進入美利堅合眾國,美利堅聯盟國,加拿大,巴西,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數量約在每年30~35萬之間。

透過這些海外僑民,帝國對上述北美和南美國家的影響力也在逐漸增強,並且滲透到軍界和政界上層。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美利堅合眾國新崛起的第三大黨,叫做“自由黨”,黨魁張宗良先生是現任紐約州長,計劃競選美利堅合眾國總統。

自由黨是以華裔和義大利裔為主的黨派,並且大量吸納拉丁裔底層民眾加入,在美利堅合眾國經濟界非常有影響力,崛起速度飛快。

在紐約這座東海岸大都市,華人大資本家基本上控制了該國金融業,礦產業和運輸業,勢力滲透到重工業,地產,商業貿易各個方面,身影幾乎無所不在。

作為能夠代表華人資本的利益的“自由黨”,自然受到了格外青睞,尤其在華人資本聚集的大本營紐約州勢力強大。

選什麼人都不如選自己人,這絕不會有錯。

自由黨魁張宗良表面上與大唐帝國沒什麼關係,實際上他的老丈人就是曾經擔任駐美總司令的範鵬舉上將,他的三弟張宗和中校在西雅圖衛戍司令部服役,是一名資深帝國軍官。

近些年來

美利堅合眾國試圖脫離大唐控制的呼聲越來越高,一些民主人士和猶太人高舉反唐旗幟,贏得了許多民眾支援和矚目光環。

有些人提出;

彷照法蘭西前例,提前償還鉅額戰爭賠款,收回美利堅合眾國海關控制權,收回金融監管權,讓大唐駐軍撤離,恢復美利堅合眾國應有的國家主權云云。

這背後,自然有英國人,法國人和一些德國人,荷蘭人的拱火,他們並不願意看到北美被大唐掌控。

在排除軍事選項後,只能扇動民意鬧事,搞一些見不得人的小動作。

大唐帝國在美利堅合眾國編織十幾年的勢力網可不是玩兒的,親唐勢力的反擊來得又快又勐,展開了一系列針對民主人士和猶太人的打壓。

首先在報紙輿論上

針對猶太人貪婪嘴臉的刻畫和各種抹黑文章鋪天蓋地,尤其是猶太高利貸者的惡行,以每天一個小故事的形式廣泛宣傳。

久而久之,人們對其印象更加惡劣。

隨後,稅務機關對以猶太族裔為主的金融業者,控股銀行和高利貸者,工廠和商行進行了集中的查稅行動,爆出了一大批偷逃稅款的桉件。

一時間,猶太人的名聲猶如過街老鼠臭了大街。

猶太金融勢力被徹底剔除出了美利堅合眾國,這股風潮傳染到大唐和美利堅合眾國。一些猶太資本紛紛倒閉,很多不法分子身陷重重的官司中。

有一隻彷彿看不見的無形大手,推動著對猶太資本的徹底清算。

還沒有站穩腳跟徹底成型的北美猶太資本,遭此重創後一蹶不振,從此消失在北美各國市場中,再也翻不起一點兒波瀾。

即便有些僥倖逃脫的猶太資本家也遠赴歐洲,再也不敢踏上這片令他們傷心而又難忘的國際大市場。

在北美

與華裔資本爭奪最激烈的就是猶太裔資本,其在大唐崛起後處處遭受打壓。尤其是北美戰爭勝利後形成的北美統一市場,猶太資本更是受到了重點關照,被欺壓的抬不起頭來。

多年的怨憤聚集心動,在英法等有心人的挑唆下自然就爆發了出來,成為衝在最前方的鼓號手。

猶太人有錢又沒有勢力傍身,在政治傾軋中不搞你搞誰?

在沒有波及到英裔,法裔,德裔大資本家,大工廠主和上流階層的情況下,出於歐洲對猶太人傳統的厭惡,歐洲媒體和美利堅合眾國本土媒體竟然具體緘默。

坐視猶太資本被政府法律和稅務機關瘋狂撕咬,一個個力竭而亡,付出了難以挽回的沉重代價。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就是跳的最兇小丑的代價,在遭受到精準阻擊後,死得非常憋屈,非常慘!

那種仇視大唐的言論受到強力打壓,一些跳得很高的社會名流人士紛紛爆出醜聞,有的通姦,有的貪汙受賄,有的嫖妓濫賭,有的竟然身負罪桉,紛紛陷入大麻煩中。

抱團的華裔資本也開始出手了,將一些受聘的銀行高管一腳踢出門去,某些報紙編輯被開革掉,著名棒球手被裁員或坐上了冷板凳,教授被學校以可笑的藉口解除了聘用,回家啃老玉米去了。

這才是最可怕的事兒,動不動就砸了你的飯碗。

盤點一下紐約這個被華裔資本綁架的大都市,經濟成分中佔比到底有多大?

整個紐約曼哈頓都歸大唐皇家資本所有,紐約港務局,各大港口和輪船公司,主要銀行,幾大電報局以及鐵路公司等大企業,幾乎都是華裔資本控股或者佔據主導作用。

整個紐約華人約有56萬餘人,佔據總人口的1/4強,幾乎全面掌控了商業貿易和金融業,水面下的勢力更為驚人。

美利堅合眾國最大的企業阿巴拉契亞煤田中,大唐皇室和政府基金聯合持有超過4成的股權,長期把持著董事長和執行董事,總經理等重要職位,是事實上的話事人。

當資本力量開始反擊後,所有人都乖乖的閉上了嘴。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