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聯軍司令部的分歧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塞瓦斯托波爾要塞,郊外的聯軍司令部內

聯軍最高統帥英國拉格倫勳爵臉色凝重的放下手中的信函,這是英國內閣總理大臣帕麥斯頓勳爵寫來的親筆信,對聯軍頓足於塞瓦斯托波爾要塞之外表達嚴重不滿,督促發起勐烈進攻以儘快開啟局面。

倫敦新內閣承受著國民的巨大期待,帕麥斯頓勳爵迫切需要一場來自於克里米亞的勝利訊息,來展示本屆內閣的強硬和正確性。

這場攻防戰已經流了太多的鮮血,是時候給英國人民一個交代了。

“尊貴的勳爵大人,從您的臉上我能看出這是個壞消息,倫敦又催促了嗎?”法軍司令是阿爾芒·雅克·勒魯瓦·德·聖阿爾諾元帥,他手上握著名貴的手杖,走路說話的姿勢就像個雄赳赳的大公雞,傲慢而矜持,而這也是法蘭西貴族的一貫臭德行。

拉格倫勳爵默默的點點頭,順手將信函放進口袋裡,背著手走了兩步後問道;“東方人的遠征軍已抵達戰場了嗎?”

“是的勳爵大人,說實話,我對這些東方人組成的軍隊並不抱有什麼期望,該死的俄國人不好對付。從中世紀到現在,除了蒙古人,從來就沒有東方人的軍隊表現出色,讓人印象深刻。”

“元帥閣下,您不看好大唐王國的這支軍隊?”

“是的,相比較那些兩眼一抹黑的東方人軍隊,奧特曼帝國的士兵表現更可靠一些,他們用槓桿式連發步槍守住了要塞,將進攻的俄國人打得屁滾尿流,損失1萬多軍隊。”

“我要提醒您元帥閣下,您說的柯爾特槓桿式連發步槍正是來自大唐王國,他們在北美用這種新式步槍狠狠教訓了美國老。”

“可這裡是歐洲,戰爭的殘酷性比北美高的多,教訓那些粗俗的美國老代表不了什麼,您不是這樣認為嗎?”

“確實,這支部隊還有待證實自己的戰鬥力,而這正是我們寄予期望的地方。”拉格倫勳爵有些頭疼的皺了下眉頭。

聯軍在多瑙河、巴爾幹和克里米亞多條戰線陷入僵局,壓力最大的是他這個軍事最高統帥,阿爾芒元帥只是副手,相對壓力小得多。

對如今的法蘭西皇帝陛下路易-波拿巴-拿破崙三世來說,只要戰爭爆發,困擾在法蘭西脖子上的神聖同盟禁錮就會化為烏有,早已定於不敗之地。

普魯士和奧匈帝國先後拒絕了沙俄帝國出兵的請求,這讓沙俄尼古拉一世感受到了深深的背叛,而大唐王國和撒丁王國加入聯軍,令沙俄在國際上更顯得孤立。

為了配合國際政治環境的變化,聯軍有必要在戰場上取得突破性勝利,以此對俄國施加更大壓力,逼迫其認清形勢,繳械投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聯軍高層選擇的突破點就在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戰場上,拉格倫勳爵寄予希望的就是大唐王國這支強有力的增援力量。

為了隱藏這步好棋,聯軍艦隊加強了對黑海區域的封鎖,花費極大的力量隱藏大唐王國軍隊的行蹤,就是要得到突出奇兵的效果。

從內心深處;

拉格倫勳爵對大唐王國的援兵抱有相當高的期待,這是因為此前4000餘人的東方僱傭兵表現相當出色。

雖然兵力打殘了,但不能否認其鬥志極其頑強,戰場表現不遜色於歐洲的一流強軍,例如法軍和普魯士僱傭兵。

大唐王國遠征軍是拉格倫勳爵手上為數不多能打的強牌之一,相比較印度兵拉垮戰鬥力。這些東方人為主的軍隊簡直讓人眼前一亮。

正常情況下,線列步兵戰術極為考驗士兵訓練和軍隊的韌性。

以印度兵為主的軍隊超過一成的傷亡,指揮官就無法控制手下士兵到處亂竄,崩盤是大機率的事件。

換作是英國軍隊,在崇高的軍隊榮譽感召下,士兵們能夠承受最多三成左右的慘重傷亡,依然能夠保持基本隊形不散亂。

法蘭西步兵作為傳統的歐洲陸軍強國,指揮官經驗更豐富,士兵訓練更充分,在強烈的軍人榮譽思想灌輸下,極限情況下能夠承受整體四成左右的傷亡代價,咬緊牙關堅持到底。

而那些來自冰天雪地環境下的沙俄農奴士兵,只要有一塊黑麵包,即便整體兵力在戰火中傷亡過半,也能苦苦堅持住。

要論犧牲精神,俄國軍人當屬第一。

拉格倫勳爵戎馬一生,唯一讓他感到吃驚的是在去年10月24日爆發的小英克曼戰役中,大唐王國僱傭兵團隊的出色表現。

是役

作戰經驗豐富的俄軍統帥緬希科夫親王考慮到英法聯軍中,英軍相對作戰經驗較少,整體戰鬥力較弱,因此被列為重點打擊的物件。

大隊俄軍利用凌晨夜色的掩護,悄悄的接近霍姆山嵴,於清晨時分發動了潮水般的攻勢,試圖一舉擊垮英軍駐守部隊,打通從因克曼橋到沃龍左夫大道的驛道,接應俄軍增援部隊進入塞瓦斯托波爾防禦陣地。

