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5月15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雨果綠洲

美軍前進基地

西徵軍指揮部大帳篷裡,坐滿了美軍數十名中高級指揮官,濟濟一堂,軍銜最低的也是陸軍中校,官至火槍兵團軍事主官一級。

這裡正在舉行高規格軍事作戰會議,涉及高達3.4萬美軍部隊主要指揮官,站在科羅拉多高原大幅地圖前侃侃而談的是美參謀總部達飛-劉易斯上校,正在為在座的將校軍官們介紹敵我雙方態勢。

“……

鑑於以上困難

我軍對科羅拉多高原上丹佛城堡,桃源城堡及其他軍事防禦體系不甚了解,有待於大軍深入後,揭開東方人蒙上的面紗。

當前我們首要攻克的就是這裡……紅巖山谷。

嚴格的說

這裡是一面山脈地形,一面沙漠地形的戈壁灘,敵人在這裡修建起來壕溝、防禦牆和鐵絲網,並且混合佈置炮兵陣地和重機槍陣地,形成一道嚴密防線。

在這條山谷防線的後面

大唐王國修建了綿亙長達十幾公裡的簡易防禦碉堡,鐵絲網陣地,並且擁有強大的騎兵軍團呼應,是我軍前進的嚴重阻礙。

若是步兵徒步翻越沙漠,必將遭受到大唐王國兇悍騎兵的致命打擊,在失去火炮等重武器掩護的野戰情況下,形勢不容樂觀。

據陸軍參謀總部審慎評估,盤踞在紅巖山谷背後戈壁灘上的大唐王國騎兵,總數不下於萬騎,是一支極其強大的機動突擊力量。

貿然翻越沙漠深入敵後進攻,是極為不理智的選擇。

因此,攻擊並佔領紅巖山谷,開啟前往丹佛城堡的行進通道,有利於我軍重兵集團穩紮穩打的滾動推進,是唯一且正確的選擇。

此戰將結合我西征大軍第二軍團所部,共計3.4萬餘人(含5700餘騎,190餘門火炮及2000餘炮兵),對敵實施大強度不間斷攻擊……”

達飛-劉易斯上校站在上首喋喋不休的介紹作戰計劃和敵我雙方兵力部署,坐在下面的軍官們已經小聲的開始議論。

就像幾百個蚊子一樣“嗡嗡叫”,軍官們說什麼的都有,有狂妄自大的,有出言謹慎的,有顧慮重重的,有熱血上頭的……

形形色色的神態不一而足,而這正鮮明的反映了美軍陣營中的意見傾向不一。

美軍中那些從南方墨西哥戰場上抽調來的驕兵悍將,新組建的火槍兵團軍官們躍躍欲試,他們從沒有嚐到過大唐王國騎兵的苦頭,往往自視極高。

在美國社會中

存在著嚴重的白人至上傾向,誇大、吹捧和美化美軍戰績的情況普遍存在,抹黑,矮化和妖魔化大唐王國軍隊更是美國輿論界常規操作,正是這些不客觀的新聞報道,不但會誤導大多數美國民眾,而且會嚴重誤導很多白人指揮官。

在美國西征大軍中普遍有一種論調;

那就是大唐王國騎兵確實強悍,這已經透過無數次的戰鬥得到證明,但步兵……呵呵呵,只不過是土雞瓦狗而已。

非但美軍基層軍官持有這種觀念,在中高級軍官中也很有市場,可以說是主流論調。

仔細盤點一下

大唐王國迄今為止歷次輝煌的勝利,幾乎都是由騎兵軍團創造,火槍兵團的表現鳳毛麟角,唯一一次出彩的戰鬥是在第2次西征中“柏林頓之戰”。

是役,幾乎彈盡糧絕惶惶不可終日的美軍一路向東逃竄,在伯林頓遭遇到大唐王國騎兵和步兵的聯合圍剿,不出意外的被打到崩潰……

這場戰鬥

認真說來是美軍疲憊之師,在遭遇到大唐王國騎兵與步兵多日輪番遲滯、追擊、騷擾之後,糧草消耗殆盡,最終遺憾落敗。

正是因為多種因素導致“伯林頓戰役”慘敗,所以美軍中有相當一部分嘴炮強者,拒絕承認大唐王國步兵擁有媲美美軍的戰鬥力,認為其只不過是撿了個便宜,代表不了什麼?

