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唐美兩國實力對比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總人口超過400萬的大唐王國,其廣闊的疆域僅次於美聯邦,在北美洲位居第二,在整個美洲,位於巴西和美國之後位居第三。

經過5年高速發展

大唐王國已經成為可以與美聯邦並列的北美兩強之一,尤其以重工業和兵強馬壯著稱於世。

其麾下東方騎兵戰鬥力強悍響徹世界,被譽為可以與法蘭西胸甲騎兵,波蘭翼騎兵並列的世界三大騎兵,戰鬥力位居世界頂尖行列。

英國《泰晤士報》對此有權威性的評述;

大唐王國麾下的東方騎兵軍團素以好戰慾望強烈,裝備精良著稱,其強悍的戰鬥力打的美國桀驁不馴的牛仔們俯首稱臣,就是最具說服力的例證。

來自敵人的畏懼和恐慌,是東方騎兵的驕傲勳章,其強悍戰鬥力和輝煌戰績足以媲美法蘭西胸甲騎兵和波蘭翼騎兵,並列為世界三強騎兵陣容……

反觀美國

在簽訂了《握太華條約》後,遭遇到連番重擊,美國已經喪失了繼續向西部擴張的勃勃野心,更加專注於國內發展。

無論泰勒政府情願還是不情願,由美利堅建國先驅設計的三權分立原則,極大的限制了軍方勢力的擴張可能,而且容許議會對軍隊進行從頭至尾的全程監督。

在輸掉了戰爭的情況下,1850年和1851年,美聯邦政府由於高額的戰爭負債償還因素,應用於軍事領域的財政開支遭到大額削減。

怎麼說呢?

軍事預算不能說是腰斬吧,而是腰斬之後繼續狂剁,原本的一盆水變成了一碗水,而且清澈見底,半點葷腥都沒有。

這也導致美軍數量迅速萎縮,從原本維持的十幾萬大軍到幾萬,然後進一步削減到不足2萬,各項裝備和補給全部用的庫存貨。

剛入伍的新兵領到的是滿是血腥味的舊軍裝,上面甚至有清晰的彈洞,需要清洗縫補後才能使用。

戰爭時期被高度重視的雨果要塞,最多的時候甚至彙集高達近四萬重兵集團,成為美國在西部最前沿的軍事存在,一時間繁華無比。

如今熱鬧景象不在,曾耗費巨資建立的雨果要塞駐軍不足3000人,騎兵只有371名,差不多是兩個縮編的騎兵大隊配置。

據說到明年,雨果要塞的撥款還要大幅縮減,最好在此地駐紮的士兵們都能自食其力,廣泛開展軍屯和軍牧,以便讓士兵們吃得更好一些。

直接對手這樣繳械投降的態度,也導致了大唐王國在1852年尹始,便出臺了大規模退役的政策。

陸軍參謀總部名冊上高達3.75萬名的在役騎兵,基本上要退役三分之二,只保留不足1.3萬名騎兵,這其中有6個重型胸甲騎兵團,一個王室親衛胸甲騎兵團。

這都是騎兵部隊的核心戰鬥力,需要維持7000~8000的規模,以免傷及根本。

4.85萬名步兵亦要裁員一半,最終保留不超過2.5萬人。

全軍裁員後,大唐王國騎兵和步兵力量合計不超過3.8萬人,僅滿足最基本的防禦需求。

與此同時

大唐王國釋出全世界第1部《預備兵役法》,將超過5.5萬名富有經驗的退役騎兵納入預備役中,還有差不多同樣數量的步兵預備役。

一旦全面戰爭來臨,這支超過11萬人的預備役力量將會第1批動員,並且以最快的速度投入戰爭中,以維護王國的安危。

隨著時間的推移

歷年的退役老兵都會第一時間進入預備役,預備役規模還會逐漸擴大,成為大唐王國軍事動員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

大唐王國在經濟領域表現出色的五朵金花中,莫倫奇礦業公司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該公司的優質銅礦經過冶煉加工,製成銅幣,彈殼,各種銅質器件與工藝品,由此帶來了更高的附加值。

僅銅幣一項,年均生產3億多枚,重量達到470多噸,廣泛應用於大唐王國,美國南部,墨西哥,滿清等各國,以質優量足而著稱於世。

尤其是滿清國,此時正值太平天國起義運動風起雲湧之時,起義軍已經突破兩廣地區,深入到湖廣地區發展,接連攻克重鎮,威脅武漢。

在這種要命的時候

統治腐敗黑暗的清朝無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由於戰火蔓延導致的東南半壁江山處處烽火,統治力度大為消退。

