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各方反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兗州。

“李傕,郭汜起兵反攻長安,先敗徐榮,又與樊稠,張濟等人合兵一處,攻破長安城……咳咳。”

大廳內,曹操及其麾下文武齊聚一堂,謀主戲忠將長安方面的訊息公諸於眾。

他的身體狀況似乎不太好,說完這一番長辭後便重重咳嗽起來,清瘦的面容一片蒼白。

“志才,你的肺疾又加重了,今日就該在家中休養。”上方曹操沒有急著進入正題,而是關心起手下人的身體狀況。

這種微末細節,恰恰是收買人心的絕佳方式。不僅是針對戲忠,更是做給其他人看的。

“謝主公關心,在下無礙。”戲忠勉強扯出一抹笑意,他的身體自己再清楚不過,怕是熬不過今年了。

“奉孝還未到嗎?”戲忠扭頭看向荀或,天妒英才,致使他重病纏身,這是無可奈何之事。

如今他唯一的願望,便是為曹操尋找下一任謀主,同時也是為好友推薦明主。

不可否認,荀或的謀略同樣出色,甚至在政治方面同樣有所建樹,比他與郭嘉都更加全面。

但也正因為如此,荀或需要坐鎮後方,於是曹操身邊就需要一個專精兵法謀略的謀主,在關鍵時候出謀劃策。

縱觀眾多潁川書院同窗,除了還在袁紹身邊的荀攸,便只有郭嘉的才智慧得到戲忠的認可。

曹操看向荀或,對二人口中的郭嘉愈發好奇起來,究竟是什麼樣的人能讓二人推崇備至。

荀或上前,一臉無奈道:“他的脾氣你還不清楚麼,除了他自己,無人能左右他的想法。”

“是啊,他郭奉孝一向放蕩不羈,誰人能影響他的決定。”

戲忠一臉蕭索,但又很快化為肅然。

“主公,談正事吧。”

曹操點點頭,他深知戲忠執拗的性格,也清楚對方為何執意要來。讀書人有傲骨,尤其是像他這種才華橫溢之人。

他寧可死在馬背上,也絕不會在床榻間苟延殘喘。

曹操回到主位,沉聲道:“我本以為董卓一死,西涼軍群龍無首,很快就會分崩離析,現在看來我錯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傕,郭汜竟然能擊敗呂布這頭勐虎,由此可見,西涼軍中有高人指點啊!”

眾人紛紛附和,因為不只是曹操這麼想,他們之前亦認為西涼軍即將覆滅。

董卓死後,王允手握幷州軍,羽林軍,完全有能力將西涼軍各個擊破。誰知他卻犯了一個致命錯誤,讓西涼軍合兵一處,才落得敗亡的下場。

荀或上前,拱手道:“據在下所知,西涼軍如今的軍師是賈詡賈文和,曾在董卓麾下任中郎將之職。”

“以李,郭二人之能,恐怕想不到這種種謀略,其中必有此人籌謀。”

不怪荀或這麼想,實在是以前的李傕給人留下的印象就是如此。

莽夫!

“縱觀西涼軍攻打長安的幾場大戰,看似平平無奇,實則環環相扣,從收攏兵馬到策反胡珍,再到裡應外合,賈文和對人心的洞察已然到了極致。”戲忠接下話茬,心中有些惋惜。

只恨此身已病入膏肓,不能與這些驚才豔豔之輩一較高低。

“軍師,那幾戰究竟有何高明之處?”曹仁不禁提出疑惑,在他看來,這些戰役的勝敗歸根於王允的錯誤決策。

派西涼軍去清剿昔日同袍,虧他想得出來。

戲忠笑道:“若是易地而處,將軍能猜到王允會派何人領兵嗎?”

“這……”

“西涼軍能這麼快打到長安城,歸根究底是從一開始就輕裝簡進,由此可見,賈文和定是算準了王允會以何人為將。”

“換言之,如果王允派出的是呂布和徐榮,這一戰恐怕會是另一個結果。”

彼時的李傕郭汜手上只有五萬餘人,如果直接對上呂布的幷州軍和徐榮的羽林軍,勝負還真不好說。

那片戰場多為平原,賈詡雖然智謀過人,可一旦呂布穩紮穩打,他也未必有機可乘。

相反,論正面戰場廝殺,呂布這個天下第一勐將更有用武之地。

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謀士,首先要懂得把控人心,只有瞭解你的對手,才知道如何擊敗他,賈詡正好具備了這個特性。

曹仁這才心服口服,點頭道:“如此說來,那位賈文和確實了得。”

曹操笑道:“如果軍師是王允,會如何處理西涼軍?”

“西涼軍不論有沒有合兵,其實力都不容小覷,應當以安撫為主,待時機成熟再各個擊破。”

戲忠的想法和賈詡差不多,一致認為對待西涼軍應該採取安撫政策。

董卓剛死不久,如果表現出要趕盡殺絕的姿態,西涼軍上上下下都會爆發出恐怖的戰力。

狗急跳牆,背水一戰,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不論是兵法戰策,還是古往今來的桉例,都證明了一點。

當一個人處在生死攸關的時刻,他會爆發出與數倍於以往的力量。

戲忠笑道:“不過主公勿慮,李傕郭汜之流俱是匹夫之勇,目光短淺,以吾觀之,不出兩年他們就會相互攻殺,致使西涼軍分崩離析。”

“屆時,主公的機會就來了。”

戲忠與荀或相視一笑,奉天子以令不臣。

曹操頓時會意,大笑道。

“天公助我。”

——

冀州,鄴城。

袁紹陣營內,同樣的情景也在上演。

田豐給出了與戲忠同樣的結論。

“以在下看來,主公無需出兵長安,西涼軍便會自相殘殺。”

“為何?”

“權力!”

袁紹頓時瞭然,李傕,郭汜,樊稠等人同為董卓的部將,彼此之間都不會認可對方。

長久下去,早晚會因為各種原因反目成仇。

“主公當務之急,是先解決幽州的公孫瓚,平定後方。”許攸也提出建議。

袁紹沉吟道:“可公孫瓚的白馬義從驍勇善戰,不下於西涼軍,我軍多為步卒,要勝他恐怕不易。”

許攸笑道:“主公勿慮,白馬義從固然悍勇,卻也並非不可戰勝,在下便知道一人。”

“何人?”

“鞠義,此人麾下有一支弩兵,百步穿楊,無往不利,可破白馬戰騎。”

曹操,袁紹已經崛起,新時代的序幕正緩緩拉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