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鋼鐵是怎麼練成的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紅房已經再次擴建,三院也各自多建了一棟樓,旁邊還建起國家博物館,在莫城區中心地帶,國家圖書館也在籌建之中。

在從浙江撤軍之前,華夏軍遵從國君的指示,發起“文化徵集”行動,不僅將抄家所得的書籍,以及文物字畫,悉數運回東秦。

還斥資向縉紳們認購藏書和文物,若是有遺世孤本,只要願意拿出來交流,立馬就能得到特製海引文書一張,享受半年的貿易免稅。

加上滅亡琉球,也獲得其王室百餘年的典藏,瞬間就讓文物典籍充盈了起來。

顏政精心選出五十餘本,讓明裔讀書人進行白話文註釋,加上標點符號,最後再交付華夏印刷局進行刊印出版。

這些都是中華文化割不斷的紐帶,這項工作也將永不止步。

今後不單要收集藏書,更會重點收集金石字畫,為中華文明留下更豐厚的一筆財產。

對於儒家經義,顏政的態度也是“揚棄”,辯證的否定,既要拋棄其消極因素,又要保留和發揚其積極因素。

此舉也讓不少明裔讀書人,甚為欣慰,覺得君上好歹還是承認了一些儒家經典。

“君上,這些便是我們整理後的書單。”年假剛過,蕭二林就喜滋滋的拿著一份書單過來。

書單上是第二批挑出來的藏書,全部都是與科舉有關的經書,甚至還有大部分的科舉密卷!

在浙東抄家時,抄了好幾家大縉紳,從他們的藏書樓中,就找到了這些與科舉有關的書籍和資料。

從洪武年間到弘治年間的會試錄,以及進士們的範文,可謂是應有盡有。更有江西、浙江、南直隸各個書院的會試錄,以及會試八股範文,密密麻麻堆了好幾堆。

大概可以理解為後世的教輔資料,從這一點也能看出,豪門大族對科舉的把控,也已經越來越厲害。

貧寒學子想弄到這些資料,簡直就是難於登天。

顏政接過翻閱一會,發覺已經按照年份和省份,將這些範文歸類。

他點頭道:“此事你做的不錯!”

蕭二林拱手說:“都是分內之事,只是君上要這些文章,莫非……是想在東秦,行這科舉之事?”

說罷,他就兩眼放光的望著顏政,他們這些明裔讀書人,可是過年都沒回家,就為了把這些科舉文章給歸類完。

他們也暗戳戳的開始看四書五經,覺得君上一定會搞科舉!

嗯,他們猜對了一半,顏政是要搞公務員考試,可考的卻不是四書五經,而是語文、數學、物理、化學還有一篇策論,策論都是有格式的,只是還沒有發出通知。

“別老想著科舉,你現在的職務,不比明國的翰林院編修低!”

蕭二林一怔說:“君上……不打算行科舉之事?不是說……要選拔人才嗎?”

顏政看傻子一般望著二林說:“難道選拔人才,就一定只能靠科舉?”

“不是!”蕭二林愣了,用手拍打著書單說:“那君上為何……讓我們整理這些東西?”

“賺錢啊!”顏政拿著書單說:“這上頭可全是科舉資料,明國讀書人有多少?這麼大的市場,不狠狠的撈一筆,怎麼對得起華夏印刷局?”

蕭二林傻了,看著手裡的書單,眼底藏不住的落寞。

顏政覺得好笑,這些明裔讀書人對於科舉,正如蒼蠅對於臭魚一般,聞到一點腥臭就嗡嗡叫。

他打趣道:“蕭先生,若真施行科舉,您也不一定考得過人家不是?”

蕭二林苦笑了一下,低頭道:“君上說的是,哎……是我等痴心妄想了。”

“也不算痴心妄想,我本意是進行公務員考試,類似科舉,只是不考四書五經。”

“那考什麼?”

“物理、化學、商賈之學、工匠之學,試問蕭先生,是安生當個編撰,還是再重新去學這些?”

蕭二林滿臉苦澀,點頭道:“在下明白了,今後就好生當個編輯,替君上分析儒家理論。”

“嗯嗯,苦海無涯,回頭是岸!你考了大半輩子科舉,怎能湖塗到希望東秦也行科舉呢?”

顏政揮手道:“退下吧!把整理好的文稿送去華夏印刷局,這些文稿都歸於一書,就叫《科考真相》。”

蕭二林哭喪著臉退下,他忘記了這個國君唯利是圖的性子,否則定不會積極於此事。

他不知道的是,此事除了能賺錢以外,也能讓在讀書人之中,提升東秦的形象和影響力。

試問一個貧寒學子,由於東秦的緣故,才能買得起、看得起這些科舉資料,其中舉之後,是不是對東秦存有好感?