在凌晨爆發的猝然戰鬥中,英軍部隊受到了沉重打擊,第2師指揮官埃文斯爵士不慎從馬上摔了下來,受了重傷。

指揮權被移交給該師第1旅的指揮官彭尼法瑟准將,後者指揮英軍第2師在沙俄軍隊潮水般的攻擊中苦苦支撐。

關鍵時刻

以大唐王國4000餘名僱傭兵為主的側翼部隊果斷發起反擊,連續打退俄軍上校費德羅夫手下6個營的部隊突擊,讓英軍第2師得到了寶貴的喘息之機。

雙方苦戰三個半小時,大唐王國僱傭兵在遭受三分之二兵力嚴重損失的同時,依然苦苦堅守陣地,體現了超強的戰鬥意志。

一直等到了法國援兵及時的趕到,擊退了俄軍大部隊進攻,這才穩住了整體戰局。

對於這場戰鬥,英國拉格倫勳爵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從未見過一支軍隊能夠遭受如此大的傷亡,依然頑強堅守陣地,並且對進攻俄軍實施有效反擊。

僱傭兵如此,那麼正規軍隊呢?

相對於法國阿爾芒元帥的傲慢與偏見,在聯軍統帥部中,拉格倫勳爵的評價更為客觀理智,一切以戰勝敵人的角度出發。

從某個方面來看,這又何嘗不是英國大陸軍的無奈呢?

在歐洲大陸中

尤其以強大的法蘭西軍隊和沙俄軍隊實力最突出,其次才能數到普魯士王國和奧匈帝國軍隊,其常備兵力動輒六七十萬到100多萬,是不折不扣的歐陸一流陸軍。

與之相比較

英國陸軍的規模常年徘迴在二十二萬至二十七八萬之間,自反法戰爭後,英國已經30多年,沒有大規模的在歐洲戰場上投入兵力,只是在殖民戰爭中欺負一些亞洲和非洲落後的封建王朝,整體戰鬥力已經掉落到二流水平上。

也正是因為自家大陸軍實力跟腳不夠硬扎,所以英國人更注重發揮殖民地軍隊的用途,比如澳大利亞,加拿大,南非和印度,再加上現在的大唐王國。

英國本土至今不過二千萬略微出頭點的人口總量,加上殖民全世界的需求,大陸軍的使用已經到了極致。

例如在印度次大陸,英國就長年保持著3萬人以上的駐軍規模,再加上以海峽殖民地為首的東南亞和中東埃及等地,英國能夠機動的兵力極其有限。

一場規模空前的克里米亞陸地戰爭,英國在動員後能夠湊出12~13萬人的軍隊,再加上超過10萬人的殖民地軍隊,幾乎已經是兵力使用的極限。

而法蘭西之不同,輕鬆的就拿出了近40萬陸軍部隊,在損失了7萬多兵力之後,還擁有30多萬兵力的絕對優勢。

沙俄軍隊則在各條戰線上投入了80多萬大軍,在遭受重大損失後,依然有能力源源不斷的補充兵力,英國人顯然做不到。

正是因為各種現實情況的侷限,拉格倫勳爵非常重視大唐王國這支奇兵。

若是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表現優秀,拉格倫勳爵甚至有意發揮其在軍方的影響力,促使東方兵團成為英國的常設外籍僱傭兵團,跟隨英軍的腳步征戰全世界。

這一切的出發點,是基於大英帝國的根本利益。

“這段時間,聯軍總部要全力保障唐國遠征軍冬季作戰需求,配屬儘可能多的棉質帳篷,棉衣和手套,我能夠接受士兵們在戰鬥中傷亡,卻不能夠允許白白消耗在寒冷的天氣中。”拉格倫勳爵臉色嚴肅的下達了命令。

他鷹隼般銳利的目光掃視左右,總部軍官們不由自主的挺直了胸膛,肅聲回答道;“謹遵勳爵大人軍令,聯軍將全力保障唐國遠征軍防寒需求,提供一切必要之保證。”

阿爾芒元帥皺了下眉頭,問道;“尊貴的勳爵大人,你真的相信那些東方人士兵能帶來驚喜?”

“我們無從選擇阿爾芒,只要這支東方部隊能夠越過西南山區,我堅信他們能夠帶回聯軍渴望的勝利。”

“好吧,希望您的預感正確。”法軍阿爾芒元帥無奈的聳了下肩,手中的名貴手杖在地上重重的頓了下,說道;“法軍部隊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在進攻日纏住俄軍主力,為您的這支奇兵做好一切鋪墊。我們準備好了香檳酒與鮮花,希望東方人能夠承受得起勝利的榮耀。”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元帥閣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