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夏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美國老大張旗鼓地在雨果綠洲營建要塞,屯駐重兵,隱隱的與大唐王國形成對峙之勢,其戰略意圖十分明了。

只要雨果要塞存在一天,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區的安全就能得到保證,大唐王國騎兵不可能越過雨果要塞深入人口密集的中部大平原,這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安全屏障,據敵於千里之外。

進可攻,退可守。

看一看美國西北各州和五大湖地區悲慘遭遇,已經被大唐王國北線騎兵軍團打得跟篩子一樣,縱橫來去肆無忌憚,到處殺人放火,燒燬村鎮農田,扒鐵路,炸橋樑,所過之處哀嚎聲一片。

沒辦法

地處平原地區的美國城鎮大多沒有像樣的防禦,那麼多的城鎮怎麼防得過來?

若都是修建一座城牆圍住,那得投入多少資金?

美國城鎮由於地廣人稀,一般都很大,就像攤大餅一樣隔著老遠,修圍牆,修要塞無論如何也不划算。

一般的來說,美國老都是在進鎮的路口修一些木柵欄,派遣部分鎮民和民兵武裝守衛,這只能應付小股流竄馬匪。

對上大唐王國的正規騎兵軍隊,開啟大門乖乖投降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否則,滅村屠鎮可不是玩兒的,那是已經無數次發生過的慘劇。

也正是因此,大唐王國在五大湖地區流竄作戰的北線騎兵軍團日子過得很滋潤,就像本土作戰一樣。

到需要休息的時候

隨便找一家附近的美國村鎮,鎮長連同有威望的居民代表全都恭恭敬敬的開啟大門,像孃老子一樣侍奉。殺雞宰羊,酒肉不但免費而且管夠,女人隨便睡,財物隨便拿,哪怕鎮上所有人騰出房子在外面受凍,也要把房子給騎兵住。

現實就是這麼魔幻,但這就是事實。

大唐王國騎兵的兇殘在美國中部大平原婦孺皆知,雖然芝加哥屯駐了4萬名美軍,但是對於到處肆虐的大唐王國北線軍團騎兵,這些美軍士兵只能做縮頭烏龜,裝作眼不見為淨。

這是真沒辦法。

大唐王國騎兵動輒遠遁百里,來去如風,更兼兇悍殘忍,美軍步兵跟都跟不上,就更別提打仗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怎麼打?

什麼時候打?

在哪裡打?

什麼時間打?

所有的這一切美軍部隊都做不了主,也掌握不了主動權,若跟在屁股後面追擊,萬一再掉進什麼重機槍陷阱中,那可就真完犢子了。

這是步兵對騎兵的先天劣勢,4萬美軍士兵愣是壓不住8000大唐王國北線騎兵軍團。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雨果要塞對於美國中部大平原安全的重要性,它就像一顆鋼釘一樣,死死扎在科羅拉多高原上,成為翼護美國中部大平原的安全屏障。

在雨果要塞身後,長達500多公裡的堪薩斯沙漠和無盡的戈壁灘,也是大唐王國騎兵入侵東部大平原的天然地理障礙,這與雨果要塞相結合,大大的拓展了美國中部大平原的安全邊際。

至於北方,那是真沒辦法。

美國北方廣闊的草原,森林和大平原,天然就有利於騎兵作戰,除了密蘇里河,就沒有什麼大的天然地理障礙,當真是縱橫千里,任由馳騁。

聽取了陸軍參謀總長戴長富少將的彙報之後,李察交代了一些事宜,便揮手讓其退下了。

現在已經到了6月下旬,科羅拉多高原上麥浪滾滾,到了豐收的季節。

美軍在戰場上表現得比想象中孱弱許多,非但沒有能夠攻破紅巖山谷防禦線,甚至連鳳凰城堡的邊兒都摸不上。

李察在戰前做出的許多佈置,許多後手都沒有用得上,柯爾特1848槓桿式連發步槍也沒有機會發威,這是大大的好事兒。

這一切,李察大為放心,隨後把政府工作的重點轉向即將到來的夏收。

他計劃,等到唐美兩國和平協議正式簽署之後,就放開在科羅拉多高原上建設村鎮的限制,允許以退役軍人為主的大量中小農場主,種植園主和牧場主自建家園。

現如今

從鳳凰市向西北方向延伸的鐵路線正在建造中,將會向西北方向連線懷俄明州,蒙大拿州,沿鐵路拓展出一系列城鎮。

從鳳凰市向北延伸的鐵路線一分為二,另一條計劃中修建的鐵路線向東北方向延伸至南達科達州皮爾城,並繼續向北延伸至北達科達州境內。

沒錯,李察已經把南達科達州和北達科達州視為囊中之物,他還想嘗試著能不能拿下明尼蘇達州,那樣就在五大湖沿岸擁有港口,能夠透過海軍威脅到美國腹地。

但想想也知道,這種可能性極小。

美國絕不會允許大唐王國的勢力染指五大湖地區,在五大湖沿岸擁有港口更是禁忌,現在也只能想想罷了。

如果真的想從五大湖地區割下一塊土地,估計也只有10多年後的美國南北戰爭如期爆發後,大唐王國可以嘗試著與南方蓄奴州聯手,徹底分裂美利堅聯邦。

打斷其方興未艾的上升勢頭,侵蝕花旗國運,想方設法再咬下一大塊肥肉來。

現在這個時間段,肯定沒轍!