這時候

作為優良的貨幣,大唐王國精工打造的銅幣廣泛流通於沿海地區,並且受到了商人和群眾的高度歡迎。

銀和銅本身就具有貨幣屬性,社會民眾接受度高,神州大陸缺乏銅資源,清政府發行的銅幣與大唐王國的銅幣一比較,高下立見。

大唐王國出口的銅幣質地飽滿,厚實,銅色純正分量十足,加之製作精美極難彷冒,即便融掉了,製作銅器也能賺上一小筆,因此迅速在沿海地區得到廣泛使用,比原來歷史上規模要大的多。

而在工業發展落後的墨西哥與美國南方,大唐王國出產的銀幣和銅幣同樣得到廣泛使用,由於唐元與美元等值,而且以國家信用擔保,唐元在美國南部州更受歡迎。

如今這個年代

美國南部各州都是自己發行美元,由保險公司或者銀行擔保,其影響力和信譽遠遜於由大唐王國皇家紅杉樹銀行發行的唐元,包括硬幣和紙鈔。

在美國南部

唐元與英鎊,法郎,比索,馬克同樣流通,因為近水樓臺先得月的緣故,流通的總量比上述貨幣還大一些,因此獲得了不菲的收益。

莫倫奇礦業公司是大唐王國的支柱性產業之一,在1851年度,年產量達到了3.72萬噸之巨,使用了高達17.89萬苦役犯和超過1.1萬名礦場工人,創造年產值超過3000萬唐元。

在1851年

大唐王國經濟總產出達到3.86億唐元,人口407.6萬,形成了以礦業,重工業和輕紡工業為主的工業體系,初步踏入了工業化國家門檻。

全國鐵路通車總里程達1.33萬公裡,生鐵產量37萬噸,鋼5.3萬噸,有線電報里程3.92萬公裡,城鄉道路和鐵路橋梁建設處於高速發展中,前景一片光明。

與美國相比較

美國1851年經濟總產出達到15.79億唐元,人口2577.5萬,全國鐵路通車里程達到3.12萬公裡,依然處於人口大幅增長和經濟高速發展階段。

美國的人口大幅增長七成的因素來自於歐洲移民,僅1845年~1851年這5年間,來自愛爾蘭和德國的移民總數就高達177萬人,年均超過35萬人規模。

黑人奴隸制的種植園經濟成為美國南部各州的主要經濟產出,美國南部各州在19世紀上半葉生產了大約佔世界7 /8 的棉花,滿足了英國產業革命中機器棉紡織業以及美國北部機器棉紡織業發展的需要。

相對而言

美國南部各州的棉紡織卻發展遲緩,例如1850年,南部各州有棉紡織廠166 個,工人約1 萬人左右。

而北部的新英格蘭州一地就有棉紡織廠564 個,工人約6 萬人左右。

1851年,南部棉花產量達338 萬包,佔據世界棉花總產量的91.7%,佔據美國出口總額的7成以上,是最重要的大宗出口物資。

大唐王國作為後起之秀,在棉花種植和紡織領域,其生產規模僅為前者的1/20左右,還有很廣闊的發展空間。

例如1851年棉花總產量16.2萬包,僅僅是美國5%不到,棉紡織業約是美國的14%~15%之間,均有較大差距。

作為世界主要移民國家,美國在人口增長方面並不遜色於大唐王國,甚至每年的歐洲人口移民總量還遠高於大唐王國。

也就是到了1851年,大唐王國的移民總量才漸漸的追上美國,大約是美國年均移民總量的85~90%之間。

隨著神州大陸局勢的進一步混亂,戰火塗炭,更多的逃難人口迫切需要到海外尋找一條生路,大唐王國和澳洲無疑就是最好的去處。

這裡有淘金夢,是流淌著奶與蜜的海外華人發展樂園。

預計到了1852年,隨著北太平洋黃金航線移民熱潮方興未艾,大唐王國的移民總數將能夠與美國相比肩,甚至越過一頭。

背靠著神州大地三萬萬七千萬的海量人口,每年僅貧困人家溺死的嬰兒就難以計數,即便與整個歐洲相比較,大唐王國在移民來源方面毫不遜色,且猶有過之。

一年百萬移民不是夢,只不過毛毛雨啦!