所以即便不賺錢,這件事情也值得去做。

……

只是此番整理書籍,也讓顏政看到了大明文學上存在的缺陷。

也可以說眼下世界各地的文學,都存有很大的缺陷。

大明此時的小說,大多都是講一個個的故事,或者寫一段演義。

完全沒有明末那些奇書的深刻,在反應時代背景上,在寫實上,都存在較大的不足。

而講價值觀、道德觀和人生觀的書籍,在大明又全是一些經書,全是“爹味”說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以東秦再怎麼從大明搬書,又或是找人二次創作,都不可能發展到後世革命文學的水準。

等蕭二林走後,顏政就拿出一沓文稿,繼續寫著他的大作。

只見文稿上首頁上,赫然寫著《鋼鐵是如何造就的》。

這本書他在小學的時候讀過好幾遍,被譽為是影響了幾代人的作品,其中的經典語錄,對青年來說,有醍醐灌頂之感。

當然,在設定上已經進行刪改,將背景放在了明國和東秦之上,主角名也成了金保。

在第一批中學生即將畢業之際,顏政想要將這本書,作為禮物送給他們,看能不能影響幾代人。

他相信,這種有豐富情節,有圓滿角色的小說,一定能打動這些青年。

畢竟連白蛇傳二次創作後,都受到幾乎所有國民的追捧。

在一個精神世界貧乏的時代,一劑勐藥下去,或許更能泛起滔天巨浪。

……

“君上,莫那首領、張三風、安山求見。”正在顏政奮筆疾書時,玉墨前來稟報。

“讓他們進來吧!”顏政頭都沒抬。

“君上萬壽無疆!”三人很快進來。

顏政放下筆笑道:“首領來啦,快,請坐!”

莫那首領笑著鞠躬,直接坐在一旁。

“最近身體還康健吧?戒酒戒的怎麼樣了?”

首領笑道:“身體很好,君上別擔心我,現在喝酒有度,你送來的那個被子,我每天只拿它喝一杯。”

顏政頷首說:“每天不過量就好,記得多保重身體,缺了什麼東西,直接來紅房找我就行。”

“我什麼都不缺,君上每天想的都是大事,我就不來叨擾了。”

顏政嘆息了一聲,望向安山和張三風,對他們三人一道前來,倒是有些疑惑。

張三風會意後,解釋說:“君上,眼下軍隊要務是征伐呂宋,我們這些日子,透過一些廣東商賈,瞭解了那邊一些情況。特和安山一起,前來同君上說明一二。”

顏政又望向安山,笑問道:“怎麼?剛撤軍回來,就歇不住了?”

安山一笑道:“原本是打算好生歇息一番,可這仗,還是讓我們去打吧。”

“為何?”

張三風說:“我們透過商賈的情報,發現呂宋上頭也有獵頭一族。且呂宋蠻荒,其港口雖有城鎮,卻不隸屬於一國。且除去港口以外,其餘地帶大多是茂林,若是讓我們去這種環境作戰,我們早已經習慣,也方便同當地人交流。”

“非也!”顏政明白了三人來意,他笑著解釋道:“我們此次作戰,主要就是佔據港口等地,其餘……交由武裝移民即可,在上頭的採取的,也不是東秦式的開拓方式。初期以商貿為主,移民多了,才會考慮深入探索。”

武裝移民就是那些明軍俘虜,前期讓這些人在上頭為所欲為,後期移民人口多了,才會有組織、有計劃的消滅抵抗力量。

張三風這才嘿嘿一笑,望著顏政說:“君上,我們覺得那些明裔俘虜,未必能受的了叢林雨季,所以……”

“我想帶一支想要狩獵的老人去!”莫那首領站了起來。

顏政沉默了,東秦發展之快,使得不少原住民在短時間內,就放棄了原先的生活方式。

年輕人接受能力強,對於獵場變為良田,對於進廠做工和上學,都沒有太大的感觸。

只是不少原住民老人,依舊會對獵場的消失感到難過,這不僅是信仰的一部分,更是他們前半生,所割捨不去的生活習慣。

他們可以在稻田裡耕作,可以剪去頭髮、穿上新衣,卻也時常都會懷念,在叢林中奔跑,在樹林裡攀越。

首領目光中露出了祈求,他躬身說:“君上,自從開始種地後,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工廠出現後,商品更是繁多起來。我們這些老人,不能阻止獵場的消失,不能阻止部落成為村莊。我們也明白,獵場不如農田,更不如工廠。

可是……我們不想成為累贅,不想每天喝著酒、看著夕陽過日子。我們老了,種地不如年輕人、做工也不人要。唯一的本領就是狩獵,我們也渴望在狩獵中,過完餘生。我們也都曾是勇士,希望最後的日子裡,能夠堂堂正正的獵頭、血祭祖靈!”

顏政嘆了口氣說:“你們年齡大了,呂宋那邊……若是遇險,我們又難以救援……”

“君上!”首領誠懇道:“我們不會在東秦獵頭,我們也知道獵頭不對,可我們老了,只祈求能夠血祭祖靈,你曾說這種信仰不對,那就讓我帶著這些堅守信仰的人,去呂宋!讓這種信仰,隨我們一起進林子裡。”

顏政想了想說:“好,我答應你們!我會給你們盔甲、兵器、火槍,我命令你們,作為華夏國的開拓隊,替我去探索呂宋的深山密林。”

首領激動道:“多謝君上!”

安山和張三風目的達到,皆是松了一口氣。首領找到他們,提出此事時,他們都感到很為難。

眼下看來,國君也只是反對在東秦獵頭。

…………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