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恰同學少年(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四個普普通通的華夏國少年,正在為了將來而苦惱,這放在明代,看上去總有一種讓人驚詫之感。

因為在同時代的大明,明國少年似乎沒有這種苦惱,這不能說是一種幸運,而是一種令人扼腕嘆息的無奈。

在大明的貧寒少年,大抵躲不過種地、娶親、生子,亦或是年景不好,只得賣身為奴。

對於這些少年而言,他們壓根沒得選擇,每天睜眼的第一件事,就是如同牲口一般去勞作。

稍有天資的孩子,則大抵能夠去讀書識字,然後沿著朝廷給出的科舉道路,不斷去參加科舉。

從少年考到中年,中舉了還好,沒中舉就只能考到心灰意冷、蹉跎青春。

家境好的富家子,除卻科舉外,也沒什麼遠大的抱負.

絕大多數的他們,都是勾欄瓦舍的常客,他們肆意揮霍、醉生夢死,享受著祖輩的積累,全然不知該去如何實現一下自身的價值。

但在華夏國,在東秦,這些少年的腦子裡,有了人生、價值這兩個概念。

國君極為重視教育,小學四年、中學四年,所有教科書都是國君親自審批和編撰。

除卻數學、國語、音樂、體育、物理、化學外,還有一門叫做思政的課。

這門課就是講道理的課,老師只要照著書念,再講幾個小故事,就足以應付這門課。

可他們誰也想象不到,這門課講述的道理,再配合上飛速發展的東秦,就潛移默化的影響了少年們。

讓他們對人生、價值這兩個詞語,有了一種更深一層的理解。

加之在中學畢業時,學校也按照憲法的意思,給足了這些學生們選擇。

只要有了中學學歷,那麼這群少年,幾乎各行各業都可以去嘗試一下。

選擇太多,有時候雖然苦惱,卻是一種幸運!

當大明的少年正在想著下一頓的時候,東秦的少年,已經在思考,將來要做什麼。

這些東秦少年能讀會寫,遇事也有知識的積累,幫助他們去思考。

他們積極、活潑、開放、朝氣蓬勃,只要看到少年人的面貌,就知道東秦的下一代,已經擁有了截然不同的氣質。

…………

白蛇傳開演了,戲臺上唱曲傳來,讓底下的少年心裡寧靜了下來。

他們看著漂亮的白娘子和小青,臉上洋溢著爽朗的笑容。

可惜這個白娘子和小青,一看就是新人,唱詞帶著一點閩南口音的味道。

不過勝在劇本出色,不一會兒就讓觀眾沉浸在戲中。

李劍望著白娘子和許仙你農我農,心裡頭也有點嚮往。

讀小學的時候,倒是有不少女同學,可等到中學時候,不少女同學就不來了。

他曾暗中中意過一個女同學,單相思沒幾個月,人家就回村當了小學老師。

此後,李劍總共只遇到她三次,她看上去過的不錯,站在人群裡,依舊是那麼的光鮮亮麗。

很快,戲就演到了許仙用雄黃試探白娘子,這一段看的有些讓人氣憤。

圍觀的群眾也是氣的吹胡子瞪眼,絲毫不管白娘子是蛇精這個事實。

楊子文倒是好奇,為何雄黃能讓白娘子現形,雄黃的化成成分又該是什麼。

一直唱到水漫金山,臺下的氣氛才激烈起來,大有痛快之感。

只是結局卻是不好,法海那個臭和尚沒死,白素貞也自願走進了雷峰塔。

隨著曲終,演員們上臺鞠躬告禮,臺下才響起熱烈的掌事。

陳俊友嘆了口氣說:“這出戲倒是不似以前的戲,只是結局沒有小說版的《白蛇傳》那麼好!”

王森勾著他的肩膀道:“戲臺上自然只能挑著演,小說可是經過了二次創作,自然交待的更加詳細一些。”

“嘿嘿,不過演白娘子這個,倒是好看的很!”楊子文賤兮兮一笑。

四人心照不宣,都是嘿嘿的傻笑起來。

“要不,咱們再繞過去,好生的瞧一眼?”李劍慫恿道。

“走!”陳俊友小眉毛一挑,腳下已走出老遠。

他們刻意繞到下鄉話劇團的帳篷旁,才發現有同樣心思的人不少。

幾夥人都是相視一笑,然後眼巴巴的打量著帳篷裡的情況。

直到小青跑出來笑罵幾聲,臉皮薄的才不捨而去。

而像李劍他們這類人,自是臉皮極厚,不僅不走,反倒是把學生裝半披開,顯得格外的不正經。

不一會兒,白娘子換裝出來了,卻是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顯得嬌滴滴的,臉皮有些薄的她,三步並兩步的上了馬車。

李劍他們看夠了,自是瀟灑的大笑而去。

“誒,就快開學了,不妨明日去坐火車吧!見識一下去!”走在路上,楊子文轉過身,揮手提議。

“好啊!我也早就想坐火車了。”王森頓時來了興致。

陳俊友也點頭說:“正好可以去鹽港看看,據說那邊比莫城還熱鬧!”