確實,大唐王國步兵軍團沒有拿得出手的顯赫戰績。

軍事會議開了一會兒之後,大帳中的軍官們更加肆無忌憚的交頭接耳,他們中的很多人在成為美軍少校,中校或者上校之前,有的是農場主,有的是有身份的商人或者資本家,有的是律師,有的是費城上流社會的花花公子……

僅僅在兩年前

為了約束獨裁和軍閥力量,建立民主、自由和權力相制衡的美利堅聯盟,議會對軍事撥款極為吝嗇,監督的也非常嚴。

美利堅聯盟全國只有8700餘人的軍隊,大陸軍參謀總部合計23名軍官,校級以上軍官只有6名,整個大陸軍只有四名將軍,含一名海軍將領。

兩年後美軍迅速膨脹到15萬人,很多美國上流社會名流不得不趕鴨子上架,自願進入軍中服役,分別被授予等級不同的軍銜。

由此可以看出,美國如今的軍事指揮力量是何等薄弱。

相比較歐洲軍事強國,其軍事指揮能力可以用“業餘”和“菜鳥”兩個詞來形容。

早先會場紀律還可以,逾到後來,這場重要的軍事會議就搞得比菜場還熱鬧,竟然有人手指插到嘴裡吹響了哨子。

達飛-劉易斯上校不得不扯開嗓子喊,可認真聽的軍官寥寥無幾。

坐在前排的第三次西征總司令(前美大陸軍參謀總長)阿瑟-坦普爾中將,副司令鮑勃-溫格勞布中將,美第二兵團司令官施耐德少將臉色都不好看,但也束手無策。

“施耐德將軍,今天是5月9日,我希望正式發起紅巖山谷戰役不遲於5月15日。你還有差不多一週時間,夥計,波爾克總統竭盡全力為我們準備了足夠的物資,現在就看我們的表現了。”阿瑟-坦普爾中將坐在位置上,伸長了脖子對施耐德將軍說道。

會場紀律這麼亂,阿瑟-坦普爾中將並沒有嚴厲斥責,因為這裡坐著美國上流社會的很多有頭有臉的人物,有的出生於大莊園主,有的來自於有影響力的政治世家,有的則是有名望的律師投筆從戎。

帳篷裡的這些軍官,其背後的勢力並不是肩膀上的軍銜能代表,牽涉甚廣。

聽到總司令的要求,美第二兵團司令官施耐德少將面上露出為難之色,他是一名參加過墨西哥戰爭的宿將,屢立功勳,從中校,上校一直晉升到准將,少將,是美大陸軍能夠拿得出手的一員悍將。

施耐德少將皺著眉頭考慮下,語言謹慎的回答道;

“司令長官閣下;第二兵團的參謀團隊如今還在底特律,炮兵彈藥不足,倉促發起進攻還面臨很多困難,希望能夠推遲一至二週,這樣我們的進攻準備會更充分。”

“不……這場戰爭耗費了太多金錢,白宮每天都會發來電文催促,總部的壓力很大。我們需要儘快行動起來,讓國會山的那些議員老爺們知道,英勇的軍隊正在前線流血犧牲,而不是坐在門廊下曬太陽。”

“那……我們只能發起試探性進攻,希望透過實戰摸清東方人的兵力部署和火力配置,為大規模進攻創造條件。”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以,我們需要第2兵團儘快行動起來,所有人都在盯著這場戰爭。”

“我理解,司令長官閣下,第二兵團堅決服從命令。”施耐德少將面色和緩下來。

美軍迄今為止發動戰爭的三大法寶,第一是火炮轟擊,第二是排槍打擊,第三是騎兵衝擊。

這其中,火炮佔據了進攻中的重要位置。

在打擊墨西哥軍隊的歷次戰鬥中,美軍勐烈的炮火打擊總是會搶佔先機,予敵重創,震懾敵膽,為隨後進攻的美軍火槍兵提供了有利的支援。

說句不好聽話

美軍就是欺負墨西哥軍隊裝備落後,其裝備的西班牙人古董火炮射程近,威力小,數量還少,被美國老壓得死死不透氣。

火炮打頭陣,然後是步兵排槍打擊,最後是騎兵衝鋒。

美軍這三板斧屢試不爽,因而形成了呆板固定的進攻路數。

至於什麼靈活的戰術?

