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雞籠出問題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硫酸一旦量產,顏政也就把自己的知識儲備差不多薅完了!

他所掌握的土法技術,就是在最簡陋的條件下,一步一步的重啟文明。

這使得技術原理他懂得,可實操上非常的粗糙,基本上都是解決有無問題。

就拿鍊鋼來說,東秦所採用的轉爐,就一直造不大,一直極度的依賴人力,想要上蒸汽機,就必須重新設計一個傳動裝置。

各類土法造的機床也是如此,只解決有無問題,不能加工過於複雜的零部件。

所以一直造不出耐用高效的差速器,也不能讓造出來的零件,遊隙變得更小。

不過土法技術能解決有無問題,這已經非常的偉大了!

因為各類土法小冊子,就是保證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文明的重建,只要解決有無問題,這套體系就會進入自我的正反饋之中。

工人會越來越精進,知曉原理的人才會逐步改進,也能讓工業水平,達到十八世紀末期的水平。

按照編寫的初衷,只要有一群倖存的人,其中有dang員幹部,和一個理工科人才,那麼就能利用這些土法知識,在兩到三年內,完成建設工業、恢復農業、聚集人口的任務,文明也將在兩三年內,重新被發展起來,而不至於退化到農業文明。

不得不說,華夏一族骨子裡的憂患意識一直很濃,從愛好儲蓄這一點來看,華夏一族從沒對未來真正過於樂觀,一直都在做著有備無患的事。

顏政自穿越以來,已經將近十年,建立起了這麼一套體系,頗為的難得。

雖多花了幾倍的時間,好歹已經快解決有無的問題。

眼下,他也很難再指導技術,為了裝逼,甚至都懶得再去機械廠和槍炮廠指點江山。

他明白,肚子裡的貨已經快被薅完了,這個時候應該做的,就是慢慢把自己從技術中擇出來。

這兩年以來,他最關注的學習政治、通讀歷史,他已經抱著《資治通鑑》看了幾遍,蕭二林幾乎都成為他的《資治通鑑》講師。

今後他的主要任務,也以玩政治、講戰略為主。

不過在看完化學系的報道後,他還是忍不住提了一句:用濃度70%的硫酸與硝石反應,可得到硝酸,再利用硝酸與汞反應,可得到一擊就起火的膏狀物質。

這就是前裝線膛槍的最後配置——火帽,這玩意普及開來後,前裝線膛槍就差不多發展到頭了,後續開發也將轉向後膛。

…………

歲末二十九,國府和工廠開始放假。

隨處可見的紅對聯、紅燈籠,整個莫城都是喜氣洋洋。

這天沒有商家會做生意,就連供銷社這種國府運營的商場,也大門緊閉。

人人都貓在家裡享受團圓,享受著一年中,最難得的清閒日子。

顏政也待在家中逗弄孩子,兩個小家夥都已經會伊呀伊呀的亂哼。

本來心情不錯的他,卻被玉墨送來的一份信給攪了。

新設的雞籠市,出了大問題!

