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1845年底世界形勢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是1854年底,標題寫錯改不了了,暈死,今天還有一章,碼字中)

一上午時間,李察處理了眾多政務事宜,直到臨近中午時分才稍微休息片刻,喝一杯咖啡,點燃一支雪茄考慮當前的國際形勢。

北美地區美國堪薩斯內戰仍在進行中,南方扶持的州政府力量打的北方節節敗退,這進一步激怒了北方自由派。

近兩個月時間

大量激進自由派志願者攜帶武器湧入堪薩斯州,總數約2700人至2800人之間,他們的加入,將會迅速彌補北方自由派力量的不足,令內戰陷入長期拉鋸中。

在南方的墨西哥

由原墨西哥政府財政部長羅德里格斯與前墨政府軍總司令雷託為首的南方叛軍,集中當地白人莊園主的力量瘋狂反撲,正在與現墨政府軍激烈作戰。

現墨西哥弗拉明戈總統是大唐王國扶持的傀儡政府,其曾任僕從軍師長一職,在唐墨戰爭中甘為馬前卒,帶領大唐王國騎兵一路燒殺搶掠,可謂劣跡斑斑。

但那又怎樣呢?

弗拉明戈總統得到大唐王國有力的金錢和軍事援助,當初割讓北方8省的賠款,悉數交由弗拉明戈總統為首的親唐勢力使用,用於擴充軍隊,購買武器裝備。

盤踞在墨西哥城的弗拉明戈總統和墨政府軍總司令多斯-桑托斯上將,都是親唐勢力的代表,在內戰中能夠得到北方大唐王國的有力援助,投入內戰的兵力約8~9萬人,普遍裝備精良。

反觀叛軍一方

反叛軍領袖羅德里格斯與前墨政府軍總司令雷託都是南方白人大莊園主出身,其家族在墨西哥南方各州經營數百年,與當地白人莊園主關係盤根錯節,實力極其雄厚。

再加上墨西哥南方銀礦山的支援和美國明裡暗裡的挑動,叛軍力量一度膨脹至近20萬人,還有一說是30萬人,實際上大多都是飢餓的難民,武器裝備嚴重不全,戰鬥力不高。

但是南方叛軍的鬥志高昂,連續幾次擊敗政府軍圍剿,打的裝備精銳的墨政府軍連連敗退,丟失了大片南方州的控制權。

從這裡可以看出

墨西哥現政府基層民意薄弱,得不到民眾的普遍支援,只能盤踞在墨西哥城和周邊的幾個州里,更南方的十幾個州實際上已經完全失控,脫離了政府統治。

當前墨西哥內戰造成生靈塗炭,民眾流離失所,政府軍裝備精銳卻打不過鬥志高昂的叛軍,形勢相當不妙。

若沒有大唐王國的武力干預,8成可能輸掉這場至關重要的內戰。

說到底

現墨西哥政府是傀儡政府,沒有普遍支援的民意,軍隊士氣普遍不高,這是致命的缺陷。

有鑑於此

李察匯同陸軍參謀總部研究後,針對性的出臺了“鞏固現有地盤,以守代攻,伺機反擊”的總策略,並且付諸實施。

現墨政府軍掌握以墨西哥城為首的周邊幾個中部州,對上述地區實施分兵把守策略,由墨總統弗拉明戈和總司令多斯-桑托斯派遣心腹將領,各自據守一方。

由於墨中部地區各州向來是富庶地區,在千餘年的歷史和300餘年的西班牙人統治時期,建造了完善的城池防禦系統。

這些裝備精良的政府軍攻擊不足,守城有餘,若丟失重要城池,無論什麼原因司令長官一律處斬,守城官兵皆嚴加懲處。

與此同時

墨西哥城組建三個騎兵師,總計約1.5萬人的騎兵力量,聘請大唐王國教官主導,由總司令多斯-桑托斯親自掌握,作為一支機動打擊力量,可以隨時救援。

這樣的一支騎兵部隊,能夠擊敗為數達10萬規模的叛軍烏合之眾。

在此基礎上

每逢夏收和秋收時節,以三支騎兵師配合部分步兵師為主的墨政府軍主力,將會對叛軍佔據的南方州進行掃蕩,焚燬農作物,打擊有組織反抗軍,透過飢餓和長期的戰爭拖垮叛軍,從而贏得最終勝利。

這是一條毒計,叛軍方面幾乎無解。

因為連年的戰亂導致墨西哥農牧業生產荒蕪,城鎮十不存三,戰火殃及的大量難民陷入飢餓中,道路和荒野上白骨累累。

墨西哥國內人口劇減,目前總數已不足260萬,以墨西哥城為主的政府軍控制區大約110餘萬,其餘的150餘萬人口都在南方十幾個州。

此計若長期實行下去

反叛軍要麼決戰,要麼眼睜睜的看著大量民眾陷入飢寒交迫的境地,大量成熟的農田被焚燬,一年動輒餓死數10萬人。

等到人都死光了,自然也就沒有什麼反抗。

在墨西哥內戰時期,大唐王國秉承著絕不參與的原則,只會提供糧食和武器援助,絕不會親自下場替墨西哥人作戰。

外國軍隊參與,那性質就完全變了。

回過頭再看看歐洲

克里米亞戰爭中,以爭奪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為主的戰場,依然整天炮聲隆隆,激戰正酣。

