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香餑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1863年11月6日,弗雷德裡克七世宣佈廢除丹麥憲法中影響荷爾斯泰因和勞恩堡的條文,而保留對丹麥和石勒蘇益格不利的條文,幾乎公然與丹麥王國作對。

1863年底到1864年初的歐洲躁動不已,德意志聯邦軍隊進入荷爾斯泰因地區,弗裡德雷克七世公開在教堂加冕,並且公開透露出敵意。

訊息傳出後

這一切都讓丹麥王國極為憤怒,再度重申荷爾斯泰因與石勒蘇益格為丹麥王國的領土。

在丹麥老國王去世後,克里斯蒂安九世繼承王位,馬上陷入困境,他最先要面對的難題就是要簽署新憲法。

然而問題在於;

若簽署,他將違反作為國王的條款,並且引起兩地德裔民眾的強烈反對。

若拒絕,他就會與理念一致的丹麥人民對立。

左右兩難取其輕,克里斯蒂安九世在1863年11月18日及時簽署憲法,訊息傳到德意志後,當地德裔群眾激動憤慨,一片譁然。

荷爾斯泰因地區民眾反應最激烈,公開上街遊行示威表示反對,並且焚燒丹麥王國旗幟,鬧出極大的響動,引發全歐洲的注意。

石勒蘇益格人民也響應行動,在1864年初舉行聲勢浩大的幾場遊行示威,讓屬地矛盾公開化了。

這其中

若沒有勢力極大的一方暗中支援,這兩個地區弄不出規模如此大的民眾遊行示威活動,首先組織大規模遊行示威就是很專業的操作,鬆散的當地民眾根本玩不起來。

大唐帝國的外交觀察報告也指出;

普魯士王國一方在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很多普魯士人流竄進入兩地,上躥下跳表現的非常活躍,引導民眾情緒向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而這加劇了屬地問題的複雜性。

德意志各王侯和人民都熱情支援弗裡德雷克七世,雖然奧地利和普魯士兩個大國態度曖昧,德意志邦聯議會仍決定佔領荷爾斯泰因,以待繼承問題之解決。

1864年3月初

德意志邦聯議會受到普魯士王國奧托·馮·俾斯麥首相的指示後,揚言會干預事件,令這一事件更加複雜化。

這個時候

唐-李坤殿下終於擺脫了無窮無盡的貴族夜宴煩惱,進入1809年創辦的腓特烈·威廉大學(柏林大學)深造,而他驚奇的發現身邊多了很多來自德意志聯邦各王侯家族的同學,蒼蠅叮臭肉一般的湧過來。

沒辦法

現在大德意志地區有100多個獨立的王侯和自由市,可來自大唐帝國的皇子只有一個,孰輕孰重,那還需要考量嗎?

大唐帝國在俾斯麥卸任駐唐大使一職後,康慨的大手一揮送出足以武裝6個步兵師的全套裝備,誰看了不眼饞?

雖然七皇子殿下沒有權力送出這麼多的好處,但先搞好關系總是沒錯,總好過臨時抱佛腳。這筆賬德意志聯邦各王侯算得很清楚,於是就有了菲特烈-威廉大學熱鬧的場景,誰也不願意相讓。

特麼滴,你能送孩子去上大學,我不能啊?

最大的驚喜在於;

李坤竟然在同學中發現了奧維娜-路德維希公主美麗的倩影,這讓他不禁無語了。

歐洲王室公主上大學不能說絕無僅有,但也非常罕見。

真不知道奧維娜公主給路德維希三世灌了什麼迷魂湯,讓這位國王支援公主離開宮廷的私人教師,來到腓特烈·威廉大學深造。

他感覺到;問題好像在自己身上。

“奧維娜,我看你也選修了歐洲歷史和藝術這兩門課,看來我們倆的愛好相同啊!”手上抱著書本,李坤與奧維娜公主並肩前行,兩人男的帥女的美麗,恰如一對壁人。

在環境幽靜美麗的校園裡,這兩人的身影吸引了很多目光的注視,但有膽子、有足夠自信的插一腿進來的幾乎為零。

菲特烈-威廉大學這一屆新生中有7名女生,全都是貴族,其中有4名公主。

但是她們的身份和尊貴地位都遠遠不能夠與奧維娜公主相比,這是因為黑森公國屬於德意志邦聯中的強者,相比較那些不知名的小邦國,公主當然更尊貴。

“我還想選修東方歷史,希望對大唐帝國多一些瞭解,可惜這個學校沒有足夠資歷的教授開這門課,實在太遺憾了。”奧維娜公主咂了下紅唇,抬起頭看著身邊李坤殿下挺拔的身影,目光都柔和起來。

李坤對她微微一笑,說道;“也許過幾年吧,帝國方面會派遣資深教授與歐洲各國進行學術交流,我只是大概知道有那樣的文化交流計劃,卻沒有關注具體的內容。若你需要的話,我可以問一下?”

“那太好了,也包括神學方面嗎?”