大唐王國對人力資源的渴求幾乎是無窮無盡,在廣闊的疆域內,有太多太多的土地需要開墾,有太多太多的行業迫切需要勞動力,整個社會發展都處於一種飢渴狀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別的不說

僅大唐王國工業領域的發展,就需要數以百萬計強壯勞動力,隨著油氣資源的大規模出口,1852年便需要上百萬木桶,僅制捅行業就需要補充上萬工人。

廣闊的農場,牧場和棉花種植園,更是需要數10萬人強壯男性勞動力,在大唐王國嚴格限制墨西哥人務工的情況下,對華人新移民的需求就變得更加迫切。

作為戰勝國

大唐王國對墨西哥籍勞工的歧視和壓迫無處不在,男性墨西哥勞工在棉花種植園裡只能打黑工,所得的收入不及華人和白人勞動力的1/4,僅能滿足最起碼的溫飽需求。

墨西哥女性進入勞動力市場,要麼從事女傭或低端服務業,要麼下海做娼妓,而且極難拿到合法身份。

除非情願給華人家庭做小妾,生下一兒半女,那麼憑藉著孩子的因素,並且滿足居家8年以上的苛刻要求,由華人家主做保,才能夠登記拿到居民身份。

墨西哥人這算好的了,那些印第安土著人即便再努力,也永遠拿不到大唐王國正常的居民身份。

在19世紀中葉

無論是歐洲,神州大陸,沙俄,奧斯曼帝國,美國或者其他地方,社會等級壓迫和歧視無處不在,這是一個人人不平等的時代。

白人移民相比墨西哥和土著印第安人要好得多,只要在大唐王國擁有一定的產業,購房置田,基本上可以正常落戶,享受同等的國民待遇。

而來自天朝上國的華人移民待遇最高,一下船登記便可以拿到正常的居民身份,可以在大唐王國疆域內的各省自由行動,想去哪兒去哪兒,想在哪發展就在哪發展。

但是有一條

那些身背著移民貸款的華裔移民,在抵達常住地之後必須向當地銀行報備,開始履行逐步償還貸款的義務。

至於那些試圖逃脫監管或想賴賬的華裔移民,超過6個月不去當地銀行登記報備,那麼就會自動轉變成黑戶,在王國內部受到廣泛通緝。

一旦抓到,那麼便沒收全部財產,並且要承擔數字驚人的高額罰款。

拿不出來很簡單,直接投入苦役營中勞作至死,不會有半點憐憫。

連銀行的錢都敢賴,這就是不打算做人了。

時間一長

大唐王國社會上普遍形成了共識;

那就是銀行的錢和稅務局的錢絕對不能拖欠,否則後果極其嚴重,嚴重到承擔不起的地步。

別看那些貴族和進入中產階級的退伍士兵們日子過得很滋潤,但是該繳的稅費那是一個大子兒也不敢拖欠,按時乖乖奉上。

貴族封地和軍功田都要按照“一九”稅率繳納,民田則是“三七”稅率,這是通行的規則。並不是軍功田就不需要交稅,而是執行優惠稅率,交納的少罷了。

這兩年

那些自持勞苦功高不交納稅賦的大有人在,在稅務局連續三次通知之後,甚至有人把稅務局官員打死打傷,在社會上產生極為惡劣影響。

國王李察親自出面解決此事,所有涉及欠稅的退伍士兵和貴族,一概擄奪貴族身份,封地采邑,擄奪一切軍功榮譽,沒收全部家族財產,打入苦役營改造。

手上沾染人命的立即處死,以敬效尤。

如此雷霆手段一經公開,引起社會上的強烈反應,絕大多數居民紛紛拍手叫好,衷心擁護懲治特權階層的嚴厲手段。

而那些以退役官兵為主的中產階級商人、莊園主、種植園主和牧場主,經此一事後,立馬變成了縮頭烏龜,乖得像小貓咪一樣。

在大唐王國

開國君主李察擁有無與倫比的崇高威望,江山都是國王陛下一手打下來的,這些退伍官兵的小小功勞壓根不夠看,哪裡敢炸刺兒?

君王一怒,伏屍百萬的霸氣稍稍洩露一點,所有人便都蔫了。

國王李察在公開場合就說道;

“作為曾經建立功勳的官兵們,王國給予了其應得的榮耀和豐厚賞賜,足以酬其功勳,不曾有絲毫的虧待。

那些躺在功勞薄上對抗政府,自以為可以為所欲為的人想瞎了心。

大唐王國是本王一手創立的王國,敢於挑戰政府就是挑戰本王的權威,神聖王權不容藐視,一經發現即予以嚴懲不貸。

抗稅抗法者皆以此例懲處,切莫以身試法,屆時悔之晚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