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順帶收拾三島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軍隊改制擴軍在上個月已經完成,內容主要是編營成團,以及組建防務部。

張三風、安山、何敬(宣教官)、雷林、趙鵬程等人成為第一批防務部成員,安山任部長,何敬任總政。

其實就相當於升為團長,卻讓他們不常駐在某個團。

各個團平時也不編組,還是以營為單位繼續訓練,只有到戰時,才會放出防務部的團長,讓他們帶著某個團去作戰。

這麼做的好處就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鐵打的團長流水的兵,將來再擴軍的話,那就是團一級下放,抓旅一級,一直改到集團軍時,差不多就能固定下來。

顏政也能藉此保證,擴軍的過程中,不會出現軍權旁落的情況。

在他宣佈要召開第一次防務部會議的兩天後,各位新晉的防務大臣,穿戴整齊的來到紅房會議室。

顏政早已經在等著他們,此刻會議室的長桌中間,就圍著一個沙盤,這個沙盤就是南洋的地圖。

唯一有星穗旗的地方,就是呂宋北部主島,這個島上的一面小旗,就意味著一個移民點。

至於其他地方,則只有國名,各個勢力也是劃分清晰。

幾位大臣將軍帽脫下,鞠躬告禮後,被顏政領著站在這個沙盤前。

“大家也都看到了,呂宋就是我們南下南洋的基地,正所謂欲征服南洋,必先征服呂宋!眼下呂宋北部主島,已經移民超過三十萬,雖耗費國府大量物資,不過這些移民就是靠著鋤頭,也能在年底實現產出!等到明年,咱們農機產能爆上去了,他們就能實現對外供給!

所以南洋戰略可以進行下一步!咱們要利用呂宋為基地,對滿剌加進行征服,按照計劃,咱們必須征服整個滿剌加!如此一來,華夏國就能扼住南洋與印度洋商貿的咽喉,對南洋進行商貿壟斷!

只要南洋接受華夏國的貿易體系,接受我們制定的規矩,那麼整個南洋的財富,也就向我們張開了懷抱!我們可以一步一步,將大小勢力給逐一消滅,實現一島一島的換人!”

顏政大概說明意圖,大臣們都聽得明白,簡而言之就是該打滿剌加了!

安山望著滿剌加的位置說:“此地確實緊要,只要扼守住此地,這一片海域,都將是我們華夏國說的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張三風拿著教棍比劃一下道:“只是離呂宋遠了些!途中要不要佔個港口,作為補給之地?”

“那索性就把三島國打下來!”雷林笑道。

三島國也屬於呂宋群島,在呂宋與渤泥國之間,到確實是個很好的戰略支點。

安山和張三風的目光,也都投到這片島上。

總政何敬說:“只要三島國上有合適的港口,確實是比較合適的補給點。”

趙鵬程也認同道:“三島國沒有什麼縱深,想必徹底征服不難!”

顏政聽他們分析一會,直接在書架上翻了翻,拿出一份文書說:“別看三島**大點的地,上頭可也是盛產黃金!”