“應該會涉及宗教問題,但是帝國對傳教不感興趣,東方宗教也沒有強烈的傳播意向,他們更願意待在自己的舒適圈內,而不是像基督教這樣有強烈的排他和擴張慾望。”

“對歐洲人來說,宗教是歐洲歷史中不可剝離的主要部分,整個的歐洲歷史就是傳播宗教及與異教徒戰爭的歷史,在北德意志諸國,上流貴族社會言論中對異教徒充滿了攻擊性,表現的並不友好。”

“我也是來到歐洲才看清楚這一點,事實上,歐洲各國歷史的恩怨糾紛看起來很有趣,就像現在爭論的石勒蘇益格與荷爾斯泰因問題,簡直剪不亂、理還亂。”李坤神色輕鬆地笑著搖搖頭,他的挺拔身軀因為處於生長期顯得偏瘦,但輪廓分明的臉龐傳承於父皇,顯得俊秀飄逸。

校園陽光透過樹葉映照下來,讓李坤臉龐更顯得立體些,他神色愉悅的繼續說道;

“英國坦普爾首相在上個月的議會質詢中說過;只有三個人瞭解這個該死的問題,一個已經去世了,第二個已經瘋了,第三個就已經忘了(這三人分別是艾伯特王子、一位德裔教授和他自己)。

我曾經想在歷史記載中尋找真正答桉,可是在翻閱數十本書後發現;

站在不同立場和不同國家的作者,對這兩個地區的歷史記載可能完全不同,甚至是尖銳對立,光要弄清誰對誰錯就是極大的困難,所以我明智的放棄了。”

兩人說說笑笑的聊得相當融洽,引來很多嫉妒的目光。

大唐帝國的七皇子殿下來到柏林以後,皇室事務官據說秉承親皇子殿下的意志,開啟了在德意志各國買買買的大手筆收購程序,莊園,古堡和繁華都市中的物業,都是潛在的收購目標。

動輒數十上百萬馬克的大手筆投資數10起,有人幫助測算過了,收購總額達到1300多萬馬克,相當於320萬唐元。

僅靠租賃一項,每年就可以帶來近百萬馬克穩定收入。

這表明大唐帝國皇室願意長期紮根於歐洲,深化雙邊投資合作,做一個長期的收租人角色。

這讓許多德意志邦國王侯貴族看到了新的經營之路,可惜眼饞卻學不來,因為沒什麼大手筆資本投資。

皇室事務官系統性的考察完了歐洲各國,認為德意志邦國物業價值是整個歐洲的窪地,不但便宜而且質量高,尤其是柏林,漢堡,慕尼黑,法蘭克福,斯圖加特等各大城市中,由於當前德意志各國割裂的現狀,沿街商鋪和物業價值普遍不高,簡直就是白菜價。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若是德意志各國能夠統一,進入大流通的統一市場環境,這些物業價值將會扶搖直上,翻上幾個跟頭是很輕鬆的事兒。

即便以當前的收租比來看,差不多十一~十三年左右就能收回成本,也相當值得投資。

北美戰爭後

透過戰爭補償和控股大型礦場,大唐帝國皇室積累了大量的盈餘,內務府收益直線暴漲,從每年3400多萬唐元直接翻了一個半跟頭,達到8300萬唐元之巨,而且增長勢頭不減。

這筆錢相當於英國每年軍費撥款總額的五分之一,堪稱驚人。

僅一個阿巴拉契亞煤田,每年就能穩定為皇室貢獻近2000萬唐元穩定收益,真可謂賺嗨了。

所以,北美戰爭過去僅僅三年時間,大唐帝國皇家已經積累了大量現金財富,急需要一個宣洩的渠道,在投資的同時還能夠穩定獲利。

皇家內務府所屬皇家投資基金事務官幾乎轉遍了全世界,最終選擇了德意志各邦國這個投資窪地,相關投資文桉在呈送皇帝陛下御覽後,得到了高度表彰。

皇帝陛下大筆一揮,就批出了3000萬唐元投資額度,主要用於有計劃購買德意志各邦國境內大城市繁華中心的物業,整個投資計劃預計將耗費一年半時間。

目標收益定在15年回本,為七皇子購置物業不過是一個名義上掩護罷了,如今的投資計劃小荷才露尖尖角,已經引起了德意志各邦國的嘖嘖讚歎。

沒別的,就是大唐帝國太有錢了。

普魯士王國威廉一世和首相俾斯曼非常歡迎大唐帝國的投資,因為他們現在正計劃三場王國戰爭,以謀求統一散沙般的德意志各邦國,迫切需要大量的資金。

所以,位於愛梅琳宮的皇家事務官辦公室門檻都快被踏破了,各種希望出售的貴族莊園,城堡和沿街物業雪片一樣的飛來,資料文書幾乎堆了半個屋子。

這其中,有很多就屬於普魯士王室的財產,希望能夠優先得到投資。

說白了便宜一些賣也行,只求儘快的拿到資金。

如今在整個德意志地區,也只有財大氣粗的大唐王國皇室事務官辦公室能夠拿出大筆大筆的硬通貨,簡直是香餑餑,引得人垂涎欲滴。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