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疍戶珠江記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透過黃文峰的描述,顏政發現明代的印刷業居然很發達。

單單是廣州就有不少書坊,除了刊印各類科舉書籍以外,便是刊印大量的話本小說。

此時說書之風也已經在廣州很興盛,家家酒樓都有說書先生。

善口技者更是如同當紅歌妓一般,頗受世人的追捧。

只是明代書坊,都是採用的凋刻印刷,也就是用木板凋刻成凋版,而後直接印刷。

這讓顏政驚訝的同時,又感到在意料之中。

因為活字印刷需要製作活字,還需要排版,若是真要大規模印刷的話,活字的數量需要達到一個量級。

否則印刷的成本比這種凋刻的要高許多,至少這種凋版印刷,屬於一次凋刻,便可以使用很久。

缺點就是一版只能印一書,平常不用的時候,就不得不將這些凋版儲存起來。

顏政刷刷記錄一遍,便揮手讓人找來幾件衣服,讓這兩人穿上。

黃文峰和劉石陽都趕忙謝恩,總算是遇到了一個善意的舉動。

“你們此行,是受那位大人所託?”顏政問。

劉石陽愣了愣,猶豫著不知該如何作答。

顏政皺了皺眉:“別告訴我,你們這是商賈行為。”

“是劉大夏大人!”黃文峰直接道。

劉石陽詫異的望著黃公子。

顏政笑了笑,望著二人說:“大明與東秦,本是同文同種,一筆軍火生意我還是願意做的!只是我需要的大明朝廷來談,而不是你們偷偷摸摸來談!”

劉石陽拱手道:“大王,這大明朝堂人多口雜,牽扯甚廣,若真是讓滿朝文武知曉了,大王也就賺不到這筆銀子了!”

“你以為我在乎這點銀子?”顏政輕蔑一笑。

“這……這大王,此間實在是有難言之隱!”劉石陽垂著目光說。

顏政冷笑一聲,目光轉向了黃文峰:“你就是劉大人找的中間人?”

黃文峰笑道:“大王說的是,在下乃是廣州府黃家主宗的大少爺,我家同劉大人早年有些交情,此次劉大人便託我們經辦此事!”

“黃家都做些什麼生意?”

“這就多了,南北貨物、南洋海貿,江西來的瓷器、茶葉,湖廣來的棉花,總之各色貨物都有涉及。”

“那人口買賣呢?”顏政突然問道。

“這……大王說笑了,我黃家乃是清白世家,向來樂善好施,廣有賢名,決計不會幹出離人骨肉這種缺德事!”黃文峰不卑不亢。

顏政笑了笑,廣東還是東秦未涉足之地,原本的計劃是等產能再提高一倍後,再去開啟廣東市場。

此次有人送上門來,倒是使得北方航線來的乾貨,又有了一個很好的去處。

他輕輕點著桌子說:“那遼東的人參、珍珠、各色乾貨,在廣州行情如何?”

黃文峰疑惑的望了一眼,仔細回想後說:“這個在下也不太清楚,不過遼東貨到了廣東,向來價值高昂!非是尋常之家可以花銷的起的,單單是人參一物,便是有價無市!”

“那廣東出產的那些貨物?”

“廣東出產最多的,一為絲綢和棉布,二為雷州的糖、佛山的鐵器,三為瓷器和紙張,還有桌椅板凳、各種黃花梨的傢俱漆器,各類家用之物,還有就是糧食!”黃文峰一五一十的說著。

劉石陽在一旁聽著,心想這東秦君主居然與人暢談商事,想必這黥人皆是重利之輩。

顏政拍掌讚道:“如此說來,廣東倒也是物產頗豐!”

黃文峰點頭道:“大王說的是,不僅物產頗豐,商業更是繁華,一個廣州府城,便是人口六十萬之巨。”

“六十萬人?”顏政笑了笑,好奇道:“一個廣州都這麼多人,想必這廣東的疍戶也不少吧?”

黃文峰稍稍詫異了一下,點頭道:“珠江面上,估計有十數萬人!”

顏政怔住了:“有十幾萬人?”

黃文峰接話說:“大王有所不知,整個珠江面甚廣,水系繁雜,水上人家也極多!”

顏政驚詫良久,這才想起珠江記這出戲來,這戲講的就是廣東疍戶的悲慘際遇。

至於為何珠江疍戶會成為這麼大的群體,其實也是迫不得已,因為宋元明三代都對他們行歧視政策。

所以世世代代的疍戶,人口雖越來越多,可靠水吃水,人多了後生活就越來越悲苦。

珠江水匪橫行,也是底層疍戶實在是過不下去,這才走上了靠江劫掠的道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甚至建國後,廣東的疍戶都是最難妥善安置的群體,因為珠江人口稠密而平原卻沒有長江中下游這麼多。

一直安置了十幾年,才讓最後一批疍戶成功上岸。

不過顏政一想到這些,心裡卻是隱隱高興起來,他笑望著黃文峰說:“你們黃家若是想來這邊做生意,東秦可以免費發放海引文書!我們東秦有遼東貨,無論是皮毛、人參、珍珠,還是各色乾貨都有!”

“只要你們黃家弄來外商法上規定的免稅之物,我便可保證,你們黃家在東秦貿易暢通無阻!”

黃文峰受寵若驚,忙道:“多謝大王的康慨,在下亦非常喜愛東秦的一草一木,若大王有意,我定時常帶著商船前來。”

“哦?”顏政笑問道:“你為何會有此感?”

黃文峰說:“東秦的所見所聞,於在下而言,只一個奇字可言,若非來東秦,今生只怕難見如此景緻!正可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來東秦一日,勝過多活十年!”

顏政不由笑道:“既然你有心,那明日便讓人帶著你參觀一二!”

黃文峰狂喜道:“多謝大王!”

劉石陽在一旁看著,想插話又硬生生的憋了回去。

他覺得這個黃公子好不靈通,既然相談甚歡,自然是要扯到正事上去。

可偏偏就如同聊家常一般,越聊越偏。

顏政望了眼垂著目光的劉石陽,心裡頭很快就有了計較。

又同黃公子聊了一些廣州見聞,以及談論了一下廣州時興的話本後,他這才讓二人退下。

等他們退下後,他忙拿出公文紙。

“藍雅,你去通知內閣大臣,讓他們過來一趟。”

“玉墨你替我研墨,香織去通知鹽港,讓他們妥善安排,保證有兩艘船的空置。”

一通命令下完,三個生活秘書立馬忙活起來。

顏政提筆就在紙上寫下:對明軍貿議桉、關於珠江疍戶收攏的“劉備計劃”。

自從去年開始實行劉備計劃以來,廣大東秦幹部奔走於福建、浙江兩岸,他們面對嚴峻挑戰時,積極發揚排除萬難的愚公移山精神。

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即鍛鍊了隊伍,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所以面對情況類似,卻人口眾多的珠江疍戶,他怎能不起心思?

福建和浙江兩地,一年總共才收攏了五萬多疍戶,剩餘的疍戶由於過於分散,所以被果斷的叫停。

從成本來看,收攏疍戶絕對最划算的,這些人離海近,去船拉回東秦就行。

同時這群人不暈船,有的還有豐富的打魚和航海經驗,基本稍微教導一下,就可以勝任水手的工作。

更為重要的是,這群人受壓迫足夠深,gm的意志強烈,只要解決了信任問題,他們就願意來東秦。

經過仇恨教育和宣傳後,更是會成為大明朝廷和鄉紳的絕對對立面。

…………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