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建設東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天堂島之東港(莫爾茲比港)

這是一處環抱型的蔚藍海岸,處於天堂島(新幾內亞島)東南頂端,氣候溫和如春,一年降水1100毫米,常年溫度在20~26度之間,溫差極小。

在東港的周邊,散落著大大小小的島嶼群,擁有無數充滿熱帶風情的美麗海灣,景色美不勝收,彷彿是失落的天堂。

東港的口門處是兩山夾峙的地形,整個港口就像一個大肚細口瓶,從口門進來後豁然開朗,是一處約26平方公里的不規則海灣。

海灣深處是平坦的山谷丘陵地形,生長著鬱鬱蔥蔥的參天大樹,茂密森林一直延伸到距離海岸很近的地方,潔白的沙灘與蔚藍的海灣構成一副美麗圖景。

抵達此處的船隊紛紛下錨,最近的距離海岸只有120多米,顯示出這裡水深情況非常良好,是一處優良的海港。

從貨船上解除安裝下來的10多艘小船開始一趟又一趟的向岸上運輸人員和物資,這些小船配備了12馬力柴油機頭帶動的螺旋槳,在海灣裡往來非常靈便。

董傑與率先上岸的探險隊乘坐小船抵達,這是一支退役士兵,勘測人員和行政人員組成的探險隊,配備槍支,砍刀,總共166人,將會分成4隊對平緩山谷進行勘測。

從人們所在的海岸可以看到遠處高山聳立,這一處平緩的山谷地帶面積相當大,粗略估算也有上千平方公裡。

探險隊將分成四路深入叢林中勘測,勘測地形,河流,森林的物種和當地動植物,計劃五天後返回。

探險隊將會確定建立新城鎮的位置,其條件必須是位於高處,附近有可靠的河水,通風透氣,遠離熱帶山洪和泥石流災害地區,地質較為堅固等等。

等到探險隊返回時,將會開始大規模的縱火焚燒墾荒,貨輪上攜帶的汽油就是為了這個目的。

這麼大片鬱鬱蔥蔥的森林和灌木,單純憑藉人力開闢幾乎是不可能,船隊在此補給澹水和部分飼養牛羊的草料後,就要分出一半船舶繼續遠航,前往2870公里外的另一個新城鎮新西安。

能夠留在東港參與開發的人員只有2100多人,只能展開先期規劃拓殖工作,後續主要依賴來自神州大地的大量華人移民勞動力,才能全面推進開發拓殖。

所以要動用很多非常手段,包括烈火焚山。

在探險隊出發以後,選擇一處較為寬敞的開闊地,董傑開始指揮下船人員建立帳篷區和一排二十多座爐灶,讓船上人員下來在河邊洗澡,準備伐木工具,優先解除安裝鋼筋和建造磚窯的磚石,機器設備等物資。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三天後

解除安裝到岸上的物資堆得像小山一樣,下船的人員以18~20人組成伐木組,一共組織了35個伐木組,開始沿著宿營地向外擴張,將周邊森林的大樹伐倒,砍去枝杈,截成一段段大木堆積起來。

僅僅兩天的功夫

宿營地已經向外面擴張了500多米,形成了一個近1.8平方公里的寬敞空地,保證縱火焚山之後,山火不會殃及到宿營地的物資。

這時候,前去勘探的4只探險隊陸續回來了,帶回來手繪的山谷地形圖,最後拼接在一起,就呈現出整個山谷的清晰樣貌。

在這片千餘平方公裡的平緩山谷地帶,有發源於山區大大小小的27條河流,其中主要有三條大河,最大的叫做“碧水河”,入海口河面寬達375米,水質清澈甘甜,是非常好的飲用水源。

循著玉帶河上朔,距海岸不足10公里的地方是一片連綿平緩丘陵,屬於中生代花崗岩地質,表面有深達6~9米的浮土,是建造城鎮再好不過的地方了。

董傑與東港建設指揮部的幾個主要負責人碰頭以後,很快便決定下來,今後的東港市就建立在這片平緩丘陵地區,此外規劃出港口區,倉庫區,漁業生產區和居民生活區等重點區域,挽開袖子準備大幹一場。

