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陛下,請犁庭掃穴 (感謝各位大佬的打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兩日後,東秦使團抵達了京師。

望著高大的城牆,密密麻麻人口,阿信和張三風,第一次露出了驚訝的神情。

他們很難想象,明國一座城池,居然能看到如此之多的人。

路上滿是穿著華麗的人,房子更是一望無際,處處都能看到各式各樣的商鋪。

看到京師他們方才相信,明國確實是一個強國,是一個大國。

即便是其落後、封建,這也是一個大國。

好在街邊的乞丐,穿著寒酸的窮人,賣兒賣女的婦人,讓他們心裡的驚訝稍稍被壓制了下去。

在經過長長的街道後,他們就被帶到了一個叫鴻臚寺的地方,按照明國的說法,東秦使團需要在這裡接受教導禮儀。學會了禮儀,這才可以去覲見皇帝。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至於談判的事,必須等到東秦使團覲見完皇帝之後,再由皇帝指派官員同他們商談。

這種規矩讓阿信和張三風有些不滿,按理說一個朝廷,不應該是以國事為重,追求高效率的解決問題嗎?

他們向司賓署署丞提出了請求,希望可以早點商談琉球之事,結果被硬生生的拒絕了,一句話就是外邦不興教化,不學禮儀的話,衝撞了天顏該怎麼辦?

無奈之下,東秦使團只得住下,卻只能住下正副二使,其餘一干人等,需要自己去找客棧。

不過這倒是正中張三風的下懷,他略加吩咐後,就讓專職打探的人,去物色位置合適的客棧。

晚上,第一次對東秦使團的招待宴,大明方面由鴻臚寺左寺丞負責接待,並且讓東秦使團走的偏門。

阿信和張三風不懂這裡頭的門道,幾經客套後便是吃了起來。

幾個鴻臚寺的官吏,憋笑著躲在門外說:“你們看看,蠻夷果真是蠻夷,就是不懂得我大明的禮儀!”

“甚是!居然連偏門,也走了就走了,丟人嘍!”

“哈哈,你們看,那個蠻子還黥面了,難怪叫什麼東黥!”

“就派出一個左丞,連一個少卿就懶得出面,這足以顯出我大明對其輕視!”

外邊笑作一團,阿信和張三風沒有察覺到,只覺得大明國的飯菜倒是不錯!

…………

…………

另一邊,乾清宮,弘治皇帝第一時間就召見了王珩。

君臣二人對東秦,都有了更深的瞭解,弘治皇帝沒有想到的是,東秦居然有臺階不直接下,而是派出了使團,想與他親自再談一談。

這說明原先的威脅,對東秦似乎並沒有起多大的作用。

“微臣參加陛下!”王珩走進殿內後,便俯身跪了下去。

弘治皇帝忙起身,走出書桌道:“王卿平身!此去東秦,有何收穫?”

王珩拱手站了起來,俯著身子說:“陛下,臣此番赴東秦,甚為擔憂!”

“為何擔憂?”

“東秦人其志不小,其謀甚大!”

弘治皇帝眉頭擰了起來,嘆了口氣道:“這麼說,東秦是不打算撤軍琉球?”

“陛下,琉球之事乃是小事!臣此番在東秦的所見所聞,令的臣心驚肉跳!”王珩一臉愁苦道。

“東秦有何獨到之處?”

“其一,東秦不似其他蠻夷鬆散,其民皆是擁戴其國君,臣在東秦幾日,發覺這東秦王,威望甚高!從這一條來看,東秦有人和!

而且東秦人中,有不少就是原先大明之民,其在東秦不過旬月,便剃頭著短衣、說所謂的新話。這說明東秦,慣是會蠱惑人心!”

“其二,東秦雖小,卻是極為富庶,農戶種地亦可富足!其作坊甚多,能工巧匠不輸大明,且東秦仍在積極招募工匠,培育工匠!臣發覺,東秦工匠,似乎頗受東秦人尊崇!這說明東秦亦有工利!”

