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滅國三件套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華夏糖業公司琉球分廠的影響下,琉球廣大農戶,都對東秦並不反感,甚至隱隱有些擁戴。

張盛、趙成林、宋二月,這三人作為琉球分廠的領導層,不單單在琉球進行了商貿活動,順帶還開辦了蔗農社,建設了東秦式的學校。

去年年初,他們就組織了種植甘蔗的農戶,成立了蔗農社,逼著地主給這些農戶減租減息。

還直接透過糧食壟斷,打垮了琉球原本的糧商,使得整個琉球的商貿、以及市場的穩定,都依賴於東秦。

所以吞併琉球的過程顯得格外的順暢,當五個營的士兵分散開來,去各地清掃反抗勢力時,大部分地主都乖乖的讓出了土地。

只是分田一事卻沒有立即展開,在此之前,華夏軍發起了一場查抄“禁書”的行動。

按照顏政的命令,要將琉球土地上的所有書籍,儘可能的全部收集上來,將他們的文物也儘量收集上來。

任何有文化意義、歷史紀念意義的建築,都要一一的“整改”掉。

他不會玩焚書這一套,只會讓人將這些書籍文物運送回東秦,保證琉球不可能出現本土文化的復辟。

同時還準備遷移五到六萬的人口上去,以改變當地的人口比例。

滅國三件套,他玩的非常的熘,尤其是這種文化程度不高的小國,更是信手拈來、

要滅亡和征服一地地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消滅這個地方的文化。

…………

華夏四年7月18日,琉球第一任市長王七妹,坐著一艘軍艦趕來。

隨行的還有六十九個準官員,這些人將在王七妹的帶領下,幫著消化這塊新佔之地。

派出一位閣臣,也是為了讓她歷練一番,不單單是王七妹,眼下內閣的所有閣臣,都將陸陸續續被外放出去。

新的內閣班子,也將透過樞密院和朝議院選舉出來,包括樞密院和朝議院,也將在行政區改制的推行下,進行深一層的規範化和程序化。

整個東秦上層建築,都在不斷的進行著自我調整,這也是一個不斷適合磨合的過程,顏政從來不敢扔上一套制度,就說其是樣本、是最好的,任何人只能按照這個樣本來。

這個道理,王七妹和其餘官員都清楚,更明白他們是特殊時期,被國君以特殊手段趕鴨子上架的,所以她特別珍惜這次外派的機會。

一下船,她就去見了久米島駐軍龍汝康,傳達了調令,要求他即日返回東秦,並將久米島駐軍,調至首裡城附近。

而後,她就在龍汝康懵逼的神情中,坐船直奔首裡城。

敢不經請示,就暗殺琉球王室的二王子,雖說事後打了報告,可還是讓顏政看到了駐軍的軍閥化。

他知道東秦已經存在一些腐敗的問題,可他絕對不能容許,軍隊出現這種傾向!

龍汝康可能並不是真的要當琉球的“土皇帝”,可脫離東秦久了,難免有些紀律鬆散。

……

首裡城,當王七妹帶著隨行的準官員來到這時,她笑吟吟的望著這座俊秀小城,她知道這裡將是她奮鬥的舞臺。

她將手握拳在胸口,暗暗的向君上宣誓,一定會將這裡,變成一片富饒之地,成為華夏國又一塊疆域。

進城之前,她特意整理了一下衣裝,將一頭短髮梳起來,綁成一個幹練的小辮子。

一身灰藍色的女士幹部裝,也被她弄得一絲不苟。

她手提著公文包,在其餘人員的擁簇下,自信的走進了首裡城。

張三風已經在等候,兩人見面後互道問候,又寒暄了幾句後,便是移交了琉球的治理權,宣告著琉球的軍管狀態結束。

“你放心,琉球有名有姓的大族,就只剩下三家對東秦忠誠的,幾乎不可能再組織起反抗力量!”交接完後,張三風自得的說了句。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王七妹點頭道:“你們都辛苦了!接下來可以早日回東秦,君上替你們準備了盛大的凱旋儀式。我預祝你們一路順風!”