聯軍艦隊彙集1100餘門火炮繼續炮擊塞瓦斯托波爾,一番狂轟濫炸後,消耗數10萬發彈藥,連續炮擊7天。

但聯軍的破壞越大,俄軍的工事反而恢復的越強。

冬天將至,狂風和大雨交加,前線戰場的環境更加惡劣,士兵們不得不在充滿冰冷積水和屍體的戰壕裡苦戰,看不到勝利的曙光。

戰場上瘟疫橫行,供給嚴重短缺,大量的物資運輸到沿海港口地區,堆積如山,但是送達前線的區區10餘英里,卻因為炮火橫飛,雙方戰壕犬牙交錯,牲口馱馬嚴重缺少等諸多因素送不上去。

聯軍士兵們只能在飢寒交迫中苦苦掙扎,士氣嚴重低落,英國拉格倫勳爵頻頻的走訪了軍營以穩定軍心,但是對軍隊的補給困難和士兵的痛苦束手無策。

在塞瓦斯托波爾要塞這個主戰場以外,聯軍先後發起了巴拉克拉瓦戰役與小因克曼戰役,與俄軍統帥緬希科夫和彼得哥爾查科夫親王率領著俄軍數10萬主力打成了一鍋粥……

上百萬的聯軍和上百萬的沙俄軍隊,彷彿就是在泥潭中互相毆鬥的兩個巨人,拼命的揮拳給予對方重創,用堅強的意志和巨大的傷亡支撐著戰爭持續下去。

戰爭進行半年多來,英國方面已經損失4萬多官兵,法國損失6萬多人,奧斯曼帝國方面損失要更多些,總數已經接近10萬。

沙俄軍隊在各個戰區的戰鬥損失零零星星加在一起,總數已經突破30萬,但並沒有影響源源不斷增援上來的灰色牲口,這場戰爭遠沒到見分曉的時候,還有的打。

李察每當看到歐洲前線的戰報,更能看見盟友的具體戰況細述,總會深深的倒吸一口冷氣,感覺只有血腥殘酷而壓力巨大。

19世紀中葉的歐洲軍隊,意志彷彿鋼條一樣堅韌,能夠忍受著巨大的傷亡前赴後繼作戰,沙俄老毛子是這樣,英國和法國軍隊同樣如此,確實極其出色。

如此大的傷亡,若是放在大唐王國身上,李察都難以想象是否能夠堅持得下來?

如今大唐王國對沙俄正式宣戰,從1845年9月份進入動員期,在此之前,全國上下保留的軍隊員額總計也只有6.79萬人。

若是拉到克里米亞戰場上,幾場戰役就打光了,而這必然會讓大唐王國傷筋動骨。

別看大唐王國現在的人口超過800萬,可是去掉成長中的嬰幼兒,女性和部分不宜參軍的人口,比如學生,商人,農牧場主,政府官員和企業工人,大唐王國實際上能夠動員的強壯年輕人不超過百萬之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相比較英法俄等世界列強,戰爭底蘊確實缺失了很多。

歐洲是當今世界的中心舞臺,也是強者匯聚的地方,與當今世界列強相比較,大唐王國不折不扣的是小老弟。

只能抱著重在參與的期望,為聯軍供奉一份心力,為英國人交納一份保護費,這是必要的付出。

老大上場都打的鼻青臉腫了,小老弟當然要去幫幫場子,不犧牲數千上萬人壓根說不過去。

據李察所知;

先期投入的4000餘人僱傭兵隊伍,經歷幾場血腥戰役下來減員極大,傷亡接近2/3,基本上已經被打殘了。

在歐洲的大型戰役中,一場戰鬥動輒出動數千門火炮狂轟濫炸,不管是燒紅的實心鐵球球也好,還是霰彈也好,抑或是裝備觸發引信的新型炮彈也好,反正任何的炮彈破片打在士兵的身上都承受不了,非死即傷。

1845年11月15日

大唐王國遠征軍第一師集結完畢,誓師出征,搭乘由17艘客貨輪組成的大型船隊南下巴拿馬,開啟了前往歐洲的征途。

此後每隔20余天,大唐王國遠征軍第2師,第三師和第四師將陸續南下,分別於次年2月~3月末抵達克里米亞戰區。

與大唐王國一同行動的英法等世界列強,正在從各自的殖民地中抽調源源不斷的援軍,彷彿百川彙集一樣的向歐洲戰場集中,以提供持續的強大戰鬥力。

有著“歐洲蒸汽壓路機”之稱的蘇俄軍隊確實數量眾多,但英法等世界列強也不遑多讓,再加上奧斯曼帝國傾力調集援兵。

完全可以預料

克里米亞戰爭更慘烈的雙方決戰還沒有到來,差不多要到明年底吧,才能見到大致的分曉。

持續的戰火瀰漫,將是這兩年世界形勢的主題,同樣也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機會。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