安山不由一笑,看來君上早就準備對三島下手了。

他翻閱一眼,發現這份文書的出處,似乎不像以前,其後邊蓋的章,是一種他從未見過的章。

好像是……君上的私章!而落款處寫著這些情報的收集,來自於華夏國中樞統計調查部。

這讓他不由一怔,他知道這個低調的部門,不成想這個部門,已經將情報工作,拓展到了南洋。

其實不單單是南洋,大明境內也是一樣,推行起來也很簡單,只要同商賈達成交易,發展一二就行。

雖說絕密情報很難拿到,不過聊勝於無,對南洋局勢變化,也能有個基本的把握。

幾個大臣看完之後,又互相交換一下意見,打三島國的話,有可能會引發蘇祿蘇丹國的報復,因為三島國眼下臣服於蘇祿蘇丹。

而蘇祿蘇丹此時的國力還算強大,同澹目蘇丹國一起,幾乎壟斷南洋一大半的香料。

不過他們也自信,就憑南洋這些貨色,還沒有能威脅華夏國的存在。

很快,所有人都達成共識,決定覆滅三島國。

顏政又拿出滿剌加的情報,這份情報比較詳細。

廣東商賈在南洋的生意確實做的比較廣,滿剌加又是印度洋與南洋交匯之地,自然有許多商賈在那裡從事貿易。

顏政也是看到這些情報,才知道X教和印度教,差不多已經二分南洋,儒家文化反而只延伸到安南。

從這一點來看,中原王朝確實對南洋這些地方不感興趣,不像此時的印度各邦,都在拼命傳教。

而滿剌加的全稱,現在應當叫做滿剌加蘇丹國。

從情報來看,人口構成相當的複雜,內部矛盾也很尖銳,隱隱就有王朝末年之感。

按照商賈的說法,滿剌加國王默罕默德·沙阿,在位期間一直在強迫各種族改教。

這就使得宗教間的矛盾一直很激烈,造成滿剌加內部族群的離心離德。

加上不斷提高的賦稅,都使得各國商賈不滿,近幾年為了修建更多的廟宇、弄來更多的黃金供奉,商稅更是高到離譜。

廣東商賈都已經不太願意去跑滿剌加,據說上邊的印度商賈和阿拉伯商賈,也都非常的怨恨國王。

還有就是滿剌加的貴族權力太大,各族平民都是他們欺壓的物件,他們生活奢侈,動不動就能透過修建廟宇,奪取大量的土地。

安山認真看完情報後,不由笑道:“按照這請報上的說法,怕是咱們只要點一把火,滿剌加的各個階層就會起來,將國王和貴族給推翻了!”

顏政點頭說:“若是情報屬實,那麼確實如此!咱們對滿剌加的手段,也不能如呂宋一般!呂宋咱們是直接鯨吞,可滿剌加那邊,咱們暫時沒有這麼多的人口和能力,只能一點一點移民蠶食,所以扼守海峽,整合貿易網才是這次作戰的終極目的。”

張三風說:“那戰前要不要串聯一二,利用他們內部的矛盾做些文章?”

“自是應當好生串聯,如此矛盾不利用,豈不是顯得咱們傻?”顏政笑道。

南洋各地都有矛盾,總的來說都是宗教矛盾,其餘矛盾反而不是主要矛盾。

各個大臣又交換一會意見後,都對出兵滿剌加一事達成共識,準備動用一個混成團的兵力,對滿剌加進行征服。

…………

翌日,廣東商賈代表也來到莫城。

在黃新的引薦下,一位在滿剌加待過十餘年的廣東商賈來到紅房。

一見面他就跪地道:“小民叩見君上,君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黃新躬身在一旁,拱手道:“君上,此人乃是廣東佛山人,叫賴長興,曾在滿剌加做過許多年的生意!”

顏政打量一下這人,點頭說:“起來吧!你在滿剌加做的什麼生意?”

賴長興句僂著身子說:“回君上,小人十六歲出海,在滿剌加做裁縫,後來有了一家小店,又投錢做了點買賣,也就慢慢發家了!”

“這麼說,你對滿剌加的情況瞭如指掌?”

“不敢說瞭如指掌,但多少知道一些!”

顏政笑道:“那好!你回去後,暗中告訴城中商賈,就說我們華夏國要進攻滿剌加,只要他們提供幫助,商稅就按呂宋的來收,還保證他們信仰自由!”

“小民明白!”

“還有,你去告訴原先的印度教徒,就說我是來拯救他們的,讓他們在那天舉事……”顏政又道。

賴長興怔了一下說:“改教的漢人,難道也……也要……”

“讓他們改回來唄!不改就不屬於東秦庇護的物件。”顏政不屑道。

賴長興咽了咽口水,猶豫一會道:“那……君上,王師攻取滿剌加後,在滿剌加的漢民,可否……享受一些優待?”

“這是自然!”顏政義正言辭的說:“總不會讓你們白忙活一場,而且你們可都是僑民,此戰也是為了給你們伸張正義嘛!”

黃新在一旁澹澹笑著,他們廣東商賈早已經按耐不住,自打南贛行動結束,他們就看到了華夏國可怖的組織力。

他們原先害怕南洋的人被攪渾,現在卻認定,華夏國想做的事情,就沒有做不成的!

…………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