數百桶汽油被運到了岸上,然後沿著規劃的地域傾倒,一把火點燃後烈焰熊熊,幾公裡長的火線煞是壯觀。

為了安全起見,所有的人員都撤回到了船上,隔著遠遠的距離,看著眼前壯觀的烈火焚燒場景。

熱帶森林焚燒時,潮溼的灌木和樹葉產生大量濃煙,翻滾著升上晴朗的天空,彷彿無數條黑龍快樂的嬉戲一般。

幾個小時後

遮天蔽日的濃煙阻擋了陽光,讓天色都變得暗了起來,空中紛紛揚揚的黑屑彷彿下雨般飄落,還帶著些許殘餘的熱氣。

眼前的山谷能夠看到清晰的火線向前推進,燃燒發出的“噼裡啪啦”響聲不絕於耳,因為河流的分割,碧水河一側待開發地區火勢特別勐烈,彷彿剃頭一樣將大片的森林捲入烈焰中。

而碧水河的另一側依然是草木蔥鬱,森林一片綠色,空中飛舞的火星和隨風飄落的燃燒枝蔓,落在森林中很快就熄滅了。

熱帶雨林中灌木和森林的水分很大,較為潮溼,沒有汽油這種勐烈的助燃劑很難點燃,即便點燃了很快也會熄滅。

勐烈山火到了夜間時分,勐烈燃燒的火頭由火線變成了火點,火勢也沒有起初那麼大了。

到了第二天拂曉時分,遠遠的只能看到濃煙翻滾中星星點點的火頭,到了上午10點多已經看不到火頭了,只有翻滾的濃煙瀰漫。

這時候回頭再看一天一夜燒荒的成績,東港巨大的山谷彷彿禿了一塊,變得焦黑而難看,過火面積差不多40平方公里,因為河流的阻隔而呈現出清晰的區塊。

過火地區密密麻麻黑色的樹幹直指蒼天,看起來分外的蒼涼,這些樹外皮一層雖然燒焦了,但是內裡依然沒有觸及,但是卻起到了很好的烘乾作用。

像這樣的過火大樹伐倒以後清理下,送到鋸木廠鋸成木方,木板,木條,陰乾一週之後就能夠使用,相當於樹木伐倒後暴曬陰乾一至二年的效果。

只不過更為粗暴簡單,有可能造成部分大樹內部炸裂,變成廢柴。

但這不是問題,在遍地森林的天堂島上,樹木存量是個令人匪夷所思的數字,即便砍上一百年也砍不完。

這一次烈火焚山的效果,董傑總體較為滿意,但是考慮到後期大量華人移民抵達,需要開闢更多的田地和種植園,趁著現在條件具備他決定;實施第2輪烈火焚山。

很快,上千桶汽油被運輸到了岸上,一把火又點燃了,讓剛剛明亮些的天空再次被黑雲籠罩,變得暗無天日起來。

第2次的烈火焚山效果比第一次更好,整整燒了三天三夜,然後在下午時分暴雨中被澆滅。

這場暴雨下了大半天,將大量焚燒後的黑灰沖刷掉,碧水河變成了黑水河,厚厚的一層黑灰隨之被衝入海灣裡,在海灣中形成盤旋的一道黑色洋流,載浮載沉。

這時候

上岸的人們已經熱火朝天的幹了起來,五十臺手扶拖拉機已經開始大規模的翻整土地,耙平,壓實,用碎石修建道路,順著碧水河邊一直向遠方延伸。

另外的施工組以10人為一隊,將道路上礙事的樹根一個個刨開,掛在手扶拖拉機或者牛車上拖走。

至於其他地方更多的大樹根和過火大樹,那只能等到大量的華人移民抵達後再做處理,暫時無暇理會。

另一側的森林邊已經建起了十多個大型圍欄,跨越遠洋而來的牛羊,家禽悠閒的生活在這裡,帶肚母羊甚至下了十幾只小羊崽兒。

深入到森林中的採摘隊,摘了很多的蘑孤,木耳,野果和新鮮野菜,讓東港的建設者們吃到了久違的果蔬,精神大為振奮。

勤勞的建設者們率先開闢出了幾十畝地,撒下了蔬菜種子,種植青菜,辣椒,黃瓜,毛豆,西紅柿,包菜和茄子,在合適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下,只需要二十幾天就能吃到了新鮮的青菜,其他的要稍長點兒時間。

停在河灣裡的移民船和貨船陸續離開,只剩下運載煤炭和煤油的少數幾艘貨船依然拋錨,等待著卸貨。

在海灣邊

數百顆漂浮的大木,組成一個伸入海灣中的臨時碼頭,這些大木頭兩端用工字鋼梁連線,並且用交叉的工字鋼梁固定在海底淤泥中,上面鋪砌半尺厚的木方,木方上面澆築一層鋼筋混凝土,從而形成一個平整的臨時碼頭。

從碼頭上卸下的機器設備,鋼材,水泥糧食種子和其它大宗物資,源源不斷的抵達岸上,預示著東港開發進入了新的階段。

在這片焦黑的土地上,2100多名建設者熱情百倍的工作,從港口通向城鎮的道路很快建成,沿途跨越溪流的10多座木質橋樑隨後也相繼落成。

下一步

進入城鎮土地平整階段,初步需要平整的土地佔地4平方公里,需要清理雜草亂石,清理深埋的大樹根,然後將土地犁翻後耙平,壓實,形成可以建設的基礎地。

在此基礎上

按照城鎮的地形特點,規劃部門用石灰線畫出商業街道,房屋集中建設區,城鎮下水溝渠路線,居民區,行政區和教育區域,還有在城鎮下風向的工廠區,分門別類的建設。

早期階段,一座座帳篷聳立在平整後的土地上,這裡未來將會成為熱鬧的街區,為濃郁華夏特色的建築拔地而起,成為太平洋上一座美麗的城市。

與此同時

直線距離2400公里以外的新西安,也在按照差不多的程式放火燒荒,建設碼頭,建設新城鎮。

卸下物資的貨輪和移民船則直奔西北方向的神洲大地,在那裡,數十萬華人難民早已經翹首以待,渴望迎來新的生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