“其三,東秦大炮犀利!臣親眼所見,其炮發時地動山搖,聲如雷霆咆孝!碩大的鐵丸,亦可打出去數里,摧枯拉朽,非人力所能敵,遠勝我大明的火炮。且東秦船大帆高,噼波斬浪、來去如風,一條船上,有大炮十數門!此乃器勝!”

“其四,東秦樂理、戲曲,亦有獨到之處,論起蠱惑人心,東秦人實非其他蠻夷可比!”

“其五,東秦言必稱華夏,無論歌曲還是文書,皆以華夏一族自稱,可其卻不行華夏之教化,不尊華夏之風俗!想必只是為了竊據華夏之名,行蠱惑之時!”

“其六,……”

……

王珩一連說了十條,每說一條他的聲音就低沉幾分。

弘治皇帝靜靜的聽著,額頭已經冒出了細汗,誰能想到東南沿海,突然冒出如此大敵?

“這麼說來,東秦人實乃心腹大患也!”弘治皇帝嘆了口氣。

王珩啪的一聲跪下道:“陛下,必須舉國之力,儘早犁庭掃穴,方可將東秦覆滅於微末之中,假如再寬縱數年,東秦勢必大成!”

“且臣此番,自寧波赴東秦,後又乘東秦之處到登州!深感東秦扼住我大明國沿海之咽喉也!此賊不除,倘若後世中原稍有疲軟之態,其必定為亂!”

弘治皇帝沉默了,想了想後問:“若要犁庭掃穴,你認為需要多少人馬?”

“人馬再多,無水師亦不行!當務之急,應當打造水師,不可不防東秦水師!假若一日,水師勝過東秦,只需兵馬數萬,定可平定東秦!”王珩拱手道。

弘治皇帝居然松了口氣,覺得若是打造一支水師,就能應付東秦的話,倒是可以。

犁庭掃穴的話,此事事關重大,他不似成化帝那般有魄力,他打小的性格就偏保守沉穩,雖堅韌卻不願意多做改變。

真要數萬人馬渡海一擊,耗費錢糧無算,假若有個什麼閃失,大明將顏面盡失,連帶著同東秦,都將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到時候北虜南黥,稍有偏池便是滅國之危!

“東秦人為何不願遵旨行事?難道真不害怕大明收縮海禁,斷絕互市?”弘治突然轉移話題。

王珩心頭揪了一下,瞬間就明白了皇帝是何想法,他拱手道:“陛下,東秦不是韃靼各部,海貿亦不如互市!大明要斷絕同韃靼的互市,只要訓戒邊軍即可!可沿海如何廣闊,除非將沿海百姓都搬走,否則斷絕不了同東秦的走私貿易!反倒是貿然斷絕,恐會引起東秦警覺,行劫掠之事!”

“那東秦人是什麼意思?”

“東秦王說,他們打琉球,是琉球侵土在先,東秦迫不得已反擊,在琉球也未行屠城劫掠的暴行,已經算是對琉球極為寬厚!久米島駐軍不可撤,租約卻可縮短到五年!”王珩說道。

弘治皇帝幽幽的嘆了口氣道:“那就是還能談!傳令,讓鴻臚寺好生優待東秦使團!”

王珩忙勸戒說:“陛下不可,談判未決之際,東秦人行事習慣不明之際,不可輕易多給優待!”

弘治想了想,點頭認可了。

望著王珩,他突然生出一種無力感,為何勵精圖治了十幾年,大明還是沒有緩過氣來。

想到這些,一股強烈的挫敗感湧上心頭,他揮了揮手說:“王卿退下吧!”

王珩拱手告退,心裡頭對弘治皇帝的想法是明了的,可這些話他不得不說,他認定東秦,是中原王朝從未有過的對手!

等王珩走後,弘治皇帝望著殿內,一股愁緒湧上心頭。

不多時,朱厚照笑嘻嘻的跑了進來,獻寶似的跑來給父皇看新玩意。

弘治皇帝笑了笑,心裡頭的憂慮更深了一層。

…………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