張三風笑了笑,轉身便帶著衛隊,前往宿營地,心裡頭也為凱旋一事高興。

不少士兵都在說,打勝仗了不回家,連威風都沒得耍,一些單身漢還說,趁著打勝仗了回家,肯定好找老婆,所以都在求著營長們早點讓他們回去。

王七妹笑望著他們離開,旋即就走進了臨時辦公的院子,這是抄家所得的一戶閩南風格的院子。

她走進去時,琉球糖廠的三位管事,早早就等候在了這裡。

這三人同樣升官了,一個成了副市長,一個成為了工商部的部長,一個成了教育部的部長。

他們看見王七妹後,不自覺就都站了起來。

王七妹和藹笑道:“都坐啊!”

三人相視一笑,又齊齊坐下。

“那位是張盛?”王七妹問。

張盛忙道:“我就是張盛,之前一直管糖廠的生產和財務。”

“好,那你肯定知道,琉球眼下甘蔗種植的情況。”

“嗯嗯,自打我們在琉球建立供銷社,進行糧食、布匹、農具、鳥糞肥的傾銷後,就掌控了琉球的糧食命脈。加上我們低價售糧,使得琉球農戶種糧的積極性下降。糖廠又幫著農戶,能多產不少糖,所以種糖的出息,已經遠超種糧食。

琉球眼下,應該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農戶,全是種植的甘蔗。我們推行肥田草(苜蓿、紫雲英),也在琉球推廣了開來。現在砍完一季甘蔗,便是種上肥田草,只需長上一個月,就能減少鳥糞肥的使用。”張盛一五一十的說。

眼下琉球的甘蔗畝產量,已經高過了打狗那邊的甘蔗種植園。原因就是鳥糞肥的使用,釣(和諧)島上的鳥糞,開採規模也已經是越來越來,估計再有幾年,鳥都將拉不贏了。

王七妹細細聽完後,刷刷記下,又問:“那琉球農戶人口大概多少,耕地又有多少?”

“這個沒有確切的數字,不過按照糖廠的資料來看,農戶人口應當比原先估計的要多,在十萬以上,耕地的話應當超過了三十萬畝。”

“還有未曾開發的地方嗎?”

“這個應該有,琉球水利設施比較落後,降水雖多卻存不住,有些地方只要把水渠修過去,就能變成甘蔗田。”

王七妹點了點頭,又問趙成林說:“你就是趙成林吧!主管糖廠的人事和供銷社。”

趙成林忙笑道:“沒錯,也可以說是主管市場。”

“那你認為琉球這地方,消費能力如何,市場潛力大不大?”

趙成林點頭道:“我認為非常大,別看琉球人口少,可種糖的出息大,假如這次分了土地後,不少農戶的購買力和消費水平都會提高。只要琉球人身上的衣服多一尺布,都足以讓一家紡織廠,生產幾個月!

何況咱們掌控了琉球經濟的方方面面,產業互補性很強,琉球輸出甘蔗這種農產品,輸入東秦的工業品。假以時日,這裡一定會成為極其繁榮之地。”

“那除去了做糖呢?琉球還有什麼產業可做?”

趙成林回道:“還沒收了幾座銅礦,不過儲量估計很少,每年的產銅量不算太多。還有就是捕魚業,這邊海魚也挺多的。假如人力充沛的話,這邊也可以伐木、曬鹽。”

王七妹又寫了幾筆,心裡對琉球該如何發展,有了一點的眉目。

她親切的望向宋二月說:“你就是二月吧?一直管宣傳和教育!”

“嗯嗯,還有就是蔗農社,也是我在管!”宋二月有些緊張。

王七妹笑了笑說:“琉球的教育事關重大,必須讓孩童建立起對華夏國的歸屬感,眼下人手不夠,就先建立一座中學,培養一批本地人才出來。還有就是宣傳,擔子也很重。我臨行前已經申請,讓君上派幾個話劇團的同志來,指導咱們建立個琉球話劇團。

不用太好,只要能唱東秦的歌曲,能演《白毛女》就成。還有就是牆上的標語,必須保證緊跟動向,要琉球本地化,例如咱們眼下在分地,標語就該寫上分地的內容。”

宋二月鵪鶉似的點了點頭,她是真沒想到,君上會弄個女領導來。

再又確認過一遍後,王七妹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她將治理琉球分為了一重二實三穩,一重即側重制糖業,二實則是充實琉球人口、充實琉球的財政。

三穩則是穩步推廣開教育、穩步探索本土產業、穩步進行思想改造。

三人聽罷皆是一臉的佩服,連馬屁都不知道該怎麼拍。

…………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