放假輪休的幹部,前天回到莫城,在除夕前一天,堅決的將信親自送到紅房。

這是一封帶有舉報性質的信,讓顏政第一次體會到了,什麼叫做揣摩上意過了頭。

本輪設市總共五個,包括莫州市、慶北市、屏東市、秦南市、雞籠市。

按照規劃,就是每批五十個幹部,帶著兩萬移民人口,在一個營士兵的配合下,對當地進行開發。

雞籠市是顏政規劃中的重中之重,特意派了本次公考的第二名去擔任代理市長。

結果此人有些心急,在雞籠市一開始就是拉幫結派,運用權力和手段,收買人心、排除異己。

等到掌權之後,便在雞籠推行一系列激進的舉措。

因為幹部考核是同開發政績掛鉤,所以在雞籠,不顧民力的上馬了諸多專案。

例如雞籠港的建設、水渠的修建,以及挖掘水塘。

除此之外,還有個奇葩的計劃,準備打通道路,使得能夠採挖雞籠山上的硫磺,實現最快速度的產出。

造成的影響就是百姓不堪“徭役”,他們不僅要開荒,還必須抽出時間,自帶乾糧去挖水渠、修路、建水塘。

不到四個月的時間裡,弄得雞籠民怨沸騰,不少移民的開荒進度沒完成,積極性也大為下降。

更可惡的是,這個雞籠市長,絲毫不懂開採硫磺的技術要點,盲目的讓人去探礦,造成探礦的百姓,十死二十三傷。

還得罪了當地的生番,各地同生番都是小摩擦、大聯合,唯獨在雞籠,是同生番幾乎每日在作戰,共有十幾個移民,腦袋被生番獵去。

“空談誤國!空談誤國啊!”顏政痛心疾首,忙對玉墨說:“快,速速將送信的人帶來紅房!”

不一會兒,一個滿臉麻子的女幹部走了進來。

“見過君上!”

顏政望了她一眼說:“我記得你,你叫張雅菊,你們這批去雞籠的幹部,我臨行囑託過,你當時提出,想要讓國府多送一些重型犁機去雞籠!”

張雅菊點頭道:“勞煩君上掛念,屬下不勝惶恐,這次在年節打擾君上休假,也實在不該!”

“沒有什麼不該的!”顏政嘆了口氣:“好好的一個雞籠,怎搞成這個鬼樣子?”

“其實這事,我們都有責任!”張雅菊倒是沒有嚼舌根,她誠懇道:“雞籠土地相對貧瘠,面積也小,想要做出政績來不容易,所以一開始,我們其實也贊成激進一些,只是……後來就收不住了,劉明峰同志也……出了一些問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難道不懂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他心思是用在了什麼地方?莫非,他把官場當成了名利場?”

張雅菊苦澀道:“起初,他還是挺願意開會討論,對各個同志也都很好,關係都十分融洽,漸漸的就不對味了。他拉攏了一批不願在雞籠待太久的幹部,我大概知道他們的想法!他們認為雞籠的地理位置偏差,是窮地方,農業和商業,都肯定不如隔壁的慶北市。

所以他們想要趁著一開始,大家差距都差不多的時候,儘快的做出政績,好調回莫城。他們也認為,這是僅有的機會,假如一直平穩開發下去,註定會落後其他市!”

“所以他們就能不顧百姓,悍然驅使百姓,為他們的仕途添磚加瓦?”顏政大怒的拍了桌子。

張雅菊被嚇了一跳,吞吞吐吐的說:“這事……也怪我們一開始,沒有據理力爭,也讓多加監督!”

“那現在的雞籠,情況怎麼樣?”

“很不好!”張雅菊蹙眉道:“眼下百姓,一怕徭役、二怕生番、三怕官!攏共才兩萬移民,幾乎家家戶戶都必須出人,成年男女幾乎都得頂上。家中老人孩子,也面臨無人照顧的局面,不少婦人不得不抱著孩子出工。在對待生番的態度上,劉明峰同志一開始,也想著結商貿、慢慢同化,可隨後覺得,人力太少,便要求交好的部落,也出工。

結果就是交好的部落對我們不滿,造成了一些衝突,引發當地部落,對我們這些外來者的集體痛恨!總之,同生番的關係搞的很僵,在沒有華夏軍保護的前提下,不敢離聚集地太遠。怕官的話……大部分同志還是好的!”

顏政冷哼一聲:“都到這個時候了,那裡還有什麼好壞之分,這份舉報信,是你一個人的意思?”

“不,有十幾個同志害怕影響雞籠開發大局,一起做的決定,寫信的人也不是我,是生產科的陳俊友同志。”

顏政沉默了一會,拿出一張紙,刷刷寫下一項命令。

“這個年你也別過了,你留下來,協助調查雞籠一事!”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