李劍卻是想到了哥哥的囑咐,他提議道:“我哥讓我去考察一下,說是能幫助我更好的做出決定,咱們不妨就趁著假期,好生去莫城和鹽港轉一轉,實地看看,或許咱們就知道畢業後該做什麼了!”

“好主意!”三人都覺得很有道理,當下就約定,這幾日去莫城和鹽港轉轉。

……

少年的歡憂總是容易消散,回到家中時,李劍又是一副懵懵懂懂的樣子。

兄長李勇正在院中做著些清理,還買回來一些樹苗,似要把自家的庭院,收拾的整整潔潔。

李劍拿著把鏟子,也幫起了忙。

李勇扎著袖子,顯得格外的平靜。今日去拜訪張大姐,看到她現在生活富足、男人也是個老實本分的,他心裡一塊石頭也就落地了。

釋懷之餘,也發覺當初自己有些少年心性。

張大姐也同樣熱情的接待了他,把她當成了親弟弟一般。

“哥,我明天去莫城!”李劍提了句。

“好啊!我也明天去莫城。”

“你去莫城做甚?”

“相親!別忘了,我可是軍官,莫城有個軍官相親工作處,聽說還可以挑挑。”李勇笑道。

李劍一怔,而後一喜:“這麼說,你這回是鐵定了要成家?”

李勇笑著嘆息說:“爹孃都死了快十年了,我再不成家,就是不孝了!”

李劍臉上也是一暗:“好,你成家了就好!”

“那你呢?聽說不少中學生,都結婚了吧?”

李劍臉紅了一下,中學生結婚在東秦很常見,但是男學生結婚了大多都會繼續上學,女學生卻大多選擇輟學,畢竟一懷孕,也就沒法繼續安心上課了。

偏偏這種現象,國府還不好出臺法令去嚴格監管,因為這與人口政策相衝突,也就只能聽之任之了。

李劍擺手道:“沒確定將來幹什麼之前,我不想結婚,等畢業再說吧!”

“也就半年了,還是得早點考慮!”李勇一邊鏟地,一邊慫恿道:“有中意的姑娘,就告訴哥,哥穿著軍裝去替你提親!”

李劍忍不住笑了出來:“哥,你還是別操心了!”

……

兩兄弟說說笑笑,臨到吃晚飯時。

楊貴夫妻倆卻是跑來拜訪,手裡還提著幾樣禮品。

李勇同這家人原先不熟,此刻人家夫妻上門,倒也高高興興的歡迎。

楊貴也有些拘謹,在明國時,他對軍官們有些畏懼,他笑呵呵的說:“李勇同志,你為國作戰,凱旋歸來,我們鄉裡鄉親,特送點禮來,聊表心意,還請你不要嫌棄。”

“那裡的話,我們打仗,也是職責所在嘛!”李勇笑著請二人坐下。

楊貴陪笑道:“雖說如此,可我們都明白,沒有你們這些當兵的南征北戰,也就沒有我們大夥的安穩日子。”

李勇頗為受用,嘴上卻說:“都是為民服務嘛,我們當兵的打仗,就像是農戶種田一樣,都是為國家做貢獻!”

“果然,當過軍官的人,說話就是不一樣!”

李勇一抹得意就掛在了嘴邊,很快又被壓了下去,他擺手說:“就當個連長而已,這還是趕上了擴軍!”

楊貴又奉承了幾句,直到氣氛活絡了,才示意了一下楊奈末。

楊奈末立馬滿臉期許的問:“李大哥,你這次打仗,可曾到過琉球,可曾見過倭人勞工?”

李勇愣了一下,不明白為何有此問,倭人代畜軍他是知道的,不過自打戰馬寬裕後,這群人就被送去砍甘蔗了。

楊貴解釋說:“我婆娘是倭國的,說是島津氏治下的,他們都是被抓住,賣給咱們東秦的。她與父親、母親失散,本以為其餘親人可能不在了,可這幾年陸陸續續得到一些訊息,說是倭國來的勞工,眼下大多在秦南那邊砍甘蔗。

我們託人去打聽過,發現那些人,大多是後邊賣過來的,而奈末他們那一批,屬於最早的那一批,現在大多都在琉球。所以就想問您一下。”

李勇心想,勞工的死亡率可不低,她老爹怕是沒這個運氣,能捱這麼多年。

他也不想讓人太失望,便含湖的說:“在琉球,確實有倭人勞工,不過沒有太多,也就只有百餘人,幹些掏糞通汙渠的工作。至於其他那裡去了,我也不知道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聽到這個訊息,楊奈末差點就掉下淚來,她深深一鞠躬道:“多謝李大哥!今後若是再去琉球,還望李大哥,多多替我注意一二,我父親叫和田次川,倭話念……”

李勇記了一下,點頭說:“好,下次若是在琉球有任何,一定幫你問問!”

“太感激您了!”夫妻二人齊齊告禮。

等他們走後,李勇拆開禮包,才發現裡頭有二兩銀子。

他忙讓李劍給人家送回去。

…………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