美國老表示不屑得玩,直接莽就對了,一路憑藉實力平推過去。

5月15日

上午約10點,紅巖山谷東方的戈壁灘上,美軍密密麻麻的整齊佇列一眼看不到邊,刀槍出鞘,蘊含著沖天殺氣。

距離約6~7公里外的紅巖山谷,騎在高頭大馬上的施耐德少將,正在用幹單筒黃銅望遠鏡觀察不遠處的山谷防禦。

不一會兒,他放下手中的望遠鏡,眉頭深深的皺了起來。

透過望遠鏡能夠看到,在紅巖山谷防禦線的後方,隱隱綽綽排列著兩三千名大唐王國士兵,荷槍實彈,嚴陣以待。

美軍來到山谷前方,大唐王國軍隊並不主動出戰,而是固守在胸牆、壕溝、鐵絲網組成的防線上,荷槍實彈,全副武裝,靜等美軍來攻。

這種情形

看的施耐德將軍心中暗罵;

這些卑鄙的東方異教徒,全然沒有半點公平對決的紳士精神,不願意明槍實刀的正面硬對硬幹一場,竟然做了縮頭烏龜。

如此作為,豈不徒惹人笑?

心中的碎碎念歸碎碎念,美軍現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美軍隔著6~7公里便停下了腳步,就是給大唐王國出戰的火槍兵部隊留下足夠的空間,可惜事與願違,人家也壓根兒也不上鉤。

對面大唐王國軍隊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那就是死守不出來野戰。

有本事你大舉來攻唄!

“命令保持佇列,奏樂,全軍前進!”施耐德少將不在一廂情願的等待,果斷釋出進攻命令。

剎那間

《上帝保佑美利堅》的軍樂聲響起,排出整齊佇列的美軍士兵扛著槍,踩著嘹亮軍樂的鼓點,向紅巖山谷方向緩緩逼去。

40多分鍾後

美軍進攻部隊在距離紅巖山約1.8公里的位置,停下了腳步,指揮官們立刻下達炮兵準備轟擊的命令,準備故伎重施。

由馬匹牽引的七十餘門拿破崙6磅,9磅和12磅大炮,很快的出現在美軍佇列的前方,炮兵們忙著校對方向,清理炮膛,準備對當面之敵實施勐烈轟擊。

當今時代的架退式火炮,命中精度十分感人,只能進行機率射擊。

拿破崙大炮裝備的實心炮彈毀傷能力有限,適合於打擊堅固目標,就比如現在大唐王國的石砌防禦胸牆。

令步兵聞風喪膽的是霰彈,俗稱“開花彈”,炸開的炮彈碎片那真是一打一大片。

就在美軍炮兵匆忙準備的時候,紅巖山谷方向響起來嘹亮而高亢的嗩吶聲,約四十餘門火炮出現在防禦陣地上,黑洞洞的炮口直指美軍整齊的佇列。

大唐王國守軍亮出了犀利的反擊手段,這讓施耐德少將臉色發黑,心中對攻克紅巖山谷的難度又提升了一個等級。

“5分鐘後開始全面炮擊。”

“遵命,將軍閣下。”

5分鐘後,“轟轟轟……”

一連串的濃烈硝煙升上天空,美軍陣地上的火炮發出怒吼,將七十餘枚炮彈全都傾瀉過去,密集的砸在紅巖山谷防禦牆周邊地區。

隆隆炮聲,響徹天地。

紅巖山谷的大唐王國守軍不甘示弱,隨即發起了凌厲反擊,將數十枚炮彈又砸了回來,打個隔壁灘上煙塵四起。

翻滾的實心炮彈在美軍佇列中打出了十幾條血衚衕,擦著即死,碰著即傷,端得厲害非常。

僅這一輪炮擊,就造成美軍不下於35人的傷亡。

反觀大唐王國守軍,在美軍幾乎多一倍的炮兵火力轟擊下,傷亡廖廖,不超過6個人。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唐王國守軍都躲在堅固的石砌胸牆後面,得到了最好的防禦,而這一點是進攻的美軍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

美軍第1輪發射的70餘發炮彈,真正落在防禦胸牆上的不足1/10,其他炮彈要麼是高了,飛過了防禦胸牆落在了後方,炸開了大片煙塵。

要麼要麼是角度調低了,落在了防禦胸牆前沿數十米範圍內,要麼是打進了壕溝裡,除了煙塵就炸了個寂寞。

即便炮彈砸在防禦胸牆上,實心炮彈絕大部分的威力也被防禦胸牆吸收,只不過濺起的石塊飛舞,打傷了幾個倒黴鬼罷了。

戰鬥中雙方的優劣,一目瞭然。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