美國人主動提議重開加拿大和談,這件事李察已經授權外交部長胡安-卡洛斯具體交涉,這個墨西哥白人很有外交天賦,扯皮外加討價還價是一等一的好手。

據說在英屬加拿大首府握太華的談判中,胡安-卡洛斯把美國談判代表直接氣暈了過去。

因為他大言不慚的要將芝加哥也劃入大唐王國領土,並且叫囂道;“勝利者可以為所欲為,這是上帝賦予的榮耀。”

你聽聽,氣不氣人?

李察給胡安卡洛斯的談判底線是西北五州必須割讓,這包括蒙大拿州,懷俄明州,科羅拉多州,北達科達州和南達科達州。

至於內布拉斯加州,明尼蘇達州和艾奧瓦州這三州之地,能談下來任何一個都是重大立功表現,一個伯爵爵位是穩穩的。

也正是因為這誘人的嘉獎,所以外交大臣胡安-卡洛斯抹起袖子,臉皮也不要了,急赤白咧的和美國談判代表直接懟,又打又壓又威脅,放狠話,聯合英國人共同施壓,什麼招數都用出來,那真是使出了十二分的力氣,目的就是讓美國屈服。

若真是多談下來一個州,李察當然不會吝嗇一個伯爵爵位和封地采邑,那是人家應得的回報。

眼看著美國西徵軍被打慫了,打怕了,短時間無力發起大規模戰役,從雨果綠洲至紅巖山谷還有150多公裡距離,在美軍前進大營被佔領後,兩軍實際處於脫離狀態。

大唐王國軍隊肯定是不會打過去的,什麼時候美軍大舉西進,什麼時候更大規模的戰爭才會爆發。

看美國政府急匆匆想要談判的態度,李察就知道這一仗很可能打不起來。

當然了

前提是兩國間和平協議能夠最終達成,大唐王國不要獅子大開口,提出過分要求,不要過分盛氣凌人,應該見好就收。

李察內心的本意也是要結束這一場戰爭,從1846年至今,戰爭已進行到第3個年頭,作為一個總人口僅僅80餘萬的新興王國,縱然有美洲河金礦和莫倫奇銅礦這兩大財源,大唐王國的軍事開支也是沉重負擔。

好在官兵的獎賞多以土地和女人賞賜下去,王國政府透過大力建設住宅,又從官兵手中回收大量資金,這才能夠勉強應付開支。

繼續下去,王國財政勢必要惡化,動搖這個新興王國的基礎。

說到底

是大唐王國的底蘊太淺了,人口太少了,小船經不起風浪啊!

若是大唐王國遭遇到一次折損上萬人的戰爭失敗,就有可能徹底動搖王國根基,李察真心賭不起。

所以,在英國為主的國際斡旋下,唐美兩國達成正式的和平條約,完成劃界談判才是雙贏的結果。

繼續打下去,那就是雙輸。

7月中旬

麥浪滾滾的科羅拉多高原上,終於迎來了夏收開鐮儀式,國王李察在開鐮儀式上,象徵性的收割了第一把成熟小麥,預示著夏收工作全面開啟。

這是一個瓜果飄香的豐收日子,每一個人臉上都露出喜悅滿足的笑容,除了在農田裡骨幹的4萬多名白人苦役犯。

原本在科羅拉多高原上有3.5萬多名白人苦役犯,為了應對美國大軍的進攻,從中徵召了8600餘人緊急入伍,戰鬥在紅巖山谷第1線上。

迄今為止

以白人為主的一線火槍兵團傷亡總計2770餘人,戰鬥中表現的相當不錯,很多白人將脫離低人一等的地位,獲得正式的公民待遇。

誰曾想,紅巖山谷戰役中俘虜的1.3萬名美軍士兵,讓白人苦役犯的數字重新達到4萬之巨,成為夏收季節的勞動主力軍。

李察喜氣洋洋的收割了第一把麥穗,看著無數人拿著鐮刀衝進麥田裡開始收割,他的笑容就再也掩飾不住。

勤勞的華人移民,已經將肥沃的科羅拉多高原北部變成了大糧倉,這裡也是大唐王國最大和最重要的糧食基地。

每天都有十幾列滿載貨物的火車呼嘯著奔向南方,經過裡奧蘭喬和拉斯維加斯,將高原上盛產的農產品和瓜果酒水運送到各城市。

高原上這片充滿陽光的肥沃土地,讓大唐王國的農產品達到自己自足的水平,滿足80多萬居民的需求,並且尚有餘力,真是一塊風水寶地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